日历

« 2024-4-26  
SunMonTueWedThuFriSat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博客目录

我的日志

    <<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14  >>
    2008-9-6   [转载]桑塔格: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

    桑塔格:一种文化与新感受力



    过去数年间,就大约两世纪前随工业革命的来临而据说开始显露出来的文学—艺术文化与科学文化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分离这一问题,人们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根据这一诊断,任何有才智。头脑清晰的现代人,都只可能进入其中一种文化而排斥另一种文化。他所关切的,是不同于另一种文化的那些文献、技艺和问题;他说着不同于另一种文化的一种语言。最重要的是,掌握这两种文化所必备的那两类才具,具有巨大的差别。这是因为,文学—艺术文化被认为是一种总体文化。它针对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是人;它是奥特加·加塞特所定义的那种文化意义上的文化,说得确切些,它提升着这种意义上的文化:即当一个人忘却了他所读过的一切而依然为他所拥有的那种文化。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科学文化是属于专家们的一种文化;它以记忆为基础,而要把握它,就要求全神贯注于理解。文学—艺术文化旨在内在化和吸收——换言之,是教化——而科学文化则旨在积累和外在化,即在用来解决问题的复杂工具和把握问题的特殊手段方面的积累和外在化。

      尽管T·S·艾略特在一篇著名论文中谈到十七世纪就已出现某种“感受力的分离”,从而把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分离上溯到现代史上更久远的年代,不过,把这一问题与工业革命连在一起,似乎在理。就众多文学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而言,他们对赋予现代社会以特征的那些变迁——其中主要的是工业化,以及每个人都体验到的工业化的那些后果,诸如规模巨大、毫无人情味儿的城市的激增,千篇一律的城市生活方式的盛行,等等——有着一种历史的反感。工业化,即现代“科学”的产物,无论是依据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的模式,把它看作是毁坏自然并使生活标准化的机器轰鸣、烟雾弥漫的人工过程,还是依据那种更新的模式,把它看作是出现于二十世纪下半叶的那种清洁的、自动化的技术,..

    [阅读全文]  2008-9-6 08:55 - 冬雪儿 - 1059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9-4   [转载] 第二生命三部曲

    第二生命三部曲

    刘再复


         朋友们都知道,我把一九八九年的漂流当作第二人生的起点。十二年过去了,想想这段岁月,觉得新的生命路程依稀可分为三步:第一步算是走过了,走得有点不平静;第二步正在走,而且愈走愈深;第三步彷佛刚刚开始,还不知能走多远。倘若把三步路程加以诗化,便是第二生命的三部曲。

        一

         第一步是“出走”。四十八岁的时候,我于风烟弥漫中留下一种行为语言,这就是辞国出走。从小就牙牙学语,学乡语,学国语,学诗语,学论语,就没有学过扭转生命形态的行为语言。于是,行为过后便狼狈不堪,陷入孤寂与惊慌,心神动荡了整整两年。在思绪无定中,有几个名字帮助我镇定下来,这就是释迦牟尼、贾宝玉、托尔斯泰。此时应当郑重记下一笔。他们都是出走的伟大先驱,都给人间留下阔别家园的行为语言。这些人本是王子、贵族、思想巨人,名尊位赫。在世俗的眼裏,他们皆高坐于社会塔尖,幸福极了。宫廷御苑,峨冠博带,奴仆庄园,锦衣玉食,应有尽有,还有什么可不满不安的?但他们却偏偏不满不安。不过,这是灵魂的不满与不安,他们的出走,正是灵魂的大诉说,无言无语无尽的诉说。许多后来者研究他们的思想、言论,却忽视他们的大行为语言。其实,他们的思想深海与情感深海全在告别的行为语言中。其行为所蕴含的徘徊、傍徨、决断、否定、拒绝、期待、向往、痛苦、忧伤、勇敢、怯懦以及灵魂的紧张、分裂、冲突、论辩、呐喊、呼叫等等,都远比文字著作丰富厚实得多。
         
    我虽然未能把握其“出走”的全部内涵,但从他们的行为语言中确实获得了灵魂的力量。
         
    释迦牟尼走出宫廷之后,充当什么“社会角色”呢?通常只知道他修行播道,是个“大师”,忘记他首先是个乞丐,如《金刚经》所言,他“著衣持砵,入舍卫大城乞食”。佛祖开始也是人..

    [阅读全文]  2008-9-4 04:18 - 冬雪儿 - 98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9-3   [转载] 虚构的艺术——苏珊·桑塔格访谈

                  虚构的艺术——苏珊·桑塔格访谈

      爱德华.霍斯克(以下简称H):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

      苏珊.桑塔格(以下简称S):不太清楚。不过我知道在九岁左右就搞了一个自己的出版物。我做了一份有四页篇幅的月报,把它复制(用非常原始的办法)二十份,然后以每份五分钱卖给邻居们。这份持续了九年的报纸,尽是我对读过的东西作的模仿。里面有故事、诗和两个我还能记得的剧本:一个的灵感出自卡贝克(Capek)的“R.U.R.”;另一个得自于爱德纳·圣·维森特·米莱(Edna St.Vincent Millay)“Aria de Capo”的影响。要记住,这是一九四二、四三年和四四年。我作的有关从途中到斯大林格勒有关战况的报导,都是我很认真地根据真实报纸上的文章缩写而成的。

      H:因为你常常去塞尔维亚,我们不得不将这次访问推迟了几次。你告诉我,你生活中最压抑之一的经验来自哪里。我在想战争在你的作品和生活中为什么出现得如此频繁?

      S:确实,在美国轰炸北越期间,我去了那里两次。其中第一次的见闻,我在《河内之旅》一文中有过详述。一九七三年当战争在以色列爆发,我到前线去拍了电影《承诺的土地》。波西尼亚实际上是我经历的第三场战争。

      H:在《疾病的隐喻》一文中,有对战争寓言的谴责。在小说《火山情人》中,对邪恶战争可怕回亿的描写达到了高潮。当我请你为我编辑的一本书《转换影像:作家谈艺术》撰文,你选择论述的是戈雅的画作《战争的灾难》。

      S:尽管我出自一个旅行之家,但我以为一个人去战火纷飞之地旅行一定会显得很离奇。我的父亲在中国北方做皮货生意,日本入侵时在当地亡故,那时我才五岁。一九三九年九月我入小学,仍记得听到关于“世界大战”的情形。我最好的同班好友是西班牙内战的难民。我还记得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的一次野餐。在我最初开始琢磨的词文中,“在此期间”是其中的一个..

    [阅读全文]  2008-9-3 07:45 - 冬雪儿 - 1180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9-2   张天翼: 华威先生

    张天翼文集:               

    华威先生  



         
        转弯抹角算起来——他算是我的一个亲戚。我叫他“华威先生”。他觉得这种
    称呼不大好。

        “嗳,你真是!”他说。“为什么一定要个‘先生’呢。你应当叫我‘威弟’。
    再不然叫‘阿咸’。”

        把这件事交涉过了之后,他立刻戴上了帽子:

        “我们改日再谈好不好?我总想畅畅快快跟你谈一谈——唉,可总是没有时间。
    今天刘主任起草了一个县长公余工作方案,便叫我参加意见,叫我替他修改。三点
    钟又还有一个集会。”

        这里他摇摇头,没奈何地苦笑了一下。他声明他并不怕吃苦:在抗战时期大家
    都应当苦一点。不过——时间总要够支配呀。

        “王委员又打了三个电报来,硬要请我到汉口去一趟。这里全省文化界抗敌总
    会又成立了,一切抗战工作都要领导起来才行。我怎么跑得开呢,我的天!”

        于是匆匆忙忙跟我握了握手,跨上他的包车。

        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
    手无名指上带着他的结婚戒指。拿着雪前的时候就叫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
    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兰花的图样。

        这个城市里的黄包车谁都不作兴跑,一脚一脚挺踏实地踱着,好象饭后千步似
    的。可是包车例外:叮当,叮当,叮当,——一下子就抢到了前面。黄包车立刻就
    得往左边躲开,小推车马上打斜,担子很快地就让到路边,行人赶紧就避到两旁的
    店铺里去。

        包车踏铃不断地响着,钢丝在闪着亮。还来不及看清楚——它就跑得老远老远
    的了,象闪电一样快。

        而——据这里有几位抗战工作者的上层分子的统计——跑得顶快的是那位华威
    先生的包车。

        他的时间很要紧。他说过——

        “..

    [阅读全文]  2008-9-2 07:06 - 冬雪儿 - 1306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9-1   一场暴雨的结果


    一场暴雨,就将校园教学区变成泽国一片.这是建校以来,第一次.是一种很不好的征兆.离学院区不远处有一条通往长江的府城河(也叫环水河)河水暴涨,倒灌进校区.很可怕的.

    家属区与教学区要高出许多,在家中几天足没出户的我一点也不知晓学院遭了水灾,待我知道讯情时,已是昨天的傍晚时分.我拿了相机急匆匆奔往泽国区,拍下几张图片,为的是一种忧虑.

    拍摄完图片,我到离学院不太远的府城河堤岸去看了看,河水已满过堤岸,溢进通往堤岸那条小街的街口.如果老天再继续下一天暴雨,小街难保不被水淹掉.

    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无孔不入地肆虐人类,让人感到可怕,忧虑!

    [阅读全文]  2008-9-1 04:45 - 冬雪儿 - 2090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图库


    2008-9-1   桑塔格:悲剧的消亡

    桑塔格:悲剧的消亡


      现代对悲剧之可能性的探讨,不以文学分析的面目出现,而或多或少假以文化诊断学之名。直到文学这一学科遭到经验主义者和逻辑主义者的清洗以前,该学科一直侵占着以前归属于哲学的那种活力。情感、行为和信仰的现代困境试图通过文学杰作的讨论得出一个所以然来。艺术被看作是一个既定历史时期人类的才能的反映,是文化藉以定义自身、命名自身和生动表达自身的显著形式。尤其是,文学形式的死亡的问题——诸如长篇叙事诗还可能存在吗?或它已经消亡了?小说呢?诗剧呢?悲剧呢?——在当前最为紧要。一种文学形式的摈弃,是一个道德行为,是现代真诚德性的一个巨大成就。因为,作为一个自我定义的行为,它也是一种自我埋葬。

      这类葬礼习惯性地伴以悲悼之感的流露;这是因为,当我们陈说着曾经体现于已死的形式中而现在业已失去的那种感受力和态度的潜能时,我们是在悲悼自身。尼采在《悲剧的诞生》这部实际上是谈论悲剧的死亡的著作中,把知识和自觉的理智——它们随古希腊的苏格拉底而兴起——所获得的这种全新的影响力归咎为本能和现实感的衰退,正是这种衰退使悲剧不再可能出现。随后一切有关这一话题的讨论都显示出相似的挽歌色彩,或至少是退守的色彩:或是悲悼悲剧的死亡,或是满怀希望地试图从易卜生、契诃夫、奥尼尔、米勒和威廉斯的自然主义一感伤主义的戏剧中创造出“现代”悲剧。莱昂内尔·阿贝尔这本著作没有这种习见的哀伤之音,这正是它的那些别具一格的优点之一。没有人再创作悲剧了吗?很好。阿贝尔请他的读者离开悼念厅,来参加一个聚会,一个庆祝属于我们自己的戏剧形式的聚会,实际上,三百年来,这种戏剧形式就一直属于我们:元戏剧。

      的确,没有什么理由哀悼,因为那具遗体不过是一个远亲。阿贝尔说,悲剧不是、也从来就不是西方戏剧的典型形式;西方大多数..

