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多维的“原创”
— 从网络获奖小说看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张贵勇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网络文学、审美价值概念的界定,以及选择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的原因说明,将榕树下三届网络原创文学获奖作品作为分析对象,阐述了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的当下性、“大众化”、“民间化”,以及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取向,并对这种取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即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和当代信息传播机制的改变使文学逐渐迈下“神坛”,走向“民间”,从而梳理出网络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延续性关系。
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网络文学、审美价值等概念的界定,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内容和有关开展情况的介绍。并对选择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获奖作品为分析和评论对象的理由,以及其可以代表网络文学的整体水平与发展趋势的整体性说明。
第二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网络原创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即当下性、民间化、大众化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部分对网络原创文学的这四种取向进行了社会学和传播学方面的分析。
结语部分指出网络原创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当代文学的“民间化”整体走向来看,网络原创文学与之存在一定的延续性,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有益补充和发展。
第一章 网络文学·榕树下·审美价值
第一节 网络文学的界定
一、众说纷纭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作为概念在中国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如果以1999年网易公司的率先使用算起,到今天它也不过将近四年的时间。在这短短的四年里,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文学”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关于“网络文学”的概念,由于其诞生历史较短等原因,人们对它的看法向来莫衷一是。在网民方面,2000年网易公司(
www.163.com)在网上作了一项社会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们心目中的网络文学具有以下四种特征:(一)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二)文字具有网络特征;(三)基于网络思维;(四)首发在网络上。概括起来就是:网络文学是指采用网络思维的形式,语言上具有网络特征,依赖网络进行传播的网上原创文学。
在文学专业人士那里,总的来说有三种声音:1、“网罗”文学,即电子化的传统文学文本。如可以在线阅读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鲁迅全集等。2、网恋文学,网络文学即在内容上以说网人网事为主,“E网”情深的文学。如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漓江烟雨的《我的爱漫过你的网》、周洁如的《小妖的网》等。3、网络原创文学,发表在网上的原创文学。这种原创文学既包括各种非恶意灌水的帖子,如天涯社区(
www.tianyaclub.com)的文章,也包括辅以多媒体进行叙事的电子文本,如林焱的《白毛女在一九七一》。
对于网络文学概念的界定,笔者的意见与参与网易公司社会调查的网民比较接近。这是因为转载现存的文学作品,即把传统文学文本电子化,充其量是换了一种阅读方式而已,在本质上并未发生改变,不能算网络文学。“E网”情深的网络文学是从题材角度对网络文学的局部概括。而现实情况是,如今的网络文学早已突破了最初以网恋为中心的幼稚模式,在题材上更多广泛,几乎涵盖了当下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远不止于此。因此,将网络文学定义为“网罗”文学、网恋文学是不科学、不准确的。而网络原创文学的定位则体现了网络文学在创作与传播方面的本质特征:作者的“大众化”、内容的多样化、传播的网络化,创作立场的“民间化”。
需要说明的两点,一是当下有网络原创文学积缀出书的现象,如素有网络文学“三架马车”之称的李寻欢、宁财神、刑育森都将自己的作品集通过出版社出版发行,其发行量和受欢迎程度似乎还非同一般,另一位著名的网络写手安妮宝贝至今出版的作品也逾10万册。对此,笔者认为其中尽管不乏网络写手向传统文学靠拢、渴望被传统文学接纳,以作品出书为荣的成分,但是,首先要说明的是,与网络上浩如烟海、与日俱增的原创作品相比,已出书或者适合出书的毕竟是一小部分;其次,该现象只能证明这一小部分与传统文学的传播途径并不相悖,而非其他;再次,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出书并不能改变其相异于传统文学(本文将通过印刷出版的文学划为传统文学一类,如现代文学的全部作品,及当代文学除“网络文学”之外的大部分作品)的本质和客观走向,即网络文学的创作、思维和传播方式是自足的、自为一体的——一旦落入传统印刷出版的窠臼,网络原创文学的开放性、动态性、随意性便被抹杀,毕竟,其看重的是点击率、访问量,以及跟贴的内容和质量。
二是网络文学的传播途径降低了作品质量的门槛,造成了网络原创文学的参差不齐,这是由当前网民和社会整体知识水平所决定的。要想改变该现状,只能通过PC与网络的真正普及、网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来实现,而这无疑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因此,该论文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讨论网络文学作品本身审美趣味的高与低、审美理想的雅与俗,而只是围绕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以期归纳出一点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观点。
第二节 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评奖
一、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评奖的前前后后
榕树下(
www.rongshu.com)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评奖是由作家陈村发起的,至今已举办三届,首届评奖于2002年1月20日在上海举行,以后每年举行一次,参赛对象主要集中在榕树下文学网站首发的原创作品。关于具体评奖名单,有资料显示,参与评奖的人员分为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两派,首届评奖的传统作家主要有王安忆、王朔、陈村、余华,第二届传统作家增加了马原、苏童、刘恒、阿城,第三届有王小山、莫言等加入;网络写手方面,基本上囊括了当红的网络写手,他们在网络文学领域成名较早、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如安妮宝贝、吴过、SIEG、王峻涛、刑育森、宁财神、李寻欢等。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主要涉及小说、诗歌、散文三项,第二届设置了最佳剧本奖和评委会特别奖。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之所以将获奖小说作为参照和分析对象,一方面与散文、诗歌相比,小说在获奖作品中占有绝对的比例;另一方面,诗歌和散文个人意识较强,而小说的集体意识和动态性特征都更适合阐述网络原创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历届小说类评奖名单如下:
第一届网络原创文学奖获奖名单:
《性感时代的小饭馆》——尚爱兰;《我爱上坐怀不乱中的女子》老谷(赖大安)
《秦朝女子》——成刚(秦歌);《春天很好》——分子(张虎生);《丹青》——水晶珠链(陈幻);《英雄时代》——Nikko(王少雄)
第二届网络原创文学奖获奖名单
最佳小说大奖:《灰锡时代》——flying-max
最佳小说奖:《岩画》——宁肯;《毕业一年间》——零之;《烟火不堪剪》——飞花;《迟到的戒指》——人面桃花;《漂亮的鼻子》——飞雅雷;《瘟疫》——燕垒生;《猫城故事》——快乐魔鬼;《梯子》——刘塬;《悟空传》——今何在;《秋风十二夜》——心乱
最佳人气小说奖:《悟空传》——今何在
第三届网络原创文学奖获奖名单
长篇小说:《乱醉如泥》——潘能;《秦盈》——雷立刚
中篇小说:《招娣》——书宏;《姓田的树们》——田耳;《飞翔》——蔡骏《隔壁房东的杀人声音》——刘塬;《老黄历》——王齐;《尘埃之上》——季哑
短篇小说:《在街上奔走喊冤》——卢江良;《老疙瘩》——杨川;《丑陋》——青月僧;《网络女写手李清照的网恋》——悠晴;《丫丫》——lstzxf;《山头对歌》——airp;《花焚》——刀从中的小诗;《春秋时期的爱情疯子》——白丁香;《大嘴、三刀、四眼神枪以及五娼》——安昌河;《爸爸的黄羊》——马知遥
二、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评奖的特色
就三届评奖来看,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在小说奖项的划分上有细化趋势,即最佳小说——最佳小说+最佳小说大奖+最佳人气小说奖——最佳长、中、短篇小说奖;在作品的收录和评奖上也有所增加,据2001年8月30日之前的统计,该网站共发表文章619343篇,而且正以日发表作品1500篇左右的速度剧增。有数据显示,第一届参赛作品7000多篇,第二届参赛作品达75173篇,第三届参赛作品共有158,237篇。获奖小说由首届的6篇扩展到第二届的12篇到第三届的18篇。就评奖作品内容来看,范围也逐渐扩大,随着评奖逐渐走向完善,从时间角度来划分,出现了历史类小说(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谓的“历史类作品是与描写现实生活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非专有名词,“科幻类”的概念同出此理)(如蔡骏的《飞翔》、白丁香的《春秋时代的爱情疯子》、王齐军的《老黄历》);科幻类(如flying-max的《灰锡时代》、燕垒生的《瘟疫》、今何在的《悟空传》、季哑的《尘埃之上》;描写当下现实生活的小说,农村题材有马知遥的《爸爸的黄羊》、《老疙瘩》,都市题材有潘能军的《烂醉如泥》、零之的《毕业一年间》;以及题材难以界定的小说,如安昌河的《大嘴、三刀、四眼神枪以及五娼》、飞雅雷的《漂亮的鼻子》等。
