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色•戒》的败笔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ukeli

#1  《色•戒》的败笔

《色•戒》的败笔

廖康



《色•戒》充分体现出张爱玲到1950年时已经熟谙短篇小说的写作技巧了。虽然也有个别句子明显地受英文影响而非常别扭,如“她是最完全被动的”,但通篇的语言还是相当精彩。故事从事件的中间讲起,不象她以前的小说那样平铺直叙,缺乏张力;而是通过对话、叙述、意识流、插述、回忆和描写,把这谋杀未遂的来龙去脉凝练地展现出来。这篇的情景描写十分到位,对话简洁而凸现个性,人物再现栩栩如生,牌桌上的气氛营造得恰到好处……可惜,小说的关键之处——事到临头王佳芝突然改变主意,让易先生逃生——这变卦缺乏铺垫,缺乏心理描写的基础,或不如说张爱玲猛不丁给了一个毫无根据的理由,让我无法接受。小说对王佳芝的心理也有三言两语的描述,但所表述的恰恰是与她变卦相反的理由。而那真正的理由,而且是常人都能够想象到的心理活动,张爱玲竟然没有写,令人扼腕叹息。

我不是从政治角度来评价小说情节正确或错误,也不是从历史角度来判断此事的真伪。只要换了名字,张爱玲当然有文学创作的自由。她有塑造英雄的权力,也有塑造普通人或懦夫的权力,她甚至有描写因情忘义的权力。问题在于小说并没有写出王佳芝为什么会突然觉得易先生爱她,就因为他花了“十一根大条子”给她买钻戒吗?就因为她跟易先生有过两次“那么提心吊胆,要处处留神”的幽会吗?他们的幽会,过来人都难免置疑,一个为国破身的青年女子,会那么快就沉湎于性爱吗?连王佳芝自己都说:“哪还去问自己觉得怎样。回到他家里,又是风声鹤唳,一夕数惊……好容易回到自己房间里,就只够忙着吃颗安眠药,好好地睡一觉了。”原作中的这些话,让读者觉得王佳芝与易先生的苟合非常勉强,与她决定牺牲自己的贞操,谋杀汉奸的初衷是一致的。她对易先生即无情爱,也无性爱。怎么会事到临头,她竟然突然爱起这个“矮小”而且长得有点“鼠相”的特务头子?爱这个无情到“简直需要提溜着两只乳房在他跟前晃”才能让他想起对方的无赖,而且爱到了舍身饲虎的地步!

其实,张爱玲在小说中曾经非常接近她应该描写的心理,她已经体验到那种紧张,而且都说出来了:“只有现在,紧张得拉长到永恒的这一刹那间,这室内小阳台上一灯荧然,映衬着楼下门窗上一片白色的天光。”可惜呀,大概张爱玲从来没干过坏事,也是她缺乏这方面的想象力,她到底没有写出这种紧张的真正原因。一篇本来可以成为上乘的小说,功亏一篑,沦为平庸。

王佳芝为什么会变卦呢?她为什么会紧张呢?这其实并不难想象。文革期间,很多原本是好学生的乖孩子都经历过第一次干坏事的心理挣扎。我有个同学,幼年丧母,是他长嫂把他带大的。他嫂嫂美丽、善良,我们一向都非常爱戴她。文革初,也不知道是谁挖出一张他嫂嫂向美军献花的照片。于是,她遭到批判。我这同学很腼腆,但在批判会上,他终于顶不住压力,公然宣布和他嫂子断绝关系。但他嫂嫂特别拧,就是不认罪,也不做任何解释,一次次抬起头来,鄙意地瞪着主持批斗她的工作组成员。群情激奋了,有人开始动手了,但她就是不服,反复说:“我问心无愧!你们批斗我违反了文革的大方向。”动手的人越来越多了,我和他也加入了群氓的暴行。我清楚地记得:耳边是大家愤怒的喊叫,身旁是人们挥舞的手臂,但我心里有个声音企图制止我,好像还带着母亲那永远不改的四川口音,我迟疑了,但最终我还是打了他嫂嫂一下。我的手好像戳了,疼了很多天。我虽然反复告诉自己,我那是革命行为,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心里一直内疚。文革后,我终于鼓足勇气向她道了歉。她还反过来安慰我:“那时你们都是孩子,懂什么?”

