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英雄 — 袁崇焕
袁崇焕,一介书生,在中国历史上最腐败黑暗的明末,独力对抗满清铁骑,以不惜死的亡命徒式的勇气,获得军事上的成功,但与崇祯皇帝性格上的剧烈冲突导致了最终的惨死,而这样的结果是袁崇焕本人几乎已经料到的。
明末的军事制度是文官领军,大概是源自开国君主对军事将领的不信任吧,即使是这样不合理的体制,暗弱的明皇帝还是得到了几个文人出身的将才。在袁崇焕之前,辽东统帅是熊廷弼,此人很有能力,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据说可以双手开弓,这一点比文弱的袁崇焕强。不幸的是,熊廷弼效力的朝廷有魏忠贤把持,结果是可想而知了,熊最终去职并屈死。
熊去职后,满清兵临山海关。不世出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起兵,在面对熊廷弼之前已三破明军,每次都是以少胜多,且击毙明军多数主要将领,明军对当时的后金战斗力已经产生了较大恐慌,趁着名将熊廷弼离去,一鼓扫平关外,辽阳、锦州等地悉落满清,山海关外已无明军立足之地,朝廷震动,所谓天下第一关能否守住是天晓得了。一干文武和皇上惶恐无状时,袁崇焕适时地出现了。袁进士出身,时任福建某知县,回京述职,正遇上满清直迫山海关,自命清流的高谈阔论习惯发作,公开宣称:给足粮饷,可守住山海关。这真是一根救命稻草,经人举荐,袁崇焕临危受命,立刻改任关外,直抵前线。袁崇焕当然不是只会高谈阔论,在豪言壮语之前,他一人悄悄出关考察,已有些把握。
袁崇焕首先扭转了军事上的短视,原来明朝在数次溃败后采取固守山海关的被动防御,他改为在山海关以北一百多里的宁远筑城,守关外之地,无形中将前线北移,并趁机屯兵锦州等地(满人当时还不习惯留守夺来之地)。不过新任辽东经略高第是个糊涂蛋,不理会袁的战略意图,担心关外守不住,便将关外所有驻军一起撤回山海关,只有袁崇焕抗命不回,坚守宁远(广东蛮子的臭脾气)。
宁远大战
努尔哈赤看出虚实,知道辽东主事者不懂军事,遂南征。满清出战兵力十三万,直逼宁远,宁远守军一万,且辽东经略无能,竟不敢发兵救援,袁崇焕孤军守城。这是袁对抗满清三次大战的首回合,宁远大战一举奠定了袁崇焕的军事地位,袁以奋勇的态度感染属下,并依靠葡萄牙红衣大炮,数度击退敌兵,久攻不下的努尔哈赤受伤,只得撤军。宁远大战是军事天才努尔哈赤征战史上的最大憾事,而且无法弥补,因为他最终伤重而死。袁崇焕在努尔哈赤撤军后,尚遣使慰问,与努尔哈赤互致礼品,颇有儒将风范。
初时,满清大兵压境,明朝上下皆以为大祸临头,因前几次大战明军均以绝对兵力优势而覆灭,此次满清兵力占优,无人敢信袁崇焕竟以少胜多。经此一战,朝廷乃复设辽东巡抚,由袁崇焕担当。满清继任者皇太极因为局势不稳,定方略为侵略朝鲜,避袁崇焕锋芒。于是袁崇焕屯田练兵,陆续收复锦州、大小凌河等地,积极防御转为进攻态势。
宁锦大战
