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人性的盲目及其碎片
-------论纽约作家鲁鸣作品中的文化心理特色
高远
过去几年,鲁鸣的名字频繁地出现在北美刊物上。他的作品在文学比赛中脱颖而出,多次获奖。2003年,华文出版社出版其文集《缺少拥抱的中国人》。2005年,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其长篇心理小说《背道而驰》。鲁鸣的作品开始引起国内读者的注意。
去年,鲁鸣的短篇小说《证明》在由哈金、余华和严歌苓三位享有盛誉的作家做评委的纽约五大道文学奖获第三名。当记者采访他,他谈起小说创作时说,“作为美国华人,我写小说是想反映在美国土地上华人的事情,而不想写国内旧事。”的确,鲁鸣的小说都以开放后海外华人为描写对象。《证明》、《纪念》、《失踪》和早期的《父亲》的故事细节里,他力图揭示人的强烈渴望导致心理的极端表现,例如《证明》中男主人对前美国女友的强奸,《纪念》里江男为痛失爱妻而光头,都展现了潜意识心理对瞬间言行的操纵, 展现了人的个性与外面大千世界的冲突,凸显了人性的盲目及其碎片。
一.
文化比较和心理阐释是贯穿鲁鸣作品的特色。他的作品,无论是诗和散文还是小说,都浸染对人性本身的反思,而这种反思则以中美文化比较和人物心理的交错来完成。这显然和他本人的教育背景有关。鲁鸣早年读哲学,后来成了社会心理学家。这种经历和背景,使他注重在文学创作中挖掘人物的文化心理层面。
在《背道而驰》这部长篇心理小说里,鲁鸣成功地运用他的心理学专业对人的心理进行剖析,把人物潜意识到有意识的过渡,从对话、周遭景物和故事本身的发展中一步步地表现出来,揭示了人性的荒诞。这一切都通过一个心理医生的叙述和心理分析表现出来。这样的小说,没有专业知识的功力,一般作家难以涉足。
鲁鸣1983年从南开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医学院教了两年哲学。这期间,他“近水楼台先得月”,选修了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为他从事心理学研究打下了基础。1985年,他考回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做了两年社会心理学研究。在北京行政管理学院执教一年后,他获美国杨百翰大学研究生院全额奖学金,攻读博士。两年后,他转学到世界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医学系继续研究社会心理学,同时在纽约精神病研究院工作,长达三年。多年心理学研究,对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无疑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背道而驰》前言里,鲁鸣说:“从文化背景和个体心理的感受的双重角度来说,纽约是人类心理学研究文化冲突最好的地方,不管是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学,还是研究个体心理学。这部小说的叙述,就是从这样的双重角度进行的,涉及到文化杂交、爱欲、宗教信仰和家庭关系”。《背道而驰》是一部有关艾滋病的作品,刻划了由潜意识被诱惑而上升到有意识地追求性爱的男人性心理,揭露了人性的盲目导致人的毁灭,具有极高的社会心理学价值。小说描写了两个纽约华人男子:画家米山和生物教授李之白。前者先后娶了美国姑娘安玛和中国姑娘雅文,三人生活在一起,最后还有婚外情;后者则在著名的纽约洛克非勒医学院做终身教授,有一个令人羡慕、聪明漂亮能干、同样获得了终身教授的妻子田麦,他患了艾滋病去世,而田麦身为研究艾滋病病毒的专家被他传染上病毒而蒙在鼓里,直到她发现丈夫早已是一个隐藏的同性恋者。整部小说高潮迭起,扣人心弦。
《背道而驰》以心理医生柳牧一的口吻,融合纪实和传统小说的写法,穿插心理分析,交叉地叙述未感染上艾滋病毒的米山和患上艾滋病致死的李之白截然不同的爱恋,展示了人性和心理的多重性和共时性。《背道而驰》里,米山到澡堂去,以画家眼光观赏美国男人裸体,注意的是男人的阳刚美而不是性。当英俊的美国教授和意大利小伙子真得要和他做爱时,他没有兴趣;同时他被艺术家迈克弄得勃起这事实,让他意识到人可以是性机器,发动马达,机器就会运作。鲁鸣写道:“在这儿,一切属于人类精神的肥沃原野已不复存在。欲望一阵阵悸动,像柔软缠绕的乱草。纯粹的肉体寄存浮尘之上,在我面前移动。……时空却好像被凝固了,人被瓦解,开始松动起来。异国情调被人的性欲夹带着,悄无声息地围拢过来,让人一如梦中,虚虚实实。”人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常常可能是背道而驰和事与愿违的。这是人性的盲点。小说里所有的故事情节自始至终贯穿这样一个主题话语。
