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一吐为快]谈谈我对海外文学的一些看法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yuyue

#15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任平生 at 2006-8-26 03:17 PM:
>> [一吐为快]谈谈我对海外文学的一些看法

上头许多附和的贴子。出来唱唱反调:不敢苟同。

首先,海外中文写作没有那么多功利,多数是有感而发,还没看到几个人靠写作吃饭。还记得当年图雅,李大股的..

同意老任。

假如我写,因为偷渡来了美国,我在这里写的东西,就叫海外文学,我就是海外作家了----尽管我还写我的汾河,我的大山,我家隔壁的二呆子。写得好不好先不去管,但谁给你权力,向我头上乱扣帽子?我还不待见这个称号呢。

再说,我在国内时写,自来水似地哗哗流,写的东西臭不可闻。兄弟我这一跨出国门,一呼吸一些自由空气,我立马就能得道升天,写的东西就上了几个台阶?这意思好像是说兄弟我不努力,放着这样的好条件,不当大师。能这样想吗?

我也想写好,但是肚子里没货,不能与那怀了的妇人相比,吸再多的自由空气也是枉然。写出好东西需要才具,器识,眼界,阅历,人文精神,等等。出了个国,在了个海外,这些东西就统统来啦?在美国的这些人,黑人兄弟什么的,天天跟我一样吸气,不成都是大家了?

而且,人家余华,苏童什么的,也没有比人多呼吸些自由空气,人家不是写得好好的?

一个帖子挂出来,就该任人评说。说了就是没有礼貌,修养,有这种思想的,呼吸些自由空气最需要。人,多数时间是自取其辱的。“You are embarrassing yourself",发帖子,写文章,这是有可能的。

“丑”字,有时候也会被人误认为“五”字的。


2006-8-26 22:1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benfangd


#152  

我把我在这线上的发言总结如下,

            小议枯荷的“谈谈我对海外文学的一些看法”

     枯荷的一篇“谈谈我对海外文学的一些看法”,在海外的几个文学论
坛上激起了不小的反响。
     枯荷谈到很多海外文学人士对国内文学的偏见时候说:
  “海外的人大多一叶障目,他们能阅读到的国内作品少到可怜,所知的不过是原来在国内时候阅读过的一些作者的作品,也或者是国内现在被炒作的一些作品。用 他们仅有的看过的文学类书就对国内的文学创作持否决态度,让我感觉很诧异,尽管我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表现的优异才华很是赞赏,也坦率承认他们在很多方面的优 异品质。”

     谈起海外文学的质量,枯荷说:
     “前两日看见有一句话说得一点错没有,海外作者的作品就如中学生写作文。拿着自由之剑却写不出自由作品,这个是海外作者普遍存在的,最少我感觉很多海外人还没有国内的人对文学自由理解通透。”

     枯荷毫不客气地指出:
     “如今的海外文学创作,基本都没有脱离原来的文化体系,说白了就是不过换个地方码字,码的还是中国的那些事,那些人,那些思维和习惯,甚至连思想都是原来的,那么仔细想想,这样的创作比之国内存在多少价值?”

     最后,枯荷说:
    “说一句不爱听的话:海外人的思维还停留在过去20年,还不夸张地说,他们对国内的理解少得可怜。即便那些去海外没多少年的人,他们在国内把时间都给了学校和英语了,对国内的了解还是少得可怜,没有真正溶于现在的中国,没有生活感受,所谓文学创作也必然是苍白的。”

     这里面提到好几个问题。

     首先海外人士容易自以为是,看高自己,看低国内文学水平。

     一个原因,是文化的毒害。中国在历史上就太把留学生当回事了,比如唐朝的玄奘,从印度回来后就很受皇室的重视。海外作者有时候幻想自己是玄奘,到西方生活几年后,把自己写的东西当成是经书,要兜售给国人。可是,时代不同了。现实是,国内已经不需要这些东西了。好比玄奘驮了一箱子佛经回到长安,发现长安已经改信基督教了。

     另一个原因,海外人认为自己有文学自由,国内没有。所以,其作品比国内的好。

      其实,细究文学自由,应分成两种,一是创作自由,二是出版自由。哪里都有创作自由。国内有审查制度,所以没有出版自由,可是,海外的出版都控制在大财团,而与大财团的价值观念相抵触的也不容易得到出版,所以,海外只看到贬损中国的文章,很难看到正面报道中国的文章。

     文学的自由不能保证产生优秀的作品。比如,国外可以自由写色情文学,可是,谁能写出"金瓶梅"这么优秀的作品来呢?