我绕了这么大个弯,就是要说明,人本性中的善良,或者说从小受到的良好教育,具有超阶级,超意识形态,超国家,超民族大义的作用。那是一种深植于心灵中的绝对律令,它不跟我们讲什么道理,而是直截了当告诉我们不能那样做。当然,有时候社会压力太大,环境影响太直接,意识形态的作用太强,人们可能会违背这绝对律令,做出相反的事情来,比如我在文革中打人。有时候,这绝对律令也会让人缩手缩脚,行为愚蠢,比如王佳芝临场变卦。

有人可能会说,王佳芝那是要惩处汉奸,是为民除害,怎么能和你打一个无辜的人相提并论?没有经历过文革的人可能体会不到,当时,我们的的确确以为我们的行为是革命的,是正确的,我们在思想意识中大概比王佳芝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光荣和正义的。但即使是在那种情况下,我的内心还是响起过谴责的声音。而且,打人毕竟不同于杀人。而且是谋杀!那可不同于在战场上的厮杀,没有火光,没有喊杀声,也没有枪炮声,更没有战友的鲜血和尸体激励你,只有等待,静悄悄地等着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干掉。设身处地想想,你能不紧张吗?无论是为了什么崇高的目的要杀这个人,只要他没有直接伤害过你,只要他不是面若恶魔,对你没有直接威胁,善良人多半都会心软,都会迟疑,都会有所顾忌,都会听到那绝对律令的声音。张爱玲本可以在此大书一笔,好好描写王佳芝的心理矛盾,绝对律令与民族大义的矛盾,朴素的善良本性与崇高的思想觉悟的矛盾。然而,她却用一句“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就把王佳芝的内心挣扎给打发了。太可惜了!竟然把如此具有普世意义的矛盾硬生生地塞入毫无铺垫的情爱巢臼,太小家子气了!

即便张爱玲没有类似经历,她从别人的描写和叙说中也应该能够体验到上述心理。很多电影里也有表现好人或刚刚开始变坏的罪犯,事到临头下不去手,扣不动扳机等镜头。真不明白,张爱玲这么一位敏感的作家怎么会在十年磨一剑中,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中文作品对心理描写一向较弱,在这方面,我读过的好作品只有阎真的《沧浪之水》。文学作品有的地方是要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但有些地方就是需要细细描写。所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是也。张爱玲在《色•戒》中,连自己都没想清楚王佳芝为什么变卦,自然无法说服众多读者。小说被人忽视、遗忘也就在所难免了。

李安把这短篇小说改编成电影,才让人再次记起这本来不值一提的作品。他也感到小说缺乏情欲的暗示,但他不管,还是淋漓尽致地发挥了那句话“这个人是真爱我的”,并将王佳芝和易先生的苟合渲染得如火如荼,摹仿《十日谈》,拍出了一场道义在情爱面前疲软的讽刺剧。这当然也无可厚非。他再现了旧上海,演出了人情味,在艺术上不无可取。但用张爱玲《色•戒》的名义,说轻了是强人所难,说重些是无中生有。李安替她的发挥与原作内容相违,被人讥笑为“一日就奸”,话糙理不糙。因为他的改编缺乏原作基础,如同空中楼阁。如果他跳出张爱玲的迷失,挖掘王佳芝的心理,或者完全甩开张爱玲,拍一部因情害义的电影,本可以毫无羞愧地领奖。但是看过小说的读者,心中难免另有评价,这哪是张爱玲的小说呀?难怪连李安自己都说,这电影并不是基于《色•戒》,受它启发而已。