《背道而驰》最成功之处莫过于对男人性心理的描写。几次性经历后,李之白陷入了迷乱,想入非非,做实验走神,把对身体有危害的含有放射元素的实验材料放在一张公用桌子上,被学校员工安全委员会立案,大家都责怪他,指导教授为此找他专门聊了这件事。他开始问自己:我是不是仅仅为了满足性欲或追求刺激?“在纯粹性满足中,李之白可能忘记性对象的外部标志,智商衰退,倾向于冲动。他投身到感官愉悦之中。为克服心理障碍,他对自己说,这是享乐人生。此时的李之白已从纯粹的性满足中,开始思索性取向了。他潜意识里的秘密,自动向他呈现,带有湿润的成分,就像熟透了的花果垂落,无可阻挡地掷向他,尽管还携带著某些迟疑,但是更多的企待和迫切占了上风,进入了他的内心,带著异国尘埃和情调。这时候,欲念更近似花瓣的芬芳,而非恶习或羞耻,拨动了他的遐想。像一面旗帜席卷了他,使他最终毫无保留地倾向于同性恋。这种倾向性,使得他会去寻找他所痴迷的东西,反过来由于其痴迷,志同道合的人就会来应和或寻找他”。这样的文字,小说里比比皆是。在我迄今读过的小说里,还没有哪位作家把男人性心理描写得这么透彻,淋漓尽致。这部小说的文学意义,在这点上几乎是空前的。它的参考价值,已超出了文学范围。小说中的“我”柳牧一作为心理医生,分析了米山和李之白的性心理以及文化在其心理上的积淀作用,包括各种潜意识、替换性满足、心理定势、阳具崇拜、窥视癖和暴露癖、双重人格、妄想症和其它心理。作者从好奇这一心理学普通常识开始,展开了对男人性心理的描写,直到小说结束。它在对男人的探索中达到了最本质的状态:说出男人心里的秘密和无意识,揭示了男人身心成长过程中个性、社会、家庭和时代所给予的契机和互动的后果。
《背道而驰》整部小说展现了海外特定的文化语境、异国风俗习惯和生活压力之下所产生的个人发展障碍、金钱追求、家庭纠纷、艺术和宗教信仰的冲突。这部小说与目前市场上描写海外华人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是,它在人物对话和故事细节中(比如:华人偏爱白肤色而美国人偏爱阳光色,华人吃饭有响声,美国人的小气和助人为乐),揭示了大量中美文化的差异,对读者了解海外华人心态和西方文化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也是这部小说的另一文化心理学价值。一部小说,判断其是否有价值,最重要的标准莫过于看其能否给读者带来思考。在全球化尤其是所谓美国化的今天,这部小说的出版极具现实意义。
从写作技巧上来看,《背道而驰》既有纪实写法独特的震撼人心的威力,又有传统小说诗意的叙述。这与鲁鸣是一位诗人有关(我个人认为,他的诗是他文学作品里最好的,其诗集《原始状态》最近由美国惠特曼出版社出版)。在叙事方式上,他采取后现代主义手法,不象一般的小说要么倒叙要么顺叙,而是完全打乱。一会儿以第一人称直接介入,一会儿以故事人物自己的回忆和心理医生的叙述交错,甚至把人物内心剖析只当作揣测,让读者参与,使读者必须思考和体验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事变的出奇不料,让读者自己判断、创造出有别于作者提供的文本的另一种文本,因而使阅读这部小说成了充满好奇和乐趣的创造过程。在这部小说里,时间不再是单纯的时序,而是文本内在的结构手段,即直接负荷着话语自身的组合以及叙事空间的变化。
二.
鲁鸣说:“我写的东西,应该围绕爱和欲,因为它们是生命的骨髓。”(《背道而驰》前言)。他的作品,应验了他自己的话。他将小说的虚构效果烙印在人物的爱恋和欲望中,使之产生游离于此的精神恍惚,带有强烈的梦呓色彩。
1995年11月,海外最具影响力、读者最多的 世界日报小说副刊刊登了鲁鸣的小说《父亲》。这篇作品是他小说处女作。以今天眼光来阅读这篇小说,文字叙事未免嫩了一些。然而,正是从这篇小说开始,鲁鸣把虚构融入了心理的梦幻世界,让读者在其朴素文字里感受到人性在心理的动脉中跳动,恍若隔世,又近在眼前现实中。《父亲》说的是一位留美中国学生为了生存去捐卖其精子从而成了六百九十六个孩子的生身父亲的故事。这是纽约的真人真事,鲁鸣将其移植到华人身上。本来,这种故事很容易让读者误读成科幻小说。由于鲁鸣成功地将故事重返到人物心理的瞬间活动状态,重返人性的内部呈现中,使得这篇小说发表后立刻获得好评,受到北美批评家们的关注。
鲁鸣是花旗银行消费信贷风险副总裁。他写作,完全是因为热爱。他写《背道而驰》初稿时,每天早上4点钟爬起来写到7点钟,然后去上班。他的很多诗都是在上下班火车上和旅行中写成的,而他的散文更多的是对华人在北美生活有感而发。本文不讨论他的诗作和散文,这需要更好的批评家来完成。正因鲁鸣是一位卓越的诗人和散文作家,《背道而驰》给了他足够空间展示他的诗意和抒情的才华,使这部描写艾滋病和性爱的小说丝毫不让读者感到肮脏,相反充满了美丽的光亮。正如,电影导演于晓洋指出,这部小说“题材故事新颖,人性层面的挖掘深刻大胆,充满着情爱的光辉。它为我改编拍摄成一部艺术电影提供了美好的前景。”我期待着这部精彩的小说搬上银幕。