    也不能说国内没有出版自由,作品质量就差。作家会以种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比如,在大兴文字狱的年代,也产生过"聊斋"这样优秀的作品。

     好的文学作品,还是容易产生在国内,因为他们的文字技巧容易更高超,对语言的感觉比海外人更娴熟。

     相反,海外作家,为了生存,需要把不少精力放在外语上,所以,对中文使用的技巧容易生疏。

     本来说起海外文学,应该反应的是海外的生活,可是让人奇怪的是,为什么有些海外作家还爱写国内事情呢?

     确实有这个现象。有一篇海外获奖作品,叫“一条汾河门前过”,写的是国内的汾河而不是海外的亚马逊河。

     推想起来,海外华人生活在小圈子中,与族裔交往少,互相之间交往也少,生活也比较单纯,没什么值得挖掘的。还是对在国内的那段生活体会深。于是,不知不觉,就写成了 “痛说家史”。

     “痛说家史” 之类的海外作品,确实比不过国内作家,国内作家受过忆苦思甜和伤痕文学的熏陶,写这类题材油刃有余。

     海外作家该写些什么呢?

     以前,三毛写的海外生活的散文,在大陆有不少读者。那时候,海外作家适合写些游记和海外记实。

      随着中国的开放,随着中国人出国旅游的增多,国内作家游记也能写得相当好,海外作家对国内作家几乎没有什么优势了。海外记实,从“北京人在纽约”    以来,国内人看多了,也有些倒胃口。

      那么海外人还有搞文学的必要吗?

      海外人写作,有两种情况:

     一种人在公司或者学校里工作,闲暇敲些中文字。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博客的流行,这种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写中文的目的,是自愉自乐,也有利用中文保持与其文化母体的意思,所以,他们确实有写下去的必要。

      还有一种海外写手,他们在美国无法靠写作为生,于是打海外这块牌子,筹划如何在国内出书,从国内赚钱。这种人中甚至有抄袭别人作品,此种人不写也罢。


2006-8-26 22:11
博客   编辑  引用

yuyue

#153  

〉〉以前,三毛写的海外生活的散文,在大陆有不少读者。那时候,海外作家适合写些游记和海外记实。

人说了,港台作家不能算海外作家。


2006-8-26 22:2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谁是我?

#154  

刚读完昆德拉的Ignorance(就几分钟之前),还在消化。虽然如此,还是挺有一些感想,都是比较低级、粗浅的啦。第一个感想就是,准备海龟的,可以先读一读那个小说,当然那些奔着中国的花天酒地去的,就不必读了。第二,昆德拉就是一个海外文学写手中的一个大师,虽然不是中国人(捷克人生活在法国,又入了法国国籍)。第三,我读昆德拉的小说(复数)时感觉到他对人生、人性的洞察,他的文字就象一个人的合体的服饰反倒不引起我的格外注意。但我还是注意到他的文字的准确,有时几乎准确到数学推导的地步。

由此令我感到,洞察力和文字上的功夫是成为一个好写手的两个必要条件。洞察力是无法模仿的。文字的功夫不是指创造新辞汇和出奇制胜地重新排列组合旧辞汇的功夫(象令人莫名其妙的李商隐(没记错吧)那样)。其他的我就不说了,否则会得罪人。

