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守望古典:四读《黄金时代》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浮生

#1  [转载] 守望古典:四读《黄金时代》

[ZT注]我将原标题缩短便于显示,原文(revised version)原标题如下,转自玛雅咖啡

====

我是如何从禽兽变成菩萨的?——四读《黄金时代》

守望古典

东门弄珠客在《金瓶梅》的序言中称金瓶梅是秽书。按这个标准,《黄金时代》也差不了多少。好在他又说:读《金瓶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黄金时代》我读了好几遍,回顾了一下,这四类脚色我都当过,算是完成了一次从禽兽到菩萨的涅磐。

第一次读,小波还是冷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内地当个技术小官,捧着铁饭碗,算衣食无忧。有饱暖思淫欲的嫌疑。第一次读《黄金时代》,免不了淫者见淫。小说一开场,就被他的淫计迷住了。也亏他想得出,竟用伟大友谊作为诱饵——“在我看来,义气就是江湖好汉中那种伟大友谊。水浒中的豪杰们,杀人放火的事是家常便饭,可一听说及时雨的大名,立即倒身便拜。……,那天晚上我把我的伟大友谊奉献给陈清扬,她大为感动,当即表示道:这友谊她接受了”,这一招,对原本清白却被人称为破鞋,又正处于极度孤独的陈清扬来说,极具杀伤力。够狠。不过,我也蛮佩服陈清扬的,视身体如粪土,为朋友两肋插刀,不但提供犯罪工具,外带现场指导。够义气。这还不够,且看王二与陈清扬的性爱,山野交合,斗争差里偷情,无处不在,且飞扬拔扈,痛快淋漓。又看两位的巫山云雨,神龙交会,进出自由。够淫。这样的淫书,君子读了会背气,烈女读了会跳楼,道学家读了会上吊。好在王二与陈清扬,虽始于友谊,但终于爱情,终究没有乱了伦常:“陈清扬说,那一刻她感到浑身无力,就瘫软下来,挂在我肩上……,在那一瞬间她爱上了我,而且这件事永远不能改变”。读到这一句,道学家该稍微松口气了。我却有不同看法,在视人欲为蛇蝎毒草的年代,淫,就是最好的解毒剂,越淫,疗效越好!读完之后,我想,要能找个陈清扬这样的女人,跟她谈谈伟大的友谊该多好。这叫见淫思齐。这样一想,就是起了效法之心,做了一回禽兽,罪过,罪过。


第二次读,折服于他的黑色幽默,由此生出欢喜,这一欢喜,就完成了从禽兽到人的进化。虽然是小人,倒也比禽兽好。“我想证明我自己的清白无辜,只有以下三个途径: 1、队长家不存在一只母狗;2、该母狗天生没有左眼;3、我是无手之人,不能持枪射击”。这样的语言拿出来分析,是犯了文学大忌的,既不流畅,也没什么诗意。但把它放回到小说里面,你不得不承认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小说里这类机锋比比皆是,往往妙语连珠,让人忍俊不住。这种别具特色的王式语言是小说的一大特色,算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走狗倒是大把,可惜的是这种黑色幽默的分寸难以把握,多数的模仿都走了味,成了痞子腔。王小波的黑色幽默,相对正统的文学来说,算是野路子,或称之为“黑”道,在当年那种大话语环境之下,也只有黑白颠倒才是人道,有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意思。


第三次读,是本世纪初的事情。当年,我南下打工。才告别社会主义的温馨,初尝资本主义的残酷。人一落魄,就容易站在热闹的背后去读书。换这样一双眼睛读《黄金时代》,味道跟上两次截然不同。深感命运无常,个人力量的渺小。主人公下放,成为破鞋,写交代材料,出斗争差。这一切的背后,是一只无形的手在操纵着整个社会,迫害着王二与陈清扬,使他们倍受人身与精神的折磨。而这一对冤大头竟找不到敌人,似乎人人皆敌人,又似乎人人都是受害者。这样一个集体抽疯的年代,不但荒唐,更可怕的,还在于它是一把要将人阉割的“锤”,要将所有的欲望锤死,把人性锤死。最后,大家都象阉割的牛一样任人摆布。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面对“锤”,是等待阉割还是反抗?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反抗?大多数人要么缺乏独立思考,要么感叹个人力量的渺小,只好逆来顺受。王小波却找到了一种私密武器,这就是他的性与爱,你要禁欲,我偏纵欲,由此来从价值观上跟整个社会对抗,这也就是为什么每次出完斗争差后,陈清扬都要性欲亢奋的原因。这正是一种锤与反锤的较量,陲的力量越大,反弹力也越大,借助这样一个反锤的过程,《黄金时代》对文革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嘲笑。这一点,与哭哭啼啼地作苦大仇深状的伤痕文学相比,《黄》是超越性的。读懂了这一点,我也成了东吴弄珠客所说的君子。