    [阅读全文]  2008-9-1 04:31 - 冬雪儿 - 95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8-27   [转载]审计署:13个省区逾2亿救灾资金被挪用

    可怕吧,贪官污吏们什么事干不出来!!

    审计署:13个省区逾2亿救灾资金被挪用



    2008年08月27日21:5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吴晶晶、崔清新)审计署对13个省(区)救灾资金审计调查情况表明,仍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将救灾资金用于弥补行政经费、建设办公楼等方面。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7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审计报告时说,2005年至2006年13个省(区)共筹集救灾资金167.57亿元,其中60%是中央转移支付资金。此次共调查了13个省(区)本级、44个市、105个县和213个乡镇,走访了352个村和2675户受灾家庭。从审计调查情况看,救灾资金在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一些部门和单位将2.58亿元救灾资金用于了弥补行政经费、建设办公楼等方面。

      刘家义表示,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和地方进行了严肃处理,已追究了30名责任人的责任。

        审计署:税务部门征税成本仍然偏高

        审计署:370亿资金未纳入中央预算管理

        审计署:中央支农专项资金管理存在三大问题

        审计署: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结构不够合理

        审计署:抽查发现33个县教育乱收费5110万元

        审计署:中央财政部分项目审批不严致投资失当

        审计署提出五项建议加强财政管理

    [阅读全文]  2008-8-27 11:12 - 冬雪儿 - 111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纪实录


    2008-8-24   [转载]博尔特带走金牌留下爱心 第一飞人向四川灾区捐款


    博尔特带走金牌留下爱心 第一飞人向四川灾区捐款[/size]



    2008年08月23日16:1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23日电(胡孝乾)带走三块奥运金牌的博尔特把自己的爱心留在了中国。23日,这位创造了三项世界纪录的短跑明星向四川大地震中的受灾儿童捐献了50000美元。

      “我在电视上看到四川地震的画面,那让我觉得非常难过。我很想为四川的孩子们做一些事情,虽然我的力量有限,但是做些事情才会让我安心。”博尔特对新华网记者说。

      博尔特两天前刚刚过完自己22岁生日,他就像个大孩子一样边回答记者的问题边对着摄像机的镜头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

      博尔特说:“我为这些孩子们感到难过。我这样做是希望表达我的一点心意,让这些遭遇不幸的孩子能够有更好的未来。他们还是孩子,他们应该生活在欢乐中,我希望可以帮助到他们。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站出来,帮助他们。”

      在捐赠仪式上,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副秘书长刘选国接受了博尔特的捐赠。两位来自四川受灾地区的初中生向博尔特赠送了自己的画作。

      仪式结束后,博尔特接受了新华网记者的专访。“我希望奥运会能够让中国人民从地震的悲痛中走出来。”博尔特对新华网记者说,“我们来到这里,尽全力地比赛,希望他们能够从中得到力量,可以忘掉过去,向前进。奥林匹克也是在追求人类不断前进、进步,所以我希望,中国人民可以从奥运会中汲取力量,从灾难中恢复过来。”
    博尔特表示,虽然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长,但是友善的中国人民给了他很多的帮助。在二百米夺冠以后,鸟巢9万名观众一起为他唱生日歌的经历,将成为他永远难忘的回忆。那一刻虽然他留下了眼泪,但是心里非常快乐。

      来北京以前,博尔特曾经随牙买加代表团在天津进行训练,那时,一位画家特意托人向他赠送了一幅抗震救灾题材国..

    [阅读全文]  2008-8-24 04:28 - 冬雪儿 - 101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8-23   [转载] 2008卡拉扬诞辰100周年

    2008卡拉扬诞辰100周年


    2008年,古典音乐界将纪念卡拉扬诞辰100周年,这一整年中不只是萨尔茨堡,全世界都会举办音乐会和各种纪念活动来表达对大师的尊敬。

    音乐天才赫伯特·冯·卡拉扬1908年8月15日在萨尔茨堡市出生。卡拉扬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指挥家。在攀登古典音乐世界顶峰的过程中,对音乐的完美追求和无限的热情让卡拉扬创立了一个个新的里程碑,直至他去世很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可超越。

    卡拉扬--持续一百年的传奇

    2008年,古典音乐界将纪念卡拉扬诞辰100周年,这一整年中不只是萨尔茨堡,全世界都会举办音乐会和各种纪念活动来表达对大师的尊敬。

    无数古典音乐界名人如:安妮-索菲·穆特 (Anne-Sophie Mutter) ,小泽征尔(Seiji Ozawa),里卡多·穆蒂(Riccardo Muti),西蒙·莱托 (Simon Rattle)等都会为他们的偶像和老师的纪念活动前来助兴。曾与卡拉扬有过密切合作的维也纳爱乐乐团,柏林爱乐乐团和伦敦爱乐乐团也都会进行精彩的演出。

    纪念活动也包括发行众多纪念这个20世纪伟大艺术家的书籍,电影和音乐发行物。所有主流唱片公司都会发行卡拉扬作品集,同时卡拉扬的遗孀伊丽埃特·卡拉扬(Eliette von Karajan),将会出版讲述她和音乐大师生活的传记。

    卡拉扬年的重点活动是将在3大洲7个国家巡回演出的国际系列音乐会。明年1月5日将在萨尔茨堡的音乐节大厅迎来首演,届时将由莫扎特学院乐团演奏,由艾弗· 波顿(Ivor Bolton)担任指挥。

    2008年的纪念活动由伊丽埃特 和赫伯特·冯·卡拉扬基金会主办,基金会已由维也纳迁到卡拉扬的出生地萨尔茨堡。具体活动安排请登陆。

    对于萨尔茨堡,这是在2006年纪念莫扎特..

    [阅读全文]  2008-8-23 03:53 - 冬雪儿 - 1065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艺术之声


    2008-8-22   帕慕克:我的朋友都是生活在基层的老百姓

    莫言与帕慕克、基兰·德赛的对话

    钟志清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携2006年布克奖得主基兰·德赛于2008年5月21日访问中国。2008年5月27日晚,中国作家莫言邀请帕慕克、德赛进行单独会晤,探讨文学、艺术、人生等问题。

      莫言:基兰·德赛,这些天我在网上做了一些功课,对您的出身、经历有了一些了解。网上说您喜欢在厨房里写作。

      德赛:是的。我在美国的许多书店里都看到过莫言先生的作品,并读过一篇非常漂亮的书评。

      莫言:您那本《失落的传承》我已经读了一半,写得非常好。我读过帕慕克三部半作品,《我的名字叫红》、《雪》、《白色城堡》,《伊斯坦布尔》读了一半。我的一些中国朋友说《我的名字叫红》和我的拙著《生死疲劳》这两部作品的开头有相似之处,这真是一种奇妙的巧合。

      帕慕克: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共同朋友、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先生喜欢我们的叙事方式,大江向我推荐了您的作品。我回去之后一定好好拜读。

      莫言:我非常高兴在创作《生死疲劳》之前没有读过您的作品,不然则摆脱不了抄袭之嫌。

      帕慕克:非常高兴听您这么说。您的故乡在哪里?

      莫言:山东。下次您来中国,请您到我的故乡做客。

      帕慕克:我非常想去。

      莫言:我的朋友大都是基层的老百姓,开餐馆的,开出租车的,士兵,农民,路边修自行车的。

      帕慕克:这些朋友是您的老朋友,还是近年新结识的朋友?

      莫言:多数是老朋友。有的差不多有二十多年的友谊了。

      帕慕克:正是因为您获得了成功,才又成了普通人。

      莫言:您的情况呢?

      帕慕克:我想想。我的情形有所不同。我在上学时结识的朋友多出身于中产阶级。我想知道,在您..

    [阅读全文]  2008-8-22 03:41 - 冬雪儿 - 1057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8-21   [转载]虚构与现实(谢尔比·希龙)

    虚构与现实(谢尔比·希龙)

    [/
    size]

    【译者的话】
      
    读者总有永远无法满足的好奇心,在阅读了小说之后,充满想象力的那部分人就会猜测故事中到底有多少来自作者自己的生活。“您的书中有哪些是来自你真实的生活呢?”这是一个提到次数最多的问题。甚至也有无比执着的读者通过各种渠道去求证小说的真实性:“莫言,《红高梁家族》里的真是‘你奶奶’?”“白鹿原——真有这么个地方吗?”小说——fiction,本义虚构,这与真实性本是相对立的,但小说本身又不可能脱离现实生活而产生,尤其对于小说人物的生活原型,从鲁迅到钱钟书都有过类似的评说。
      
    现在让我们来听听美国作家谢尔比·希龙面对读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时又是如何回答的——

    小说往往反映作者的情感或希冀。
      
    最近,我在圣安东尼奥和一群夫妇座谈了我的新小说,我的妹妹苏珊和她丈夫也参加了讨论。那些人都知道她是我的妹妹,她是位历史教师,有三个儿子和一个美丽的西班牙式的家,我们还一道去拜访了呢。人们也知道我这个作姐姐的是和现在的丈夫住在青山环抱的佛蒙特州。
     
     他们都已经读过我的长篇小说《埃拉怒放》,它讲的是两姐妹的故事。邋遢大王妹妹是家里的祸根,她是个单身母亲,住在路易斯安娜州的老梅泰里一间破旧的简易房子里,刚刚经历飓风和洪水。而她的姐姐则完美无瑕、讨人喜欢,但死于一次空难。然而这些读者,不管他们是闲来阅读还是参加了读书会,书评人亦或职业写手,都好像对我们家还一无所知的样子,问些我以前总被问到的问题:书中有多少成分来自你的真正生活?
      
    我觉得很难对此作出明确的解释,于是答道:“你读时有什么感受。这世界看上去又如何。”
      
    但接着,为了说明得更清楚些,我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比如,我在文中借用了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我父母的真实住所,是他们在世..