2007年10月9日



[size=4]土颗粒[/size]
2007-10-9 23:0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  



2007-10-10 09:1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3  

“我清楚地记得:耳边是大家愤怒的喊叫,身旁是人们挥舞的手臂,但我心里有个声音企图制止我,好像还带着母亲那永远不改的四川口音,我迟疑了,但最终我还是打了他嫂嫂一下。我的手好像戳了,疼了很多天。我虽然反复告诉自己,我那是革命行为,而“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心里一直内疚。文革后,我终于鼓足勇气向她道了歉。”——真的使我心头一热。我听到的是一个灵魂的忏悔声。令人肃然起敬。


2007-10-10 10:5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4  

我也认为张在小说中主次不清,前面花了那么多笔墨,我还以为她在写麻将桌上上海女人的虚荣呢。

还是李安眼尖,从小说题目上就看出了(那时、那地),中国女人最注重的两点:戒(戒指表现虚荣);色(我想是贞操)。当然李安又轻浮了些......


2007-10-10 11:0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况也

#5  

请问这部电影值得看吗?


2007-10-10 16:4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ukeli

#6  

转来一评介供参考:

色戒的五场床戏 两个女人三角恋

作者: 六月雪   

《色.戒》:五场床戏和两个三角恋 2007-10-10 11:04:29  [点击:99562]

《色.戒》炒了这么久,我一直想避开这个时髦结果还是自己找上门去了,主要是修练得不够。上周末有几个朋友从外州来,本地的两个朋友一个开车去接、一个安排吃饭的地方,我闲着没事就去了电影院,看到一半后手机震动了几次我没接,一出电影院赶紧回电话,“不好意思刚看完《色.戒》,你们在哪里吃饭?”
就这样一不小心落了个重色轻友的罪名。

他们打电话来问电影到底好不好看,我懒得讲电话,索性把观后感敲出来。



《色.戒》有点像《黑皮书》的中国版。《黑皮书》的故事发生在二战结束前夕德军占领的荷兰,一犹太歌手全家被纳粹杀死后参加了荷兰抵抗组织,并走上间谍之路,在向某纳粹头目施展美人计时爱上了那位纳粹。《色.戒》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日军占领的上海,李安用倒叙的方式交待了大一学生王佳芝逃到香港后参加一群高年级爱国青年学生的话剧演出,然后被小帅哥邝裕民说服去引诱汉奸易先生,三年后回到上海被邝裕民再次招募去引诱易先生,结果在真真假假的性爱中动了真情。不同的是,犹太女歌手用性爱征服了纳粹军官,并用信赖和真情换来了纳粹军官的同情与真爱,王佳芝扮成麦太太与易先生的调情只换来短暂的动心。

也有点像希区柯克的经典名作《美人计》(Notorious)的翻版,英格丽.褒曼爱上招募她做间谍的卡里.格兰特,纳粹识破她的间谍身份后一步步毒死她…… 卡里.格兰特救活了英格丽.褒曼,《色.戒》却让邝裕民和王佳芝都死于汉奸的枪下。李安挑选的邝裕民居然长得也像卡里.格兰特(Cary Grant),大眼睛,鼓腮帮。

王佳芝通过一个女同学认识了邝裕民,那女同学也喜欢邝裕民,所以王佳芝和邝裕民虽然互有好感,却没有发展。王佳芝心里喜欢邝裕民,也感觉着邝裕民对自己的喜欢,单纯的王佳芝似乎为了邝裕民可以付出一切,包括做间谍,包括为了做间谍而失身。如果初夜给了邝裕民也还值得,可是偏偏那群爱国学生里只有一个她最讨厌的男生有过性经验,而且是从妓女那里学来的……这一切都是为剧情发展作铺垫吧,王佳芝为了心中的爱人和爱国事业什么都敢、都愿豁出去,连最珍贵的初夜都不惜。第一场床戏令人悲哀,为了革命事业而忍受疼痛,王佳芝的决心和勇气都写在她的眼里和肢体动作上。