第四次读,经过《黄金时代》英文翻译ruozhi的点拨,又发现不少深意。《黄金时代》表面热,骨子冷,表面是喜剧,骨子是悲剧。在嬉皮笑脸的轻松色调之下,实则隐藏着深刻的悲剧色彩。只不过这种色彩很淡很淡,一般人不易发觉。比如这样一段:“陈清扬说,那一回她躺在冷雨里,忽然觉得每一个毛孔都进了冷雨。她感到悲从中来,不可断绝。忽然间一股巨大的快感劈进来。冷雾,雨水,都沁进了她的身体。那时节她很想死去。……”。又比如最后一句:“陈清扬告诉我这件事以后,火车就开走了。以后我再也没见过她。”,这让我想到了卡夫卡《判决》的结尾:“在这一瞬间,来往的交通从未中断”。这种在大热闹下的冷收场有很强的悲剧意味。一旦读出这种味道,免不了让人对主人公生出出怜悯之情。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看来,这一次,我竟上升到了菩萨的高度。

能让人从禽兽变成菩萨,这样的小说,了不起。


2009-1-16 01:5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2  

与哭哭啼啼地作苦大仇深状的伤痕文学相比,《黄》是超越性的。


2009-1-16 09:1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3  

这就是一部"伟大"的小说。----- 解放后第一个也是暨今为止写得最好的边缘小说家。


2009-1-16 09:1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w

#4  

小说我不在行,但对伊甸一味贬低王小波的小说,浮生转的这篇古典
也许人微言轻了些,但也道出了一些理。我再补充几个字:

xzhao2 写王小波,我以为对小说涉及不够。开头的大部分是无关于
作品的经历。我知道王小波陪读,中餐馆打工,英文不畅通,但这些
真不能对他的中文小说说明什么?这马克*吐温的番号也是水上打工
得来的吧,叫什么来着,水深?二旬。

青铜红拂我也没多读,但黄金时代确实他是易了二十多稿的,绝对是
用心之作。我觉得伊甸诸人不喜欢他的语言,正是当时当地真实的语
言,云南农村,这个与我童年生长的地方相差不大。真实的语言,底
层的话,也许污秽,但活生生的,不应该被伊甸拒绝吗?

当然,提炼的语言又是一回事。黄金时代易了二十六稿,也是提炼了
的呀。


2009-1-16 10:2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huxiaodi

#5  

这其实是一个艺术与创造性、颠覆性或曰革命性的关系问题。总是那些具有三性的作品会被人重视、炒作、乃至崇拜,但也只有历史长河才会大浪淘沙留下精品。具有历史眼光的人不会去问那谁谁谁当年为什么走红,而会去反思那谁谁谁的走红是如何揭示映照出当年的历史的。


2009-1-16 10:5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周宇


#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xw at 2009-1-16 03:27 PM:
小说我不在行,但对伊甸一味贬低王小波的小说,浮生转的这篇古典
也许人微言轻了些,但也道出了一些理。我再补充几个字:

我喜欢王小波,《寻找无双》和《红拂夜奔》是我的favorite(至于黄金时代,毕竟有些代沟)。他的文字睿智、幽默,又颇具想象力和讽刺水平,大有看穿了人生之后的豁达。


2009-1-16 11:18
博客   编辑  引用

July

#7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L at 2009-1-16 04:18 PM:


我喜欢王小波,《寻找无双》和《红拂夜奔》是我的favorite(至于黄金时代,毕竟有些代沟)。他的文字睿智、幽默,又颇具想象力和讽刺水平,大有看穿了人生之后的豁达。

Yes, Yes, I totally agree. 王小波 is the first and only Chinese author who had a vision what is the modern literature about.

