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江南水乡乌镇(组图)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冬雪儿

#1  江南水乡乌镇(组图)

江南水乡乌镇

第 1 幅

第 2 幅


2011-10-28 10:1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2  

还有图片,等网特打瞌睡去了时,再传。


2011-10-28 10:3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杨林

#3  

漂亮!


2011-10-28 14:5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4  

  江南水鄉,果然名不虛傳。唯渡船有點不協調。要烏蓬船,或畫舫才好。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1-10-28 15:5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5  

谢谢杨林和XYY老师分享和关注!诚挚感谢!我就说实话吧,我拍的所有图片,都是特别为爱伊甸、支持伊甸、关注伊甸的各位大家朋友拍的!拍了很多图片,只因网特密切注伊甸,一时很难将图片传上。

回答XYY老师:我也是很失望,江南水乡已经没有真正的乌蓬船了。不过我们还是坐过改良了的乌蓬船。小得象个玩具。


2011-10-29 11:5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6  

江南水乡真是很美。乌镇和西溪湿地,尤其美不胜收!

强烈向各位大家推存,如果你们回故乡,乌镇和西溪湿地,是很值得一游的地方。原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


2011-10-29 11:5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7  

谢谢杨林和XYY老师分享和关注!诚挚感谢!我就说实话吧,我拍的所有图片,都是特别为爱伊甸、支持伊甸、关注伊甸的各位大家朋友拍的!拍了很多图片,只因网特密切关注伊甸,一时很难将图片传上。

回答XYY老师:我也是很失望,江南水乡已经没有真正意义的乌蓬船了。不过我们还是坐过改良了的乌蓬船。小得象个玩具。我坐在船上还问别人,乌蓬船在哪儿。被问者说,你坐的就是乌蓬船呀。


2011-10-29 11:5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8  

  這麼說,烏蓬船也與時俱進了。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1-10-31 16:5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9  

谢谢XYY老师持续关注、分享!

是呀,烏蓬船与时俱进了。改良得我连拍一张照片的心情都没有。我在相机里面找遍了,竟然没有拍一张烏蓬船的照片。可想我当时的失望心情。


2011-11-6 07:4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10  

江南水乡乌镇
朱晓玲

到了乌镇,才真切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秀逸和清雅之魅。

的确,江南水乡——乌镇,很美。美在她深厚、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街景的古朴、淳厚和风雅。有文字记载,乌镇,“属于马家浜文化类型,始于新石器时代。六千多年前,乌镇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里。” 走进乌镇,如同走进历史文化博物馆,自然博物馆。使你感觉自己的渺小和浅薄,粗糙。乌镇的美,还美在她宽阔、蜿蜒的悠悠河水,流淌过百步桥(注:西栅素有百步一桥之称——作者注)时荡起的阵阵涟漪;美在“元宵走桥”的民俗风情;美在自然景物和民居房屋的雕梁画栋相融一体的和谐;林木的浓荫遮天;这里那里一丛丛一棚棚婀娜、丰饶的花红柳绿植物和灌木的原生态;美在小桥流水人家,河中船上艄公的摇橹声声;美在“……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茅盾《大地山河》)的“人家尽枕河”的水乡旖旎风韵。

可是,使我深感惊异的是,乌镇的西栅,是一座空城。除了游客和商铺酒店旅馆,这儿的原居民全都被迁徒出了乌镇(西栅)。少了人间烟火,没有人居住的西栅,给我很怪异、冷森的感觉。(很奇巧的是,这又丝毫不影响我对西栅的欣赏之情。)我比较不能接受,这种为了所谓保持原生态环境不受破坏,而将原居民全部迁出的作为。空城,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一些不好的事件。如战乱、如瘟疫、如前苏联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切尔诺贝利http://news.cn.yahoo.com/newspic/news/13859/、如2011年3月日本福岛的核泄漏http://www.dzwww.com/rollnews/news/201103/t20110317_7062170.htm等等。人类在发生不可抗拒的灾难时,才会发生空城空村空巷。而美丽妖娆的西栅,以发展旅游业,保持原生态(原居民也是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啊)不受破坏为由,将原居民迁(说严重一点,是驱逐)出,实在是一种因噎废食之举。一个没有原居民的城池,如何能称之为城?美丽的乌镇西栅,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礼物。享受这种礼遇的,理当也包括当地的原居民。嗨,在此问题上,我没作过多研究,不好多赘。还是让我回过头来,说我喜爱的乌镇吧。

