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转载] 关于温家宝记者招待会上几句汉语的英语译文
最近网上有很多文章,评论外交部张璐女士为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作口译一事。就我所见到的而言,这类文章对译文评价很高。有篇文章,还把译者的五处古汉语英语译文,作为资佐其观点的例证,并附以所谓专家点评。该文五处例证的前四处及点评如下:
温家宝总理所引古汉语
1 行百里者半九十。
2 华山再高,顶有过路。
3 以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4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张璐的英语译文
1 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 side.
2 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
3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4 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专家点评
1 “Fall by the way side”在英语中是半途而废的意思,用英语中的成语来翻译中国古语,对接得很巧妙。
2 后半句翻译得非常好,always (一直)表现出誓要登顶坚定信念。
3 “九死”翻译成thousand times(上千)次,很地道。
4 如果把“my”换成“one’s”会更客观一些,总体来说用词非常好,把握得恰到好处。
此类文章对张女士赞扬甚多,有的称其“是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的首席翻译”。
笔者不了解这次记者招待会的实况,无法(也从未想过要)对整个译文置评。但我相信,网上多数文章对张璐的赞扬是有道理的,而张璐能被挑选出来做温总理的译员,这个事实本身就说明她有较强的英语基本功和业务实力。但是,当我们看到张璐的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她还有需要锦上添花之处。笔者仅想就前文所提及的四句古汉语的英语译文应如何改进,谈点个人陋见,以求与相关人士商榷和能得到行家的批评指正。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英语译文,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译法,因为它与汉语原文在意思上根本风马牛,不相及。《新华词典》在1103页上讲:“【行百里者半九十】《战国策.秦策五》:“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意思是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喻指做事情愈接近成功愈困难,因此更要努力、谨慎。”这个释义非常准确。而英语译文,是说走百里之遥路程的人当中,有一半人(half of the people)未走完就可能会(may)倒(fall)在路边(by the way side)。这一译法与汉语原文的意思相距甚远。这句话到底应该如何译,可能不同人有不同译法。笔者不揣冒昧,试给出含义相同的两种译法:
Walking the last ten miles of a one-hundred-mile distance is just as demanding as walking the first ninety miles.
Walking the first ninety miles is only half the completion of a one-hundred-mile journey .
其次,“华山再高,顶有过路”的译文“No matter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one can always ascend to its top”是说,不管华山有多高,人总能登上其顶。这一译法着重强调人登顶的决心和主观努力。而原文是在指出一个客观事实:华山虽然很高,顶上还是有可走的路。可见,原文与译文在意思上略有不同。另外,从温总理的讲话可以清楚看出,要登顶的人是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而不是别的什么人。但译文中所用主语不是 we,而是one,而one可以指代任何人,这就成了谁都有能力登顶,显然加大了原文与译文在意思上的差异。我的两种陋见译法:
High as the mountain Huashan is, there is still a way to scale it.
Though the mountain Huashan is very high, there is a road leading up to its top.
再次,第三处汉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中的“余心之所善兮”是指屈原所认定的正确并坚决要实施的那些政治主张。这些政治主张包括如何在楚国实行政治改革,如何使楚国变强,如何与楚国之奸宄作斗争,等等。所以,用“理想”即“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来译“亦余心之所善兮”,是不够的,因为他的政治主张涵盖了他的理想,但理念意义上的理想,不能概括他的政治主张。此乃译文第一个不妥之处。
另外,“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传达出的意思是他“对死不后悔一千次”,而不是他“不后悔死一千次”。这是译文的第二个不妥之处。因为这一不妥,导致了第三个不妥,即not的歧义。not一词用得不好会产生歧义,例如“He didn’t work the whole day yesterday ”这句英语, 既可以理解为他昨天并非一整天都在干活,即他只是部分时间在工作,也可以理解为他昨天一天都没有工作,即他全天都没干活。而“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正是这样一个歧义句。句子讲不会regret 一千次,这是不是说会regret八百次、三百次,或十次八次,听到此话的人不得而知。需知,即使regret一次,也会违背汉语原文。
第四个不妥是would的用法。译文 “I’d not regret” 中的would 用得不太合适。Would一词在意思上有某种虚拟。应当用will 才能表达出屈原至死其志不移的决心。