皇太极是胸怀大志的人,与袁崇焕的这一战的来临是迟早的。只是双方都颇有忌惮,满清经济差,是经不起大败的,明朝的暗弱直接导致军队战斗力低下,袁崇焕深知宁远大战是侥幸获胜,他的想法是以时间换优势,在和平时期加强军备,以图将来的军事优势,这种局面下双方暂时和平,并书信往来议和。此时明朝只会发言的文官们不满了,有人弹劾袁按兵不动,这些糊涂蛋的想法当然是一鼓作气,扫平关外了,可惜那时的局面明军只有守城的能力,野战必败,这个道理袁崇焕懂,但朝中大臣不懂。此时的暂时议和却正是袁崇焕日后获罪的伏笔。
皇太极眼见袁崇焕军备整齐,终于按捺不住,率四旗出战。先攻锦州,锦州由袁崇焕麾下两大良将之一的赵率教死守,不能克,转攻宁远。袁麾下另一良将蒙古人满桂出城大战,野战不利,退城死守,再次用葡萄牙大炮轰击,清军败走。史称宁锦大捷。
自此,满清对袁崇焕已有惧意,再也不敢从宁锦一带犯境。袁崇焕升任兵部尚书,督师蓟辽,袁督师一名由此而来。
崇祯即位
此时,年轻的崇祯皇帝即位,召见袁崇焕,大加赏赐,袁崇焕一时不察,随口说出五年平辽。不料宁远部队欠饷日久,发生兵变,袁崇焕奏请发内库银子,这下犯了大忌,内库是皇帝小子的私房钱,姓袁的竟然打这个主意……,崇祯皇帝忽然觉得这个大功臣也不是什么好人了。其实作为军事将领,要银子开口就是了,户部没钱自会向皇上要,你姓袁的从户部要不来钱,却打量皇上的荷包,实在是得罪了崇祯。再加上朝廷惯有的空谈家奢谈什么:“古人罗雀掘鼠,尚军心不变。”皇上自然爱听这个,似乎领头的爱兵如子,当兵的饿死也心甘。不过此时满朝只有一个袁崇焕打胜仗,崇祯便是不满,也不敢发作,反而加封袁崇焕太子太保,但这个日后算帐的念头只怕是伏下了。
其后,袁崇焕擅杀皮岛守将毛文龙,更让崇祯不满。平心而论,袁督师此举过了,毛文龙罪不致死,而且袁崇焕没有处置他的权利,但袁蛮子脾气发作,请出上方宝剑,先斩后奏,崇祯无法,只得颁旨支持袁,但这又恨又怕的心思是从此有了。
大战北京城
不甘心的皇太极再次决定出击,集兵十余万,绕开袁崇焕,从西路入山海关,日夜兼程,直逼北京。袁崇焕得报,兵分两路救援京城,自带一路去北京,大将赵率教去沿路堵截,赵疾驰西援,三屯营总兵竟然不让赵入城,赵率教城外大战,被清军阿济格部歼灭,赵中箭身亡。
皇太极兵势如风,直扑北京,袁崇焕得知赵率教阵亡,急行军三百里,提前两日到达北京,几乎已唬破胆的崇祯惊觉救星从天而降,大加赏赐,要袁勉力退敌,却不许袁部入城,定要城外大战,皇帝对袁的不信任已是毫无遮拦了。
清军一路势如破竹,却不料在京城广渠门外遇见了袁部,均是大惊失色,未想到袁崇焕来得这样快,心下已是怕了,前后两代君主都败于袁崇焕手,纵然皇太极天纵英才,也不得不惧。因来得急,袁崇焕部只有九千骑兵,面对十万如狼似虎的满清铁骑,广渠门外当真是一场恶战,袁崇焕率部击溃清军阿巴泰、阿济格、思格德尔三部,自己中箭受伤,清军不能前行。皇太极言:十五年来,从未见此劲敌。遂驻扎在海子一带修整。
袁崇焕深知城外一战获胜,侥幸得很,一方面整顿部队,一方面等待各地勤王部队。
改写历史的机会
一直处于军事劣势的明朝忽然看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皇太极兵行险着,劳师袭远,却受困于京郊,袁崇焕部虽兵力不足,但自保北京有余,已是立于不败之地,等各地勤王兵马源源不断到来,这一下便要瓮中捉鳖了。但可惜的是袁崇焕摊上了一个无能而自信的皇帝,这毕其功于一役的机会最终没有发生,反而断送了袁崇焕性命。
