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课本里用了一篇读物:洋媳妇吃油条), 有感而发
“洋”字在汉语里是一个前缀,表示任何来自外国的东西。 最早出现于晚清时期,西洋的东西开始来到中国,带来了洋枪洋炮,后来有洋火、洋油、洋车(来自日本,也叫东洋车)。中国工业发展以后,觉得洋火、洋油,是带有屈辱性的词语,反映的是中国不能自己制造一些基本的东西的落后状况。这些词语改为火柴、汽油、脚踏车(自行车纯粹是瞎扯淡)。但凡中国能自己制造的产品,都不再称呼为洋了。
但是有的东西中国永远不可能自己制造,那就是洋人。过去叫洋大人,后来叫洋鬼子。现在则叫 洋+身份: 洋打工,洋媳妇。
特别是洋媳妇这个词,在大陆媒体中出现之频繁令人惊诧。在美国,不少美国人娶外国媳妇,也没见媒体把这种跨国婚姻当成新闻来报道。中国不然,谁家娶了外国女人,就成了一大新闻。相比较,如果是中国女人嫁给了一个老外,即使这个老外入赘,也很难成为新闻热点。搜“洋老公”,看到的新闻远没有“洋媳妇”多。甚至在谷歌输入里, “洋老公” 不是一次就可以打出来的词, 说明其使用频率不高。
再看关于中国人卷入跨国婚姻的新闻, 就会发现,报道娶洋媳妇的,老公多是普通人家,而嫁了洋老公的,多是明星类人物。 报道洋媳妇的,多侧重于洋媳妇来华以后,如何融入婆家。 报道洋老公的,则多侧重于这个女人婚后生活是否如意,特别是飞黄腾达了。
这种报道的角度反映了什么心态? 我觉得报道洋媳妇的,潜意识里继承的是我泱泱大国自有万邦来朝的心态。所以丈夫越是普通,报道的口气就越是骄傲,显示我天朝屁民都可以征服外国女人,遑论优秀者了。我们课本里的那个王红旗娶洋媳妇的读物就是这样典型的一种心态。我以前就指出过,那篇报道的细节,纯属记者胡思乱想,根本就违反语言交际的现实。
(
http://culture.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1/18/4326560_0.shtml)
文章的卖点就是就是说洋媳妇的汉语还是不太过关。吃油条的时候,家里人都轮番说让她蘸着吃,她却理解成了站着吃。
其实这里边的误解根本不会产生,因为我们说话不只是动嘴皮子,还有体态语言。此外,还有吃早点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桌上有油条,碗里有豆浆。中国人都蘸着吃豆浆吃。 难道王红旗一家人说“蘸着吃”的时候,都不会指一指豆浆吗,都不会自己拿油条蘸给洋媳妇看吗 (该文确实提到了指着)? 还有,文章作者说王红旗是他的朋友,所以这不是他自己亲身经历,难道人家吃早饭的时候他也在场,才能描述得那么仔细那么惟妙惟肖?写这种狗屁文章,我要说作者文风不正。
至于说报道名女人嫁老外以后怎样的报道,则是另一种心态,就是崇洋媚外,觉得嫁了洋老公一定应该是”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如果情况不是那样,则字里行间多少点偷着乐的味道。
报纸这样写,自然是为了拉读者,可是我们选材料的时候,还是少用这种充满偏见和歧视的文字为好。
不管是善意报道,还是恶意报道,动不动就给外国人冠以“洋“字,也反映了中国人骨子里不能跟世界融合,总是认为华夷有别的心理。当然,这也是中国故事的话语现实,让外国学生了解也无可厚非,但是,老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分析之,批判之。这也是培养学生高级思维技能的教学目的所要求的。
2024 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