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冷热 at 2006-7-3 03:50 PM:
八月,有一阵,文革刚过去那会,右派好像是走到哪里都可以掏出来的名片,赢得大家包括我的尊敬。后来见到的右派多了,绝大多数是值得尊敬的,但是也有人阴差阳错了,比如群众关系差,太孤傲,所以再跟我提右派,我..
冷热,海峰的故事写得比较隐晦的确是初稿里的遗憾。当初构思时,就是准备了要写一点“六四”的时代背景,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能经历的最大挫折。但后来落笔时有诸多犹豫,不知能放开写到什么程度,最终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另外你前面提到父亲这个角色写得也不充分,与此也有一定的关系。父亲的角色经历过文革,其实与海峰的角色在经历上很可以有共鸣,这些经历对他们最终成为了什么样性格的男人很有关系,但同样都没有能充分展开写。扫墓和相亲的关系,构思时正如你分析的那样,是想写出孟秋生命中曾经对她影响深刻的一个男人---父亲,与现在与她偶遇的另一个男人---海峰之间的共同之处,以此表明孟秋为什么会最后选择了海峰,但真正写作时似乎也没有用够笔墨来点明这一点。
还有四阿姨和母亲,经你提醒后,我也觉得的确应该在不同的地方再给她们一些笔墨,以加深些故事发展的层次。
说实话,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很没有经验,在落笔前对整个故事的轮廓和故事发展节奏并没有很好的概念,有点边写边发挥的意思。所以起初构思时,曾准备写个更完整的故事,写到孟秋和海峰结婚为止。所以开头搭的架子,提到母亲和四姨,都有些为后面的故事做准备的味道。但真正开始写进去后,才发现如果写到结婚会是个太长的故事,超过了自己当时能把握的能力,就决定只写相亲部分。而且也是写到四五节后,才为整个小说定下了比较浪漫纯情的调子,于是决定把有些比较“世俗”的情节,以及“政治意味”比较浓的故事淡化,以突出情感交融的主要场景如骑车游街,江边等明珠塔亮等等。结尾是已经经过大家提意见大修改后的版本,原来的结尾有点“故弄玄虚”,但最初写出的时候,还和网友们开过玩笑,说写这个结尾是为了下面能接着写“相恋记”和“结婚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