另外,从获奖作品的质量上看,参与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的评委们做到了,既注重网络文学的网络传播特性,又充分重视作品的艺术性,即采用网络传播特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标准。具体说来,注重网络传播特性,如设置了最佳人气奖;至于作品的艺术性,尽管所谓的最佳小说大奖总体上并不能称为网络文学的经典之作,但其在某些方面的超凡脱俗的艺术性表现是不容抹杀的。
以荣获第二届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奖最佳小说大奖的《灰锡时代》为例,该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30世纪的故事:未来世界,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从早到晚都是灰蒙蒙的,好像海底世界一样,每呼一口气,就会有一种劈波斩浪的感觉;灰尘很快分成左右两边,当中是一条清爽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人的气息……”。人们不得不带着防毒面具才可以出门,而且因之也产生一些非常奇怪的社会制度,像犯了罪的人,“每进一次局子,都要在身上敲一个钢印,以便登录档案。”“在演艺学校里,到了16岁的女孩子会被集中在一起,她们的面前放着两只玻璃杯,一只厚的一只薄的,然后她们就依次对着玻璃杯发声,有的人干脆破口大骂,这样好保证频率和音量高些,如果震破了薄玻璃杯,就选拔去当女高音歌唱家,如果震破了厚的,就去唱戏,还有些女孩子怎么都震不破杯子,急起来一把抓起杯子摔了,就去当流行歌手。”男主人公“我”在发明局技术部当产品开发经理,女主人公朵朵是我的部下。与朵朵的合作使“我”的发明天才逐渐显露出来。几次成功的发明之后,“我”变得很富有,但一些意想不到的遭遇也接踵而至,在克服了各种困难之后,“我”和朵朵的爱情也有了收获,一起办了结婚证,享受着未来世界的地老天荒。
《灰锡时代》并不以叙事技巧和结构设计见长,但在构思和语言上,该小说确实有独到之处,其超拔飞扬的想象力、戏谑幽默的语言风格,令网友们纷纷惊叹仿佛“文坛外高手”王小波的手笔。无怪乎有人说到:“我把这篇小说E给王小波挚友兼专家艾晓明看,她回道:真的挺像,只是温和了一些,透明了一些,大约是因为作者年轻的缘故。”
事实上,由于网络写作的日益发展,成熟网络写手的参与,榕树下的网络原创文学奖获奖作品艺术性有了极大的提高,对于评奖结果,余华说:“如果上一届文学奖我打50分的话,这届我要打80分以上。”陈村的总结是,比上一届有明显进步,尤其是长篇的质量提高了,视野更开阔。但总体而言,网络文学尚处于开创时期。网络写作发表太容易的特点,导致了作品中错误太多,不像传统作家会反复修改。陈村认为,对网络文学来说,目前重要的还是经典作品的积累。尽管网络文学的提高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如今的进步无疑也证明了榕树下评奖活动正在迈向成熟与完善。
二、以榕树下原创文学获奖作品为分析对象的原因
关于网络文学的评奖,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有榕树下(
www.rongshu.com)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评奖、网易(
www.163.com)的网络文学作品评奖、橄榄树(
http://wenxue.lycos.com.cn)的Locys全球中文原创文学作品奖。
之所以将作品范围圈定在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上,一是榕树下在众多文学网站中,影响较大、发表网络原创作品数量最多。如今,随着网站逐渐走向成熟,其对原创作品的吸纳和质量的把关等方面均有很大提高,在所有中文文学网站中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首屈一指,与另外两家举办原创作品评奖的网站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榕树下几乎涵盖了网络原创文学的所有题材、体裁和各种实验,其创新意识与网络原创文学的发展态势是一致的。二、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活动呈现一定的连续性。据笔者了解,自1999年“网络文学”走进人们的视野开始,只有榕树下连续举办了三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评奖,并形成一定的风格和影响。三、无论是宣传还是其后续效应,榕树下评奖本身在同类的评奖活动中影响最大,这一方面是其能够越来越多地吸引参赛作品的原因,同时也是每次都举办成功的原因。四、榕树下评奖的评委包容了传统作家和当红网络作家,具体名单前有记录,此不赘述,在选评上更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总的来看,三届评奖都作了适当的人员补充,主力阵容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保证了作品评选的标准,使作品既不失其文学所固有的艺术性,又突出了作品之于网络的特殊性。对此,评委会主席陈村指出,外界看到的都是传统作家,其实那是不了解情况。那些看似陌生的名字,在网上的知名度却很高。而且本次稿件初选都是网络作家,最后的结果也是评委们投票所致。
因此,以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获奖作品作为“网络文学”审美价值取向的一种参照,不仅考虑了网络文学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作品的题材和体裁都更加丰富的现实,而且也考虑了参赛作品的质量。关于网络写手的水平,出任评委的余华说:“如果上一届文学奖我打50分的话,这届我要打80分以上。”在评奖的公正性方面,本届评委会主席陈村指出,评奖的最后结果是投票的结果,我们尽可能做到(传统作家与网络写手的)两边平衡。因此,基于参赛作品质量和评奖质量两方面来考虑,笔者认为,榕树下评选出的网络原创文学是能够代表当前网络文学的整体质量及总体走向的。
第三节 审美价值的界定
一、审美价值的概念
所谓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或效应,即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审美价值是针对客体对主体的审美需要而言,是客体满足主体审美需要的一种特定价值。美国自然主义哲学家、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在界定审美价值时,指出:“在想象、瞬息的直觉和赋有形式的知觉中所固有的价值,叫做审美价值。它们主要在自然界和各种生物中被发现,但也常常在人所创作的作品、语言所唤起的形象及声音的领域中被发现。”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C.J.刘易斯认为:“审美价值是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价值属性,它的呈现虽然离不开个人经验,但它的存在又是对许多主体而言的。它有某种客观规定性。”在审美客体中包含着各种潜在的审美价值因素,对这些因素的发掘则有赖于审美主体所具有的主观能力。“他们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便能在对任何审美对象的考察中更有把握、更准确地判断该客体的潜在因素,从而使自己以及他人能进一步发掘更多的价值。”因此,从审美价值的角度来考察文学,不仅可以帮助理解文学的本质所在,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学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接受规律。
审美价值在文学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文学是一个价值的复合体,其各种价值因素依据作品内容的安排而各安其位,它们之间呈现一种有序的关系。而且它们彼此也并非都处于并列的位置。文学价值的层次性表征了文艺作为整体存在,总是探索并表现人类进程中的内在与外在、意识与生命力的复杂矛盾运动过程,并以极其丰富的内容和可感的形式记载了人类的精神历史。而文学的审美价值,作为文学客体(文学作品),对主体(读者)审美需要的满足或效应,在文学价值体系中,不是一种与其他价值并列的价值项。它是文学作品中一切价值因素之上附着的一种特性,它在作品中不单独存在,又无处不在,它是形形色色的价值因素成为文学价值的关键。
另一方面,文学审美价值又是艺术其他价值安身立命之所,是文学最根本的追求。具体说来,文学具有认识、审美、教育、娱乐等功能。概括的讲,文学价值又可以分为工具的和艺术的两大类。所谓工具价值是指那些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价值项,也就是说它的存在与否并不能决定文学是否成为文学,政治的、伦理教化的、宗教的和其他一切带有宣传性的价值意义都属于文学的工具价值。目的价值则是指文学作品中那些必不可少的、固有的价值,没有这种价值,文学便不成其为文学。审美价值等就属于这类价值。正因为文学功能系统的构成是以基于文学价值系统的性质与特性,并以审美为中心的多层次、多方面展开的。因此,以审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关注文学,甚至于网络文学,可以通过对其取向的分析,更好地发掘出网络文学的本质特征。
二、审美价值系统的动态性特征
文学价值系统是变动不居的。“实践证明,一个完整的文学价值过程,应当是‘文学的自我价值——读者接受——社会审美、文化价值’动态展开的过程。”单纯的、不为读者阅读的文本,一旦进入文学活动中,其蕴涵的社会审美、文化旨归,决定了它一经生成就是一种社会存在,就必然要通过读者的鉴赏活动而走向社会;反之,潜藏在作品中的作家的审美文化意蕴,通过读者的解读和批评家的价值判断,而潜移默化地作用于社会、群体的精神生活领域。同样,文学的审美价值也是变动不居的,它随着文学思潮、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变化。文学透射人性,反映人的生活、情感,更反映人的类存在和命运、一个国度和时代的精神,时代和岁月的变迁在改变人的类存在的同时,也势必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去。新时期文学在审美价值的流变轨迹基本上表现为朦胧诗——“改革”文学——寻根文学——“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创作思潮——“现实主义冲击波”等。
同样,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也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自网络文学诞生之初单纯的“内心发泄”,到描写“网恋”,到后来的注重艺术性与时代性的结合,其艺术性不断加强,审美价值也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元、由肤浅到深刻的过程。就榕树下的网络原创文学评奖来看,其审美价值发生的巨大变化,呈现出更贴近现实生活与当下社会大众心理的取向、创作主体的大众化、审美意识的民间化、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取向取向等四个方面。
第二章 网络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
第一节 网络原创作品内容的当下性取向
一、网络文学不等于网恋文学
如果说早期的网络文学由于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网恋以及与网恋有关的故事,因此有了
“网络文学等于网恋文学”这样命题的话,那么网络文学在突破早期题材单一、狭窄的模式之后,在内容方面形成的百花齐放的局面,则使该命题的正确性大打折扣。对此,陈村指出,现今的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大的不同是不再热衷于对阳春白雪、高不可攀的东西的极力描述渲染,因为曲高难免和寡。网络文学对内心的表达更为直接、率真、不矫情。从文学角度看,网络小说虽然略逊于随笔、散文,但这些大多属于“新写实主义”的网络小说以“流水账”式的叙事手法接近和还原了生活的原生状态。