I love 王小波, never enough!


2009-1-16 11:2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w

#8  

看一个朱小棣,一个七月,把这话题抬得太高,太抽象,武断。这不
,就没得讨论了。。。

咱苦口婆心,只说伊甸要存异。我想浮生也是良苦用心,一种风格嘛
,不接受没关系,不容纳,全盘否定,就不具建设性。为力不是一直
提建设性?我对王小波也了解不多,只说他的语言是真实的。

就象金瓶梅中的文字,记得以前台湾李熬的文字,都似曾相似。


2009-1-16 16:1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July

#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xw at 2009-1-16 09:17 PM:
看一个朱小棣,一个七月,把这话题抬得太高,太抽象,武断。这不
,就没得讨论了。。。

咱苦口婆心,只说伊甸要存异。我想浮生也是良苦用心,一种风格嘛
,不接受没关系,不容纳,全盘否定,就不具建设性。为..

我说的是实话。历史上总有几个先知先觉者,这就是vision。王小波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海子。不是说没人更好,只是说他们是有自己的位置的,而且无人取代。

鲁迅也是吗。

天才只能崇拜,不能模仿,学不像滴。


2009-1-16 16:4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周宇


#10  

王小波死得太早啊,叹!不然今天在伊甸、咖啡写写帖子,多好。


2009-1-16 16:55
博客   编辑  引用

July

#1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L at 2009-1-16 09:55 PM:
王小波死得太早啊,叹!不然今天在伊甸、咖啡写写帖子,多好。

我倒是希望李银河来呢,她很了不起,敢于站出来,关心弱势人群。


2009-1-16 17:0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周宇


#1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July at 2009-1-16 10:01 PM:
我倒是希望李银河来呢,她很了不起,敢于站出来,关心弱势人群。

你把她请来吧 :)


2009-1-16 17:06
博客   编辑  引用

weili

#13  

我非常尊重伊甸园网友们,大家努力致力的,是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说清楚。如果以为谁能站在制高点上,花大力气反驳、说服对方,那已经一再证明,没有实效。

“甜口婆心”其实并不难。:))


2009-1-16 18:4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笑言

#1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eili at 2009-1-16 06:47 PM:
我非常尊重伊甸园网友们,大家努力致力的,是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说清楚。如果以为谁能站在制高点上,花大力气反驳、说服对方,那已经一再证明,没有实效。

“甜口婆心”其实并不难。:))

说的好,那就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我认为王小波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作家。他是中国把文学从政治文学八股文学中分离出来的先驱。



[url=http://www.xiaoyan.com][color=gray][u]笑言天涯文学出版网[/u][/color][/url] [url=http://www.northpublishing.com][color=gray][u]北方出版社[/u][/color][/url]
[url=http://www.xiaoyan.com][u][color=gray]http://www.xiaoyan.com[/color][/u][/url]
[url=http://www.northpublishing.com][u][color=gray]http://www.northpublishing.com[/color][/u][/url]
2009-1-16 19:09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xw

#15  

那一线还在争王小波“伟大”不伟大,小棣多次点我名。我也找空把
黄金与红拂读毕,红拂有两稿,短稿很通俗,但也不失精炼,长稿有
些序言,我转抄一下吧:

前言

  这本书里将要谈到的是有趣,其实每一本书都应该有趣。对于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存在的理由;对于另一些书来说,有趣是它应达到的标准。我能记住自己读过的每一本有趣的书,而无趣的书则连书名都不会记得。但是不仅是我,大家都快要忘记有趣是什么了。

  我以为有趣像一个历史阶段,正在被超越。照我的理解,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在他卓越的著作《单向度的人》里,也表达过相同的看法。

