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某班上完课,在厕所里碰到该班一个学生。学生说:你好!。
这是典型的语用失败。我已经在教室里见过这个学生了,跟每个学生都说过你好了。
这不是个孤例。不少学生常常不分时间地点跟老师说你好。如果这是发生在老师之间,大家都要疯了。
还有“对不起”的使用。美国学生过度使用,比如发音错了也说对不起。这都不符合汉语的语用规律。
我们的教材基本不教语用。
*******************
今天上课讲解CM folder 里的第三学期多重选择题练习,遇到几段很难的 (马英九的政策,周洋获得奥运冠军后的大实话,异化)。如果说GLOSS 把这个定为2+,
https://gloss.dliflc.edu/products/gloss/cm_geo306/cm_geo306_act3.html, 那几段可以说是3+了。
不记得我们教材中有什么脚手架能帮助学生达到这个层次。OK, 这是proficiency。但是拿proficiency 为自己开脱毫无意义。任何proficiency都是建立在achievement 的积累基础上的。理解2+以上的东西,不单纯是个vocab+grammar 的问题,遑论我们的教材即便在这一层上也没有深入到这个练习的段子的程度。理解的下一步是话语结构的理解,再下一步是内容的理解。这个内容不是词汇意义+句子意义,而是要涉及语言外信息,背景知识,文化知识,修辞知识,联想,预设,蕴含,语气等等。
如果我们教材就是在词汇+语法上做功夫,那根本不能提升处理高层次文字的能力。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天下哪里有这么好的事。
我们教材里的presentations不够训练这种能力。那些补充的段子不应该仅仅作为应试练习使用,还应该作为教材使用。要精听,精讲,精练,精考。精考,就是要迫使学生记住这些段子里出现的生词,专名,典故,成语,历史事件和人物。
当然这是一个很恐怖的工程。耗时,耗力。
我们常常说要教会学生找关键词。但是我们老师是处于已知的一方,我们自然知道哪些是关键词。学生是未知的一方,他怎么知道哪些是关键词。他只能找认识的词。在学生眼里的一段中文,就跟下边这段在我们眼里差不多:
世耕弘成経済産業相は閣議後の会見で「関係省庁とも連携して、オールジャパンで誘致活動に取り組みたい」と意欲を見せた。BIEの規定では、大規模万博は5年に1度だけ開催でき、実現すれば国内では05年の愛知万博以来、20年ぶりとなる。
経産省の報告書によると、開催テーマは「いのち輝く未来社会のデザイン」。25年5月3日~11月3日に大阪湾岸部の人工島「夢洲(ゆめしま)」(大阪市此花区)で開くことを想定する。入場者は2800万~3千万人、全国への経済波及効果は1・9兆円を見込む。
約1250億円と試算される会場建設費は国、大阪府と大阪市、経済界が3分の1ずつ負担することも確認した。経済界による約400億円の分担金集めは難航も予想される。これとは別に800億~830億円と見込まれる運営費は、
我们可以让学生抹黑一段中不认识的词,看看还剩多少。而在剩下的认识的词中,还会有不是词的词,就是把两个挨着的字当成一个词理解了。还会有歧义的词。学生理解的基础就是这些剩下的词。我们可以看看他们从这些词语中能找到什么关键词。
关键词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一个词之所以是关键词,是因为它在一个意义系统中,与别的词发生关系。那么如果学生根本看不到这个关系,他又从何判断一个词是不是关键词?当老师告诉学生你们要注意这些关键词的时候,老师的脑子里是有这个关系的。如果学生脑子里也有这个关系,也许就用不着老师指点了。这个关系的确定,一是看英文的标题,给他一个提示,一个就是他能看懂多少词汇和句子。没有一定量的熟词熟句,学生是不可能建构起这个关系的。他就是答对了选择题,也是瞎蒙的。
我们看一下GRE考题的分析:
https://www.ets.org/gre/revised_general/prepare/verbal_reasoning/reading_comprehension/sample_questions (请先不要看答案解释,先自己做一下)
你会看到这里的答案分析,有一个基本预设,就是你基本上没有文字障碍。如果你选错了,就是对内容的理解有问题。你看懂了每个句子,但是你还没有理解说的是什么。人家就是从内容上给你讲解。
如果你坐到考场里,面对这样一个段落有50%文字障碍,you are hopeless。你只能瞎猜。托福也好,RGE 也好,都有准备材料,那么多词汇给你,就是指望你在考试前都背会了。猜题是最后一着。50个问题你都靠猜,没戏。
看看13题的第三问:
Reading 13
一个未满19岁的奥运冠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两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而且都只是因为说了大实话,让人不能不感慨“祸从口出”。
温哥华冬奥会夺冠之夜,周洋一句“想让父母过得好些”,可谓发自肺腑,并于一夜间成为感动中国的经典范例。而在面对长春市领导“还有什么要求时”,周洋的一句“父母还没有工作”,同样是一夜间,便成了“贪得无厌”的例证。
在拿到320万元外加一套90平方米住房的重奖后,再帮父母向领导要工作。这样的举动是否意味着贪心,关键要看放在什么样的评价体系里。对于中国运动员来说,夺得奥运冠军,不仅意味着为国争光、成就梦想,还有一个极其现实的意义,那就是名利双收。而这一现实意义不仅在运动员当中,即便在公众当中也已成了基本共识。
当周遭充斥着成王败寇的价值取向及生存氛围时,凭什么去苛求运动员在可以享受特权的时候放弃这个权利呢?既然都是体系内允许的奖励,奖金、住房或工作之间并无本质的区别。周洋不过是现行体育体制下涌现出来的又一位奥运冠军,她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改变一个项目在国际上的地位,但却不可能也没有义务去改变一个既有体系。当然,她也没有责任为该体系存在的问题负责。无需去指责周洋的特权,要问责就问责他们的特权从何而来吧。
1.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at has made Zhou Yang a target of public criticism?
