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也談周恩來的晚年
最近聽說出版了一本有關周恩來晚年的書。我沒有看過。我太太一般不讓我買書﹐
只能借﹐說是要繼續保持發揚艱苦奮鬥﹐勤儉治家的優良革命傳統。不過這本書雖
然沒有讀過﹐可周恩來晚年這段時期﹐是我親身經歷過來的。我雖不知道上層政治
鬥爭的內幕﹐但我知道一個政府頭頭是怎麼對待老百姓的﹐因為這是不保密的﹐也
不可能保密。老百姓只關心自身的境遇﹐從不在乎屋頂上狗兒打架之事﹐除非狗兒
打架影響到自身的安危。周恩來在晚年究竟對老百姓做過什麼好事﹖這應該是有目
共睹的。胡耀邦還促成過對右派分子這一全國性大冤案的平反﹐還為老百姓做過這
麼點好事。相比之下﹐周恩來還不如胡耀邦。老百姓評價政治人物就是這麼簡單。
你為百姓做過好事﹐你就是正面人物﹐否則﹐你只能成為百姓心目中的反面人物。
對反面人物總是加以否定的﹐不管他是誰﹐不管他是皇帝﹑總統﹑主席﹑總理﹑部
長﹐還是什麼其他有頭有臉的大人物。
歷史的記載總以公開的活動和言行為准。私底下的情況誰能證明是確定無疑的。甚
至寫回憶錄也可能裡面大有水份。讀者也無法證實。所以周恩來給百姓的印象是對
毛澤東俯首貼耳地順從。如果他能對毛的倒行逆施加以反對的話﹐中國的歷史可能
會有一點兩樣﹐文革可能就不會發生。彭德懷敢於不顧烏紗帽﹐而上萬言書﹐為民
請命。周恩來連這點膽量也沒有。不要強辯說﹐他是為了顧全大局﹐因為在他顧全
下的大局卻每況愈下。按理說﹐為了中國的前途﹐他應該與主張發展經濟建設的劉
少奇站在一邊﹐反對毛澤東不斷帶來的政治災害。結果劉少奇被打倒了﹐中國的經
濟一落千丈。這就是“賢相”的作為嗎﹖說他為了保持自己的烏紗帽而處處向毛妥
協﹐是一點也不過份。文革後期﹐百姓完全能感到毛周關係起了微妙的變化。當時
百姓能感到明顯的跡象﹐毛要把權力移交給所謂的“四人幫”。林彪被毛周聯合搞
下去後﹐周恩來就成了“四人幫”上台的又一個障礙﹐所以矛頭就直接指向了“大
儒”。如果他對毛的態度到晚年有了變化﹐這是跟他本人的利益有關﹐跟他手下一
伙人的利益有關﹐跟百姓的利益毫無關係。
外國諺語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因為毛一直搞運動﹐弄得天怨人怒﹐而“四人
幫”更不是好東西﹐且當時百姓沒有第三種選擇﹐所以在毛周之間﹐傾向於周。如
果當時美帝國主義能夠像打小獨裁者薩達姆一樣﹐揮師進入中國﹐民間必定簞食壺
漿以迎。如果你當時是百姓的一員﹐你一定會有這種感覺。當毛死的一刻﹐多少人
扳著臉低著頭站在他像前默哀﹐卻是心花怒放﹐祈求他的死會給中國帶來新的希望。
所以當時百姓挺周是默默表達了反對毛及其“四人幫”的態度﹐而並不因為周恩來
帶給百姓多少好處而“愛戴”他。終其一生﹐周都在執行毛的給國家人民帶來災難
的錯誤路線。所以他沒給百姓帶來過什麼好處。百姓不會把他當作大恩人看待。這
種情況與“四人幫”垮台後﹐人們擁護鄧小平不一樣。那時﹐人們知道鄧小平是會
搞資本主義的﹐所以對他充滿了希望。他的改革開放政策得到了人們的擁護﹐儘管
最大利益的獲得者還是他們自己人﹐但總比過窮共產主義生活為好。如果他不對學
生進行屠殺﹐他給百姓的印象或許不會這麼壞。後來由於貪污腐敗越演越烈﹐百姓
只能再抬出毛澤東來﹐演出了對毛懷念的鬧劇﹐以表示對鄧的反對。甚至民間說
“寧要四人幫的三十六元﹐不要鄧小平的高物價政策。”可憐而無奈的中國人民只
能用擁護他們中的一個人來表示反對他們中的另一個人。現在只能以挺胡錦濤﹐來
暗示反對極端貪污腐敗的江澤民一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