不敢得罪活人,就得罪一次已经不在人世的名人吧。由昆德拉的小说想到钱钟书的“围城”,那“围城”除了卖弄钱先生的俏皮和“智慧”之外,有什么对人生、人性的洞察,钱先生写“围城”时大概是太年轻了吧?如果真是那样,也还可以理解,年轻人谁不爱卖弄?这又扯远了。


2006-8-26 22:2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benfangd


#15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yuyue at 2006-8-27 03:22 AM:
〉〉以前,三毛写的海外生活的散文,在大陆有不少读者。那时候,海外作家适合写些游记和海外记实。

人说了,港台作家不能算海外作家。

我注意到枯荷说了,所以,我用三毛,是表示一个时间概念,我起了一个新句:

"那时候,海外作家适合写些游记和海外记实。"

表示那个时候,海外作家也可以学三毛一样,写游记加记实.


2006-8-26 22:36
博客   编辑  引用

余立蒙

#156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谁是我? at 2006-8-27 03:25 AM:
刚读完昆德拉的Ignorance(就几分钟之前),还在消化。虽然如此,还是挺有一些感想,都是比较低级、粗浅的啦。第一个感想就是,准备海龟的,可以先读一读那个小说,当然那些奔着中国的花天酒地去的,就不必读了。第..

我是从最近的我是谁先生的大贴中认识他的.  感觉他的一些议论很有内涵. 受教. 多谢.


2006-8-26 23:0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yuyue

#157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谁是我? at 2006-8-27 03:25 AM:
刚读完昆德拉的Ignorance(就几分钟之前),还在消化。虽然如此,还是挺有一些感想,都是比较低级、粗浅的啦。第一个感想就是,准备海龟的,可以先读一读那个小说,当然那些奔着中国的花天酒地去的,就不必读了。第..

老兄,昆德拉的东西,我比较喜欢《玩笑》和《生活在别处》。你提的这本我没有读过。印象里,昆德拉后来的东西,像写哲学笔记,没有多少故事了。不合我的口味。

昆德拉的东西,西人总结,是政治和性。兄弟不俗,恰好两者都喜好读。不是冲微言大义去的。


2006-8-26 23:1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谁是我?

#158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余立蒙 at 2006-8-27 04:05 AM:
我是从最近的我是谁先生的大贴中认识他的.  感觉他的一些议论很有内涵. 受教.
多谢.

您过奖了,谢谢!我只会瞎说(不会创作)。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yuyue at 2006-8-27 04:14 AM:

老兄,昆德拉的东西,我比较喜欢《玩笑》和《生活在别处》。你提的这本我没有
读过。印象里,昆德拉后来的东西,像写哲学笔记,没有多少故事了。不合我的口
味。

昆德拉的东西,西人总结,是政治和姓。兄弟不俗,恰好两者都喜好读。不是冲微
言大义去的。

可能咱俩正相反,昆德拉小说里的那些(哲学)议论和心理描写正合我的口味。你说
的那两个,我还未读。


2006-8-26 23:2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yuyue

#15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谁是我? at 2006-8-27 04:23 AM:


您过奖了,谢谢!我只会瞎说(不会创作)。



可能咱俩正相反,昆德拉小说里的那些(哲学)议论和心理描写正合我的口味。你说
的那两个,我还未读。

你说的围城,我有些同意,也有些不同意。我读的较早,81年的时候。读着觉得好玩,感觉同我读成名前贾平凹的《姊妹本纪》,通篇方言,都写得很好玩,虽然也没有多少思想。

围城我觉得,也就像seinfield。搞笑的多一些,游戏之作而已,等同于我们在这园里写帖子。思想性是谈不上的,没有什么originity。对你这样爱思考,喜哲学的,更不要提了。

但至少它给了我们一些阅读的乐趣。如果我们要求不高,还是好书一本---至少不是不忍卒读。


2006-8-26 23:3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160  

这个帖子我两个地方都贴吧。

瞎说什么都没用。从我做起,海外、国内写手,大家善意、友爱地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伊甸园需要的是阳光灿烂,我们都应该是护花人。

听说现在北美洲的中国人已经和台湾人口差不多了。所以海外华人终于到了可以而且能够自成一体的时候了。

但写中文字,还是离不开中国。那么大的一片国土,那么终多的同胞,是生活在海外的码字人逃不脱,甩不掉的。

海外文人的优势:是自由、视野、心境…….

