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是“臺”灣,還是“台”灣?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yy

#1  是“臺”灣,還是“台”灣?

  【按:以下所轉報道是為“臺”、“台”兩字正名。請先容筆者略事鋪墊。

  臺tai2,說文至部,會意字。本義:用土築成的方形、高而平的建築物,即四方而高者。從至從之,從高省。與室屋同義。按積土四方高丈曰臺,不方者曰觀曰闕。

  三國曹植《五言雜詩》云:“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例之。

  台yi2,說文口部,形聲字。本義:喜悅。音怡,從口,說也。從口者,多表喜憂心情。台說者,今之怡悅字。

  元人吾衍《閒居錄》(據元人孫道明之手抄本影印)曰:“孤竹君姓墨(原注:音眉)名台(原注:音怡)初見孔叢子注中……。”例之。

  上舉兩例,以示古用。至於臺字何時脫胎而為台字,待確,然估計不會久遠。臺灣古稱“東夷”、“琉求”,明萬歷年起用“臺灣”名至今。需要說明的是,港臺地區一直延用“臺灣”,從未有過變更或中斷,惟民間和一些書報,或有圖便宜行事,而使用“台灣”者。近年受大陸簡體字的影響,方有所氾濫。

  今由臺灣教育部出面重申正名,應予尊重。想前些年,亦有相似的情況發生:韓國首都漢城,建制後改為Seoul(韓語“首都”的英譯),但中文名仍延用漢城。韓人因起而正名曰“首爾”(據音譯)。其實Seoul早先有過中文音譯,叫“蘇塢”。現在為了尊重韓人意見,一律稱作“首爾”。近年國際間行文,已不見“漢城”矣。有趣的是,宋嘉定《赤城志》載,浙江黃岩曾名“漢城”。或許別處也有過“漢城”名。現有人建議,韓國既已廢棄“漢城”之名,中國何不選擇一個中等城市,冠以“漢城”之名?此是題外話,就此打住。】


臺灣教育部為臺灣正名:不是「台」灣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一般人寫「ㄊㄞˊ灣」時,大多寫「台灣」,但教育部今天(12日)指出,經過考據字源,以後教育部內的公文一律要寫「臺灣」,並且通函各級學校和國立編譯館,希望教科書裡不要再看到「台灣」這種用字。

  「台」字筆畫少較好寫,但也有不少民眾向教育部反映,「台灣」失去正體字的字義,希望教育部要「正字」。教育部國語會執行秘書陳雪玉表示,根據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臺」解釋為「觀,四方而高者」,指可供眺望四方的高而平建築物,音「ㄊㄞˊ」;「台」是「說(悅)也」,即喜悅之義,音「一 ˊ」;而在唐、宋的《廣韻》、《集韻》等字韻書中,「台」字有其他字義,「台」與「臺」兩者產生同音關係,但字義上並不相同。

  陳雪玉也指出,到了明清小說刻本《目連記》、《金瓶梅》裡,才開始看到假借「台」為「臺」的用法,然而為何現在通用?一般認為是時間久了就成習慣;因此,未來教育部的公文都必須用「臺灣」,並通函各級學校,希望學校寫「臺灣」而不是「台灣」;另也通函國立編譯館,希望教科書上也使用「臺灣」。

  至於學生如果寫成「台灣」算不算錯字?陳雪玉只表示,鼓勵學校使用「臺灣」,而非「台灣」,而其他部會的公文用字,將會與行政院溝通如何使用。

原文網址: 教育部為臺灣正名:不是「台」灣 | 頭條新聞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0/12/12/11490-2672764.htm#ixzz1GyXkUbjR

下圖示馬英九送的花籃:美國神韻藝術團在臺巡迴演出圓滿成功

bbcodeurl('http://djyimg.com/i6/ 110312065530100311.jpg', '
')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1-3-18 14:4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山豆凡

#2  

臺字的笔画很多,我怎么印象里臺灣比台灣更常见一些。

北朝鲜南部那个国家,有人叫它韩国,有人称其南朝鲜,英语叫korea,而韩语发音为Hangu,而那个国家是怎么样,还是怎么样,有一天和北朝鲜统一了,名字依然还会再改。


2011-3-18 15:0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3  

  高麗Korea是傳統名稱,將來統一了,應該還是Korea吧。至於全名怎麼稱呼,就有講究了,得根據當時的政體來定。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1-3-18 18:0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