这一点从历届获奖的网络原创作品也可以证明,归纳起来,三届获奖作品中,描写现实生活、身边生活类的小说占有很大比例,如《性感时代的小饭馆》、《毕业一年间》、《烟花不堪剪》、《岩画》、《梯子》、《迟到的戒指》、《秋风十二夜》、《乱醉如泥》、《秦盈》、《隔壁房东的杀人声音》、《在街上奔走喊冤》、《老疙瘩》等,该类作品几乎占了获奖作品的半数。同时,在写现实的范围上也非常广泛,从乡村农民生活、乡镇里“边缘人”的成长、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民俗到都市里形形色色、各种职业、各种人的日常生活,在三届榕树下获奖作品中多有涉及,强烈地表现出一种日常性,即笔触着力于写生活、写情感。以零之的《毕业一年间》为例,该小说讲述的是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毕业之后的生活和爱情故事:学机械专业的叶萌为了与在部队工作的男朋友严旷生活在一起,选择了严旷所在城市的一所工科大学教书。住宿的麻烦使叶萌与一个叫童歌的高干子女合租了一个房子,你来我往的日子,在一对恋人眼里还是幸福的,也颇令童歌羡慕不已。随着裁军计划的逐步实施,严旷不得不离开这座城市,这使叶萌焦头烂额,多亏童歌的帮忙,问题才顺利解决。问题是解决了,但疲惫之后的叶萌却开始厌倦与男朋友之间平淡的生活,一番?衡之后,她选择到南方过另外一种生活。当得知严旷与童歌结婚的消息时,叶萌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该小说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作者很会讲故事,一个平淡而拖沓的故事被作者讲述得舒缓而有力,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在字里行间变得清晰可见。作者对毕业学生那种既耽于爱情、不敢越雷池一步,又耐不住寂寞,渴望生活发生改变的心态把握得细致入微,阅读的过程中,一副生动的毕业生的日常生活在眼前悄然铺开,很容易引起共鸣。正如一些网友所言:“面对这样的文字,我已实在不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评述。不知为何,我特别钟爱这样平淡如水的文字。我想一个人不可能经历所有人生,自己的人生固然是不可替代的,无人可以代偿,只有自己方知个中滋味。纵然乏善可陈,可还是一样一路走来,很辛苦。但与此同时,人还是关怀着他人的存在,并非为了某种高尚的理由,只因为不可能经历所有人生。当看到这样的文字,心底默默感受着另一种存在。无须多言,再平凡的人生亦自有它不可替代的意义,你不能为他(她)扶着梯子,不能代他(她)作决定,只是默默分享着他(她)冰凉而滚烫的悲喜。”“文章实在太好了,这么平淡的文章能够写这么长,并且没有乱,实在是太强了!看着看着感觉我就像叶萌一样,有些经历实在是很像啊!强烈的共振啊!让人窒息的感动啊!”“小说里有些场景,我比较熟悉。有些人和事也是熟谙的。这样的小说比较适合这个时代中的那些迷惘的学子和‘新垮掉的一代’去自慰。这篇小说的可取之处就在于它揭示了现时代的青年心灵的焦虑和疲软。”
其实,无论是网上还是网下,讲述大学生在校与毕业后生活的小说有很多,如叶兆言的《艳歌》、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hubei-灰灰的《我和小姐》等等,这些小说里所描写的大学生大多过早地褪掉了学生气,看上去更像一个久经世故、圆滑老练的掮客,他们的生活往往是堕落大于上进,给人的感觉像是“垮掉的一代”,纵然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但是,相对于众多的毕业生来说,毕竟是少数;二并没有表现出刚刚毕业学生的心态,读者阅读过后难以产生广泛的共鸣;三在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角色转换上把握得不好;总之,就是没有代表性、典型性。而零之笔下的大学生单纯却也食人间烟火,安静却也春心萌动,也渴望功利,却远没有达到为功名而抛弃一切式的极端。由于作品把握住了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心态,因而给读者的感觉更到位,“内心仿佛被一团柔软触摸着”。而这,如果不是亲身经历,或者有过深刻的感受,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另外,该小说也写出了当代大学生毕业不久所产生的困惑,所不同的价值观,以及由此做出的不同选择。对于大学生来说,追求浪漫、自由是他们的天性和个性,但是毕业之后因为经济原因造成的生活窘境使他们又不得不反思经济和舒适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女主人公叶萌做起兼职后,“想想童歌常常被上司压得灰头土脸,叶萌倒平生出几分优越感来。好歹自己也算得上半个自由职业者,心态上比起给人打工又高出半截。”而对于爱情,“她可以错过浪漫,却不能失去完美,这是她应该得到的。”因此,当爱情遇到不如意时,叶萌便选择了离开,“萌萌渐渐有了抽身退缩的打算,这样太累了,而且越坚持好像越没意思。这不是她想要的爱情。而且自己和严旷虽没有夫妻之名,却已有夫妻之实,再往前走一步和现在也没多大区别,婚姻已没什么光环了,这样耗着,严旷的政治前途暗淡,自己的现实生活也得不到改善。……没有捷径也要走,天地大着呢,男人多着呢,叶萌开始认真地筹划起来。”最后,现实的无奈和对于爱情的厌倦使叶萌选择了离开。从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到对现实的逐渐妥协、接受、顺从,从对爱情的无限憧憬到怀疑、最终的无可奈何,叶萌完成了一个真正融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伦理观的转变,而这也是无数大学生所必经的心路历程。
二、情感性与当下性
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获奖作品不仅写现实生活,而且写得很有深度。如果说日常性是网络原创文学给人的第一印象,那么当代性则是它意欲传达、努力实现的深层涵义。所谓当代性,“一个有使命的作家,有义务记录下我们这代人是怎么生存的,并体验到当下现实与我们生存盼望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切肤之痛,这就是当代性。真正的当代性总是与人类生存中的永恒命题相连,正因于此,我们读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与卡夫卡等人的作品,才会发现它们的作品永远是当代的,也是现实的。”与前面所提到的日常性不同,当代性关注的是写生存、写精神。尽管总体上的网络文学由于作者水平的参差不齐而更多地停滞在写日常生活方面,即过于关注生活的表面现象而难以达到一定的深度,但这并不代表网络原创文学没有深刻之作。应该说,在获奖的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作品中,有一些作品的确表达了一定的哲学命题、在当代性上有所突显,即实现了精神和意义上的现实性、当下性,如雷立刚的《秦盈》。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的,“或许,这是一个人的小镇,一个人的城市,一个人的迁徙,一个人的动荡,一个人的爱情,一个人的忧伤,一个人的脉络,一个人的情歌,一个人的禁忌游戏……但同时,或许它又属于一个时代,属于一代人。”小说在主题上类似于80年代的先锋小说,叙述的是一个关于欲望的故事,这些欲望贯穿了50年代到2000年的漫长时光,贯穿了一个卑微的灵魂幼年和青年的成长,贯穿了不同的爱情里相同的伤感。整部小说具有一种迷宫般的迷茫,有一种关于爱情和人生的忧伤贯穿始终,一唱三叹,令人感到迁徙的脉络,城市的动荡,以及时代的变换。作者通过主人公米芒成长过程中,与不同时期的恋人秦盈(小说中米芒恋人的名字都叫做秦盈,所加以区别的只是后面的序列号)的交往,展现了一个人的内心变化,而从主人公米芒的成长经历中,我们又隐约可见那个时代的人的成长历史和心灵轨迹,并从中嗅出时代的精神气息。正如一些网络评论所说,“其实,作者对生活深刻的体会,我们是可以从中体味的。在叙述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用一个时代的生活缩影来引起读者对一个时代深深的思索,从这个角度说,这是作者的成功之处,尤其能引起同时代走过来的人的感情的共鸣。”“我生在70年代初,和作者真的是同龄,就连上学的时间都是一模一样,我在故事里看到了自己从前的身影。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也有过这种冲动,就是写写自己的成长,主要是童年和青年,但终于由于自己的懒惰和一些自卑以及胆小而没有付诸行动,现在我看到了(秦盈)心里真的很温暖,因为不管怎样,这是一个年代人的一个故事。”尽管《秦盈》没有恢弘的叙事,仅仅是一个孩子的生活记录,但正是这种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记录,使其很好地反映了一个时代,成为这个时代精神的一面镜子,而这也许正是所谓的当下性最好的诠释。
第二节 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审美意识的大众化取向一、历史上的“大众化”
这里所说的“大众化”具体说来有两层意思:一是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娱乐需求为旨归;二是文学创作主体真正地属于大众。它与中国当代新时期之前的“大众化”是有区别的。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之前所提及和倡导的“大众化”更多的是由那些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知识分子自上而下地以文化启蒙的角度“走向民众”,即利用通俗形式来传播启蒙新知识,具有比较浓厚的意识形态性。
具体说来,“五四”时期,一些“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就倡导“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如胡适、钱玄同等就提出过由白话代替文言,用通俗、明了、近乎口语化的现代白话进行创作的观点。左翼文学时期,左联推行过文化大众化运动,即提出以广大的劳动群众、无产者,即工人、农民、士兵,以及其他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为文学表现和服务对象,如郭沫若当时就曾经号召:“大众文艺!你要认清你的大众是无产大众,是全中国的工农大众,是全世界的工农大众!”瞿秋白也指出:“普洛大众文艺应当在思想上意识上情绪上一般文化问题上,去武装无产阶级和劳动民众:手工工人,城市贫民和农民群众。”“工人、农民、一切劳苦的民众,他们有自己的私人生活……”抗战时期又有过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其争论焦点还是如何以比较能为一般民众接受的文艺方式来宣传动员群众。建国之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围绕革命文艺“为群众”,以及“如何为群众”提出了“文艺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大方向,在他看来,所谓“大众化”,首先就“化”在“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农兵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建国后十七年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主张“我们的文学艺术”,要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为人民服务”、“为工农兵服务”。这笼罩在政治中的大众文艺,多少偏离了艺术的本性。