除了3篇散文体小说,鲁鸣的短篇小说和这部长篇小说相比,在文字叙述上显得单调。然而,它们和《背道而驰》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对中西文化进行反思,以挖掘人性多层面的存在。萨特在《存在和虚无》中说:“心理绵延的一切都是反思了的意识”。正因鲁鸣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关切,使得他小说中的反思变得顺其自然,故事的描述常常通过人物心理冲突以及个性展示,彰显东西文化的碰撞。《失踪》、《纪念》、《证明》以及最近获汉新文学奖的《富翁房东》,都不例外。虽然,这几篇小说里,唯有《失踪》默默无名,没有获任何文学奖。但是,我认为《失踪》写得最好,语言同样朴实,但却很有份量。故事说的是北京大学数学尖子、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生、美国某银行职员欧阳波,很聪明高傲,瞧不起周围的人,更瞧不起美国人。可是他不善交际,在美国没有任何朋友,性格特内向而有自卑心理,同时把自己的聪明才气看得太重。这样的双重心理造成了他有一种反社会情绪,看不惯美国社会,认为中国也“stupid"(愚蠢),最后不能接受自己做错银行报告的事实,不辞而别。鲁鸣在这个故事里,把他在《缺少拥抱的中国人》里所说的中国“内向文化”这个社会学群体概念,在欧阳波这个人物上得以体现,人物情节很真实,令人深思。最难得可贵的是,这篇小说没有任何说教的字眼,完全以故事取胜。这对学哲学出身的鲁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这样说,绝不是暗示小说不能有说教的成分,而是强调小说的叙事性。鲁鸣的小说正因为具有对人性和文化反思的特点,对讨厌说教的读者而言,可能会有负面效果。不过,鲁鸣小说的叙事语言通常都很朴实,含有哲理的话语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这无疑受到那些喜爱小说含有哲理的读者钟情。小说《证明》是这种结尾的:“我目送着明亮的身影渐渐远去,消失在曼哈顿的茫茫人海里。我站在那里,发愣了好一会。面对街上匆匆忙忙的人们,我想,人的一生总在千方百计证明自己的成功,或大或小。什么时候,人活着只为了活着,无需证明就好了。”最后这两句话,不但不让人感到说教,反而对小说画龙点睛, 语重心长,让读者反思,回味无穷。
鲁鸣在《背道而驰》前言里写道,“这部小说写作的本身,亦改变了我对写作的看法。我对自己说,让我的文字朴素简单,我写的这部小说应尽量通俗易懂,普通老百姓都能读。”其实鲁鸣所有的小说,都有朴素简单这个特点。非常好读,让人产生阅读快感。在这种快感中,抒情言词和哲理的话语就像花瓣长在草地上,自然贴切,不做作。尽管,鲁鸣的小说描写的都是很离奇或超常的故事,但因为言词朴素简单,让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信。显然,他想通过离奇或超常使人性多层面及其碎片昭然若揭。所谓碎片,指本来完整的东西被打碎了,成了即定事实。如果说人性的多层面通过如今互联网这个大面具而表现得如此不可思议,那么这种多层面以个体身不由己导致人生破碎与美好共时同存的事实,在鲁鸣小说里成为叙述的平台和轴心。
鲁鸣不仅是多产勤奋的作家,更是富有正义爱心的男子汉。他写了不少关爱祖国的随笔,非常出色。他为中国大学生自杀而写的“他们为什么自杀?”和最近写的“中国会成为另一个拉美国家吗?”(见其博客
http://blog.sina.com.cn/lumingchen),内容广泛而深刻,读后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喜爱鲁鸣的文学作品,不仅是其文字,更是因为他有一颗火热的心。他的《缺少拥抱的中国人》一书,可以说是他的心之所述。目前,鲁鸣正在为中国年轻人撰写一部有关心理素质的著作。
鲁鸣大量的作品是诗和散文。包括书信形式的《一封未寄出的信》和《给夏子的回信》以及小短篇《女孩》这三篇散文体小说在内,鲁鸣只写了9篇短篇小说和1部长篇小说。让我感到惊讶,他在动笔《背道而驰》前,他只写过两篇以虚构叙事为主的小说《父亲》和《失踪》。以这样的写作经历,创作出《背道而驰》这样成功的作品,足以证明鲁鸣是具有很大潜力的作家。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和期望他从大西洋彼岸为我们带来更为上乖的文学佳作!
(见《一代飞鸿》大陆版,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