第二天(也许几天后),王佳芝又练习起床戏,这次她在上面,她的大胆动作连那位男生都感到惊讶。假扮商人的太太去勾引易先生,不练出点功夫哪行?能和一个一点都不喜欢的窝囊废男生做爱,还怕和长得有点“鼠相”的老汉奸上床吗?(我有点怀疑小说《色.戒》的自传成分,张爱玲由爱生恨把温文儒雅的胡兰成形容为“鼠相”?呵呵。)邝裕民觉得演爱国话剧还不够,杀一个汉奸才是真正的革命行动,青年学生就这样走上了暴力之路,连带牺牲纯情的王佳芝。



如果说后面的三场床戏使《色.戒》被定为NC-17级,我倒觉得邝裕民们杀易先生副官老曹的血腥镜头更“青少年不宜”。张爱玲的原著里没有那么血腥的场面,李安想全面挑战美国人的承受力?还是为了揭示人类战争以暴还暴的本质?《黑皮书》里面那个戴眼镜的书生开枪打死和纳粹勾结的荷兰警察后,神经质地反复自责:“我开枪杀人了,我也是刽子手,我开枪杀人了,我也是刽子手。” 邝裕民用刀捅死老曹后,见他还有一口气又上去扭断他的脖子,那些镜头真是惨不忍睹,邝裕民们也是事后对自己的行动感到惊异。李安没有像《黑皮书》那样营造一个非开枪杀人不可的千钧一发的场面和气氛,难道是想质疑“不需以自卫为理由只需为了正义就可以革命”的合理性?热血沸腾的青年为了爱国竟可以不择手段,战争的残忍不仅在于残杀百姓,也在于泯灭了人性,这是他想表现的吗?

《色.戒》里的职业革命家、邝裕民的单线联络人老吴看起来是个不怎么通情达理的人,王佳芝把写给父亲的信交给他代寄,表现出为了革命已不惜牺牲性命的最后决心,他却把信烧了;她不堪忍受双重面具的生活并发觉自己越来越身不由己地爱上汉奸而要求组织快点行动,他却为了多挖点情报而不断拖延,再加上他的不耐烦和盛气凌人的语气,在在令人生厌。

梁朝伟一皮带抽出汉奸压抑而复杂的个性,也抽出为了性爱而背叛革命出卖战友的女间谍的情欲。易先生与麦太太之间马拉松式的互相试探、勾引、调情,终于假戏真做地爆发成一发不可收的宣泄。电影里的第三场床戏是他们俩的第一次男欢女爱,虐恋的场面有点令人碎不及防,皮肉之痛是否为了加深对性爱的感受?抑或是为了弥补没有初血带来的刺激而造成的遗憾?

最后两场床戏尽是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姿势,使人怀疑是否非有此必要不可。记得以前在图书馆看过一本印度的Kama Sutra,里面有各种做爱的动作姿式,还介绍了一个最能触及女人深处的姿势:女的双腿交叉放在男的肩上。电影《色.戒》里把这个动作发扬光大,由正面进化为侧面,也许为了使画面更有美感?不知这是李安的精心设计还是梁朝伟的即兴表演。汤唯说一辈子演一个王佳芝足矣,说的当然是演员生涯里能演一个好角色就足够了,是对李安导演的感激,可是听起来有一点像一辈子有这样的一次就无憾了的感觉。如果能有这样的感觉,背叛革命又算什么呢? :)