总而言之,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之前的“大众”是匿名的、模糊的、一体的。许多时候,“大众”被视为不可分割的单位——“大众”被无形地转换为“民族”,其“大众化”理论是一种服务与上层意识形态的力量,它更多的关注文学艺术的外部功用,而缺乏对文学内部结构、审美意识的思考,在笔者看来,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大众化”,真正的“大众化”应该是从艺术实现和传播的角度进行大众化选择,具有以下三方面倾向:大致呈现出以下三种倾向:一、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二、真正实现大众与艺术文本之间的话语交流;三、彻底消除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先锋艺术与通俗艺术、批判意识与世俗意识的界限。
二、“大众化”的后现代主义背景
相比照而言,网络原创文学具有“大众化”以上三个特征,与匿名的、模糊的、一体的“大众”不同,网络原创文学所指涉和表现的“大众”是具有群体性特征的,有具体所指的,是一种真正的“大众”,它体现了中国文学的“大众化”走向(尽管这种“大众化”走向很多时候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但其根本方向是有迹可寻、不容质疑的)。而网络原创文学之所以出现这种走向,就不能不提到网络以及与网络息息相关的后现代主义文化背景。尽管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肇始于西方现代工业社会,其表现和本质更多地体现在西方社会的文化层面。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以及现代传媒的进步,中国的文化领域某种程度上也存在并表现出一定的后现代主义因素,如为了迎合观众口味、满足大众的娱乐欲望而进行诸如肥皂剧、商业电影、广告等复制式的艺术生产。而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无国籍限制、超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由于其诞生、成长并始终栖息于网络这个载体,自然而然地带有很强的后现代主义色彩。
1、后现代主义之于网络的意义
就历史的发展背景来看,网络是伴随后现代主义思潮出现的,虽然后现代主义不是互联网的产物,但互联网的出现却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某种程度上,互联网加速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到来,及其全面展开。而这,对于以网络为前缀的网络文学最终的大众化走向起到了决定性的意义。
众所周知,后现代主义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艺术品的无穷复制,而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来临。如果说机械复制将艺术的大门大大地敞开了,那么网络则将这扇“门”完全开放。网络复制已全然不同于机械复制,它是数字化的复制。如果说机械复制还带有生产性质,需要组织和成本,那么,网络复制就是一种“纯粹”的复制,不需要任何组织和成本(或者低廉到可忽略不计),随时随地(只要能够联网)都可进行;如果说机械复制会使“韵味”消失,网络复制则会原汁原味保留原作的一切。因此,网络为后现代需要的无穷复制提供了最大可能性。
同时,网络对于原作的无穷复制又给予每个人进行艺术享受、参加艺术创作的机会,使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不再那么泾渭分明。应该说,机械复制的后现代时期,并不真正具备人人参与的条件,艺术的生活化倾向只是生活与艺术的相互延伸。而网络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进入的新世界,不会由于种族、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或者出生地的不同而产生任何特权和偏见”的自由表达观点的领地。在这一领地上,不仅人人平等参与变成了真正的现实,而且艺术与生活达到了真正的同一,艺术变成了人人可操作的举手之劳,一种最广泛的言说方式,即那句“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因此,网络就在加快了整个社会向后现代主义转型的同时,也为网络文学无尽可能地发展既是作者又是读者的文本形式,并将之播散到地球村的各个角落,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借助网络,网络文学实现了“大众化”概念的第二层含义——人们有了真正进行文学创作的自由和与人分享自己创作作品的乐趣,而且随着PC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展开,享有这种自由和乐趣的人将越来越多,最终使“人人都成为艺术家”的理想变成现实。正如美国艺术家波莱蒂所说:“观众的参与对作品来说是不可或缺的,把‘观众’(这个词在这里不再有效)从被动的目击者变成合作的创造者(无论他们是否愿意)”。尽管“作者死了”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危言耸听,但网络文学的出现的确打破了传统知识分子和精英阶层一统文学的局面,使普通的民众享有了对于文学平等参与的机会,使其参与者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大众文学”。正如王朔所承认的:“我们面对的不是更年轻的作家,而是全体有书写能力的人民。”在这一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的读者可以由“被动的目击者”,摇身一变而成为作品的创造者,甚至“合作的创造者”,如集体创作的互动小说、接龙小说。人在网上的写作也不由自主地变成了与生活本身某种程度上相融合的活动,并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扮演的性质,而这往往与艺术活动对于创作者心入其境的要求有某种重合性。事实上,对于很多网络写手而言,网络写作是源于自己对于某段生活的记录和思考,是面向自身,对自身感情和体验的一种交待或是设想,而非一种自觉的文学行为,即真正地实现艺术地生活。(应该指出的一点是,当前的网络原创文学评奖,包括榕树下网站,都没有或很少关注这类小说,其中固然有其水准不高的原因,但作为一直强调“宽容”的评委们是不是对之给予更多的关注呢?)
而就参与榕树下网络原创文学评奖的作品来看,与传统的文学评奖,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相比,前者的“拥趸”显然比后者多出不止十倍,而且参与者的层次也远比后者复杂:前者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网民,无论是学生、白领工人、企业家、下岗职工,还是一般的机械工人、农民,只要他具有创作能力,就可以参与。而后者往往局限在专业作家的领域,是属于知识分子领域内文化精英一族的活动。
2、后现代主义之于网络文学的意义
剖析“大众化”概念的另一层含义——以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文化需求、娱乐需求为旨归,不能不涉及后现代主义文化对现代主义文化进行否定而所造成的结果。
关于现代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西班牙著名哲学家奥尔特加在30年代最先做出了完整的概括,他写道:在分析本世纪艺术风格时,我们发现它包含了几个密切相关的倾向。新的风格倾向于:1、将艺术非人化;2、避免生动的形式(按:这里是指传统的逼真模仿形式);3、认为艺术品就是艺术品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4、把艺术视为游戏和无价值的事物;5、本质上是反讽的;6、生怕被别人模仿,因而精心地加以完成;7、把艺术当作无超越性结果的事物。在奥尔特加看来,现代主义艺术把人群分成两类,一是小部分理解现代主义艺术的观众,另一类是绝大部分不理解甚至敌对的大众,也可以说是精英文化群体与大众文化群体。从总体上说,现代主义艺术走的是一条与大众文化相对立的精英文化路线。
作为现代主义的“终结者”,后现代主义文化在内涵和本质上对之进行了全面而彻底地否定(当前,对于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关系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笔者认可并坚持其中的一种声音——后现代主义文化是对现代主义文化的“终结”),它的到来对现代艺术中形成的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两极分化进行了彻底的削平。对此,特里·伊格尔顿指出,“从文化上说,人们可以把后现代主义定义为对现代主义本身的精英文学的一种效应,它远比现代主义更加愿意接受流行的、商业的、民主的和大众消费的市场。它的典型文化风格是游戏的,自我戏仿的、混合的、兼收并蓄的和反讽的。”究其根源,首先,现代社会的变化,特别是工业化、都市化,把大量人口吸引到城市中来,进而在20世纪社会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新景观——现代大众,以往只为少数人服务和开放的地方,如今却是人头攒动,而他们很明显也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这就是说,现代社会出现了和传统社会平民所截然不同的大众,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别已经消失,相似性或一致性已经成为主要特征,所以大众是“平均的人”。大众的出现,又导致了资本主义的所谓“超级民主”,即传统社会中区分人群及其活动的那些标准和规则,在现代社会里已经失去了效力。过去少数人享用的文化,如今变成为大众的活动。事实正是如此,与现代主义或先锋派艺术相对立,西方社会的现代化,特别是文化的现代性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众文化。如果说现代主义艺术是一种“高雅文化”的话,那么,大众文化则是一种“低俗文化”。伴随着商业社会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文化变得越发具有“商品的拜物特征”——即越来越具有大众口味。由于大众文化与现代商业社会总体交换的原则相一致,因此,它很自然地形成了主导文化的“霸权”,对现代主义文化构成了威胁。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西方社会文化发生新的转向,进入了一个被称之为“后现代”的阶段。所谓“后现代”,实际上是指“现代主义之后”的文化。关于后现代文化的主要特征,周宪认为,后现代主义的审美文化或者更准确地说,“后审美文化”,在西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去分化。首先,艺术与非艺术的区别消失了。其次则是艺术内部界限的消失。再次则是把现代文化中高雅文化——大众文化的两极彻底抹平。在原始文化中,由于尚未出现分化,文化基本上处于一种整合的状态;在古典文化中,分化已经出现,贵族文化和民间文化大体上能和谐运作,彼此的冲突尚不尖锐;而在现代主义文化中,始终存在着先锋文化(或精英文化、或现代主义文化、或严肃文化等)与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文化分化不断加剧的过程及其结果。如果我们把后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视为一种去分化,那么,可以说,去分化的直接结果必然导致现代主义的(先锋派的)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冲突的消解。对此,杰姆逊也指出:我曾提到过文化的扩张,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以及大批生产的录音带、录相带等等。在十九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后现代主义在破除现代主义形成的“高雅”与“通俗”、“精英”与“大众”等一系列的二元对立结构后,确立了以大众文化为主潮的一元文化,而这种文学一元化比较明显的体现就是文学的通俗化和大众化。事实上,网络文学正是在文学“大众化”走向的后现代主义背景与大趋势下诞生并发展的,两者在态势上是一致的。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不分等级、不分什么精英与大众,不分什么雅与俗(如果说大众的品位是雅,那么网络文学的品位就是雅,反之亦然,这是因为网络文学的创作主体和接受大批是真正的大众)。就在弥合现代主义时期高雅艺术与大众艺术鸿沟的同时,后现代主义文化完全改变了艺术与大众的对立关系,使艺术成为真正表现大众生活的艺术。