a. She failed to win a gold medal at the Olympics.
b. She spoke the truth from the bottom of her heart.
c. She behaved in an arrogant and capricious manner.
d. She cheated in competition and lied to the media.
2.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at do Chinese athletes consider the most practical benefit of being an Olympic champion?
a. Increasing China’s Olympic points
b. Special treatment for family members
c. Gaining both fame and fortune
d. Being awarded a big new house
3. What does 成王败寇 in the first sentence of the last paragraph mean?
a. A king’s ransom
b. The King of Cheng beats the bandits
c. Gain a kingdom but lose the crown
d. Winner takes all
答案是d 。这就是在考词汇。也就是说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答不了这个问题 (有趣的是一个好学生就这个问题写了眉批,见图)。或许编题人觉得,即使没有学过,也应该通过上下文猜出来。 果真如此吗?这个词所在的句子
当周遭充斥着成王败寇的价值取向及生存氛围时,凭什么去苛求运动员在可以享受特权的时候放弃这个权利呢?
根据我的了解,学生可能看到的是这样:
当周XXX着XXXX的价值XX及生存XX时,凭什么去XX运动员在可以享受特权的时候XX这个权利呢?
虽然学生学过 “取”“向”“气氛”,“要求”,但是我在课堂上发现他们用词根推测整体词义的能力还是很差。所以即使一个词中含有一个认识的字,他们也很难从中推出这个词的意思。这是因为我们的词汇教学不太注重对词语的义素进行分析。
那么从上边这个破碎的句子中,你怎么能得出成王败寇的意思?从上下文看,只有第二段的“名利双收”是作者所谓的价值取向,生存氛围,但是这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词语揭示其关联,所以指望学生靠这个理解成王败寇不可能。
更要命的是,如果一个学生学过“成王败寇”而且学得很好。他更不会选d,可能什么都不选,因为这个成语的意思非关战利品的分配,非关江山社稷谁当家(那已经是不言而喻的),而是关于对历史人物的合法性的评判。可以说,原文中这个成语用的并不合适。不能说使运动员名利双收的体育奖励制度是一种成王败寇的制度。尽管可能词典里把它翻译成winder takes it all,这个翻译并不等值。有趣的是,这个英文表达倒是跟短文的话题沾边了---得冠军应该享受任何物质回报,遑论形式。歪打正着。
此文还有不妥的地方是说周洋有特权。周洋的得奖权并非是什么特权。使用特权这个词给人的印象是作者也不赞同周洋。此是外话。
归了八宗,我的意思就是说要扎扎实实地达到2+以上,一定要有可靠的词汇量,这是起码的。靠猜不行,除非问题问得不够2+以上。
请看第一题,学生都答对了。是因为到了2+吗?我觉得不是,是因为他们就算什么都没懂,还是看懂这这句话 “因为说了大实话”。因为这个问题首先就告诉了学生,这里有个public criticism。 而他们到处找也找不到“批评”这个词。只有“祸从口出” “贪得无厌”告诉读者周洋受到了舆论的批评。有的学生看懂了“贪得无厌”,就明确知道答案一定在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都是抽象议论而且生词很多。学生自然要避难就易。然后eureka! 我看到了“因为”,于是他们都把那句划了线。
那么他们答对了第一个问题,真地看懂了本文的说理结构吗?不信你追问一下:Who criticized whom? What do they criticize him/her for?
“说实话" 怎么能够为人诟病呢?同样是实话,为什么前者感动了中国?
如果把答案写成“她企图用自己的冠军地位绑架领导”or“She tried to abuse her Olympic championship" ?
深层的东西没有被问到。
问某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是可以的。如果我问这段话,我就问“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在此文中指的是什么,不仅仅是字面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