有帅哥伟仔扮演汉奸易先生,麦太太王佳芝无疑是张爱玲附身了,王佳芝在最后一个动作之后流出的眼泪是最高境界的性爱之体现?如果她在此时此刻对汉奸和盘托出刺杀的计划或稍有表示,那么可以说电影的主题是宣扬性爱超越阶级、由性爱的满足而产生的情爱超越意识形态等等,可是王佳芝偏偏是在看到六克拉的粉红钻戒之后才说“快走”,莫大的讽刺啊,爱玲张的冷艳令人叫绝。

上海人的小资情调是别具一格的,男人对女人的喜爱一定要用金边镶起来才显得真实浪漫。每战每输的王佳芝唯一胡牌的一次是易先生坐上家时放的冲。易先生的举止从来都是不露声色,他的细心和疼爱只有王佳芝一个人能领略到,周围那些颇有姿色的太太们想吃醋又怕跌身份。

易王之情是否太突然?这倒不一定,三年后第一次见面时王佳芝的一句“易先生瘦了”已把那份牵挂表露无遗,真亦假来假亦真。王佳芝在雨天下车时易先生一把伞举过去也是将那份关切无言地传递给对方。总之他们俩在一起的每一个表情和动作都是后来翻江倒海腾云驾雾之势的层层铺垫,李安的前戏功夫下得十足。同样是大胆的性爱画面,《色.戒》不同于贝托鲁奇的《梦想者》或《巴黎的最後探戈》正是在于这些“悬念”。《巴黎的最后探戈》有一个惊人的anal sex场面,《色.戒》里有oral的画面,虽然一闪而过,却也很惊艳,这镜头比那些姿势更NC-17。



虽然后三场床戏是李安的重点所在,第一场的画面却是挥之不去,王佳芝临死前看邝裕民的最后一眼和第一场滑稽可笑到悲哀无奈的床戏总是在我眼前重叠在一起。

李安给自己留了后路,如果有观众不能接受女间谍对汉奸动情,那么王佳芝、邝裕民、和那个高年级女同学的三角暗恋,可以看作是对一切不解之惑的解读。

陈冲扮演的易太太好像没什么心计,只知道整天打麻将、上餐馆,说起话来絮絮叨叨婆婆妈妈,易先生和王佳芝在眼皮底下调情都视而不见,但也许这样的女人才是天底下最幸福的。汤唯在电影院里看外国片,看到Intermezzo里的英格丽.褒曼时泪流满面,李安为什么要挑选希区柯克的这部老电影呢?Intermezzo里的男主角和太太结婚多年,当感情逐渐平淡之后爱上了女儿的钢琴老师,但最后还是回到太太身边。这是英格丽.褒曼在好莱坞的第一部片子,演的是那个年轻漂亮、得到短暂爱情的钢琴老师。李安似乎在暗示什么,虽然电影结尾易先生看着王佳芝睡过的床有些伤感,张爱玲的小说结尾也用“悄然”二字表现了他心里的失落(“喧笑声中,他悄然走了出去。”),李安作为男人毕竟更加了解男人吧。

希区柯克虽然是悬念片大师,但表现手法有些陈旧,所以我还是更欣赏李安。与拍过《本能》的好莱坞商业片床戏大师Paul Verhoeven 所拍的《黑皮书》相比,《色.戒》好像更有艺术性,更细腻,更注重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反正是尽力了),李安甚至不顾影响商业效应、不怕被定为NC-17级而坚持不删镜头。但换个角度看,不正是这些镜头会最终带来商业效应、起码在港台和海外华人世界里创下票房价值吗?所以有炒作的嫌疑,尽管李安是不需要炒作的了。

