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青杨:于丹为何被北大学生嘘声轰下台?
风青杨:于丹为何被北大学生嘘声轰下台?
为什么有人反对和批评于丹?
近日有网友“五言六句”在微博上爆料:“今晚在北大上演的京剧演出结束时,主持人请于丹上来跟大家分享感受,还没上台,台下呛声四起,“滚下去”、“快滚,你根本没资格跟台上的先生们站在一起”•••于丹很尴尬的说了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站到了后面,下面还不放过,高呼“滚下去”!于丹只好走到后台.....”此帖迅速在微博上被转发数千条,让人不解的是,被称为“女易中天”、“学术超女”、“学术明星”的于丹为何会受到如此冷遇?
解读文化明星于丹的走红之道
于丹到底有多红?人们只要随便到街上任何一个书摊上看看,不仅可看到于丹谈《论语》,而且又有了于丹谈老子、庄子等等,甚至还有《三十六计》等。这真是一位全方位的“国学”家,据说她的书在中关村图书大厦一天竟销出14000本、签售12600本!这个数字几乎刷新了全国所有书店的签售纪录!而于丹的书更是卖得火爆到竟然销售几百万册,在图书排行榜上稳居榜首。不仅如此,于丹商业演讲价格更是高得惊人。有报道称,曾经于丹在陕西神木县讲课,2小时不到净拿现钞30万元!这个价格无疑让她也成为目前中国身价最高的学者演讲人。
于丹的走红,最初凭借的是与中央电视台的良好合作关系,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如果在国内找一百名学者讲《论语》的话,是轮不到她的。于丹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她成功的抓住了这次机会,更在于她很懂的传播学,她知道现代人需要什么。于是,以《论语》为原料,放进去读者文摘式的小故事,以温情动人,进行精神按摩;然后,再放进去卡耐基式的成功故事,激励人生。最后,成就了这位被称为“女易中天”、“学术超女”的“学术明星”。
透析于丹式心灵鸡汤
现在资讯异常发达,大多数人已经看清自己生活苦难的根源所在,他们追求个性解放的呼声更加强烈,这时就需要进行引导,就需要心灵鸡汤。西方的民主自由人权分权制衡的那一套“心灵鸡汤”因为“不合国情”而被否定。那么只好在中国的古籍中寻找了,寻来寻去终于寻到了孔儒与老庄,毕竟姜还是老的辣,何况是两个老圣人,于是二千多岁的孔子和庄子借助于丹重新复活,孔子老庄捧红了于丹,于丹赋予了孔子庄子新的生命,百姓从中找到了面对苦难自寻乐子的不二妙方。
于丹心灵鸡汤式的感悟,可谓荒诞时代的完美结晶。跟央视每年一度的“感动中国”评选一样,目的无非就要逼出你的眼泪来。于丹懂得这个时代需要感动的催泪观音,从电影到电视里各种各样的主旋律和英雄人物,为的就是让神情僵硬的中国人被“滚烫”的真情所触动,泪腺绽开后为主义献身。感动本是人类最珍贵的感情。于丹却懂得,谁能制造出具有摧毁力的感情炮弹,谁就能抓住粉丝的心。于是,在她的心灵鸡汤里,那些庞大的催情永动机,会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开始工作,揪出你我心头的冷漠,让大家成为一个能迅疾感知“感动”的人。
于丹的确很能说,她的口才大概和评书艺术家刘兰芳、单田芳等有得一比。有网友对于丹如此评价说:有朋友不知道于丹讨厌在什么地方,她是从不好好说话,拐弯抹角堆砌词汇。举个例子,如“今晚我们吃了大肠刺身”;于丹说就是:“在这个白昼与黑夜交替的时刻,我们共同完成了一次聚餐;当芥末的辣味划过食道的时候,肚子告诉我,我做到了!这是一根不同寻常的大肠,不仅在于它的臭,还在于它的滑!
于丹的自相矛盾之处
于丹的许多话不仅仅是错误的观点,而且是前后自相矛盾的,不能自圆其说。于丹经常把“过犹不及”的话挂在嘴边,叫人凡事要有度,“把握分寸”,可自己却把孔子捧上了天,把孔子抬到吓人的高度,是“民族的灵魂”;她叫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却离开教师岗位,到处去做报告;前面刚说“塑造心灵的是生活”,后面却说“一个小故事就能改变人的一生”。最让人失望的是,在文化心理上,她千方百计压抑鲜活、阳刚的人性,主张保守、忍让、逆来顺受的品格;在具体的行为方式上,要人们放弃进取和努力,甘愿受苦,也就是让人做现代版的“阿Q”。
于丹是这样劝人面对苦难的,她说:“更高的境界是,一个人不仅安于贫贱,……不会被贫困的生活所剥夺,他也不会因为富贵而骄奢,他依然是内心快乐富足,……这是多高的骄傲啊!一个人能够不被富足的生活蛊惑,又能在贫贱中保持着做人的尊严和内心的快乐。……《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但是,对腐败分子和一部分靠非法手段获得利益的人,于丹为什么连一丝劝导都没有呢?为什么不对腐败分子说:你们得的是不义之财,是在以权谋私,是不仁不义呢?
更有趣的是,于丹说当一个人被莫名其妙的暴打一顿之后,“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你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你才会活得更有效率,更有好心情。”——在一个法治社会,我为什么被你打?你凭什么打我?我们当然要用法律的武器来挺身而斗,而不是“让它尽快过去”。
作为一名文化和知识分子,于丹似乎从不关心时政,而更关注于人们的道德。她每日要干的事仿佛就是把眼睛睁大,看哪个地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然后便作为道德正义的化身来匡正人心。她自己功成名就之后,偏偏不把当年的奋斗秘辛,向后辈传播,倒是鼓捣出心灵鸡汤、人生哲学来误导后人:不要在乎工资、要懂得成长;要慢生活、要简单生活、要倾听心灵的声音……一帮指望着工资付房租的人,信了这种话能活下去吗?她这套“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般的说教,怎能不惹得许多人反感?
“于丹热”留给国人的思考
只要嗅觉还没失灵的中国人,都可以知道今天的中国社会处在一个大变奏的前夜。中国文化所面临的最大祸患不是来自外来文化的侵蚀,而是来自于那些打着振兴传统文化旗号的无知者。他们荒悖无知,对传统文化殊无敬畏,他们的一切行为,往往都是在有意无意地对中国人进行文化基因改造——把人的基因改造成老鼠的基因。在社会两极分化严重、贫富差距悬殊的今天,中国的底层没有发展的空间,自己的权益保障根本就无从谈起,因此,中国今天需要的不是空洞的大道理,中国需要的是法治的完善,个体意识的觉醒,和一个福利社会,而这些东西,又应该通过“改革”去完成。
在现代价值观里,公民尤其是知识分子,面对权力永远保持独立、警惕和批判的精神,这是现代价值观最起码的要求和基础。学者要耐得住寂寞,喜欢热闹的学者注定走不远。也许了解邓稼先的没有知道邓丽君的多,了解李政道的没有知道李宇春的多,但这并不影响邓稼先、李政道的科学成就和历史地位。同样,了解于右任的也远比知道于丹的人少得多,但于右任的成就和地位是喜欢热闹奈不住寂寞的于丹难以望其项背的。那些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学问充盈的人士会变得很穷,而那些最浅薄的作者,却可以通过廉价推销作品获得大大的财富。但是历史会告诉世人,他们有钱但并不值得尊重。仅仅靠耍嘴皮子就可以获得社会荣誉,谁还会关心那些引导我们灵魂向上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