  当然,中国人的遭遇和他们是不同的故事在我们这里,智慧被超越,变成了“暖昧不清”;性爱被超越,变成了“思无邪”;有趣被超越之后,就会变成庄严滞重。我们的灵魂将被净化,被提升,而不是如马尔库塞所说的那样,淹没在物欲里。我正等待着有一天,自己能够打开一本书不再期待它有趣,只期待自己能受到教育。与此同时,我也想起了《浮士德》里主人公感到生命离去时所说的话:你真美呀,请等一等!我哀惋正在失去的东西。

  一本小说里总该有些纯属虚构的地方。熟悉数学方面典故的读者一定知道有关费尔马定理的那个有趣的故事,这方面毋庸作者赘言。最近,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证明了费尔马大定理。需要说明的是,书中王二证明费尔马定理,是在此事之前。

  作者

  有关这本书:

  王二1993年四十一岁,在北京一所大学里做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数学史。

  他是作者的又一位同名兄弟。年轻时他插过队,后来在大学里学过数学。他从未结过婚,现在和一个姓孙的女人住在一套公寓房子里。在冥思苦想以求证明费尔马定理的同时,他写出了这本有关李靖和红拂的书。

  这本书和他这个人一样不可信,但是包含了最大的真实性。熟悉历史的读者会发现,本书叙事风格受到法国史学大师费尔南·布罗代尔的杰出著作《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影响,更像一本历史书而不太像一本小说。这正是作者的本意。假如本书有怪诞的地方,则非作者有意为之,而是历史的本来面貌。
....
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819/921.html

第二章

  因为本章里提到红拂申请自杀指标的事,作者想起了一件相似的事:本年度北京城里交通事故死亡指标是一百九十二人,本区只有十七人。

....
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819/921_7.html

第三章

  在本章里作者首次使用了“人瑞”这个名词,用它来指一类人。比较流行的说法把这类人叫作“人才“,“人瑞”和“人才”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进入本章以后,“上面”这个词出观的几率明显增多了。需要提醒读者的是:它并不完全是几何学概念。

....
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819/921_16.html

第四章

  本章里首次提到了一个古国扶桑,有人说它是古代的日本。作者也乐意相信,但就怕日本人不肯承认有一个中国人作过他们的王。正如我们不承认成吉思汗是蒙古人,而非要说他是中国人一样。

....
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819/921_21.html

第五章

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819/921_27.html

....
本书这一部分受到了乔治*奥维尔的经典之作《1984》的影响。有人
说,《1984》受到了摩尔爵士《乌托邦》的间接影响。假设如此,本
书作者就是从这两本书内获得了益处。虽然本书是如此地粗陋,得到的有
益影响又是如此令人遗憾的微不足道(这是因为本人的鲁钝),但是作者
仍要在此表达对两位前辈大师的感激之忱。

(网上版到此终结,我家书中还有几章,首先敲五章末说明

第六章

本章内作者提到了他年轻时当司务长的事。正如“司务长”这个名称
所提示的那样,那时候他常常拉着一匹老成,在乡间的小路上行走,
给大家采办伙食。假如不是满脸苦相,骨瘦如柴,那个时候他有点像
好兵帅克的模样。他和帅克还有一点重要的区别,就是假如没有了酒
,帅克会干渴而死,而只要河沟还有水,王二就不会渴死。

第七章

本章主要是谈李卫公的事迹,他和作者一样,都受到了欧几里德《几
何原本》的影响。作为一个数学家。作者认为欧几里德的上述著作是
他智慧的启蒙书,正如别人曾受到《圣经》,《可兰经》,《论语》,
《毛主席语录》和《资本论》的启迪一样。

第八章

本章的内容受到了卡夫卡《变形记》的影响。这位前辈大师的人格和
作者极为近似。

第九章

这一章是红拂的故事。作者对女人所知甚少。所以在很多时候是以一
种推己及人的态度写女人。

第十章
....

王小波《黄金时代》在这里:
http://book.kanunu.cn/html/2005/0819/916.html

咱们还是先读了再讨论吧。


2009-1-19 14:4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16  

“而生怜悯心者,菩萨也。”

这个,对菩萨的要求太低了一些吧?兔死狐悲,狐狸也进菩萨境界?

