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龙市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转载]龙市改变中国人生活方式

张洁平

中国股市一年涨幅超过百分之一百三十,零七年头一个月,每个交易日平均有近七万新股民入市,许多人以信用卡取现或银行贷款炒股。「你入市了吗?」成为最新的问候语。

中国股市一年涨幅超过百分之一百三十的盛景,不但令世界舆论叹为观止,期间营造的无数小老百姓一夜发财的神话,更是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投身股海。十二年前,有一部电影讲述股市在中国初生时全民炒股的热烈景象:《股疯》。今天,中国股市惨淡近五年之后,一路飘红的走势甚至超越了当年的疯狂。

截至一月三十一日,二零零七年一月的A股新增开户人数超过一百三十八万户,中国新增基金开户人数达到一百八十五万户。也就是说,二零零七年头一个月,每个交易日平均有六万九千新股民入市,将近十万新「基民」(买基金的个人投资者)入市。这个数量,超过了去年全年新增股民和「基民」的总和。

「从六块涨到十二块」、「从九块涨到十四块」……赚钱的故事在办公室、教室、公交车、街道相传。一位名叫徐晓东的新股民在报纸上注销了他的入股经历:「我,一个普通的职员,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并不富有,把辛苦得来的积蓄,小心翼翼地存进银行,幻想着有朝一日过上有房有车有老婆孩子的幸福生活。前几日,看到新闻说最近股市大盘节节攀升,上证指数屡创新高……常听到同事在股市里发了小财,心里痒痒的,如今股市牛气冲天,我等平头百姓是否也可以趁机捞它一把?」来到证券交易厅开户的徐晓东发现到处都拥挤着人,他排了足足两个小时的队,才拿到一个新股民的户头。

证券营业厅人满?患只是现象之一。去年下半年起,中国到处都能听见人们谈论股市,「你入市了吗」是最新的问候词;银行门口排起长龙取钱投资;电视台黄金时间少不了股评,报纸杂志上,「全民炒股时代」、「基金的二十二条军规」的标题占据了一个个整版和封面;一位证券分析师说自己一天要接四百个咨询电话;退休的家庭主妇突然对国际新闻很关心,每天盯着报纸看国际油价,看美伊局势,看六方会谈……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一月二十六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已达八千一百六十五点八七万户。城市人口中股民比例越来越大,不仅影响了资本结构,也营造了一种新理财习惯和生活方式。

陈志远是广州一名大学生,财经知识一点不懂。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不断听到身边的同学、好友投身股市,几千块钱本金不到半年就变成几万,还听说一个金融专业的师兄钻研股市一年多,赚了十几万。小陈动心了,他想起自己还有五千元钱学费在银行账户里,只要在年底前上交学校就行,在金融系的师兄指导下,去年十二月底,小陈一边去开了个股市户口,一边在学校旁听「证券投资」的选修课,还在网上的财经新闻、股评分析中间泡了一个多星期,弄明白基本概念之后,他终于买进了人生第一只股票:四块三毛多钱买进,一个星期就涨到了五块出头。

小陈每天在计算机上看着红线上升,账面上的五千转眼就变成了六千,「那几天高兴坏了,钱还没到手里,天天请人吃饭,后来室友说现在走势好,绝对不会跌,建议我追加投资」。小陈说:「风险?当然有点担心,不过最近走势太好了,所有的股评分析都说没问题的啊,而且很多同学都是这么做的,绝大部分都赚了。」

信用卡取现、抵押房产贷款、典当新车……股市红火了,人们筹集资金的方式也大胆起来。信用卡高达百分之二十左右的过期还款利息,银行个人贷款百分之六点一二的年利率都挡不住股民的热情,据一位证券分析师说,每天跟她咨询的客户里面至少百分之五是准备要贷款炒股的。二零零六年十二月,银监会向各银行发出通知,继一九九七年之后再次强调坚决禁止个人贷款入市,降低风险。