但另一方面,网络写作本身相对于网络的整体应用毕竟只是网上符号生活的一个部分,人们正是通过包括网上文学、论坛言论、在线聊天在内的各种符号行为塑造起个人的网上形象。从这个意义上,文学对于网民而言,是与生活处在同一平面的活动,作品更大程度上是作为自我在网上生存的一种标识。而传统的文学创作历来是与原初生活保持相当距离的符号活动,这便于从更高的层面审视生活,抽象出隐含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深度内涵,以探寻人生的终极意义。与传统精英文学将人文理想和审美品格视为首位的文学价值观不同,在互联网上,生活与写作某种意义上的同一也给创作带来了一定的游戏性和自娱性,随之而来的势必是对于文学教化功能和深度模式的放弃。而这也成为许多人指责网络文学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原创文学的低质量是相对而言的,一方面这不能抹杀其中确实有精品存在,如榕树下评选出的如《秦盈》、《性感时代的小饭馆》、《姓田的树们》、《猫城故事》等精品;另一方面,随着网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这种现状也将改变,尽管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但其发展趋势是不容质疑的。
因此,从现实角度讲,网络文学无限地接近大众群体、表现大众,并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是当代社会意识和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映,也是对未来社会文化领域的一种可行性设想。而榕树下评奖作品对于大众生活的着力表现,前文已有详尽论述,此不赘言。
第三节 网络原创作品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取向
网络原创文学的发展与创新不仅仅表现在网络文学在内容、艺术表现力与体裁上,其艺术形式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关于艺术形式,人们往往将之视为区别网络写手与传统作家的一种标志:网上写作很自由,对形式持宽容的态度,传统作家比较严谨,更注重整体结构。
对此,余华也认为,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之间最大的冲突在于,网络作家注重技巧和语言,但传统作家更注重一种毛茸茸的、生动的东西。对传统作家而言,语言和技巧只是一种手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有打动人的力量。
的确,早期的网络原创文学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表现形式上确实与传统文学有着巨大的差距,如过于热衷于新异的网络语言、老套的爱情故事等。但是,伴随着网络原创文学的发展,其在题材上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如果说第一届评奖由于网络文学诞生时日较短,题材过于局促,缺乏一定的想象力,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网络文学本身的发展,第二三届评奖则有了巨大的突破,既出现了像《灰锡时代》、《瘟疫》等表现未来社会的科幻类文学,《茶家庄》、《花焚》、《飞翔》等具有浓厚历史气息的小说,又有《大嘴、三刀、四眼神枪以及五娼》等内容揉杂的作品,以及《尘埃之上》、《灰锡时代》等后现代主义色彩浓厚的小说。其他的诸如《悟空传》式的神怪小说、《猫城故事》式的现代讽刺小说、《流氓的歌舞》式的戏谑小说等也开始出现,而且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提高。应该说,网络原创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缤彩纷呈既是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网络文学前进过程中的外部要求。作为隶属于文学范畴的网络文学,艺术形式的多元化是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的表现;同时,与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相对应的是网络原创文学接受群体需求的日益丰富,即接受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需求大大提高。
具体说来,网络原创文学这种形式上的多元化与以下两种因素有关。首先是网络文学的发展规律使然。网络写手的大量出现使网络文学的队伍急剧壮大,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随着内容不断丰富的同时也丰富起来:早期的网络文学大多是平白的、枯燥的、缺乏表现力和想象力的文字。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尤其是早期网络文学代表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的出现,属于网络所特有的语言开始在作品中出现,如OICQ的对话形式、以各种标点所表达的喜怒哀乐等表情、以英文字母缩写表达汉语意思等。而后,这种“调皮”的文字实验在网络原创文学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和传统的文学作品几乎并无二致的艺术形式。网络原创文学形式上的这种发展趋势,是由网络文学的母体——文学所决定的。如果说网络文学对于作者出版权的解放,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平民梦想,是网络文学之为网络文学的一个本质特征,那么这种本质造成的早期作品的平白与缺乏表现力也是一种必然——降低艺术的门槛必然以降低艺术的质量为代价。而随后的关于文字方面的“调皮”的实验,由于缺乏深层意义的和进展外延,加上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中一直没有占领主要地位,因此,在诞生之初的新鲜感淡化之后,其退出文学舞台便成为自然而然的结果。其次是出于网络写手自身创作欲望的冲动。“创作主体所要显现的一切(包括感受、体验及审美理想),都必须依托形象形式的创造及其超象性的功能,才能传达出审美主体的深刻、独特的旨趣。否则,不仅无法实现主体与对象的双重肯定,而且不可能实现作品(文本)与读者(阅读、接受)之间的心灵交流”,而“一定的形式总是要求有相应的形式来表现它,新的形式是随着新的内容的出现而出现的。当文学还着重反映人物的外部活动的时候,当然还用不着心理描写,后来,逐渐注意刻画人物的心灵世界,于是心理描写手法也相应地发展起来。至于意识流手法,是当潜意识的内容进入文学领域之后才正式出现的,因为一般的心理描写已无法适应跳跃无序、自由流动的潜意识的表现需要了,必须有新的形式来表现它。”网络文学也是如此。网络写手随着文学创作活动的持续展开,所观察与构思的题材不断扩大,所要表达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此种背景下,采用新的文本形式去表达自然而然地就成为网络写手的艺术追求,而这种形式方面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又能够帮助作者表达更为深刻的主旨,如季哑的小说《尘埃之上》。该小说在风格上具有一定的现代主义特色,讲述的是一个较为荒诞的故事,但其所反映的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实质却颇具深度、颇见功力。
相比较而言,《尘埃之上》与表现主义作家奥地利的弗朗兹·卡夫卡的《审判》有异曲同工之处。说到表现主义,理论上讲,是指艺术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或再现,而是艺术家先于经验的主观自我表现和潜意识的宣泄;它所展示的,应是艺术家通过自我心灵的想象而“再现了心灵、情欲、感情和人格的各种境界。”换言之,即要求艺术家脱离客观现实,从主观出发与表现“纯粹的精神世界”,因为只有它才是永恒的,绝对真实的。具体说来,在情节方面,前者的主人公单身汉张三因为犯了罪,却以没有罪的“罪名”被关进监狱。而后者的约瑟夫·K本来没有犯罪却以莫名其妙的“罪名”遭到审判。作为最后的审判,张三虽然事实有罪,最终却逃脱了“黑衣人”的惩罚,逃离了监狱,重新回到现实生活,而后者的约瑟夫·K却不得不接受审判,以遭到死刑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两部小说都存在一个权威——一位冥冥中具有主宰生杀予夺大权的人物,前者是法官而后者则是“黑衣人”。尽管情节上相背道而驰,但两者都借助情节的推动和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来反映现实是荒诞的这一主题。如《尘埃之上》的狱警是没有头脑、只会服从命令的家伙,成天做画的李四,一心想让别人听他难听的歌声的王五,执迷于打扑克的丁七、古八行为古怪的三个审判官——大鼻孔、一线天、小鸟胎记;如《审判》里的检察官和所谓的法院——“……K觉得好像走进了一间中等大小的会议厅。厅里有两扇窗,里面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谁也不在意这个刚进来的人。天花板下面是一圈楼座,那儿也是挤得满满的,人们即使弓着身子站着,头和背也会碰到天花板。……(注:预审法官的桌子)那儿光线暗淡、尘土飞扬、烟雾腾腾,但人们还能看得出来,他们的衣着似乎比下面的人寒酸。有几个人带着靠垫,垫在他们的脑袋和天花板之间,以免把头碰伤。两部小说均表现了现代人面对权威的决定无能为力、只能被动接受的尴尬处境——《审判》里的约瑟夫·K不得不痛苦地等待法院的判决;《尘埃之上》的张三也难以逃离那座时而清晰、时而虚幻的瞭望塔,以及人们内在精神的丑与恶。应该说,《尘埃之上》尽管在语言和结构方面无法与《审判》相媲美,但对于现实和内在精神的批判,还是达到了较高的程度,如果说后者是通过对封建专制下,人的人身自由与安全毫无保障,随时可能被捕和判刑,受害者又无法进行申述,最终只能成为该制度下的牺牲品,从而揭露了官僚机构,尤其是司法界的罪恶,具有一种深刻的批判现实意义的话,那么前者在批判的程度上要比前者激烈得多。它把人类生活的空间看成了有罪的世界,暗示出世界的存在其实是一个荒诞的主题。而以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内容,无疑成了作者更好表现主题与主旨的艺术形式。
另一方面,网络原创文学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使之在艺术形式上可以实现传统文学所做不到的突破——艺术结构的动态性与开放性。而这事实上也使网络文学在其多元化的维度中又衍生出另外一极。网络原创文学之所以具有动态性,原因之一是它始终在人机互动的条件下运作,同时通过人与机的交互,人与人之间又可以实现交互。传统的纸质文学作品在结构上是固定的,不能改动的,一经印刷发行便不能更改。而网络文学在形式与结构上则是开放的、全(网)民参与的。一位作家将他的作品在网上发表,供读者阅读,读者在阅读中可以随时通过跟贴的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给作者发信、留言。作品通过读者的反馈也可以对作品删改、添加,乃至与读者共同创作。