我只是疑问一下,大家继续讨论。


2009-1-20 17:0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w

#17  

我不喜欢那一线的标题。把一些话放在这一线下吧:

>小棣你为何没想到可以这样写,因为你不是在皇城根下长大的北京男人。
请原谅我还是把王小波和王朔放在一类。他们可以侃侃而谈,可以哥们义气,可以吹着烟圈瞪着眼,让旁人害怕......但是女人在他们身边,永远没有安全感。
这是因为虽然他们有骨气、有骨头,但脚下还是没有根,所以不管样子做的多大,自己站不稳,便不可能给予对方支撑力。
>

这是哪里和哪里呢。脚下有根,是不是要有江泽民做后台?本来皇城
根在中国就是粗壮无比的“根”了,还要什么根?

>我只读了黄金时代,个人认为小波既没写出真性,也没写出真情,更没写出真爱,虽然他设置了那么多场景。我想这是因为他自己并没有经历过这些真的。我为他遗憾。
>

黄金时代系客体写作,这个你读出来了,不错。其实那一线说李银河
什么什么,王小波本也单纯,这性一门径,是李银河的课题吧。

Initiation ?

>当然,经历过这些真的人,也不见得能写的出来。
我想我们早己过了“崇拜”别人的年龄,随口说出这些,抛砖引玉。
>

王小波确实很多客体写作,比如唐传奇,不失武侠味。至于云南生活
,当然也只有这一篇,实属珍惜。为力读不读“灵山”,是否还象以
前一样逆反?如果是这样,提高就成问题。这不是崇拜不崇拜的问题
,是一个谦虚与学习进步的问题。

至少也是一个包容的问题。比如莫扎特,就有一个包容的皇帝,贝多
芬,就有一个包容的社会(贵族),放在中国怕就容不下(容错,容
虐,甚至疯狂变态),当然也就不可能投生到中国。

故步自封不好。朱小棣另一线说过二十不读诗,也让人感慨。这二十
岁以前,能读懂什么诗呢?《罗摩衍那》能读吗?还有卢克莱修《物
性论》,中国的古诗也只是瞎背背而已。

>但一般来说15-20岁是读任何体裁的时候,诗歌、小说、散文。过后先是不再读诗,还能读小说,过了四十连小说也读不下去,大部分人过了六十什么书也看不进去。
>


2009-1-22 10:0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18  

唉,象罔没有理解我,反而误解我。:))

不是谦虚与学习进步的问题,是认同的事情。我以前读了《黄金时代》,你给了这个好连接后,又读了第二遍。人自私自利、玩世不恭,是本性,但如果不能意识到你必须融入整体,也就是“大”力量,你最后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本质。总之,我在昆德拉、库切等现代作家作品中都看到了。小波就是没有通过我的这关。

我一直在补课苏童、余华、莫言、格非、刘震云等国内当代作家的小说。如果李银河认为,“别人写的小说跟王小波比太小儿科。中国小说家们的小说总是不脱中学生作文的痕迹。”

那么她应该知道,别人即使是中学生水平,但他们还在继续努力,还有许多提高的余地。她自己的丈夫去世了,她应该让小波安息。

至于小波粉丝愿意做“走狗”、“走猪”,那是他们的事情。李银河这个文人、学者应该有她本应守住的底线。如果她决定“搞搞”小波,请原谅我用这个字眼。她就过线了。这是小棣和我从一开始就反感这种“活动”的原因。

世界本是统一的,人如果愿意进行二元论,分八卦图......不过都是过程而已。

我不能算是《黄金时代》的热心读者,讨论来了,就谈直觉。现在我倒是希望听听若之的观点,还有翻译后,英文读者们的反馈。

匆匆写下的啊,请见谅。:))


2009-1-22 11:4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周宇


#19  

象罔婆心,说的是心态的大问题(包容,谦虚),我觉得挺受鼓舞的。


2009-1-22 12:33
博客   编辑  引用

weili

#20  

再补充一点:夸自己,夸自己的丈夫,是一回事。同时贬低别人,就过界了。


2009-1-22 12:5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huxiaodi

#21  

这两条路线的斗争是否可以合二而一啊?我承认自己站错了队,但在那一线敲了那么多字不能作废啊。何况还有七月等人参与的对话。能一起搬过来吗?电脑专家帮帮忙吧。


2009-1-22 13:2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w

#22  

不站队的。多条线,也多些特色嘛。

咱也是刚才读完了《寻找无双》,鱼玄机的事,王小波够能找材料的
,看来我的唐史还得恶补。正准备读《万寿寺》,看古典那么推崇他
的《白银时代》,估计还得重读。记得以前七格与默克都推崇他《青
铜时代》,我手头有一本地下版的《王小波文集》,作品比较全,只
是错字不少。