    [阅读全文]  2008-8-21 03:39 - 冬雪儿 - 983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8-18   猪排与菠萝 - 特里·伊格尔顿

    猪排与菠萝

    特里·伊格尔顿


    现实主义是一个非常模糊的美学概念。比如说,非现实主义者并不一定是不写实的。一部不采用具象化手段的非现实主义作品所呈现出的世界反而是有力且让人信服的,而杰弗里•阿歇尔的那些具象化的小说却显得不足为信。简•奥斯汀所不齿的那些中世纪的作品倒比她的现实主义的作品更能反映大革命时代人内心的焦虑和痛苦。实际的生活可能比安德鲁•布勒东的作品更加超现实。怀特•本雅明认为波德莱尔的诗反映了巴黎人的生活,虽然这些人从来没有在他的作品中出现过。

    布莱希特认为现实主义是关乎作品的感受和影响的,而不是它是否提供了些我们耳闻能祥的东西。以此推论,现实主义是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那么观众在不同的时间看同一场戏就可能完全得到不同的感受,有的时候认为它是现实主义的,而有的时候却认为它不是。而且,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是另一个人的狂想。现实主义就是现实主义对读者所产生的影响。逼真(比如说在舞台上出现一个站台)可能是一个不现实的词,就词的政治和艺术的可估价的意义而言。从这个角度说,现实主义强调观众或者读者究竟从作品中获得了什么,而不是作者向里面注入了什么。布莱希特继续写道,这就是一条审美的原则。

    如果把现实主义看作是如实地再现世界,那么,再现时孰重孰轻的问题就会引发很多的争论。只是靠检视一部作品并不能确定它是否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比如说,我们发现了一部手稿,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觉得它是虚构的,它特别关注男人鼻子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会说它是非现实主义的。因为它所属的那个社会早已灰飞烟灭了,所以,除非将来的考古工作发现在那个未知的文明社会里男人的鼻子长度是他们生殖能力的象征,我们才可能转而认为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作品。..

    [阅读全文]  2008-8-18 23:23 - 冬雪儿 - 1046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8-18   悲情刘翔

    悲情刘翔,因伤势严重无以承受赛事之重,黯然退场.

    鸟巢体育馆内最悲情的一幕!望着他黯然退场的背影,

    惊愕、伤情、失望(是的,我曾对刘翔抱有希望,我也是压夸他的一份子)之情无以言表.

    我们希望英雄再创辉煌,而英雄也是血肉躯.

    十三亿人希望压于一身,钢精铁骨也会被压夸.


    附8月17日我在我的博客中写的一文中的一段话:

    我的期待:

    期待110米跨栏飞人,刘翔打败他的劲敌古巴小将罗伯斯,夺冠.

    他的教练孙海平则认为要想夺冠,必需跑出12秒90或更好一点的成绩.

    可是脚已受伤的刘翔能否跑出这样的成绩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阅读全文]  2008-8-18 09:27 - 冬雪儿 - 1284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8-17   2008奥运资讯存档: 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 中国夺冠创造历史及其它

    2008奥运资讯存档: 陈燮霞获得中国首金及其它
    http://www.yidian.org/viewthread.php?tid=10193.html
    接上:

    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 中国夺冠创造历史



    2008年08月17日 16:41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8月17日电 在刚刚结束的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中,唐宾、金紫薇、奚爱华、张杨杨组成的中国队击败夺冠热门英
    英国队,获得了金牌。这是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在赛艇项目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阅读全文]  2008-8-17 04:20 - 冬雪儿 - 3517 查看 - 35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8-16   [转载]二十世纪现代小说十论(上、下篇)

    二十世纪现代小说十论(上、下篇)[/

    center]


    引言:昆德拉——小说勘探存在

                                           一、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如是说: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分析的所有关于存在的重大主题(他认为在此之前的欧洲哲学都将它们忽视了)在四个世纪的欧洲小说中都已经被揭示、显明、澄清,一部接一部的小说,以小说特有的方式,以小说特有的逻辑,发现了存在的不同方面:在塞万提斯的时代,小说探讨寺庙是冒险,在塞缪尔·理查森那里小说开始审视‘发生于内心的东西’展示情感的隐秘生活,在巴尔扎克那里,小说发现了人如何扎根于历史之中,在福楼拜那里,小说探索直至当时还不为人知的日常生活的土壤,在托尔斯泰那里,小说探索在人作出的决定和人的行为中,非理性如何起作用,小说探索时间:马塞尔·普鲁斯特探索无法抓住的过去的瞬间,詹姆斯·乔依斯探索无法抓住的现在的瞬间,到了托马斯·曼那里,小说探讨神话的作用,因为来自遥远的年代深处的神话在遥控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昆德拉并没有给小说是什么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者界定一个概念,因为他认为对于小说的理解应该是开放性的,小说没有一个固定的边界,小说的发展本身是一个不断自我增殖的过程,他因此列举了小说在欧洲自塞万提斯起,对存在的不同方面的探讨、审视和发现。无论小说的存在形态揭示的内容和思索的问题怎样变化,总归都是“探索人的具体生活”并保护这一具体生活逃过对“对存在的遗忘”。让小说永恒的照亮“生活世界”,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发现惟有小说才、能发现的东西。因此,昆德拉得出关于小说存在价值和意义的结论:“一部小说,若不发现一点在它当时还未知的存在,那它就是一部不道德的小..

    [阅读全文]  2008-8-16 10:11 - 冬雪儿 - 1272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8-10   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茨威格


    著名小说家R到山上度过了一次历时三天的郊游,今天一清晨便返回了维也纳。在火车站他买了一份报纸,瞟了一眼报纸上的日期,突然想起今天是他的生日。已经四十一岁了,这个念头在他脑子里一闪而过。对此,他并没有感到高兴,也没有觉得难过。

    他很随意地翻阅一下窸窣作响的报纸,便乘坐一辆小汽车回到了他的住处。仆人告诉他,在他离家期间曾有两位客人来访,还有他的几个电话,随后用一个托盘把这些天累积下来的信件交给他。他随随便便地看了一眼,有几封信的寄信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就拆开来看看;有一封信字迹陌生,而且有厚厚一沓,他就把它先搁在一边。这时仆人把茶端上来了,他就很惬意地往靠安乐椅的背椅上一靠,又信手翻阅了一下报纸和几份印刷品,接着点上一支雪茄,然后才伸手拿起那封被搁在一边的信。

    这封信大概有二三十页,笔迹是个陌生女人的,字写得非常潦草,与其说这是一封信,还不如说是一份手稿,他不由自主地再一次捏了捏信封,看看是不是还有什么附件落在里面,但是信封是空的。无论信封上面还是信纸上都没有寄信人的地址,甚至签名也没有。他想:"真怪,"又把信拿到手里。"你,和我素昧平生的你!"这句话写在信的最前面,算是称呼和标题。他万分惊讶地停了下来;这是指的他呢,还是指的一个臆想中的人呢?他的好奇心突然被激起了,他开始往下念道: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为了挽救这个幼小娇弱的生命,我和死神整整搏斗了三天三夜。流感袭击着他,可怜的身子烧得滚烫,我在他的床边足足坐了四十个小时。我把冷毛巾敷在他烧得灼手的额头上,不分昼夜地紧握着他那双不时抽动的小手。到第三天晚上,我自己全垮了。我的眼睛再也支持不住了,不自觉地我的眼皮就合上了。在一把硬椅子上我睡..

    [阅读全文]  2008-8-10 09:19 - 冬雪儿 - 2071 查看 - 13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8-9   2008奥运资讯存档: 陈燮霞获得中国首金及其它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的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决赛争夺中,来自中国广东的陈燮霞不负众望,她以总成绩208公斤夺取该项目金牌。这是中国举重队在北京奥运会收获的首枚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赢得的第一枚金牌!

    [阅读全文]  2008-8-9 06:10 - 冬雪儿 - 6119 查看 - 5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8-5   帕慕克: "嫉妒"是我所有故事的主题


    帕慕克:"嫉妒"是我所有故事的主题


    如果哪一天我没有写几个字儿,我会感觉自己很卑劣,很堕落。

    并非说我是一个嫉妒的受害者,但这是我一直以来都试图解决的问题。当然,到了最后,它变成了我所有故事的主题,例如在《白色城堡》里,两个主角之间的受虐关系就是以我和我哥哥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

    大作家都懂得,怎样把粮食变成酒;而垃圾作家却懂得怎样将酒变成水。

       ■诺贝尔奖:过于政治化,就会让它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一种负担

    真正为奥尔罕·帕慕克赢得国际性声誉的,是他的第三部小说——《白色城堡》。

    这是一个关于两个面貌相似的人的寓言,故事发生在17世纪90年代的奥斯曼帝国。

    他人生的另一个“高潮”,是2006年10月12日。那天,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公布。

    “那会儿我正昏睡着呢,半睡半醒间想着约摸再过一个小时,诺贝尔奖就会宣布了,然后就会有人来告诉我今年是谁获奖了。当时我在想,我该干点儿什么呢,今天的工作是什么?我还是觉着困。这时电话响了,我想,噢,都已经七点半了。”帕慕克接了电话,被告知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当时他人在纽约,进行为期十天的学术访问,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创造性写作”这门课。

    其实,早在2005年,帕慕克就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甚至有英国博彩公司把他视为年度“头号热门”。在正式获奖之前,帕慕克曾无数次被问到诺贝尔奖的问题。但对他本人而言,宁愿这一切都不存在,这成为了一种甜蜜的负担,在某种程度上,它令人心烦。我自己对此的期望也随之减少。现在,各种推测终于告一段落。能够卸下重担的感觉真的不错,至少没有人会再问我:“奥尔罕,你什么时候会获得诺贝尔奖呀?”

    帕慕克称自己获奖,是替土耳其获的。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土耳其作家,帕慕克坦言“得这个奖对于土耳其来说是很不..

    [阅读全文]  2008-8-5 10:14 - 冬雪儿 - 1522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8-3   [转载] 何谓经典 ─ 库切

    何谓经典?

    库切

    一.

      1944年10月,盟军在欧洲战场上鏖战,而德国人则不断地空袭伦敦,正当此时,时年56岁的托马斯·斯特恩·艾略特在伦敦的维吉尔学会发表了他就任会长的演说。在演说中,艾略特压根儿没有提及正在发生的战事,只简单说到——以他最好的英国做派,含糊其辞地,轻描淡写地——“目前发生的一些事”,让他难以找到准备演讲所需的书。他以这种方式提醒听众,还可以这样看待当前的战争:无论它如何规模罕见,在欧洲的漫长生命中,都只不过是打了个喷嚏。
      
      他演讲的题目叫《何谓经典?》,演讲的目的是要强调和重申艾略特长久以来一直提倡的一个观点:即西欧文明是一个统一的文明,是从古罗马经由罗马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传承下来的,因此这一文明最原初的经典一定是罗马的史诗——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这一论断每被重申一次,重申者作为公众权威的地位都会更高几分。到1944年,这个集诗人、剧作家、批评家、出版者和文化评论家为一身的人,可谓统领了英国文坛。这个人认定伦敦是英语世界的中心。他的羞怯低调掩盖了他内心坚定冷酷的意志,不知不觉中他使自己成为了那个中心的权威发言人。
      
      当我为准备这篇演讲稿而重读艾略特的演讲时,触动我最深的是,艾略特根本没有思考过他自己的美国性,或者至少他的美国出身,从而思考他在一群欧洲听众面前推崇一位欧洲诗人时,自己是站在什么立场。
      
      我们且不要纠缠于艾略特是如何把维吉尔的罗马和1940年的英国牵扯到一起的细节,而让我试问一下,艾略特自己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要成为十足的英国人,以致于得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艾略特会“成为”英国人?我的感觉是,首先,动机是复杂的:部分原因是他有亲英情结,部分原因..

