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最後一封情書---一個愛情故事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欣荷春咏

#1  [转载] 最後一封情書---一個愛情故事

最後一封情書---一個愛情故事
我比任何時候都還愛妳 -------
@鍾文音   

  這本薄薄的情書,讓我的心蒙上厚厚的愛意,讓我的眼睛瞬間得了愛的沾黏症。


這樣的情書能夠讓世人讀懂嗎?我其實帶著懷疑。畢竟世人對生命的「終點」還很迷惘,而「愛情」這樣的字眼,在普遍庸俗化的當代世界,它還能被秤出重量嗎?

然高茲秤出了屬於自己的愛情重量。

短暫的愛情近乎潛海的乙醚迷幻,而高茲的愛情不是這樣,他認為「和妳在一起」是唯一的本質。對 D. 的愛是他存在的一切,回到這樣的高度,或許才能理解他們最終選擇的自殺之路。

安德烈 . 高茲這位常出現在許多左派社會學及哲學領域的名字,生命臨終時刻在世人眼前燃起了一把愛的熊熊大火,高茲和他深愛的妻子在二 00 七年九月二十二日雙雙服毒自殺。哲學家夫婦一同奔赴黃泉,引發了歐洲媒體的震撼與探討。

這年高茲八十四歲,太太八十三歲,兩人在一起五十八年。

這些數字是有意義的,這數字標誌的是「愛情漫漫長路下的超高難度」。五十八年的愛情,依然熾熱,依然新鮮如昨,這是怎麼樣的愛情?於是我們得讀讀 《 最後一封情書 》 。

《 最後一封情書 》的原名為 《 Lettre a D. 》 --- 致 D 的信。 D 就是 高茲深愛的太太 Dorine 的縮寫。他過世前一年以自傳體的告白形式自剖了兩人的愛情經歷與對太太歷久彌新的愛。世故的當代人,能理解這樣純粹的愛嗎?我以為不能,但我認為即使無法理解或接受,但絕對可以深受這本情書的愛情震盪。法國小說家卡謬寫過:「真正哲學嚴峻的命題是:能否自殺?」,這也像文學家卡夫卡寫的:「開悟,只能經歷,無法言說。」那麼扣問自殺和開悟這兩個境界的極端,是否人可以回到「個人意志」的選擇?

要理解這樣的決定是非常難的,「自殺」這裡有非常爭議性的話題我並不想談,因為這本書是「愛情」(話說回來,若沒有高茲和 D. 這樣的愛情高度,死亡也就輕如鴻毛了。正因為他們的愛情如此純粹,死亡或許成了他們的救贖?)所以高茲對愛情的感受不能用世人之眼來加以詮釋,這將會是一種褻瀆。也許我們最多只能還原情境 ; : D. 臥病多年,她槁木死灰那年,高茲寫了 《 最後一封情書 》,隔年在太太 生命的盡頭,「他們」決定不成為對方死去後的獨活者,也就是說沒有對方,他們都不想繼續活下去。

他們的愛,仍讓我大吃一驚且繼而悵然,情可生可死,愛可傾城傾國,世人都說愛,但愛的保鮮期太短。別說 D. 已是八十二歲了,且還是個生病的老婆婆,但在高茲的眼裡仍是美麗動人,他的情書開頭就抓住了我的眼光:「 妳將要八十二歲了。身高縮了 六公分 ,體重只剩下 四十五公斤 ,但妳依舊美麗 、 幽雅 、讓人動心。我們在一起生活了五十八年,我卻比任何時候都還愛妳。」

這樣飽滿的戀人絮語,是否可以撫慰我們對愛的不信任與不安全感,是否可以解放我們對身體青春的眷戀?愛情能否終老原來無關身體衰老崩毀與否,高茲示現了愛的高度是「一切的本質」。


生生世世的愛情遭逢,也許要靠緣分或者神諭的欽點。然而這種直叫人生死相許的愛情,高茲這個鐵漢哲學家則以生命做出了一個柔情的見證。一生都在為左派運動與為勞工無產階級發聲的高茲以為人的「自由時間」是必要的活動,臨終他也以這樣的決定來換取戀人自由的私密時光。無論輿論如何,高茲和 D. 作了自己生命的決定(應該說是愛情互屬的決定),他們承擔了自己愛情的苦與樂,旁人已無權置喙一語。

「生命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高茲早已明白這一點,所以六十歲就退休,他領悟到工作二十三年的報社場域沒有人會不捨他的離去,連他自己都不會不捨。他決定和妻子共度餘生,「和妳在一起。」是他活著的原因與本質,「我無法想像妳不在了,我還能繼續寫東西。」這句話很堪玩味,寫作是高茲的生命,而唯一能剝奪高茲放棄生命的只有 D. 。

朋友依高茲遺言將這對戀人骨灰一起撒在他們家的花園裡,我掩卷時想著:這座花園應該常有蝴蝶在其上飛翔吧。

戀人的專屬之地,旁人的目光都是多餘的。


2011-2-18 13:0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