《寻找无双》是网上版,谢谢JL给的Link。现在不能说了解了王小波
,只是说对他的作品整体有了个印象而已。

为力同学不要倔嘛。王小波迷估计说话极端些,李银河一个人,也常
发些奇语,再加上网上胡传,真伪都不知。。。故而我不在那一条线
掺和,再加上作品阅读不够,怎好就瞎议论?

看来这次关于王小波作品的讨论可以深入一些的,放下架子,相信讨
论的诸位都受益,伊甸也能受益。但要摆事实,讲道理。


2009-1-22 15:3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3  

象罔,我哪里有时间犯倔啊?昨晚刚刚读完你的《战争》诗,现在又要读文兄刚发来的长篇小说《风吹草动》,24万字。

所以比起这个王小波,我更珍惜伊甸园文友们的作品。:))


2009-1-22 16:4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w

#24  

为力说出自己的真感觉,也没错。但作为网管,再能包容一点就更好
。读了古典的提示,我今天再读“寻找无双”,还有“万寿寺”也明
白得多,开卷有益啊。我手里王小波的书还全,《黄金时代》、《白
银时代》、《沉默的大多数》还有上面提到的《王小波文集》。古典
虽带情绪,但性情中人,受害的还是浮生,又是救粮又是救兵的

看你这小校友都不敢露面了啊。古典又何必删首删尾,为力自能立。

&

废话少说,我后知后觉者,也做些建设性的事,把王小波的生平与作
品理一理,方便诸位:

王小波 (1952年5月13日-1997年4月11日),北京人,作家。年轻时在云南农场作过知青,插过队,作过工人、老师。1978年至198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1984年赴美。1988年获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后开始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于北京。

1952年5月13日 出生于北京。

1968~1970年 云南农场知青。这段经历成为他最著名的作品《黄金时代》的背景。

1971~1972年 山东牟平插队;后作民办教师。

1972~1973年 北京牛街教学仪器厂工人。

1974~1978年 北京西城区半导体厂工人。工人生活是他《革命时期的爱情》等小说的写作背景。

1977年 与当时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著名社会学家)相识相恋,后结合。

1978~1982年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学生。就读于贸易经济商品学专业。

1982~1984年 中国人民大学一分校教师。开始写作《黄金时代》。

1984~1988年 美国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开始写作以唐传奇为蓝本的小说,其间得到许倬云先生的指点。

1988~1991年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讲师。

1991~1992年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讲师。

1992~1997年 自由撰稿人。

&

前面说云南生活就“黄金时代”一篇不对,才翻到一篇《地久天长》
,文笔比较直白:
http://book.ifeng.com/section.php?book_id=975&id=68250

我发现许多人更喜欢王小波《青铜时代》中的作品,但乍读不好读的
,其实他早期写过一个“唐人故事”序列,是改编《太平广记》中唐
传奇吧?成为他以后铺展客串的底子,这些篇什也写得不错,可以先
读的:

“立新街甲一号与昆仑奴”
“红线盗盒” -- 万寿寺
“红指夜奔” -- 红拂夜奔
“夜行记”
“舅舅情人” -- 无双?