清军在城外大肆劫掠,袁崇焕按兵不动,这一下物议四起。朝廷一再催促出兵,袁崇焕是有苦难言,区区九千兵马,自然只有守城待援。此时,熟读《三国演义》的皇太极用了反间计。
督师的死局
城中谣言四起,都说清兵是袁崇焕引来的,他如今按兵不动,正是有所图谋。崇祯皇帝旧怨未忘,一并发作,将袁崇焕下狱。城外敌兵未退,城防总司令先下狱了,真正是天下奇闻。袁崇焕部将祖大寿当即带兵返驻地,这一下胜机顿失,满清趁势猛攻,大将满桂阵亡。朝廷又急了,令人劝说袁崇焕招部队回来,开始袁不肯,后因一句“国家为重”终写信给祖大寿,招回部队,祖大寿断了清军退路,清军终是忌惮袁部战力,无心恋战,破关而出。
八个多月后,袁崇焕以“谋叛罪”凌迟。当日,京城百姓无不争咬其肉,齐骂“汉奸”,受蒙蔽的群众愚昧若此!
英雄的悲剧
袁崇焕的悲剧性在于他早已料到自己的下场,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独力奋斗,他在文稿中多次自称“亡命徒”,是有对于自己命运的隐忧吧。不同于岳飞,岳飞的冤屈是自己未曾料到的,而袁崇焕在第一次面见崇祯时就已埋下伏笔,称自己身处嫌疑之地,难保朝中非议,“以臣的力量,收复全辽是有余的,但要平息众人的纷纷议论是不足的”,果然料中。他得到皇上极重的赏赐,已不安,须知皇上的赏赐越重,以后要的也越多,如何担当得起?慨当初倚其何重,后来何酷?
袁崇焕的老师是清流,他自己是个书生,很明白名声的重要。满清是金的后人(初时称后金),在朝野上下,与金议和就等同于秦桧卖国,但此一时非彼一时也,南宋有吴阶、吴嶙、岳飞等名将,金人占据北方,统治不稳,各方面因素利于北伐,明末国力暗弱,已无力大战,议和有利于自己加强军备。袁崇焕何尝不知道慷慨赴死易,不议和大战一场,死了做个烈士名垂青史,正是清流的作风,他不愿这样做,以国家为重,行嫌疑之事(议和),已是拼得名声不要了。
宁远大战,明军未敢野战,死守得胜;宁锦大捷,已可以城外野战,失利后守城;北京城外袁崇焕史无前例地对满清野战获胜。从几次战役过程看,袁崇焕已经锻炼出了明军战斗力,从一触即溃到血战得胜,袁的心血没有白费。而千载难逢的聚歼皇太极部的机会竟然被轻轻放过,作为军事上卓越领导者的袁督师之郁闷应是无以言表的吧?
从下狱到凌迟,前后有八个月时间,反间计这么简单的把戏不是能长久糊弄崇祯的,但崇祯的罪恶在于他试图以另一个卑鄙的行为来掩盖自己的愚蠢,即使意识到了袁崇焕无罪,他也不能放了袁以暴露自己的冲动和愚蠢,于是在崇祯皇帝默示下,众多小人的罗织造就了一张捆缚英雄的网。于是在卑鄙地最终利用袁崇焕之后,在满清退到关外以后,舒了一口气的崇祯举起了屠刀。
袁崇焕被绑缚在刑场上,看到自己为之浴血奋战的百姓扑上来生啖已肉,口口声声骂自己是“汉奸”,那时的心情究竟是悲愤还是怜悯?如果得知是他的敌人——满清为自己恢复名誉,那他该怎样面对这个命运呢?
【转自春秋战国全球中文网上的转帖,起始来源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