    [阅读全文]  2008-8-3 08:16 - 冬雪儿 - 1143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8-3   [转载]梅娘

    梅娘

    作者:比干



    连续几天的绵绵细雨,到了今天,终于放晴。午饭过后,我沿着家门口的那条小马路,缓缓地来到这家“万叶书屋”。

    解放前的上海,好象有一家“万叶书店”,出版了不少相关音乐的图书,不知道和现在的这家书屋有什么联系。书屋里人不多,也难怪。下午两点多钟,这个时候的人们要么在上班,要么在上学,又有几个人能象我这么百无聊赖?

    这时,一个人的名字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梅娘”,多么熟悉而又遥远的名字啊。在我的印象中,梅娘有三个。一个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红透文坛,有“南张北梅”之誉的孙嘉瑞,梅娘是她的笔名,而那个“南张”指的就是张爱玲;另两个梅娘,都是虚构的人物,一个出现在一九三五年田汉的话剧——《回春之曲》之中,聂耳包办了这部话剧的所有配乐,其中包括了那首广为传唱的《梅娘曲》;还有一个是电影《梅娘曲》中的人物。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很大的疑问,很多来男风的朋友都发现,这里有相当一部分人非常迷恋着张爱玲,他们毫不疲倦地的谈着张爱玲的种种往事,为她的一生唏嘘感慨。同样因为张爱玲,他们也有时会提及苏青。可好象很少有人想起梅娘,想起这个当年在北平风云一时、才华横溢,而今已年过八旬、孓然一人生活在北京的女子。

    同张爱玲一样,梅娘也是从少年时代就显露了她的文学才华。她原名孙嘉瑞,生于一九二O年。在她十六岁高中刚刚毕业的时候,处女作《小姐集》即由益智书店出,从此,她以孙敏子、梅娘、芳子、莲江等笔名连续发表作品。

    一九四二年,北平的马德增书店和上海的宇宙风书店,曾联合发起一次“读者最喜爱的女作家”的调查活动。结果表明,上海的张爱玲与北平的梅娘是众望所归的两位年轻的女作家。从那时起,“南玲北梅”一说,便不胫而走。

    梅娘的写作生涯相当漫长,跨越了建国前后两个阶段,但是同张爱玲一样,她的主要作品都产生于二十五岁前,在沦陷区发表。..

    [阅读全文]  2008-8-3 08:14 - 冬雪儿 - 89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8-8-3   [转载]孤独的巴金

    孤独的巴金

    摩罗




    在享有盛誉的诸多中国作家中,巴金是最受我尊敬的几个人之一。然而,当我和朋友们聊天时尝试列举本世纪杰出作家时,我竟没有将巴金列入。近年来,除了他翻译的赫尔岑《往事与随想》,我也一直没有兴致去重读他别的著作。这似乎有点奇怪,我究竟是在什么意义上尊敬巴金的呢?

    巴金是携着小说《灭亡》步入文坛的,后来以《家》奠定了今天所云文学大师的地位。但像本世纪大多数中国作家一样,巴金也一直站在表达社会思想、宣泄社会情愫的立场上写作,而且,巴金以其热情天真的气质,有时将小说写成了童话。到他被剥夺创作权利的那一天为止,他一直没有写出一部自成世界、耐品耐读的作品,甚至可以说,他与文学还隔着一层什么。今天许多人为巴金那一代人所留下的文学的遗憾而遗憾,乃是颇有道理的。

    也许巴金更适于写散文?至少可以用《随想录》的大获成功作为佐证。然而不。他的散文也与文学隔着一层什么。文学之成为文学,总得有点“文”可言。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诗歌,气氛的营造、意象的提炼、语言的锻冶等等总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巴金的散文基本上没有这些。青年巴金爱讲大白话,是那种热情太甚未及修炼一吐无遗的大白话,很难让人从中品出文学修养之类。晚年的随想录依然如此。他似乎永远是一个不能已于言的少年,永远不加修饰地平铺直叙。更奇怪的恐怕还是这一点:那些饱经沧桑同时又饱读诗书的文化老人,一旦下笔,几乎无一例外地充满了书卷气,充满了来自千古经典中的厚实和深邃。然而巴金偏偏成为了这样一个例外,他似乎决意要跟其他人不同,除了自己的情怀,他不想让别的更多的东西进入他的文字。

    他跟其他人的确很有些不同,却不是因了“决意”,而是因了气质和精神品位。巴金是一个具有大热情的人,他虽然不得不以文字方式度其生涯,但他的自期自许却决非如此。《灭亡》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支代表着正义和力量的手枪。杜大心作为巴金的化..

    [阅读全文]  2008-8-3 08:10 - 冬雪儿 - 1080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8-4-25   [转载]书摘:丑陋的中国人

    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

    序2



    话说从前有个”酱缸国”, 酱缸国里每天最大的事就是辩论他们是不是酱缸国。而最热闹的事就是医生和病人的争执,结果当然是医生大败。大概情形是这样的——

    病人:下个月我就要结婚了,大摆筵席,你可要赏光驾临,做我的上宾。我的病化验的结果如何?

    医生:对不起,我恐怕要告诉你一个坏消息。化验的结果就在这里,恐怕是三期肺病,第一是咳嗽——

    病人:怪了,你说我咳嗽,刚才你还不是咳嗽,为什么不是肺病。

    医生:我的咳嗽跟你的不一样。

    病人:有什么不一样?你有钱,有学问,上过大学堂,喝过亚马逊河的水,血统高人一等,是不是?

    医生:不能这样说,还有半夜发烧……

    病人:不能这么说,要怎么才称你的心?如你的意?半夜发烧,我家那个电扇,用到半夜能把手烫出泡,难道它得了三期肺病。

    医生(委屈解释):吐血也是征候之一。

    病人:我家隔壁是个牙医,去看牙的人都被他搞得吐血,难道他们都得了三期肺病?

    医生:那当然不是,而是综合起来……

    病人:好吧,退一万步说,即令是肺病,又是七八期肺病,那又有什么关系?值得你大呼小叫。外国人还不照样得肺病,

    为什么你单指我的鼻子说我?我下个月结婚,谁不知道,难道你不能说些鼓励的话。为什么要打击我?我跟你有什么冤,有什么仇?你要拆散我们。

    医生:你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只是说……

    病人:我一点也不误会。我一眼就看穿了你的肺腑。你幼年丧母,没有家庭温暖,中年又因强奸案和谋财害命,坐了大牢,对公平的法律制裁充满仇恨,所以看不得别人幸福,看不得国家民族享有荣耀。

    医生:我们应该就事论事。

    病人:我们就是在就事论事。你坦白告诉我,你当初杀人时,你怎么下得手的,何况那老太太又有恩于你。

    医生(有点慌乱):诊断书根据你血液、唾液的化验,我不..

    [阅读全文]  2008-4-25 09:16 - 冬雪儿 - 1618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4-23   [转载]我和中国作家无话可说(顾 彬)

    我和中国作家无话可说
    顾 彬



    德国汉学家顾彬对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的批评曾引起广泛争议。近日,他在澳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再发尖锐之声。这一次他说——我和中国作家无话可说:
      
    ●中国作家的问题是他们自身的问题。生活确实是一个障碍,但他为什么不在上午写他自己真正要写的作品,下午、晚上写剧本?
      

    ●我和中国小说家见面时,往往无话可说。我的标准都是1949年之前的作家,看现代的中国作家谁能和他们比。
      
    ●中国作家对西方汉学家非常不公平。他们不敢、不要抑或拒绝跟我们对话,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只能够看书,和中国作家只能有文本的关系。
      
    他太累了,不停地参加世界各地的学术会议,每天只睡五个小时。2007年底,他在澳门参加“现代中国文学的个人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看来满脸倦意。但为期三天的会议日程,坐在第一排的永远是他,听得最认真的也永远是他。
      
    他就是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主任顾彬教授。
      
    1967年,当他读到庞德翻译的中国汉诗就迷上了中国文学。“庞德虽然没有上过正式的中文学校,但他经过自学,可以说比现在许多所谓的汉学家还要懂中国文学。他很了不起,他敏锐地感觉到中国人究竟要表达什么。”
      
    是这次阅读改变了他的人生之路,他几乎将能够找到的中国文学作品的德文译本通通找来阅读,有的还不只看了一遍。然后是学中文,直接阅读中文。“曹植、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袁宏道等等,太多了。还有中国的古典小说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除了《三国演义》之外,我都喜欢,太喜欢了。”
      
    问他为什么独独不喜欢《三国演义》,他的回答很简单:“杀人太多了。”
      

    如今,顾彬是西方汉学界的权威,他的翻译和评论直接影响西方文学界对中国文学现状或某一位作家的评判。
      
    2006年年..

    [阅读全文]  2008-4-23 10:31 - 冬雪儿 - 117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4-17   [转载]寻回中国贵族精神的轨迹

    寻回中国贵族精神的轨迹
    江汛、马楠



    不能把贵族精神和平民精神对立,奴才精神才是贵族精神的对立项。刘再复表示,贵族特权可以打倒,贵族精神不可打倒,因为它是自尊、低调、守持游戏规则与心灵原则。中国五四运动及四九年以后打掉贵族精神,带来痞子精神及流氓精神泛滥。

        二十世纪中国有一重大精神现象,就是贵族精神的瓦解,阳春白雪文化的衰落,象牙之塔的灭绝。贵族特权可以打倒,贵族精神和贵族文学则不可打倒。贵族精神就是自尊,就是低调,就是守持游戏规则与心灵原则,这是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名誉教授刘再复一再强调的。

        二月二十七日在城市大学“城市文化沙龙”上,刘再复作了题为“中国贵族精神的命运”的专题演讲。

        刘再复认为,中国人“往往只有专制人格而没有贵族人格,有圣贤人格而没有骑士人格”。他说:“这一点俄罗斯的别尔嘉耶夫在《俄罗斯的灵魂》一书里总结得非常好,他反省俄罗斯的国民性,只崇尚神圣,不崇尚正直。我联想到中国,是追求圣贤而不追求正直,圣人超乎寻常,标准太高,做不到就戴面具,就变成虚伪了,追求正直才能面对真理。未能崇尚正直,有一个重要原因则是缺少骑士贵族的传统。中国经历过周代的氏族贵族时代,可是贵族传统过早中断。后来魏晋南北朝出现门第贵族时代,又被科举瓦解了。清代出现部落贵族统治,但整个时代缺少贵族精神。贵族文化本就薄弱,五四运动偏又提出打倒贵族文学的口号,加上跟政治结盟,知识分子不断激进,使得高雅文化无立足之地。一九四九年革命以后,不仅是贵族被摧毁,连支撑道统文化的乡村士绅也被消灭了,只剩下破落户和暴发户,所以二十世纪的历史,基本是破落户和暴发户不断交替起落的历史。贵族精神的瓦解,使贵族精神的对立面,即痞子精神和流氓精神泛滥,没有任何敬畏,没有任何心灵原则,没..