乌镇,分东栅(令人费解的是东栅的原居民好象没有迁出)和西栅。许是因为西栅的游人比东栅游人要少许多,水域更为宽阔,石桥、亭台楼阁更为奇丽之故吧,我特别钟情于西栅。到西栅是要摆渡而去的。当然,也可由古木、新树浓萌匝地的曲径小道走去。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就可走到。那天,我们是坐渡船去的河对岸。带队的叶老师,说是要我们体验一下在水乡坐渡船的滋味。说是对岸,其实相距很近的。我在船上好象还没坐稳实哩,船就到了对岸的码头。我问,“这就到西栅了吗?”“是呀,到西栅了。”不知谁在作答。我起身,意犹未尽地随大家走出了船舱。

西栅是由12个小岛组成,多支河流密布,纵横交错。很显然,西栅水域比东栅水域宽阔许多。在我看来,西栅简直就是一座美丽的水城。所有房屋,都似建在水中央。而连接京杭运河水系的河流,织成了西栅连接大街小巷的河之网。由“南塘桥”、“通济桥”、“仁济桥”、“咸宁桥”、“定升桥”、 “放生桥”、“万兴桥”、“ 通安桥 ”、“宋家桥”等七十多座造形迥然不同的石桥,贯通、联结东西南北中,从而将西栅纵横交错的河流连成一体。形成了“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临河水阁”的独特江南水乡景致。在这七十多座石桥中,最为著名的怕是“雨读桥”了。

“雨读桥” ,位于昭明书院西入口处。呈东西走向,桥东堍是昭明书院西入口。比其他桥有所区别的是,雨读桥桥面上盖有一座小亭阁。亭阁的北面,有一壁连接着桥面的墙。络印着岁月瘢痕的墙体上方,开有一孔不大的木板推窗。木板推窗的再上方,有一木制、不知出自谁之手的“雨读桥”字屏。亭阁的南侧,有狭小的“美人靠”。是供游人小憩,或是供旧时读书郎在此安静读书吧。据说,历史上的乌镇,乡里办学成风。贫寒的农家子弟,晴天在田地里耕种,雨天聚集在“雨读桥”上读书习字。故,此桥被谓之:雨读桥。不知儿时的茅盾,在此读过书否?

     西栅烟波浩淼、纵横交错的河流;古朴的街景;一座座造形迥异,或玲珑、或墩实,或拱形、或月牙的石桥;还有古老的染房、纯手工制作的酱油作坊、百年邮政局、弥漫醉人酒香的传统酿酒作坊;手功制作牛角梳小作坊;让人馋涎欲滴的“ 青团子”、“乌米饭” 、“定胜糕” “芡实糕”、“红米麻糍”等各种风味小吃;一座座飞檐画栋的亭台楼阁和一幢幢门窗雕琢精细的木格、花鸟走兽的民屋,组成了西栅一幅幅动人的美景,如画似诗。使你迷恋和沉醉其中、留连忘返。

走在古镇的石板巷,恍惚间,你以为时光倒流至远古时代。分明见,那迎面不远处,有谁家俏丽媳妇手挽装满衣物的竹篮,由历史烟尘深处,娉娉婷婷向我们迎面走来,转而拾级而下,到河边浣纱……戏水……“邦、邦、邦”的棰衣声和女子轻俏的笑声,传到了水天一色浩渺的远处……


2011-12-25 11:5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11  

  閱雪兒佳文,猶親歷水寮、親聞搗衣聲也。“原居民也是原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啊”,說得很對。人文人文,無人何來文?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1-12-26 16:4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12  

谢谢XYY老师赏读!“親聞搗衣聲”的民俗风情,现在只能是在想象中才有了。乌镇西栅将原居民迁出,进行空城经营,在我心中总是个疙瘩。我们湖北有个民间俚语:屋要人撑。没有人居住的房子,会很快垮掉的。


2011-12-29 02:0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图库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