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莫里哀喜剧里的中国人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廖康

#1  莫里哀喜剧里的中国人

莫里哀喜剧里的中国人

廖康


莫里哀在什么剧中写过中国人?如果以神似论之,那就可以说,这位十七世纪法国戏剧家最后两部喜剧里的主角,简直就是二十一世纪某些中国人的典型。一部是Le Bourgeois gentilhomme,通常译作《贵人迷》。贵人不是一个阶级范畴,还是译作《贵族迷》准确些。其实,剧名直译是《资产阶级绅士》。在十七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可不像现在某些中国人自称“小资”那么洋洋得意。资产阶级是一些依靠勤劳、聪明、技术、投机和剥削而赚了钱的暴发户。他们没有头衔,仍然是平民,在社会上既遭嫉妒,又让人看不起。其中很多人一心想花钱买爵位,或通过婚姻,爬上贵族阶层。而绅士则是对贵族男性的尊称,不是彬彬有礼的男人都可以得到的称号。事实上,很多绅士非常傲慢无礼。所以,这剧名在当时就是对那种攀附贵族的暴发户的讥讽用语。戏剧本身更是嘲笑那些附庸风雅的资产阶级。另一部是Le Malade imaginaire,通常译作《无病呻吟》。表面上看这部喜剧是讽刺某种自以为有病的人。实际上,还是嘲笑那些模仿贵族的暴发户。主角自以为娇贵,其实,他的身体异常健壮。否则,照他那样频繁地放血治疗,一般人早趴下了。那年头,生物医学还没有产生。西方的医术比中国落后多了,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就是放血。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了,一些人先富起来了。其中少数人,我希望是少数,便开始学习贵族作派了。我有个朋友,二十多年前在英国拿到经济学硕士。他家里有些底子,颇有人脉,很快便赚了大钱。现在,他已经不大管生意上的事了,而是热衷于开讲座,教新富们贵族的礼仪:在什么场合穿什么服装,怎么跳舞,怎样言谈,怎么使用刀叉,怎么饮茶喝咖啡,怎样过精致的生活……不一而足。他还发表了不少相关文章,都是讲贵族的作派:在公众场合,公侯伯子男们会怎样行事,举止,对答,等等。他让我读读,提提意见。碍于朋友面子,我硬着头皮浏览了一番,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客套话。他告诉我,这种讲座非常火,名利双收,他已经是业内的领军人物。业内,我吃了一惊。同胞的大干快上的劲头我在文革中颇有体会,但学贵族在中国居然已经成为一个行业了,还是令我惊奇。

难怪近年来在网上流传一些小短文,介绍真正的贵族精神: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兵临城下勇于参战,身陷绝境坚韧不拔,面对强敌视死如归……原来这是对流行的贵族教育的反动。显然,你无法把高尚品质通过讲座和示范教给大家。那些暴发户也不会对那些品质感兴趣。他们需要的是物有所值的商品,是能够做得出来,拿得出去,看得清楚的东西,哪怕是非物质的。

曾几何时,我的祖国沉浸在共产主义教育之中。男男女女穿着无异,老老少少思想一致。提倡的是艰苦朴素,追求的是人类平等,丰富的是精神生活。每天工作完毕,还有政治学习,还要提高觉悟,斗私批修。那些内容是可笑的,那个时代是可悲的。但共产主义实践失败了不久,人们一下又走到了反面,学起贵族来了。与俄国和其它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来的移民交谈,我了解到,他们并没有这类做法。他们崇尚的是美国的开拓精神、独立精神、平等精神、创新精神,而不是回溯到古代欧洲的贵族作派。比如我的邻居,一位从东欧来的语言教授,业余学建筑,自己动手设计建造了一栋小楼。在美国二十多年,我还从来没有听说什么人学习贵族礼仪。

看来,等级派头有深埋于我们文化中的种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自周公建制以来的森严的等级制度。虽然西方也有等级制度,但他们还有基督教,提倡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虽然共产主义教育也提倡人人平等,但随着共产主义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失败,那盆里的婴儿连同洗脚水一起都倒掉了。也是与文革反其道而行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类反复批判过的理念才轻而易举地翻过身来,再次占据了原有的位置。人们肯吃“苦中苦”,要做“人上人”。一旦发了家,就要炫耀式消费,做给别人看。“富贵不还乡,犹如衣锦夜行”嘛。当然,此一时,彼一时。也有经商高的时候,而且无论何时,做官总是高,当公务员也是高的。不管怎样高起来,不做出人上人的派头是不够的。因此,就要学习各种礼仪。管它英国的、法国的,还是本土化后的杂种,做出来漂亮,能说出个道道就行。

加之,我们的文化中本来就有所谓的阴柔之美:西施的病态,裹脚的婀娜,秀才的酸腐,宝玉的懦弱。男人像女人,女人像病人。西方人嘲笑贵族的“豌豆公主”的故事传到中国,弄假成真,竟然成为检验身份的方式了。那些人不以健康自豪,反以病弱骄傲。连男人都学得娇滴滴、嗲声嗲气的。

先秦的自由哪里去了?大汉的风骨哪里去了?盛唐的豪迈哪里去了?北宋的遗风哪里去了?中国人的典范曾经是剑不离身,手不释卷;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我们的祖先也曾驰骋疆场,豪迈地说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我们不仅有霍去病、岳鹏举,也曾有花木兰、梁红玉。什么时候,我们那叱咤风云的气魄销声匿迹了?什么时候,我们那气吞如虎的豪情随风而去了?是元寇的铁蹄踏入中原大地的时候吗?是清军的屠刀砍向扬州市民的时候吗?奴化统治几百年阉割了汉人的雄性,但我们毕竟推翻了元朝,推翻了满清。随后国军八年抗日,战胜了强敌。中国人应该雄起了。是谁,再次阉割了中国人?一次次运动整得人人自危,一场场斗争令人尊严丧尽。连堂堂的国家主席都会受到众人羞辱,连堂堂的人民总理都要跪在暴君脚下。神州大地,再没有个人意志,全国民意被一个领袖强奸。要命,还是要真理?愚昧地活着,还是清醒地牺牲?你只有这两条路,别无选择。不服吗?看看林昭、遇罗克、王佩英吧。

不要以为噩梦已经过去,梦魇还在很多人意识深处潜伏着。这个魔鬼有两幅面孔——骄奢与娇柔。一面是摆在下级面前的,让大家仰视他有那么高贵。另一面是在上级面前做出的,让领导放心他是那么谦卑。一面是用来跟平民摆谱的,另一面是用来向大官讨好的。这一切的根子说来还是等级制度和官本位,还是缺乏独立人格和个人尊严。根子不除,枝叶总是要长的。但人还是要脸的,文艺是面镜子,可以帮助人看清自己的面孔。也许上演莫里哀的那两部喜剧可以为这些学贵族的人树立一面镜子,让他们看看自己的洋相。那是近四百年前被巴黎人嘲笑过的形象,那是两百多年前被法国大革命的断头台和拿破仑的大炮摧毁的形象,那是新兴的美国唾弃的形象,那是全世界自由人蔑视的形象。为什么要让这种形象在经济起飞的中国借尸还魂?


2013-1-30 11:5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2  

goodgoodgood!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3-2-3 13:0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