    [阅读全文]  2008-4-17 09:50 - 冬雪儿 - 1529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综合类


    2008-4-12   摩罗: 余华小说: 启蒙情结和英雄情结的破产

    余华小说: 启蒙情结和英雄情结的破产

    摩罗

    《一九八六年》的叙事时间选在7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作为政治事件的文革刚刚结束的时候。小说的故事时间也选在70年代中后期。小说没有采取倒叙的写法或将时间穿插交错的叙事策略去重现文革时期的风霜雨雪(仅在引子部分提到文革期间的政治迫害),历史教师的复仇幻想和自戕表演,都是以现在进行时的方式完成叙事的。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重合不利于拓展本文空间,很容易让作品显得平铺直叙,缺乏空间张力。《一九八六年》却因其平行而又纠结的复线结构(23)和紧张对峙的人-人关系而具有深远的历史感和沉重的现实感,从而获得了非常广阔的精神空间。
       
    小说第一章为历史教师的出场设置了精彩的时间背景和精神背景:

    “十多年前那场浩劫如今已成了过眼烟云,那些留在墙上的标语被一次次粉刷给彻底掩盖了。他们走在街上时再也看不到过去,他们只看到现在。现在有很多人都在兴致勃勃地走着,现在有很多自行车在响着铃声,现在有很多汽车在掀起着很多灰尘。现在……”

    “女孩子往漂亮的提包里放进了化妆品,还放进了琼瑶小说。……她们嗅着自己身上的芬芳去和书中的主人公相爱。男孩子口袋里装着万宝路,装着良友,……他们也喜欢琼瑶,他们在街上寻找琼瑶书中的主人公。”
    (《一九八六年》第一章)

        叙事人在这里设置了“过去”与“现在”之间的严峻对立。大众曾经被邪恶的过去折腾得死去活来,束缚得如同僵尸,现在,当“过去”业已过去,春风微吹,万物复苏,他们兴高采烈地“从房屋里走了出来,又从雍肿的大衣里走了出来”,同时更加兴高采烈地从极权主义的人身控制和内在的恐惧与自囚中走了出来。走出来后他们有什么样的要求和目标?他们首要的目标是恢复世俗生活,追求娱乐、恋爱、异性、物质利益等等。他们热烈而又理直气壮地朝着这些目标奔跑,而把与苦难和死亡联结在一起的“过去”抛诸脑后。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心理背景..

    [阅读全文]  2008-4-12 10:35 - 冬雪儿 - 149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2008-4-3   [转载]文学在民间

    文学在民间
    吕昭苏


      

      记得鲁迅在其短篇小说集序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生长于都市的大家庭里,从小就受古书和师傅的教训,所以也看得劳苦大众和花鸟一样。有时感到所谓上流社会的虚伪和腐败时,我还羡慕他们的安乐。

      但我母亲的母亲家是农村,使我能间或与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平生受压迫的,很多痛苦和花鸟并不一样了。"

      鲁迅是一个生于民间长于民间的标准的国人,对于这根植于几千年传统文化之上的国家,可谓爱之深恨之切。在鲁迅的作品中有最犀利的嘲讽,有最残酷的幽默,最冷静的批判。民间文化的根基潜隐于理智的批判,民间的一切深深融入生命的灵魂,执拗,感伤。在五四那个重科学、重理性,对凡是旧的、封建的一概摒弃的时代,鲁迅深刻而独特的民间文学观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然而,正是这种执著与叛逆使之突破历史的局限,看到了文学的最终依存。

      鲁迅小说中的民俗描写是其创作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鲁迅小说中的人名除正常的称谓外,还有以绰号命名的称谓:"孔乙己"这个绰号,一是他姓孔,二是他总是说一些别人半懂不懂的话,和民间描红纸上"上大人孔乙己"一样让人费解,于是送给他一个"孔乙己"的绰号以表嘲弄;"假洋鬼子"则是因为他进过洋学堂,头上戴了假辫子,令人"深恶而痛绝之",于是送他一个"假洋鬼子"的绰号,目的是骂他一个狗血喷头而后快;"豆腐西施"的绰号有些别致,"豆腐"标明了职业,"西施"点明了美貌,两者合在一起,透露出的是市井中一些游手好闲之徒艳羡而又有些轻薄的心理。这些都具有鲜明的民俗色彩。

      鲁迅关于民俗服饰的描写比较常见的有三种,即帽子,衣服和辫子。鲁迅小说中的"帽子"主要是"毡帽",如少年闰土"头戴一顶小毡帽",中年闰土"头上是一顶破毡帽",阿Q向吴妈求婚失败后,为谢地保四百文酒钱..

    [阅读全文]  2008-4-3 09:15 - 冬雪儿 - 1423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08-3-31   [转载]文学的理由

    文学的理由

    法籍华裔作家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感言


    2000年12月7日,高行健在瑞典皇家科学院发表了题为《文学的理由》的演讲。以下是演讲全文:

    我不知道是不是命运把我推上这讲坛,由种种机缘造成的这偶然,不妨称之为命运。上帝之有无且不去说,面对这不可知,我总心怀敬畏,虽然我一直自认是无神论者。
       
    一个人不可能成为神,更别说替代上帝,由超人来主宰这个世界,只能把这世界搅得更乱,更加糟糕。尼采之后的那一个世纪,人为的灾难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最黑暗的纪录。形形色色的超人,号称人民的领袖、国家的元首、民族的统帅,不惜动用一切暴力手段造成的罪行,绝非是一个极端自恋的哲学家那一番疯话可以比拟的。我不想滥用这文学的讲坛去奢谈政治和历史,仅仅藉这个机会发出一个作家纯然个人的声音。
       
    作家也同样是一个普通人,可能还更为敏感,而过于敏感的人也往往更为脆弱。一个作家不以人民的代言人或正义的化身说的话,那声音不能不微弱,然而,恰恰是这种个人的声音倒更为真实。
       
    这里,我想要说的是,文学也可能是个人的声音,而且,从来如此。文学一旦弄成国家的颂歌、民族的旗帜、政党的喉舌,或阶级与集团的代言,尽管可以动用传播手段,声势浩大,铺天盖地而来,可这样的文学也就丧失本性,不成其为文学,而变成权力和利益的代用品。
       
    这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文学恰恰面临这种不幸,而且较之以往的任何时代,留下的政治与权力的烙印更深,作家经受的迫害也更甚。文学要维护自身存在的理由而不成为政治的工具,不能不回到个人的声音,也因为文学首先是出自个人的感受,有感而发。这并不是说文学就一定脱离政治,或是文学就一定干预政治,有关文学的所谓倾向性或作家的政治倾向..

    [阅读全文]  2008-3-31 20:49 - 冬雪儿 - 1257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3-31   [转载]我爱我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
    青青



    金色的十月,我伫立在金色的秋风中,遥望东方地平线那冉冉升起的一轮红日,思绪如骏马般飞腾,集合起来自母语的温馨词汇,将喜悦和憧憬幻化成美丽的诗篇。
      
    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民族的昌盛,在人类历史的天空上有无数伟大而不朽的灵魂之星永远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一个强大而繁盛的中华民族巨人般永远矗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历史的长河里,略输文采的秦皇汉武,稍逊风骚的唐宗宋祖,只识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金戈铁马地一路狂奔而来,追寻着富足的疆土和昌明的盛世。然而他们的豪情与壮志无论如何表现不出今日祖国的风度,他们的诗情与画意无论如何描绘不出今日祖国的风采。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天安门前的英雄纪念碑跨过了岁月的彩虹,沐浴了风雨的洗礼,映现出雄风卷扬、悠久浩荡的五千年中华精神,在晨曦流岚中迎接着永远的晴天和热土。喜庆的锣鼓震耳欲聋,奏响的一曲亘古永恒的赞歌,已穿过星云与物质间的荒莽,成为新世纪最强的号角,新时代最美的音符,凝结成春光里如诗般的历史。
      
    这就是我的祖国。在我几十年的生命里,我从国徽的庄严里,领悟了祖国的含义;从国旗的舞姿里,阅读了祖国的含义;从国歌的旋律里,聆听了祖国的含义。每当提笔写下“祖国”两个字的时候,我的心里顿时充满了无限的自豪与幸福,充满了无穷的自信与力量。
      
    “祖国”,多么神圣的字眼,而在辞书里所能看到的是一句非常理性的解释:“自己的国家”。这样的解释不能说没有道理,只是太过简单而少了色彩。但是不管怎样,正是因为“祖国”,才使我们偌大的中华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正是因为我们是祖国的儿女、炎黄的子孙,才勇敢而智慧地创造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辉煌历史。“祖国”一词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其实是任何一个汉语词汇都无法比肩的。
      
    祖国是一个民族的..

    [阅读全文]  2008-3-31 03:14 - 冬雪儿 - 1796 查看 - 8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08-3-24   心在哀悼!!!

    向那些被封掉的网站致敬!
    我宁可翻墙被狗咬到那些被阻隔、长满棱角的网站去,也不会去那些平步就可出入的、仅是花啊草啊欢呼啊胜利啊赞美啊什么的地方去。
    一个没有个性、连政治问题都不敢谈的民族还有希望么??
    心在哀悼!!!

    [阅读全文]  2008-3-24 21:03 - 冬雪儿 - 4141 查看 - 48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8-3-23   [转载]离散与文学

    莫言:离散与文学
    莫言

      

    我的学习英美文学的女儿告诉我,diaspora的本意是指离散在外的犹太人,后又泛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散居在外的人。因此,仅仅用"离散"这个词,并不能完全代表diaspora的原意。diaspora的确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研究这个现象与文学的关系,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为了准备这篇讲稿,我特意翻阅了《圣经》,从中读到了令我感动的诗句:
      
    "我们坐在巴比伦河边,一想到锡安(Zion)就哭了!……身处外邦异国,我们怎能唱颂赞上帝的歌呢?耶路撒冷啊,要是我忘了你,愿我的右手枯萎,再也不能弹琴!要是不以耶路撒冷为我最大的喜乐,愿我的舌头僵硬,再也不能唱歌!"
      
    这应该是最早的、最经典的离散文学,是用泪水浸泡着的诗行,是对母国的最深沉的思念。
      
    离散是一种千百年来就存在着的人类处境。这种处境可能是一个民族的处境,也可能是一个家庭、一个人的处境。造成这种处境的原因可能是战争、灾荒、瘟疫等不可抵抗的外力,也可能是一个家庭、或者个人的主动选择。但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离散,都是文学的一个永恒的主题,一个培育文学感情的温床,一种观察世界的文学眼光。
      
    在当今的世界文学版图上,有一批身处离散境遇的作家像灿烂的星斗在闪烁。如祖籍印度--巴基斯坦,现居英国的萨尔曼•拉什迪;祖籍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现居英国的V.S.奈保尔;原籍南非,现居澳大利亚的库切;原籍中国,现居美国的哈金等。这些作家,都因其离散的处境,而获得了澎湃的创作动力和丰富的创作资源,写出了名扬世界的文学作品。虽然人在异国他乡,他们描写的却都是母国的往事,利用的也大都是母国的历史和文化资源,因此他们的作品,就具有了与西方作家迥然不同的个性特征和民族特色,从而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和..