另外,网站的生存压力也使之不得不经常对内容进行更新。大凡知名的网站一般都能提供足够的带宽保证他人快速访问,具有常年稳定工作的服务器,以及良好技术支持的全文检索能力。为了吸引用户,增加点击率,网站必须经常更新网页的内容与版式,并在主页中显示最近更新的目录,以及从技术上保证网站建设者与访问者能够进行方便、及时地信息交流。就文学要素而言,词语、声音、图像和图表等,由于超文本技术的存在都成了网络文学作品的组成部分,而且如今的网络出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手稿——编审——付梓——发行的出版模式,一切程序在简单的网页上便能够实现,使形式的动态塑造成为可能,网页也因此处于持续不断的流动状态。读者在跳跃于超文本链接之间、跟贴或发贴的同时,使阅读的过程变得有机化、动力化。因此,原本僵死的网页不存在了,和传统书页相类似的不可更改性特性不存在了,读者看到的、书写的都是“新鲜”的。由此可见,网络文学的内容是流动的、可变的,其意义是生成的。
而网络原创文学的文本之所具有开放性,是因为开放的互联网造就了开放的网络文学。在互联网上,大部分的信息都是向别人公开的,尤其像虚拟社区、聊天室等地方。其实,说是原创,无论是在网络上断断续续地书写,还是一次性地发表于网络,作者都不可能置之不理、漠不关心,即他需要读者们的反馈与呼应。就是在这种发帖与跟贴之中,作者与读者之间完成了交流。应该说这种交流对于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他可以获得批评或鼓励,在心理上改正或坚持自己的创作(而绝不是停止创作),另一方面,通过读者的建议,他会在文本方面对自己的作品进行适当的修改或修订。随着网页的每一次刷新,不断发生变化的文本与最初作者的原稿可以说是有了很大的差别了。对此,罗兰·巴尔特曾经指出,一个文本不是由从神学角度上讲可以抽出单一意思(它是作者与上帝之间的‘讯息’的一行字组成的),而是又一个多维空间组成的。在这个空间中,多种写作相互结合,相互争执,但没有一种是原始写作:文本是由多种引证组成的编织物,它们来自文化的成千上万个源点……是由多种写作构成的,这些写作源自多种文化并相互对话,相互滑稽模仿和相互争执;但是,这种多重性却汇聚一处,这一处不是至今人们所说的作者,而是读者:?者是构成写作的所有引证部分得以驻足的空间,无一例外;一个文本的整体性不存在于它的起因之中,而存在于其目的性之中。”换句话说,网络文学开放性的结构打破了传统文学在文本上的作者中心结构,将读者吸引到创作中来,由此,网络文学的形式上的创新使内容不断发生改变,最终造成文本意义的延伸与多重。
这种文本意义的延伸与多重在雷立刚的《秦盈》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证明。事实上,作者最早在网易(
www.163.com)、天涯社区(
www.tianyaclub.com)连载该小说的时候,其内容与目前榕树下评奖的稿子有较大的变化,不仅文章起始的内容不同,连主人公的名字也做了改动,而这在传统的文学作品中是比较少见的。而且,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经常将自己的写作心理、进度,以及关于作品的设想贴在网页上与读者分享。例如,在创作过程中,雷立刚也有难以排遣的困惑,看到网友有关作品的一些跟帖,他写道:“我今天写作进展不太顺利,下午上网解闷,看到你这帖子,虽然言辞不够贴切,其实我心里真的很感激你,能被人这样关心着,使我感到生活的善与美。这个小说,还在网易连载,两天点击达到4万,不少网友提了不同的意见,比如对于K这个名字的意见,有人说很好,也有认为写的太平淡,没戏剧冲突,不出采,令我感到几分迷惑。我只有继续写下去,写到写不下为止。写的速度很快,昨天4500字,今天只完成2500字,不过,其实2500字的速度已经过于急躁了,但没办法,我这个月不上班,可以全天候地写,下个月可能上班去,就没那么多时间写了。”同样,作者的内心描述得到了很多一直跟踪阅读的网友的理解和支持,一位名为鲍可庾的网友这样说,“雷立刚怕是天涯创作态度最严肃的作者。……他把自己目前的个人遭遇,不自觉地给‘文学化’了。把自己的身份给‘作家化’了。说出来残酷,但必须指出,目前的失业也好,失去婚姻也好,并不就必然构成写作的素质。如果这些就构成了你目前的写作动力,那么你的作品很可能就失之浅薄。而你个人的理想和先天的气质,又决定着你希望自己能写出‘一代人’这样宏大话语的题材。所以必须去除自己目前显得浮躁的心态,你说你现在写得非常艰难,甚至写不下去,灵感枯竭,症结就在这里。某种程度上,这部参与榕树下评奖的《秦盈》与当初作者设想的《秦盈》是不同的,是有区别的。换句话说,参与榕树下评奖的《秦盈》不是雷立刚一个人的作品,其中融注了很多网友的心思、建议与构想。正是这种富有开放性和流动性的写作融入了更多的人的思想,因而对于作品意义的发掘与阐释,以及时代精神的反映更具有深远的价值。
第四节 网络原创文学的民间化取向
一、“民间化”的概念界定
如果说网络原创文学的“大众化”走向是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大背景下催生出来的,带有一定的“国际特色”的发展态势,那么网络原创文学的“民间化”走向则更多地与当下中国的文学环境息息相关,由于其主要指涉的是文学的审美意识和价值立场等领域,因而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
对于民间的概念,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南帆认为:“相对地说,‘民间’这个概念未曾出现如此严重的磨损。我的心目中,‘民间’指谓的是某种文化空间。民间不是一个固定的结构,一个边缘明晰的版图;这个文化空间无宁说是一系列文化因素复杂运作的历史产物。换言之,民间的范围具有历史的相对性。”在韩东那里,民间的存在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有其确切的物质形态和精神核心。七六年以后至今,当代民间已有自己简短然而不无重要的历史。一方面是大量的民间社团、地下刊物和个人写作者的出现,一方面是独立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确立和强调。物质形态完备、变化的同时,其精神核心也逐渐发育成熟。这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意义不同的层面,尤其是后者,它的存在、孕育和成长确立了民间的根本意义,规定了它的本质,提高了它的质量。否认民间存在的人士常就其物质形态的演变发言,他们有
意或无意地忽略了问题的首要方面,这就是民间精神和民间立场。民间立场就是坚持独立精神和自由创造的品质,它甚至不是以民间社团、地下刊物和民间诗歌运动为其标志的。所谓的独立精神就是拒绝一切庞然大物,只要它对文学的创造本质构成威胁并试图将其降低到附属地位。民间并不以个人的得失成败为转移,它不以对具体写作者而言的安身立命和发展的有效性而存在,并不能在某些人需要它时便成立,不需要时便不复存在。真正的民间是永恒而持久的。但这不意味着它就是平庸无能者的聚集地,相互取暖的慰藉性场所。在陈思和看来,“民间”不是一个历史概念,而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当代文学里的民间概念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是指根据民间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度向,即来自中国传统农村的村落文化的方式和来自现代经济社会的世俗文化的方式来观察生活、表达生活、描述生活的文学创作视界;第二是指作家虽然站在知识分子的传统立场上说话,但所表现的却是民间自在的生活状态和民间审美趣味,由于作家注意到民间这一客体世界的存在并采取尊重的平等对话而不是霸权态度,使这些文学创作中充满了民间的意味。”
笔者所讨论的民间既网络原创文学既不是如南帆所言的历史产物,也不是韩东所说的“拒绝一切庞然大物”,而是“在国家权利中心控制范围的边缘区域形成的文化空间”,是作家所审视指述的一个创作视阈,它标识着一种态度立场与价值取向。这是因为,对于前者网络文学并不会历史性的消失,只要有互联网存在,网络文学就有栖息的场所,毕竟网络这一第四媒体是是其根本的依附对象和运作平台;对于后者,网络原创文学实质上并不“拒绝一切庞然大物”,宽泛地说,今天的网络传媒和主流意识形态一样是个“庞然大物”。
在论述民间时,陈思和将其界定为1、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产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社会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虽然在权力面前的民间总是以弱势的形态出现,并且在一定限度内被迫接纳权力,并与之相互渗透,但它毕竟属于统治阶级的“范畴”,而且有着自己独立的历史和传统。2、自由自在是它最基本的审美风格。3、它既然拥有民间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的传统背景,用政治术语说,民间性的精华和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切,构成了独特的藏污纳垢的形态。
而网络文学无论从创作立场、艺术表现还是资源获取上都具有民间化的取向。从网络文学的非主流、恣意、参差不齐等特征看,网络文学民间化特征十分明显,突出地反映出社会心理、社会环境等对网络文学的主导作用。
二、网络原创文学创作立场的民间化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民间”不同于“民间文学”,后者是当代文学研究中一个界定比较明确的概念,《现代汉语词典》中“民间文学”词条解释为:“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在劳动人民中广泛流传的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歌谣等。”在运用中,后者主要指一种风格化的倾向,一种特定的审美趣味,而且它与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关系是根本和决定性的,其来源主要是以土地为背景的除现代都市以外的地区。而前者并不被传统和民族大众的审美倾向所束缚,并不以之为旨归,在时间上不指向过去。它的任务不是传承、挖掘和在时间中的自然变异,而是艺术为本的自由创造。但两者还是有联系的,某种程度上或者某一时期民间文学也具有民间性。它与“民间”有一定的契合处,即“民间文学”的特点有时在“民间”那里有多表现,譬如创作立场、话语空间、审美意识等。
网络空间是一个公共话语空间,又是一个最适合民间文化表达的空间。在过去,写作的权利被少数拥有文字表达能力的人所掌握,民众失去了表达自己的必要的文字工具,因此主要以口头文学的方式加以倾诉。而网络的出现可以说为民间文化的表达和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和空间,网络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由少数人流向大多数人的这种格局,使民间记忆重新从潜意识深处浮起。网络作家邢育森说:“说实在的,在没有上网之前,我生命中很多东西都被压抑在社会角色和日常生活之中。是网络,是在网络上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自己本身的一些很纯粹的东西,解脱释放了出来,成为了我生命的主体。”网络上的双向交流,唤起了被主流的国家的意识形态所遮蔽的那份民间的本真,使它得以自由流露。民间精神说到底是一种自由精神,而网络,起码在现时给予了人们一份相对自由地表达的承诺。实际上,早在17世纪,诗人弥尔顿就打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并逐渐形成了以“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为核心内容的传播自由观念,如今,这种自由在网络上实现了。对此,李寻欢也指出:“网络文学的精神内涵是隶属于网络而不是文学的,它于文学的最大意义是使文学回归民间。我希望网络文学始终是业余而纯净的。不要让文学成为作者的物质生存支撑点,从而使写作本身成为作者写作的唯一动力。”