李安和Paul Verhoeven 都善于build up,后者是交代犹太女歌手怎样失去所有亲人和男朋友,怎样对纳粹仇恨到骨子里,所以才当上间谍,而李安的铺垫是一些看起来很花哨但却没有逻辑关系的琐碎,麻将和主题何干?香港与上海何干?王佳芝的父亲没尽到责任但她有何深仇大恨?当然,这是小说的局限、剧本改编得不出色。两个女间谍中,犹太女歌手的风韵透着清纯,王佳芝的清纯透着算计,比起王佳芝时常紧锁的眉头,我更喜欢犹太女的天真浪漫和爽朗的笑,她的仇恨和悲伤只偶尔在泪眼里闪过,显得自然;她的美人计征服了对手,赢得理解和相爱;同样是露三点,她透着红润。演纳粹军官的Sabastian Koch没有被脸谱化,很有人情味。不过,梁朝伟皮笑肉不笑的样子也很迷人,床上表演炉火纯青,但如果他真的是真刀真枪,为什么演员表里有四个替身呢?看的时候希望他能获奥斯卡最佳男演员提名,但看完后有上当的感觉。伟仔有句台词,大意是美国人一参战就怎么怎么,他的港腔国语我当时听懂了但没有记下来,原著里没有类似的话,但和《黑皮书》里一段台词惊人地相似:英国人一打过来就…… Paul Verhoeven 对二战时老家荷兰人行为的反思,影响到李安对抗战时中国人的表现吗?难道王佳芝和邝裕民演的那场爱国剧是一个反讽?

我害怕自己误读了李安,所有不确定的印象都用了问号。



李安在布景和道具上做了很多功课,(可参见程乃珊对张爱玲小说里提到的公寓、绿屋夫人时装店、凯司令咖啡馆、印度人的珠宝店、平安电影院等有关详细解释和图片,链接,)但在细节处理上还是有些不该有的疏忽,比如王佳芝要给易太太留电话号码,易太太说已经有了,王佳芝却硬是又给一次,易先生侧身吃点心时偷看到那个电话号码,可是易先生坐在易太太对面,怎么一侧身、一斜眼就看到易太太面前的纸条呢?也许我看走了眼,这一点不算太重要。



精明老练、处处小心谨慎的易先生连走在身边的王佳芝东张西望都没警觉、没闻出什么来?他们在珠宝店待了那么久,为什么杀手们一直不行动?易先生冲出珠宝店跳进汽车时也没有人对着车开枪,布置了这么久的刺杀计划竟没有一点动静。李安为了忠实于原著却使得电影情节显着不真实。此外,王佳芝为易先生唱周璇的《天涯歌女》,动作太夸张做作,易先生却感动得落下一滴眼泪,这场戏纯粹是画蛇添足。



这是最酸的一个镜头,看了倒胃口。总之的总之,对李安很失望。


2007-10-10 23:1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况也

#7  

谢谢廖康转贴,六月雪写得真好。看来这影片不看也罢,以后借个DVD看看就行了。觉得就像是部无厘头的唯美床戏。


2007-10-11 02:4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8  

廖康分析得在理,这篇小说很一般了,专业评论家的溢美之词令人反感。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10-11 07:4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况也

#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sunlover at 2007-10-11 12:41 PM:
廖康分析得在理,这篇小说很一般了,专业评论家的溢美之词令人反感。

章凝这话让我想起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画画艺上的无与伦比我根本不配评论,但有人要说那是最美丽的笑容我是难以接受的,当年老师上美术欣赏课逼着大家体会那“神秘”的微笑,我宁可看边上女同学的神秘微笑,任何一个微笑都比画上的美。以后看见报道说有专家分析后得出蒙娜丽萨当时正有贵恙在身什么的(记不清了),我就想这还用说吗,我早就一眼看出来了:)大画家文取心来启蒙启蒙吧


2007-10-11 17:5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10  

杀鸡焉用牛刀,不劳大画家了。

有专家研究出她是怀孕了,所以,“神秘的微笑”原来应该是“喜悦的微笑”。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况也 at 2007-10-11 17:59:
任何一个微笑都比画上的美。以后看见报道说有专家分析后得出蒙娜丽萨当时正有贵恙在身什么的(记不清了),我就想这还用说吗,我早就一眼看出来了:)大画家文取心来启蒙启蒙吧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10-12 11:4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小说界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