王小波的作品蛮大量,维基名录不够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5%B0%8F%E6%B3%A2


2009-1-22 21:0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5  

象罔,不是我包容不包容的问题?是古典试图做小波代言人,想说服伊甸园一坛子的人,把我们都给整编了。这样的“大统一”根本就不可能达到。

我还就怕你“苦口”,你歇着去读诗,我也去,大家都没事,就你“婆心”吓人玩。

浮生更没事,我们实验净出她这样大大咧咧的女孩。:))


2009-1-22 21:1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浮生

#26  

哈,为力说王小波的我不同意,说我的可同意哈,没有受害啊,xw,受益呢。没再掺和是因为先前转了古典的,就算站过队啦:)我能说出的所以然只是泛泛。顺便回答朱老师的问题,王小波杂文我很多年前读的,当时就喜欢,小说则读的非常晚,在美国呆了很多年了,也是一读就喜欢的,读的少远不够粉。

另一线为力把王小波王朔并排,我个人感觉他们很不同,虽然都挺逗。王朔小说的调侃非常犬儒,看了解气,和王小波的不在一个层面。还有我一直以为小说、文学的目的不是提供答案,除了励志文学哈。

另外还想说,转古典的第一篇文章我先斩后奏的,因为我再怎么着也说不了古典这么好。希望不要因此引起伊甸和咖啡朋友之间的对立,若如此或哪怕留此印象就太有背初衷了。


2009-1-23 00:4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27  

象罔贤弟差矣。周宇、主持、笑言、梦冉等等各位,不都是伊甸的主力,又都是王小
波的饭,“伊甸一味贬低王小波的小说”,此言过了。大家其实都是各抒已见,没有
派别的偏见。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xw at 2009-1-16 10:27:
小说我不在行,但对伊甸一味贬低王小波的小说,浮生转的这篇古典也许人微言轻了些,但也道出了一些理。我再补充几个字:xzhao2 写王小波,我以为对小说涉及不够。开头的大部分是无关于作品的经历。我知道..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1-24 19:5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笑雨

#28  

同意爱阳的话。见到别人不认为王小波那么伟大,也不至于一跳三丈高吧?非要按着
人家脑袋让人家认为王小波伟大?


2009-1-24 20:0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浮生

#29  

爱阳君这个我得替xw说一句虽然我想他并不会在意,如果不嫌麻烦你看一下他讲那个话的time stamp,在那个之前另一线里确实是“贬低”为主的,周宇和笑言的发言那是相当的含蓄:)所以难免当时给人包括我一个片面的印象。误解是因为数据不全啦,这个有点纠缠了,不好意思。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sunlover at 2009-1-25 12:59 AM:
象罔贤弟差矣。周宇、主持、笑言、梦冉等等各位,不都是伊甸的主力,又都是王小波的饭,“伊甸一味贬低王小波的小说”,此言过了。大家其实都是各抒已见,没有派别的偏见。



2009-1-25 04:0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w

#30  

关健是交流能提高,开卷有益,谁受点委屈,没什么。咱是不是煽情
来着,这回真属于有心,不止是对王小波。

还是说“开卷有益”。爱阳说的也对,有平衡才好,比如,有人认真
读了王小波并且真的不喜欢,这也没有什么不对。


2009-1-25 08:0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笑言

#3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浮生 at 2009-1-25 04:08 AM:
爱阳君这个我得替xw说一句虽然我想他并不会在意,如果不嫌麻烦你看一下他讲那个话的time stamp,在那个之前另一线里确实是“贬低”为主的,周宇和笑言的发言那是相当的含蓄:)所以难免当时给人包括我一个片面的印..

呵呵,我可不含蓄,我直接说王小波伟大了。很多人对伟大这个词十分的不以为然,在西方这么久了,you are great, i'm great, wang xiao bo is great算个什么呀。。。国内的人也一样,说到这里,我建议大家都好好学学中国的流行字典,不要让自己对汉语的理解停留在N年之前。。。也别忘了对那些别有用心的娱记和良心丧失的艺人和文人存一点防范之心。

开卷有益,心态平和。谢谢这场讨论。

中国除夕了,春晚在演,给大家拜年!也给杰出的独立特行的作家王小波的遗孀李银河学者拜年。。。



[url=http://www.xiaoyan.com][color=gray][u]笑言天涯文学出版网[/u][/color][/url] [url=http://www.northpublishing.com][color=gray][u]北方出版社[/u][/color][/url]
[url=http://www.xiaoyan.com][u][color=gray]http://www.xiaoyan.com[/color][/u][/url]
[url=http://www.northpublishing.com][u][color=gray]http://www.northpublishing.com[/color][/u][/url]
2009-1-25 09:21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