有了网络,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表现自己的实际生存状态,发泄内心的真实欲望,可以写生活、写爱情、写自己、写别人,也可以写现在写过去和未来。在这里,创作者完全不必承担进行主流话语引导的责任,也没有迎合他人心理的要求,他最基本的创作目的就是“过把瘾”,即所谓的“自由自在”。而在这一点上,传统的作家虽然站在知识分子的传统立场上说话,但由于其作品依附于网络这个平台并不以迎合任何事物为目的,是用来所表现的却是民间自在的生活状态和民间的审美趣味,因此,其创作立场仍然是“民间”的,其作品也仍然具有“民间化”的指向。
二、网络原创文学艺术创作的民间化
网络原创文学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民间化取向是针对主流意识形态文学非民间化的取向而言的。在这一点上,网络原创文学与民间文学有相通之处,前面提到过,民间文学与民间是有联系的,某种程度上或者某一时期民间文学也具有民间性,它与“民间”有一定的契合处。尽管由于历史时期不同或者政治利益的需要,民间文学某种程度上会带有一定的主流意识形态色彩,但这并不意味着民间文学永远地拒绝或远离“民间”。事实上,民间文学在绝大部分的发展过程中,还是站在民间立场,与国家权力控制领域保持适当的距离的,而且能够比较真实地表达出民间世界生活的面貌和下层人民的情绪的。同时,也保留着自由自在的审美风格,以及揉杂着“民主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因此,同属于非主流意识形态文学,两者除了都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进行表达外,在集体性创作、传播的口头性、文本的变异性、作者的佚名性等方面也具有某种对应性。而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文学,似乎并不具备这些特征,或者说不明显具备这些特征。属于主流意识形态范畴的作品的创作主体更多的是专业作家,尽管其中不乏集体创作的因素,但这毕竟占着极其微小的比例,而且艺术形式方面也远不局限于小说等文本,其他的如电影、电视、戏剧、广播,也是其传播的重?途径。此外,这类作品往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即一旦印刷出版,很少发生改动,这一方面是由于印刷出版的物理特性所致,也有创作目的的原因。
具体说来,网络原创文学的民间化取向首先表现在集体性创作。关于集体性创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创作方式上的集体性。其中又有两种方式:1、每个人创作一部分,合起来成为一种集体创作。2、大家共同感受到的一个主题,经过大家的商议,用一定的题材、人物和情节,编排成一个故事,然后由一个人执笔,大家补充。二是作者和读者思想感情上融合一致,使创作带上集体性因素。故事虽然是由一个人创作的,但它渗和了读者参加创作的成分,这样最终写出来的故事,也就含有集体性。在网络上,文学不再是一个成品,不需要读者的仰视和评论家的俯视,它需要的是参与,它如一股涡流,把作者和读者卷入一种动态的互动关系中。三是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在被阅读中得到不断的琢磨和修改,成了许多人的集体创作。相比照起来,网络接龙小说就是创作方式上的集体性最明显的表现。往往一篇作品在网上发表了一部分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心有感触,便给接续上一段,以至有的人专门写上一段,叫别人来接续,如小说《网络上跑过斑点狗》、《风中玫瑰》、《寻找宝马》等都属于这种情况,榕树下网站也曾经组织过接龙小说的活动。尽管现阶段的接龙小说要么由于接不下去而流产,要么由于成员素质与水平参差不齐而造成该类小说质量底下,但不可否认接龙小说也是原创的,也是文学的,是网络原创文学的一种民间化实验,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益成熟。其次,作者与读者感情上的融合更是网络原创文学的一大特点。网上写作需要一个有效的阅读环境支撑。一段作品发表后,读者往往会对之做出或褒或贬的评论,而作者往往就是在这种感情的互动中完成作品的。再次,在创作方式上,网络原创文学作品中先由一个人写出,然后被许多人加以修改的现象也比较常见。
实际上,口头性是针对民间文学而言的,对于网络原创文学,其口头性是指语体风格的口语化。对此,邢育森这样解释:“网络写作其实很注重简洁明快的风格,不光是武侠。因为人们在网上看东西,一是信息太多了看不过来,往往是匆匆浏览几眼,二是这几眼一定要把读者留住,拖沓累赘十分的要不得。所以网文大都简洁明快,十分吸引人。”为了适应口语表达的简洁,也为了人们在网上阅读的方便,一些网络原创小说每一段文字都非常少。这样的语言形式在前几年的网络原创作品中比较常见,如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槲寄生》,李寻欢的《迷失在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爱情》,刑育森的《网侠》等等。同时,现在语音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将网上文字用比较自然的语调读出来的地步。相当多的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借助这种阅读将更加接近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如一些网络多媒体文学,像前面提到过的《白毛女在一九七一》。它们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文字与画面相呼应,语音讲述与自然拟音相统一,这就使网络文学更具有了口头性。不仅如此,它还在某种程度上还原了讲唱的情境,而注重情境、注重讲述者的副语言和姿势,正是现今民间文学研究的新特点之一。
关于变异性。网络原创文学的变异性主要是针对传统文学、传统故事而言的。它的变异是为适应不同的读者的需求而被有意加以改变,其中不乏一些由精妙构思而构想出来的“新故事”,因而具有一定的戏拟倾向。许多经典故事都被网络写手通过戏拟的手段创造出一种幽默,在网络上,金庸、王朔的作品被有意篡改是常事,有些经典的民间故事也被通过篡改而用于表达新的意义。比如有关沉鱼落雁中沉鱼的传说,在网上就改成了这样:西施总在河边浣她的脏纱,把河水污染了,鱼无法生存,所以沉下去了。这样一改,传说的美丽没有了,但对环保的呼唤却成了新的主题。类似的作品还有像榕树下获奖的作品中今何在的《悟空传》。
在这部小说里,今何在一改传统《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借助精巧的构思使之具有了一定现代性和戏拟性。《悟空传》的写作源于古典名著《西游记》和现代港片《大话西游》。对于前者,借用人物关系、渊源,对于后者,提取叙事方式、语言,以古代西游人物演绎现代西游情节,表现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观念。以《悟空传》为题目有两重含义:第一是把悟空作为一个人看待,即“关于孙悟空的传记”;第二是从作品的思想内涵来说,创作主旨是“感悟虚空”。《悟空传》深度挖掘原著中较为单薄的人物形象,展示给读者的是有血有肉的丰满人物,诠释的是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正如一篇网上评论说的:“我们生活在没有英雄的时代,一切神佛都被我们打破了。所以只有我们这一代会对这一作品流泪。”在《悟空传》里,作者悬置了一些隐喻,使原本原著中神与妖、人间与天界的二元对立和简单的人物形象变得十分复杂,从而具有了现代性的反讽思维。例如同样是作为神与妖各自的大本营的天界与万灵之森,表面上看天界祥和安宁,万灵之森充斥着阴森、怪诞气氛。但其实天界诸神伪善、霸道,万灵之森诸妖丑恶、恐怖,两者实质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万灵之森是真实的邪恶,天界邪恶则被神圣的外衣掩盖。同样是一部分群体心中的福地,天界是神的天堂,花果山是理想的天堂。然而,花果山是真正的福地,是孙悟空心里永远的美丽花园,也寄托着作者追求探寻的精神家园,天界不过是神仙们尔虞我诈、争风吃醋的场所。
《悟空传》揭示了现代人在没有神话、拒绝英雄的时代才有的矛盾、不安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心灵困惑。困惑是一种矛盾,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最大的矛盾莫过于生与死。生死的探讨,多见于哲学论述。在《悟空传》里,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观点:死就是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会想,就像未出生时一样。与宗教宣扬灵魂不灭观念迥异,作者将生与死巧妙地实现了统一。通常情况下,轮回意味着忘记,失去自我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然而,忘记过去和死亡哪个更好?似乎很难判断。有没有他途呢?作者提供了第三条路:轮回而不忘记过去,这是一条中间道路——“出去”的路。谁也不愿看到悟空因为“心里空空的”而“百年孤独”,又有谁愿意看到天篷由于“不肯忘记前世而宁愿承受痛苦”呢?没法忘却带来的是痛苦,忘却又只有孤独,看来第三条路并非出路。“不要死,也不要孤独的生活。”恐怕只是一个美好的梦罢了。生与死是每个人极力回避但回避不了的困惑,但结果是预定的。另一类困惑便是执着的困惑,对理想和爱情的执着。金蝉子放弃生命寻求真理,作者隐晦地将金蝉子对佛理的坚持比喻为事业。天篷对月女神爱情的执着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悲剧。沙悟净对找回琉璃杯碎片的执着使他疯狂,与对事业、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两者正是人类本身最崇高的理想)大相径庭。沙悟净是权威的奴隶,制度的牺牲者。人对制度不应盲从,但现实中,却要做一些违心的事欺骗自己。物极必反,那只代表希望的小虫子“有时很小,有时很大,有时很脆弱,有时却能战胜一切”,形象而准确地解释了希望。对希望的执着过了头,会成为心障,为人利用。如来便是利用悟空心中最后的一点希望将其制服。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延续。从来就没有什么理想能够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即使存在,那也已经变成一种幻想,而与理想无关了。所以,天篷只有在烈火中继续他和阿月那段没有结局的苦恋,而金蝉子也只有用舍去生命的方式来坚持自己的理想,以此表示对如来的抗议。理想与爱情真的那样值得人们舍去最宝贵的生命去追求和坚持?这不仅是如来与诸神的困惑,也同样困惑着世人。《悟空传》表现了一些现代性主题(如困惑、使命),可以说是对传统著作的超越。这虽然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但一切却显得更加真实、更具有人情味儿,深合现代人的心理特点。
此外,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悟空传》里表现的是与《西游记》全然不同的形象,同样是借古喻今,作为师父的唐僧一改迂腐气息,成为无佛无天、放荡不羁之人,身为如来二徒弟——金蝉子转世才华横溢。试以玄奘与天杨论法为例。他在天杨论法胜过法明时哈哈大笑,称:
“刚刚看到门外树上两兔子厮打,所以可笑”。
天杨:“妄说,兔子怎么会在树上?”
“那在树上的是什么呢?”玄奘问。
天杨语塞。
精绝论辩反映了玄奘的机智。同样,金蝉子与如来的对话也颇富玄机:
“金蝉子,”如来道,“你好不容易修得如此功德,为何还要冒险重走西天路?”
金蝉子转眼大笑问:“西天在何处?”