    [阅读全文]  2008-3-23 21:00 - 冬雪儿 - 1618 查看 - 6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2-18   [转载]铁凝:从梦想出发

    铁凝:从梦想出发
    铁凝


      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她没有指责我的"出格",她把《会飞的镰刀》当做范文在课堂上朗读,鼓励了我新鲜的想象力和语言的活泼、晓畅,甚至还称赞了那不合"规矩"的标题。这篇作文后来成为我小说的处女作,收入一本儿童文学集。

      用自己的语言说话

       二十多年前我读中学时,学校经常组织同学去农村或者工厂参加劳动,名曰"学工学农"。那年秋天,我们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利用一星期时间帮助近郊农村收水稻。大家分成几组,散住在农民家里。那是我第一次住在乡村,田野、庄稼、土炕、水井使我感到新奇;房东对我们质朴的热情让我感到温暖。这次"学农"归来后,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布置的作文题目即是:记一次学农劳动。

      尽管这是一次命题作文,但我却并不觉得为难,因为它恰好与我内心的真切情感相契合。于是我写了几个城市女中学生和房东大娘一家的交往,写了这些女生和房东的九岁小孙子的友谊,写了那个乡村小男孩是如何运用他的智慧和调皮,在半夜偷偷为笨手笨脚的城市女生磨镰刀。这作文忽略了当时社会所必须的空洞的政治口号,只有人间平凡的淡淡温情和我本人内心要说的话。为了与内容相吻合,我还擅自给作文起了个名字:会飞的镰刀。

      感谢我的语文老师,她没有指责我的"出格",她把《会飞的镰刀》当做范文在课堂上朗读,她鼓励了我新鲜的想象力和语言的活泼、晓畅,甚至还称赞了那不合"规矩"的标题。《会飞的镰刀》后来成为我小说的处女作,收入北京出版社的一本儿童文学集。

      我并不想提倡学生要把作文当成小说来写。作文所以要"作",其中就有训练的成分:立意要明晰,词要能达意,思维要合乎逻辑,层次也须讲究必要的分明……这些都不该忽略。但更为重要的也许是,作文训练最终应该呼唤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用与众不同的想象力来表达对..

    [阅读全文]  2008-2-18 05:14 - 冬雪儿 - 116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08-2-14   [转载]谢有顺:文学写作中的感官世界

    文学写作中的感官世界
    谢有顺


      ●现在的小说为何单调,我想,很大的原因是作家对物质世界、感官世界越来越没有兴趣,他们忙于讲故事,却忽略了世界的另一种丰富性。

      ●中国小说跟着潮流、市场走了好多年了,到今天,可能又得回到一些基本问题上来寻找出路。

      ●有感而发本是写作的精神起点,现在,却成了稀有的写作品质。新的假大空的写作,正在消费文化的包装下大行其道,这是致命的。

      1、不能只做故事和情节的奴隶

      与文学写作有关的问题很多,我主要从个人的理解出发,讲写作和地方、写作和物质、写作和感官、写作和时代、写作和"我"这五个方面的关系。……

      如何让自己笔下的人物和生活有着牢不可破的真实感,除了要解决好写作中的物质问题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探讨,那就是写作和感官之间的关系。很多人都知道,写作和心灵的关系极其重要,但我现在要强调的是,写作和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即写作和感官世界之间也关系密切。尤其是小说,如果没有物质细节的建构,没有感官世界的解放,一个作家即便有再丰富、伟大的灵魂,他的小说也一定不会是生动的,他笔下的文学世界可能会因为缺少声音,色彩,味道,而显得枯燥,单调。

      现在的小说受消费文化的影响很大,很多作家都渴望写一部畅销小说。畅销的第一要义是讲一个好看的故事。所以,你看现在的小说,作家一门心思就在那构造紧张的情节,快速度地推进情节的发展,悬念一个接着一个,好看是好看,但读起来,你总觉得缺少些什么。缺少什么呢?缺少节奏感,缺少舒缓的东西。湍急的小溪喧闹,宽阔的大海平静。小说如果只有喧闹,格局就显得小了。一部好的小说,应该既有小溪般的热闹,也有大海般的平静,有急的地方,也有舒缓的地方。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有个特点,注重闲笔,这样,整部小说的叙事风格有张有弛,..

    [阅读全文]  2008-2-14 08:47 - 冬雪儿 - 1362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8-2-14   [转载]存档:小说《368级台阶》生活原形资料


    作点说明:这个故事,是我几年前,在央视一个访谈节目中看到的。当时非常感动。虽然我没有刻意地去记住这个故事,而故事中主人翁的爱情经历,却一直让我难以释怀。我的小说《368级台阶》(其实是6000级台阶),就是以此故事中的人物为生活原形而展开来写的。没想到几年后的今天,这故事在网上流传开了。


    爱情天梯的50年传奇

    谭山山



    听说过发生在重庆江津区中山镇的“爱情天梯”故事的人,都会为故事当中那对互称“老妈子”和“小伙子”的姐弟恋人徐朝清、刘国江隐居深山50年的相濡以沫,尤其是“小伙子”刘国江倾尽一己之力、花费50年时间修成的“爱情天梯”所感动。而2007年12月12日“小伙子”刘国江的去世,使得这个延续了50年的爱情故事戛然而止。50年,在感情维持不了5年,甚至是5个月的现代人看来,简直是像一生那么漫长。在这漫长的50年当中,难道他们不觉得苦?不觉得闷?会不会吵架?会不会有一方曾经坚持不住,要放弃?要得到解答,就是到这个爱情故事的现场去,亲自爬一遍“爱情天梯”,也许能有所体会。

    一个爱情经典的诞生

    经过媒体的轮番宣传,关于“爱情天梯”的各种细节已经被挖掘出来。首先是它的被发现:2001年中秋,重庆渝北区一队户外旅行者赴四面山探险,在准备攀爬一座名叫“半坡头”的大山时,发现有一条显然是人工修筑的石阶通向山顶,石阶上有新鲜的打凿痕迹,还撒有防滑的泥沙。好奇的探险队员们顺着石阶爬上山,被从密林中突然钻出来的一对老人吓着了,还以为是野人。这对老人,就是故事的男女主人公徐朝清和刘国江,他们问队员们,“毛主席他老人家还好?”探险队将这个故事带下了山,并给刘国江修建的6000级阶梯起了一个煽情的名字:爱情天梯。

    2002..

    [阅读全文]  2008-2-14 00:39 - 冬雪儿 - 1576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纪实录


    2008-2-7   年味

    年   味
    朱晓玲



    朋友们新年好!

    在伊甸过年,我想,我就说一说我所感受到的传统年味吧.因为在我感受新年到来之际,我是真的想着伊甸文苑和伊甸文苑的朋友们.在点燃鞭炮的刹那,心中就同时在为伊甸祝福!

    曾经,我很不喜欢过年,认为过年很耽搁时间,也太民俗琐碎不堪.可是不知由哪一年开始,我以为过年还是很有不尽的意蕴和无穷的情趣.平日兄弟姐妹为了各自的生计奔波劳顿,无暇顾及亲情之间的联络和往来,唯春节让劳顿了一年的心有了放松的理由和环境.每每到了这种时刻,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挡得住轰隆隆而来的年的春潮。忙碌的人们将往前赶路的脚步停下来,蓦然回首,已是一年没有与亲人相聚,已有很久没回家看望老母亲……

    也是由记不起年份的那一年起,每到过年时节,我的心境就特别不能安静.进入腊月,就筹划购买过年物资,猪肉、羊肉、牛肉、鸡、鸭、鲜鱼、鲜蛋、野兔、野鸡、各类水果、糖果等等等,一直购买到腊月三十,好象过年物资还没购买充足。生怕因物资准备得不充足,而怠慢了来访的亲朋好友。事实上,往往我准备的过年腊货,总是要吃到下半年还吃不完。说出来不怕诸位笑我老气横秋,我的冰箱中至今还有2006年底灌的香肠哩。当然,将家中翻个底朝天地打扫卫生,也是年前少不了要干的累活儿。由此,我的书房只有在过春节的时候才显得顺当一些,整洁一些。书都放进它们该去的位置。整洁后的书房,让人看着、坐着的确爽心多了。而春节一过,不好意思地说,书房的零乱是不好见人的。

    记不得有多少年的春节听不到鞭炮声,没有鞭炮声的春节,年味真的消减去了一半。今年,我所居住的城区鞭炮解禁啦。鞭炮辟哩叭啦地响起,春节真的就有了不一样的气氛.昨天(大年三十)到哥家吃团年饭,吃过团年饭后,贴对联.这一切就绪,就是守岁.全家人守住电视机看年年说不好看,又必须看的央视..

    [阅读全文]  2008-2-7 04:55 - 冬雪儿 - 1560 查看 - 5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8-2-4   [转载]文学批评:在媒体与学院之间

    文学批评:在媒体与学院之间
    王尧


      
    文学研究秩序的重组,是当下文学批评转型的一个大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下原来我们所熟悉的文学批评开始有了陌生的面孔。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文化语境、文学格局、知识谱系、学科体制及知识生产的方式都已经有了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文学批评。从路径上说,文学批评一路转向"学院",一路转向"媒体",因此有了"学院批评"与"媒体批评"之分。而这两者的问题并不相同,笼统地说文学批评如何如何,其实是错误的。尽管这两者之间并非没有关联,但只有区分它们,才能厘清文学批评的问题所在,并有的放矢。一个时期以来,关于批评的纷争,特别是对批评的情绪化观察与表述,与视线已乱有关。

      文学在90年代后的复杂处境已无须论述。我们几乎都认为90年代以后文学的位置已经不处于社会中心(也即通常所说的位置"边缘化"),和80年代相比,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位置亦发生变化。一些新的因素,不仅是负面的,也有很多正面的,逐渐使文学批评在社会转型中转型。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价值观的混乱、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等冲击了文学写作和文学批评,其实只是对文学与转型期复杂关系的一种理解,事实上此种复杂关系已很难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论述。我们看到,知识分子的分化、学术制度的建立,使批评家不能不重新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重新评估文学批评的意义;西方学术译介和研究的正常化使文学批评无法充当传达新思想新思潮的"先锋"文体;大众文化的兴起,使之于"纯文学"的文学批评显得局限;因为社会对文学的疏离,文学批评的中介作用也逐渐丧失;媒体的发达,也催生了新的批评文体等。诸如此类的变化,表明文学曾经拥有的功能与意义已经被颠覆,或者说新的文学批评尚处于建构阶段。面对90年代以来文学批评的未有之变局,社会的观瞻与圈内的见..