第五处不妥是regret一词用法错误。简单地说,regret一词就其含义讲,主要有二:一是对悲情事实或事件表示遗憾或后悔,从词的用法上讲,是在regret后跟名词或动名词,或that-从句。例如:“to regret someone’s death/We’ve always regretted selling the farm.”(《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LSH》, 下略为《LONGMAN》) “I regret being unable to help/I regret that I cannot help.” (《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下略为《ALD》)。 regret的第二种含义是即将披露某种不好的消息,从词的用法上讲,是在regret 后跟带to 的动词不定式,一般情况下跟to say/to inform /to tell等一类动词。就此《LONGMAN》的说法是:“I/We regret to say/to inform you/to tell you fml (used when bad news is to follow):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you are to be dismissed next week.”《LONGMAN》的这一说法是正确的。《ALD》给regret的第二条释义是: “feel sorry for; be sorry (to say, etc; that …)”,既然如此,译文在regret之后直接跟动词不定式to die显然是错误的,除非regret后跟 to die要表达的意思是屈原说完此话就要去死。
这句译文还有一个不妥之处是:译者想用a thousand times to die来译“九死”。屈原因为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受到极大的迫害。他在《离骚》中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女夸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可见他伤怀痛哭(掩涕),哀叹自己人生的不幸和艰辛(哀民生之多艰);他虽提出了不同意见却还是尽量约束自己(余虽好修女夸以鞿羁兮),但仍然早晨遭到围攻和批斗晚上就被打倒和罢官(謇朝谇而夕替);他被夺权并受到整肃(既替余以蕙纕兮),但他还是要坚持重申自己的正确主张(又申之以揽芷);他坚持要推行自己认定是正确的那些政治主张(亦余心之所善兮),为此被迫害和被整得死去活来他都不后悔(虽九死其尤未悔)。从整个上下文看,屈原所说的“虽九死其尤未悔”中的“九死”,既不是说他对自己已经死了九次并不后悔,也不是说他对自己将要死九次不会后悔,而是说他被迫害和折磨得九死一生,但他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不后悔。换言之,他为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他并不后悔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我的两种陋见译法:
My hellish distress is the price I have paid for my unyielding political position, but I will never regret taking that position.
Because I persevered in my political ideas, I am suffering next to death. But I will never regret my perseverance for all that.
最后一句古汉语的英语译文“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也颇值得商榷。“conscience”是良心、良知一类意思,“untainted”的意思是没有变质、没有变味、没有变坏、没有被传染、没有被污染、没有被弄脏等一类意思。说“尽管外界有谣言和诬蔑,我的良心并未变质/变坏/变得不好”,这既不符合温总理的本意,在文理上也根本不通,因为别人的造谣诬蔑和总理良心有无变化,二者之间并无逻辑上的联系,更何况汉语原文根本不涉及总理良心有没有变化。记者把一些人对中国代表团的恶意攻击和造谣中伤搬到了温总理的当面,要总理回应,用意是十分清楚的,总理当然要反驳、反击。“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就是反驳、反击。这句古汉语在此处的含义是:有人造谣言中伤我们,想诬我清白,但他们是徒劳的。“人或加讪”是说有人在恶意攻击我们, 想诬我清白。“心无疵兮”是说我们的清白是人所共知的,也是那些心怀叵测者们想诬却诬不了的。这层意思从总理讲话的下文和从何亚非与会并“代表中国政府代表团表示抗议”可以看得出来。对这句古汉语,我的两种陋见译法:
Some people have laid all kinds of charges at our door only to blemish our character in vain.
No one can tarnish our integrity by resorting to fabrications, slanders or whatever.
还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引文中的所谓专家点评。不客气地讲,这些点评,都是信口开河。以第一条点评为例:“fall by the way side 在英语中是半途而废的意思,用英语中的成语来翻译中国古语,对接得很巧妙。”首先,fall by the way side根本不是成语。其次,这一说法根本没有半途而废这层意思。像“他写书半途而废”,“他上学半途而废”,“他盖房子半途而废”,这些“半途而废”能用fall by the way side来译吗?再次,“用英语中的成语来翻译中国古语,对接得很巧妙”这个说法表明,点评者连“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汉语含义都不懂,还妄言“对接得很巧妙”,岂非不懂装懂?至于其他几条点评中的问题,都是显而易见的,此处不再一一讨论。应当指出的是,点评者这种不懂装懂又信口开河的学风是非常有害的。
对张璐的几处译文,笔者谈了一些个人浅见,并给出了自己的浅陋译法。很可能这些看法和译法都是错误的。但我谈出这些个人意见,旨在和大家共同讨论,以求取教益。我相信,通过讨论,笔者定会从方家赐教中受惠至深。窃大喜矣。
转自刘小学生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