“我处便是西天。”“说的是,”金蝉子说,“我处便是西天。”
此西天非彼西天,反驳万佛之宗的如来,胆量可谓大矣!坚持佛理而不唯唯诺诺,与传统形象完全不同。作为主角的孙悟空由于忘记过去而孤独百年。他保持童真,对紫霞的爱情是朦胧的。他具有分裂性人格,是恶魔与天使的矛盾体。西游途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孙悟空,一个是他的善,一个是他的恶。善的想尽办法救人,待人温和有礼,偶有小恶作剧的调皮;恶的杀人如麻,不分青红皂白乱杀一气,是一个可怜又可怕的角色,反映了作者一种矛盾的心理。“哀莫大于心死”,当孙悟空紧握着紫纱,终于心死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西游记》未曾涉及到的孙悟空的内心世界。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年代,能够称之英雄的人太少了,所以人们才更加渴望英雄的出现,即使是神话中的英雄也好。孙悟空本来就是一个英雄,也许这是作者没有让孙悟空爱得死去活来,演出一场“灭世之恋”的原因。孙悟空从“大话”开始就无法摆脱悲剧命运,这或许是这个英雄的悲哀。至善至美为爱情牺牲一切的“灭世之恋”在天篷那里得到了完美的升华。天篷是猪八戒的转世,因“不肯忘记前世而宁愿承受痛苦”。他自嘲自毁,但赤诚依旧,对阿月的爱情执着动人,轰轰烈烈。他“举起他的宽大翅膀帮她遮挡风和杂尘,她一直坐了八十万年,天篷就默默地在旁边守候了八十万年”。“满天的银河,把光辉静静照在一只哭泣的猪身?。”《悟空传》的叙事方式也是对传统文学的反叛。文章一开头,便激化矛盾,展开师徒四人性格:三个恶棍(三徒弟)怒目而视,唐僧却说,“打吧打吧,打死一个少一个”。一改过去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传统模式。情节也迥异,唐僧在开头就被孙悟空打死,故事围绕孙悟空找寻师父鬼魂展开,并一度出现两个孙悟空,读者的期待心理屡次受挫,阅读欲望被引发。除叙事方式独特外,《悟空传》的叙事结构也很有新意。天界、人间、花果山等场景互相穿插,多条线索(以玄奘、悟空、天篷为主要线索)齐头并进,时空倒错,转换迅速,有意将前世、今世弄混,生死界限不明,表现感悟虚空的创作意图;佛、道思想贯穿始终,辛辣嘲讽了佛的伪善(如来),高度赞扬得道高僧(金蝉子、菩提)最终归于道的“空灵”的境界。《悟空传》的叙述语言使用的是调侃的口语,毫无顾忌地运用当今流行语,表现出网络文学的特点。
关于佚名性。网络文学作品中,除了接龙小说无法说出作者是哪一个之外,似乎其他类型作品都可以说得出作者的。即使多结局小说也有个主体部分作者是谁的明确概念。但是,网上作者是谁,已没有什么意义。它只是一个标定的符号,网络写作的特征就是匿名性。如榕树下评选出的很多作品几乎是匿名的,如《猫城故事》的作者快乐魔鬼,《灰锡时代》的作者Flying-max,《毕业一年间》的作者零之,《悟空传》的作者今何在。《迟到的戒指》作者人面桃花,《花焚》的作者是刀从中的小诗,《丑陋》的作者是青月僧等等,其实就连素有“网络文学三驾马车”之称的李寻欢、宁财神也不真名,也不过一个符号而已。这很像《金瓶梅》的作者署了兰陵笑笑生一样。兰陵笑笑生是谁?虽然人们有许多猜度,但真实的作者终究是匿名的。只有在匿名状态下,作者才敢于完全自由地进行表达。当作者进行网上写作时,他已经不是生活中的那个角色了。网易大奖赛后,获奖者鲜少去领奖,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他不愿意在现实中暴露自己。虚拟化,是网上民间化写作的前提。当然,还是有几个网络文学作者在现实中暴露了身份。正如前文所说,网络是个公共话语空间,一旦在媒体的追逐下,暴露了身份的作者便很难以民间立场进行网上写作了,除非他在网上另外起一个名字。这时候,他就进入又一种匿名状态了。即使作者的身份暴露了,作为一种集体性创作,作品所署的名字也与生活中的那个人不能等同,这个名字只是一个集体的共名。我们无意把匿名性与佚名性两个概念相等同。但如果说两者的实际意义是一样的,这样的判断还是正确的。
三、网络原创文学资源取向的民间化
将民间作为一种创作资源,无论是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还是当代文学史均有这种倾向,如古代文学史里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采撷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集缀而成,可以说是民间资源的一次成功地开发和利用。现代文学史上的“平民文学”、“大众文艺”等“大众化”运动,尤其是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掀起了到民间获取创作资源的高潮,毛泽东号召:“中国的革命家的文学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群众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从而解决了作家创作源泉的问题,尽管其属于自上而下地带有强制性质地民间转化,但毕竟是意识到了民间资源的丰富与强大,并有意地进行开掘。至于当代文学史,“寻根文学”、“新写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小说也采取将目光转向民间,发掘并表现民间的创作策略。
但是,前面提到的开发和表现民间,应该说没有一次进行得十分彻底和全面,要么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束缚,要么由于作家创作立场的问题,总之,并没有反映“民间”真正的声音。而网络原创文学既没有意识形态的干扰(其非主流意识形态性),其创作主体也完全是站在民间立场(自由自在性),因此,主题或题材的构思和组织上,它可以肆无忌惮地向民间撷取创作资源,在主题或题材的表现上,作家们也可以酣畅淋漓地对之进行表达。其实,由于作家所处的民间立场,在表达自己和他人的同时,也就是在无意地利用“民间”和表现“民间”。
四、网络文学民间化的意义
从网络原创文学与民间的关系角度看,中国当代小说有着向民间回归的倾向。而网络文学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当代文学民间化的延伸和深化。
以实际行动(文学创作)掀起中国当代文学的民间化转向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但作为理论观念的提出却已推迟至1985年,并且其本身是很暧昧的,因为它是在80年代启蒙主义色彩很浓的特殊语境中出现的,所以难免不被主流思潮和时尚话语所覆盖。
民间化理念出现的契机是“风俗文化小说”在1980年前后的悄悄出现。风俗文化小说的意义在以往我们总是未能给予应有的阐释,现在看来,当代小说的很多重大变革都是悄悄从它开始的。在此之前,当代小说尽管作出了极大的变革,但始终摆脱不了当前或于与意识形态主题的强大遮覆。小说虽然爆发出巨大的社会能量,但其艺术与文化底蕴却总是显得贫瘠和虚弱,小说缺少真正的生命力,无法同整个民族的文化与艺术的传统链条相连接。无论是伤痕反思还是改革主题,它们都是典型的即时性主题,小说的艺术和精神气质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1985年小说创作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间意识的复活,尽管这复活由于主潮式的寻根文学运动的遮覆还没有成为最显在的问题,但它却在深层的内在意义上成为一个真正的变革动因。正如李杭育所梳理的文学的精神的根,不是属于主流的“中原规范”,而是这中心之外的“老庄的深邃,吴越的幽默”,以及“楚人的讴歌鬼神”,它们才是“我们需要的‘根’,因为他们分布在广阔的大地,深植于民间的沃土。”
民间问题之所以在90年代浮出,首先是由于社会情境的巨大变迁,原有启蒙语境的瓦解,使知识强力话语失去了优势,小说启蒙主题与精英话语叙事的独立合法性已经面临难以成立的危境,在此情境下,小说必须借助于另一个支撑点,同时对自身的价值立足点做出新的解释,在它无法建立自己独立自足的宏伟叙事与巨人式的启蒙思想主体,同时也无法依附于旧式政治理念的处境下,它的进步性或现实批评性何在?其必不可缺的意义与精神何在?这不单纯是一个小说艺术所面临的问题,同样也是一个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归宿问题。像现代史上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他们又赋予“民间”一词以特殊的内涵——“民间”又成了与“庙堂”相对应的精神世界与空间的特殊概念,成了个性与自由的载体,本源和理想的象征。而网络原创文学应该说在承载着“民间”历史性含义的同时,也推动了其进一步的开掘与表现,顺应了文学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网络文学审美价值取向之分析
第一节 电脑的普及与社会生活的变化一、信息时代的来临
进入世纪,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中国正在空前地迈向一个信息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2年10月底,中国上网用户人数达五千八百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近五成,网民总量居世界第二。网民结构更趋优化,网民信息消费追求品质,上网行为趋于理性。而付费网民的出现并逐步增多当属今年中国互联网业最重大的变化。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预测,全球网民数量将在今年达到6.55亿,这占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而该数字在去年为5亿人。2002年中国信息消费市场继续呈现活跃、旺盛的增长势头。
与互联网迅猛发展相一致,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原创文学也有着令人吃惊的发展。各大大小小的文学网站或网络文学频道仿佛雨后春笋一般映入网民的视野。2001年底之前的资料显示:全球有中文文学网站3720个,中国大陆有以“文学”命名的综合性文学网站约300个,以“网络文学”命名的文学网站241个,发表网络原创文学作品的文学网站268个,小说网站486个,诗歌网站249个,散文网站358个,发布剧本的75个,发布杂文的31个,发布影视作品的529个。其他各类非文学网站中设有文学平台或栏目的网站共有3000多个。通过检索165篇有关论及网络文学的网上评论文章和各大文学网站的“友情链接”得知,在众多文学网站中,影响较大、发表网络原创作品最多的当数“榕树下”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
www.rongshu.com),截止2001年8月30日,该网站共发表文章619343篇,而且正以日发表作品1500篇左右的速度剧增。其他如“黄金书屋”、“橄榄树”、“新语丝”、“今日作家网”、“网络文学在线”、“汉语文学”、“白鹿书院”、“大唐中文网络文学”、“中文网络文学”、“新生代文学网”、“中国文学网”、“中国原创文学站”、“文学精品屋”、“新生代文学网”、“文学世界”、“中文网络文学”、“博库”、“亦凡”、“花招”、“网络文学城堡”等20余家文学网站办得较有特色,在网民中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号称“四大门户网站”的搜狐、雅虎、新浪和网易等大型综合性网站都开辟了“文学”视窗,登录大量的文学名著和网络原创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文学信息,它们在文学平台设置、栏目链接、文学容量和信息更新等方面,都为许多专门的文学网站所不及。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时代的来临为网络原创文学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使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正因为互联网所提供的平台,网络文学才有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局面,才被众多的网民所熟悉和接受。网络在拉近科技与人们距离的同时,也拉近了文学与人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