    [阅读全文]  2008-2-4 10:31 - 冬雪儿 - 1229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散文天地


    2008-1-4   [转载]刘恒:我活该当作家

    转载:

    刘恒:我活该当作家
      
    孙聿为


      和孤独寂寞征战
      
    网乐:您刚又写完一个剧本?

      刘恒:是,我刚从山里出来。网乐:每次写作都找个没人的地方把自己关起来?

      刘恒:一个人蹲禁闭。

      网乐:一般要多少天?

      刘恒:一个多月吧,40天左右。我习惯这样的周期,再长,脑袋受得了,身体也不干了,主要是颈椎顶不住。所以,一定要在这样一个时间段里把任务完成。

      网乐:怎么过啊?刘恒:一个人熬呗。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剩下的时间就是闷头做事。

      网乐:没人照顾?

      刘恒:不需要。现在有招待所,条件好多了。以前借住民房,没电视没报纸,电话也没有,每天晚上得走出老远在公用电话里跟老婆聊几句,每天就这几句,弄得跟哑巴似的。吃饭也瞎凑合,不是煮面条就是煮速冻饺子。有时候,我老婆给我送饭,商量一个等距离的位置,各自骑车去交接。她省体力,我省时间,称得上相濡以沫了。

      网乐:听一些编剧说,觉得自己写剧本那些天特委屈。您呢?刘恒:委屈?不觉得。这个职业就得禁得住煎熬,再说您也不是无偿劳动(笑)。一个清洁工,需要每天早上三四点起床去扫马路,你既然接受了这份工作,就好好去扫你的地呗,编剧也得这样。

      网乐:一个人关自己好几十天,还是挺难受的。

      刘恒:很孤独,写作遇到沟沟坎坎,那种特有的痛苦外人无法想象。

      网乐:您早就是驾轻就熟了,还那么痛苦吗?

      刘恒:经常觉得走投无路。虽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人生也成熟了,经验很多,判断力也不错,但是写东西仍然感到无比艰辛。每每有满足的时候也非常短暂,紧接着必是否定自己,怀疑自己,担心失去对写作对象的控制……

      网乐:人否定自己是最大的一种痛苦。

      刘恒:还好,否定之否定,总能翻过来就是了。我写小说写..

    [阅读全文]  2008-1-4 09:26 - 冬雪儿 - 1435 查看 - 2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12-24   平安之夜祈平安


    《平安夜》
    平安夜,圣善夜!
      万暗中,光华射,
      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
      多么慈详也多么天真,
      静享天赐安眠,静享天赐安眠。
      
      平安夜,圣善夜!
      牧羊人,在旷野,
      忽然看见了天上光华,
      听见天军唱哈利路亚,
      救主今夜降生,救主今夜降生!
      
      平安夜,圣善夜!
      神子爱,光皎洁,
      救赎宏恩的黎明来到,
      圣容发出来荣光普照,
      耶稣我主降生,耶稣我主降生!

    [阅读全文]  2007-12-24 09:39 - 冬雪儿 - 1880 查看 - 12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7-12-5   [转载] 浮华批判 — 刘再复

    浮华批判

    刘再复


    340

    谁也不能给人类社会一个伟大的许诺。凡是这种许诺,都被证明是谎言。作出这种许诺的人都是企图扮演上帝的人。上帝只有一个,它是否存在,尚有争论,而第二个上帝肯定是假的。自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後,二十世纪的人类社会便产生许多妄想狂,这些妄想狂不仅以为自己掌握了终极真理,而且还为人类设计终极社会。最致命的是设计之後又急於实现“终极社会”那种大而无当的蓝图。於是,妄想便化为妄行、妄为、妄动、妄进,许诺变成了灾难。二十世纪可说是妄想狂欺骗人类折磨人类摧残人类的疯疯癫癫的世纪。

    341

    谁料到,新世纪第二年的九月十一日,会有人抢夺客机撞碎举世瞩目的纽约摩天大楼;谁料到,这之前苏联与东欧的政权会如此雪崩似瓦解;谁料到,这之後又引发阿富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谁料到,一场萨斯的细菌弄到东方世界充满恐慌。可见,科学家可以发现未发现的东西,但人文学者却很难预知未来。以往对大同世界和其他乌托邦世界的预言,今天看来全是梦幻。预言家变成谎言家,先知变成骗子。梦幻消失之後,人们才意识到,一切对未来社会的总体设计均极不可靠,可靠的只有,在当下实实在在地工作与生活。

    342

    纽约突然停电十几个小时,世界最大的城市顿时一片漆黑,连一向灿烂夺目的时代广场也一片漆黑。电影、电视、电梯、电冰箱,厨房、工厂、机场一律停顿,最可怕的是地铁,除了黑暗,还有酷熟与恐慌,人们惊叫着,摸索着地铁之门,那一刻,才悟到地铁之门与地狱之门一样沉重。电,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它戏弄了一次现代人,让他们知道,人对现代文明已经依赖到何等程度——人在现代文明面前是何等脆弱。停电揭示了人类的大悲剧:人用自己..

    [阅读全文]  2007-12-5 09:50 - 冬雪儿 - 2023 查看 - 8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12-2   转贴:从王蒙“无厘头”看公众阅读的浮躁

    转贴:

    从王蒙“无厘头”看公众阅读的浮躁

    张敬伟


      

      近日,王蒙在复旦大学做了一场《语言的功能与陷阱陀罗尼》的演讲,内中充满了让人忍俊不住的"无厘头"风格----他认为"阿Q没有追到吴妈,是因为语言方式有问题"、"贾宝玉和薛蟠的根本区别在于修辞方式";他认为阿Q和吴妈"他们俩一个是光棍儿,一个是小寡妇,阿Q追求吴妈再正常不过了。他们没有成为情侣真是可惜。"王蒙认为,"如果他(阿Q)当时能深情地跪在吴妈面前,背上一首徐志摩的诗,那他的求爱早就成功了。"

      青年哄笑,倒也让人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因为这说明学生们知道王蒙是在"无厘头"调侃,是为了突出他的"语言功能..."的演讲主题而故意为之。从而也验证学子们固然没有研读过这两部名著,但还是晓得内中要义的。不过,如果换个场景,是王蒙给一帮普通的社会人士做同样的演讲,那就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歧义,以王蒙的声明权威,人们自然认定他的"无厘头"绝对正确。

      这一事例说明,专家面向公众的名著另类解读必须要建立在公众认真阅读名著并深谙精神的基础上。近年来,戏说、恶搞、娱乐化解读历史文化和经典名著的大众文化风潮盛行,也给公众阅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否则,没有眼见为实的阅读作基础,就会吸收进很多被加工过的东西,在心灵脑髓里沉淀下伪文化的具象。

      遗憾的是,当前国人的阅读能力在持续下降,且不说中国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文盲,纵是处于阅读旺季的青年人也将经典阅读丢诸脑后,代之而起的是流行阅读,如网络动漫打败经典名著,如高举轻松牌,"浅阅读"喂饱快餐文化等。书香作为阅读载体的功能在逐渐退化,虚拟阅读正在成为现实主流。在数字化的"比特"替代了铅印的词句后,人的写字(不是写作)能力也因为电脑工具而退化。疏离了笔墨而敲打键盘..

    [阅读全文]  2007-12-2 10:23 - 冬雪儿 - 1548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11-26   [原创]热腾腾米酒捧上来

    旧作

    最是醉人——孝感米酒

    朱晓玲


    距湖北省省会武汉市仅61公里之遥,位于长江之北,大别山、桐柏山山脉之南的古城孝感,有一个占地面积不是很大,而名气却名扬天下的—— 孝感米酒馆。“孝感米酒馆”同驰名海内外的“孝感麻糖”并驾齐驱、承前启后地继承和发扬着孝感地方风味小吃和名优土特产的优良传统,从而形成了“孝感麻糖”、“孝感米酒”地方土特产和风味小吃的文化景观。将“孝感米酒馆”放在本文的前面重点写来,真有为其在做广告之嫌。其实不是。之所以如此写来是因为:

    其一、通过查阅的大量资料表明“孝感米酒馆”的确有着它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

    其二、凡是孝感人(不仅仅是孝感人),一提到孝感米酒,第一想到的必定是位于孝感城区北门口的“孝感米酒馆”;

    其三,“孝感米酒馆”的前身是“孝感饮服公司孝感米酒店”。而“孝感饮服公司孝感米酒店”是1956年在“鲁源兴米酒馆”的两代、四人加盟的基础上创建的。鲁家二代四人加入到当时的“孝感饮服公司孝感米酒店”后,毫无保留地将酿酒、烧酒技术传授给新建的米酒店的青年工人,从而使这一民间宝贵财富得以发扬光大;

    其四、让世人真正认知“孝感米酒”的时间,要追朔到1959年湖北省政府在武汉市召开的“建国十周年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上。当时“孝感米酒”就被纳入为大会提供服务的地方风味小吃的行列。“孝感米酒店”派出米酒店的酿酒师鲁秀贵(孝感“鲁兴源米酒馆”第二代传人)到大会酿酒、掌勺,为“展览会”服务。到会代表都十分钟情于“孝感米酒”,日销售量达3000多碗,创了全省各地与会同类小吃之最。由此,“孝感米酒”更是名声大震。“展览会”开过后,全省各县市派出代表到“孝感米酒店”学习米酒的酿制、烧制方法的人络绎不绝;

    其五、时至今日,在“孝感..

    [阅读全文]  2007-11-26 10:49 - 冬雪儿 - 2668 查看 - 20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7-11-18   [原创] 新老 春风送您远行

    旧作

    新老    春风送您远行
    朱晓玲



    新凤霞老人走了。在一个温暖花开的季节逝世于江南的一个小城——常州,她终是回归了故里。

    我是4月13日看中央台的晚间新闻时惊悉的新凤霞逝世的消息。当我听到播音员以一如既往的矜持、平板的腔调播出“评剧艺术家新凤霞逝世”的消息时,心不禁一颤,怎么能相信这是一个事实呢?因为在此前的上上个星期二或是星期三(准确时间我记得不太清楚),为了新凤霞给我刊寄来的《我说北大》一文需要图片一事,我还同她通过好几次电话的呀。难道这就是我们永生永世的诀别吗?可是,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电话中新老的声音依然是那样甜润、清靓、健康、热情。得知我要她寄几张她与北大有关联的照片配文发表后,她满口答应马上给我寄来。我还听到新老在电话那头喊着说:“小白(新老家的小保姆)小白,快拿笔来,我的好朋友晓玲的电话(新老总称我是她的好朋友),她要我的照片,快记下来,可别忘了给她寄去。”新老还告诉我,她正在写另外一篇文章,说好完稿后定会给我寄来。她还说……一丁点儿也没有要离开我们的迹象。怎么说走就走了呢……一股无以言说的悲怆和凄楚顿时笼罩了我。

    我使劲用手背揉着已被泪水模糊了的双眼,希望是自己的听觉出现了错误,或是中央台的一次严重失误。可是——
    可是第二天,北京的朋友的电话证实了“新凤霞逝世”是一个铁定的事实。北京朋友说:“新老的确走得太突然,太出人意料。4月4日新老本是随吴老(吴祖光)应邀到常州参加刘海粟的美术馆落成典礼的,谁知到常州的第三天就突发脑溢血,当即送往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因抢救无效于4月12日中午40分逝世于常州。

    一个为中国的评剧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艺术家,一个目不识丁的旧时艺人;一个饱经生活磨难而坚贞不屈的伟大女性;在“文革”期间被迫害致残后,坐在轮椅上拿起笔写下了300多万字,出版了《新凤霞说戏》、《新凤霞论艺术》、《童年依旧..