国内文人的优势:是基本功、专业训练、语言环境、和整个社会的参与……

为什么不能牵起手来,取长补短,互相爱护,共同提高?

那天因为商量回国能否见面的问题,与冬雪儿第一次打电话。由于在她博客看过她的照片。我第一句话就问:“你多高,怎么照片上看着那么高?”

嘻嘻,我们俩一般高,半斤八两!

而且,我们都正在写着长篇,于是交换了对写作的看法。

她从小热爱文学,中文系毕业,然后就一直写作,成为作协成员。自己忍着,没受各种诱惑干扰。老老实实在家写字。她说“说到底,写小说的人,需要的是想象力。”

我呢,也是从小就想写小说的。拖呀,熬呀,一直等到一切安定,家庭、工作、孩子们安好,发现生活中没有新的“挑战”了,才开始拣起中文。

她认识那么多文坛“名人” ,却喜欢上了我们这个新建的“无名” 网站。我写第一部长篇小说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小说” ,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管别人怎么说,我欣赏自己的小说,因为她有“魂灵” ,写的是“世界大同。”

我们明白“缘分”,知道互相交流的重要。与在北美朋友似乎永远说不清的问题,我们一说就透。

还有呢?我们年龄相仿。哈哈,没有代沟!虽然相距有一万多公里。


2006-8-27 00:2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银桦

#161  

怎么把签名去掉了?我们都喜欢2B的铅笔。

>否则会得罪人。
最想看的是你得罪人的文字,原谅我这么坏。

>但我还是注意到他的文字的准确,有时几乎准确到数学推导的地步。
有一个傻问题,你读的是英文吧,那就是说翻译者很精确?当然英法文的互译是可
以做到这样的。

先磨翻的这段读起来真的很享受。谢谢先磨。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谁是我? at 2006-8-27 03:25 AM:
刚读完昆德拉的Ignorance(就几分钟之前),还在消化。虽然如此,还是挺有一些感想,都是比较低级、粗浅的啦。第一个感想就是,准备海龟的,可以先读一读那个小说,当然那些奔着中国的花天酒地去的,就不必读了。



2006-8-27 08:5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yanshengjiang

#162  

说到底,枯荷所说的文学,和昆德拉说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就像前苏联文学与西方小说发展主线(Cervants-Richardson-巴尔扎克-福楼拜-托尔斯泰-普鲁斯特-卡夫卡-穆齐尔-加缪-昆德拉……)之间的区别那样。

海外写手,如果只是想写前苏联那种文学,换些银子,戴顶桂冠,那是肯定写不过海内写手的,确实也没必要再写下去了。如果有更大的野心,那么就写下去,不要妄自菲薄。如果海外有为力说的那么多中国人了,不至少出个昆德拉,是说不过去的,因为捷克人口也就像台湾那么多,可能还少一些。


2006-8-27 08:5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谁是我?

#163  

签名拿掉,是为了显得更谦虚一些。

让我去得罪人、你偷着乐作好人,我才不那么傻呢。

读得是英文,我假定翻译那个环节没有大的偏差,否则,这书就没法读了,就得先
去研究昆(都拉)学专家(象红学专家)的著作了。后者那样太复杂,就象金融市场上
的各种derivatives那样。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银桦 at 2006-8-27 01:54 PM:
怎么把签名去掉了?我们都喜欢2B的铅笔。

>否则会得罪人。
最想看的是你得罪人的文字,原谅我这么坏。

>但我还是注意到他的文字的准确,有时几乎准确到数学推导的地步。
有一个傻问题,你读的是英文吧,那就是说翻译者很精确?当然英法文的互译是可
以做到这样的。



2006-8-27 18:0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侃山闲聊 下一主题 »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