京港大学生也炒股

大学生炒股不仅在北京流行,二零零六年被国企大盘股拉动上涨厉害的香港股市,也看见越来越多大学生的身影。香港中文大学读研的几个女生,每人出几千港币,一起合资买股票,同赚同赔。香港大学男生谢力行也动用了信用卡,用信用卡作抵押,从银行贷款炒股,他说:「现在大陆经济这么好,银行股份不会差的。」

在中国大陆,六十一岁的主妇王笑芳听儿子的建议,动用了自己储蓄多年的「私房钱」投身牛市,为此她还专门买了计算机,并跟儿子学会用基本的操作在网上买卖、关注股票。王笑芳六年前曾经炒过股票,「不过那时候是随便玩玩,没赔没赚」。王笑芳说,今年在家炒股,比以前多看了许多新闻,尤其是国际新闻。「在论坛上,那些股友都会把相关的新闻放上来,比如油价啊,美国选举啊,中国新出台的政策啊,日本韩国新闻什么的,我也会慢慢看,自己想想。感觉比几年前清楚多了」。

财经网站上,投资理财的板块空前火爆。中国人有钱只懂存银行的传统形象在这里丝毫不见踪迹,论坛上到处都是理财经验或者求助的帖子:「压岁钱变学费的N种变法」、「三十五岁退休,靠理财过一生」、「我的真实理财史:十二年收益三十倍」、「我与老公十年有了三套房的理财心得」、「月入四千六百,二十八岁单身银行主管如何理财」等等。年轻的网络股民增加也带来不少新鲜词汇。除了「清仓」、「跳水」、「割肉」这些股市经典用词之外,新一代股民在网络上自称「韭菜」——虽然一茬茬被割,但一直前仆后继、生生不息;炒基金的自称「基民」。

经济向好,牛市赚钱效应带动第四代股民入市,金融专家担心的,也是他们普遍「风险意识淡薄、期望收益率很高」。在二零零六年股指上涨百分之一百三十的背景下,新股民期望值较高,且他们并没有经历过熊市,一般对于风险没有强烈的概念。一月开始,证监会、银监会、统计局等多个部委都在公开场合相继向投资者提示风险。

自称「韭菜」的新股民们在一月底二月初遭遇了第一次打击,北京某报社工作的米学龄在自己的博客上兴奋地记录了股民生涯的开端:「今天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在股市进攻三千点,即将登上新千点的时候,我,一个普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第一次买进了股票。从此,我成为祖国几千万名普通的股民中的一名,将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为祖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上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幽默的笔调显示对自己的投资信心满满,没想到几天之后,三千点就成了遥远的高点,股市在两千六百点、两千七百点徘徊的日子,小米闷从心来:「不想再提。」

不过对于大学生陈志远来说,此时此刻,能不能在信用卡还款期的四十多天之内把钱赚回来,才是最重要的。他的股票最高曾涨到六块四毛,账面盈利近一万元,但却是纸面富贵,二月初,股市剧烈震荡,一天下跌百分之四,小陈的股票也跌回到四块二毛钱。他心急火燎把手里股票全抛了,亏了六七百元,他的同学还有坚持着的,在一月初高点买进,如今天天在学校网络论坛上发帖哭诉:「亏得妈妈都不认识了啊!」

低落的股民不只小米、小陈。论坛上,有网友接连贴出打油诗,纪念一去无踪的万元投资:「毕竟熊市二月中,风光不与去年同。接天个股无穷碧,散户鲜血别样红。」「牛市好,风景旧曾谙。杉杉重机红胜火,春来个股绿如蓝。能不忆牛市。」中国现在到底是什么市?比牛市还「牛」的龙市,还是泡沫市的前夜?没有人知道。

《亚洲周刊》二〇〇七年第七期



是非是我非我
2007-2-11 17:5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  

中国股市就象现在的中国人一样,一点不安稳。我本来以为2007,还会再牛一年(奥运之前嘛),可冒险的事情,看来没有必要干。


2007-2-11 22:0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综合类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