    [阅读全文]  2007-11-18 11:13 - 冬雪儿 - 1490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11-12   [转载] “认同”的陷阱

    “认同”的陷阱

    刘再复 高行健(二00五年二月,巴黎行健寓所)


    刘(刘再复):昨天我们讨论了慧能的思想方式与生命方式,这样,我们就有了一个精神坐标和人格坐标。慧能的精神最核心的一点是独立不移。换句话说,慧能这一存在,是独立不移的思想存在。

    高(高行健):慧能是一千多年前的人了,可是,中国近代却丧失了这种精神。个人的尊严,个人的自由表述,发出的个人独立不移的声音,这该是思想者的最高的价值,如今在政治与市场的双重压力下,一个作家都很难发出这样的声音。

    刘:你昨天讲得很好,作为一个作家,既然是一个独立不移的个体存在,那就不能为他人的认可而写作,当然也不能为大众的认可、市场的认可、权力的认可而写作。外在的评语,包括评论家的评语、大众的评语、权势者的评语,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自身内在真实而自由的声音,是独立而有价值的思想。作家当然也不能被“看不懂”的幼稚评论所影响。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康德,真读得懂的只是少数,多数人是读不懂的。至今能走入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的文学世界的,也不是多数。有些人一辈子也进入不了卡夫卡、乔伊斯的世界。

    高:写作不求外部力量的认可,这才有自由。另一方面,我们个人也不去认同外部力量。我觉得作家和思想者的基本品格不是“认同”,而是常常不认同。我一直把“认同”二字视为政治话语的范畴。我们作为思想者和作家,讲的写的是文学话语、思想话语,而不是政治话语。

    刘:把政治话语和文学话语区别开来,非常重要。政治总是要求认同,也需要他人去认同。你必须认同我,否则就消灭你,这是强权的专制原则,与自由原则正好相反。这种“认同”的背后自然是政治利益,毫无真文学与真思想可言。

    高:政治要求“认同”,如果无人跟随便玩不转。要求认同一种主义,一种时尚,一种话语,背后是..

    [阅读全文]  2007-11-12 09:55 - 冬雪儿 - 1953 查看 - 8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11-8   [转载]作家富豪榜纯属在胡扯

    •                     作家富豪榜纯属在胡扯
    •                          陆天明

    昨天到今天,突然接到一些记者和朋友的电话,向我大表"祝贺",说我上了2007年的作家富豪榜,而还在前二十名,居然还比说红楼而大赚其钱的那个刘心武还富了,年收入居然达到250万。我一下心跳加剧,气急头晕,为这“二百五十万”,也为这新时期作家们文人们、或者假冒作家文人的称呼在那儿舞文弄墨的人能获得这样一顶新的桂冠而“不知所以”。
     
    2007年,我没有出一本新书,没有创作完成一部新书,或新的电视剧。只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为我再版了五千册的《省委书记》,还还没拿到这些书的版税。而五千冊将来能拿多少钱,我想朋友们是都清楚的。除此以外,拿到过一点再版书的版税,比如长江出版社为我再版的《大雪无痕》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时第一次印刷的《省委书记》的版税,也就是各一万册而已。长春一家出版社再版了我的《泥日》和《苍天在上》只付了一本书的钱,那也是去年的事。也只有区区一万多。今年播了我的两部电视剧,《高纬度战栗》和《上将许世友》。前者是前年完成的,去年拍攝的。后者,是2004年完成的剧本。是一共花了十年时间才最后写成的东西。稿费早就支出完了,今年怎么可能再有“版税”收入呢?至于,我正在写的关于深圳的电视剧本,难度之大,我几乎都要打了退堂鼓,即便能硬撑下来,成与不成,尚在两可之间。这个剧本,花了我近两年的时间,会不会成为无效劳动,我一直在忐忑之中。即便侥倖能获通过,能把这两年的辛苦最终换成“钱”,那也是明年的事了。就算是换成了钱,那个“钱”和榜上所说的“250万”也是有相当相当大的距离的啊。

     
    我渴望在物质生活上也能富起来,也衷心祈祷中国的作家都富。文人有钱并不丢人。绝大多数文人挣那点钱,都是血汗钱,辛苦钱。只有爬过格子的人才明白,作家挣一..

    [阅读全文]  2007-11-8 10:16 - 冬雪儿 - 1521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10-11   [转载] 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

    坚守文艺的审美理想

    王颖


      审美理想是隐藏在文艺作品中的坚硬内核。它在隐秘处支持着作品的结构,平衡着作品内部的各种关系,并使作品从内到外辐射出美和力量。时代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浮躁和喧嚣的庞大世界,商业的气息吞并一切,大众的评判笼罩一切,"娱乐"更在诸多领域成为至高无上的准则。而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文艺创作者的审美理想才显得更为关键和可贵,它仍然、而且必将永远是制约和影响文艺作品的重要元素之一。文艺工作者能否在这样的复杂环境中坚持自己的审美理想,以及选择什么观照对象作为审美理想的载体,尤其是当下值得关注和思考的。

      审美理想和世俗理想、具体利益的追求有冲突,但并不是根本对立、完全没有双赢的可能性,保持创作的审美理想,并不等于不见容于高度商业化的社会。纳博科夫在商业气息浓厚的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创作了不朽名作《洛丽塔》,这部把病态人性描写得如此细腻有层次感,荡气回肠直至成波涛汹涌之势的天才之作,同时也是一部吸引人的眼睛、让人一读之下欲罢不能的作品,其文字之优美精致,很难想像英语并不是作者本身的母语。西方电影界,包括电影大师库布里克对其多次改编,每次皆能带来极大的关注。昆德拉远离他动荡的祖国,在西欧写下他诸多的传世佳作,他反复探讨着人的自由,精神、肉体以及社会的终极自由。从对政治和性的反思,延伸到对生活本质的哲学思考,他逐渐成为一个他所言的"世界性的人"。他的作品也证明了审美理想和世俗利益并非是你存我亡的根本冲突。这些经典作家们,他们的创作环境和雨果、福楼拜、司汤达等伟大的19世纪作家们都不同,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度商品化、媒介发达、物欲横流的社会,但他们坚硬而恒在的审美理想,他们对于文字的悉心经营,对于人性和生存..

    [阅读全文]  2007-10-11 10:03 - 冬雪儿 - 1614 查看 - 0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9-21   [转载] 对谈愉悦 莫言与奥兹惺惺相惜

    对谈愉悦 莫言与奥兹惺惺相惜

    翻译整理:钟志清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邀请,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于2007年8月26日至9月9日访问中国。2007年8月31日,奥兹在国子监街留贤馆会晤了中国作家莫言,这是奥兹本次访华行程中惟一的一次与中国作家之间单对单的交流,奥兹与莫言都读过对方的小说。

      "这场谈话,分分秒秒都令我感到愉悦。"奥兹说。也许因为时间短促得只允许表达相互赞赏之情,也许双方除了相互赞赏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想法,总之这是一场和谐得不得了的谈话。

       把长辈当成孩子来写
      
    莫言:奥兹先生有一个观点我很赞同,他在写作、在讲故事时,把爷爷奶奶父亲母亲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小说中描写他们青年时期的生活,而现在我们的年龄已经超过了他们当时的年龄。把长辈当成孩子来写,对于作家是很有意义的。

      奥兹:我在读《红高粱》时,也意识到,您在写我爷爷、我奶奶、我爹等几代人的时候也是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写。

      莫言:有时我把他们当成我自己的孩子,有时我把他们当成我自己来写。

      奥兹:读了您的两部作品之后,确实感到老一代人已经复活了。

      莫言:是用文学的方式使他们复活。从个人体验说,他们是我们的父母亲、祖父母亲,但是从文学角度来说,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是小说中的人。

      奥兹:我特别欣赏您笔下的自然风光,您笔下的农村风情,令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莫言:因为我从小在那片土地上出生长大,对那个地方的一草一木、每个人物、每条街道、每条河流都具有一种很深厚的感情。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纯粹的风景描写是不存在的。

      奥兹:对此我非常赞同。您在从事创作的时候一定做了大量的学术研究。

      莫言:我做..

    [阅读全文]  2007-9-21 11:17 - 冬雪儿 - 1630 查看 - 3 评论 | 收藏 侃山闲聊


    2007-6-28   转贴:巨人何以成为巨人

    转贴:
                                 巨人何以成为巨人                                
                                           摩  罗



    在俄罗斯历史上,赫尔岑属于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巨人。他的思想和血性直接来源于十二月党人。沙皇当局绞死十二月党人5位领袖时,赫尔岑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可他像当时最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一样,感到了最深切的耻辱、仇恨和痛苦。执行死刑后,当局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庆祝。30年后,赫尔岑写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坛前面,我发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少年赫尔岑的整个精神生活几乎完全被这个重大事件所占领,内心时刻不停地激荡着为光明和正义而奋斗的伟大冲动。

       

    一个少年难以长期独自品味这样大的冲动和梦想,他必须把它说出去,必须以某种方式与这个世界发生联系并得到反应和验证。他郑重地向他的老师倾诉了他的感情和决心。这位老师平时总是训斥赫尔岑说:“您不会有出息的。”可当他了解到赫尔岑的精神世界后,禁不住说:“我的确以为您不会有出息,不过您那高尚的感情会挽救您。但愿这些感情在您身上成熟并且巩固下来。”这位不苟言笑的老师还以激动的拥抱,将他的革命热情和自由主义信念传导给这位14岁的贵族少年。

       

    这段故事,是赫尔岑《往事与随想》中最吸引我的一节,但每次读后,我都禁不住有点后怕。倘使这位老师是个怯弱而又世故的人,他对赫尔岑的倾诉不予理睬;倘使他是一个愚昧而又迂腐的人,按着官方立场来解说那场起义和镇压,用官方意识对赫尔岑的高贵激情给予..

    [阅读全文]  2007-6-28 11:19 - 冬雪儿 - 1932 查看 - 1 评论 | 收藏 文史哲


    2007-3-16   怪现象

    今天我一直难以打开《“陈十:绿叶; 土干:读《绿叶》》这文,只要点击此文,就断线。试过不下十次,十次都掉线。好奇怪哟。

    [阅读全文]  2007-3-16 11:21 - 冬雪儿 - 1770 查看 - 4 评论 | 收藏 小说界


Powered by © 200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