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原创] 在美国,许多人都白活了一生(即兴写作)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程宝林

#1  [原创] 在美国,许多人都白活了一生(即兴写作)

我看《激情沙滩河》视频  



此刻,是美国的周六。夏威夷时间,晚上9点。

下午4时左右,看到二妹从荆门发来的电子信,说爸爸打电话给她,原来,乡下老家,来了一位黄姓叔叔。他就是20多年前印刷《雨季来临》的黄金泉先生,父亲的同学和几乎唯一的朋友。原来,他的侄子大学毕业分配到成都,有急事需要我帮忙。

我立刻打电话回去,母亲在厨房里忙碌,招待一大屋子客人,说是麻将都开了两桌。问明要帮忙的事情,我立刻给成都的老朋友打电话,作出安排。得到承诺后,我又打电话到老家,这时,正好是中午,家里开饭了。

这一番荆门-檀香山-成都的三角联系完毕后,我到弹舌音网站,逐一观看《激情沙滩河》视频。

首先,我要听家乡的语音。

画面中,见到乡村禾场上,宴开数桌。袒胸豪饮者,是我20多年的兄弟周平琳。1986年夏天结识的朋友,如今来往的只剩黄旭升和周平琳两位了。他们各有发展,都令我欣喜。
有的人,我一眼就能认出来,比如,范青枝。更多的是我不认识的面孔,但我知道,他们和她们都是我的故乡人。如果我置身他们中间,我立刻就能感受到热情和亲切。

农新瑜的民族吹奏乐造诣是我一直想见识的。这次,终于听了两曲。前几年去云南,购得葫芦丝CD一盘。农兄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与那个叫哏德全的高手的演奏,在我听来难分上下。那支箫曲更是了得。在我看来,箫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吹的。两千年前,监利人伍子胥流落吴国,曾经吹箫乞饭。低沉悲怆的箫声里,隐隐传来杀伐之声。

我想,大家一定很羡慕我在”人间天堂“夏威夷的生活。我目前租住的公寓,举目望去,都是莽莽苍苍的森林的树梢。我说是森林,是因为那林子禁止进入。森林的尽头,便是远山。楼下有一座巨大的游泳池,我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游泳,而常常,我是唯一的“游客”。

今天,我得到了一盆韭菜。我阔大的阳台上,目前已经种上了辣椒和西红柿。

自由、民主的天空。美元薪水。毫无污染的土地。这些都很美好。
独独没有人气,没有人与人的来往、沟通和交流。

最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见面一叙》。在美国,见面不容易,一叙更难,袒露灵魂一叙,几乎不可能。

看到家乡的朋友们,在大自然的环境里,狂饮,高歌,劲舞。我真得很羡慕大家。因为,在那片土地上,人们是在真实地体验每一天。尽管他们作为工薪阶层,薪水并不太高,但这样的日子是实在的,烦恼与喜悦。至少,在那里,男女之间,可以适度地开玩笑甚至调情,如果因缘际会,还可以有灵与肉的碰撞,有故事,有风波,有诱惑与拒绝诱惑。

在美国,日子就是一张纸。

为此,我祝福家乡的文友们,珍惜现在的好心态,好情绪,写出有人间况味的作品来。

美国生活太孤独了。隐私、人际距离、“性骚扰”过敏症......一句略带风情的话,很可能招致一场诉讼。

所以,当我看到农兄吹箫时,有一位女孩上台去,奔放起舞。我知道,这是青春和生命的张扬和绽放。

在美国,许多人都白活了一生。

2009年8月1日,夏威夷,即兴而写。  

(在家乡湖北荆门的弹舌音网站www.tsybbs.com上,看到该网站成立4周年庆典活动“激情沙滩河”视频,有感而发。)


2009-8-2 02:54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2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程宝林 at 2009-8-2 07:54 AM:
我看《激情沙滩河》视频  



此刻,是美国的周六。夏威夷时间,晚上9点。

下午4时左右,看到二妹从荆门发来的电子信,说爸爸打电话给她,原来,乡下老家,来了一位黄姓叔叔。他就是20多年前印刷《雨季来..

“在美国,许多人都白活了一生。”——宝林这句话说得是不是太太那个悲观了啊。我是喜欢你这篇文章的啊,很亲近。湖北啊湖北多亲近的地方。


2009-8-2 03:3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笑雨

#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程宝林 at 2009-8-2 07:54 AM:
我看《激情沙滩河》视频  



此刻,是美国的周六。夏威夷时间,晚上9点。

下午4时左右,看到二妹从荆门发来的电子信,说爸爸打电话给她,原来,乡下老家,来了一位黄姓叔叔。他就是20多年前印刷《雨季来..

在美国,许多人都白活了一生。
---我倒多少有些同意这句话。所以我现在正在拼命抓住“青春的尾巴”用力的拖住,去
快意人生,少白活一点~~


2009-8-2 04:3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蓉琪

#4  

我想这或许是你一时的情绪之作吧。

说不定你的家乡人看你有森林、远山、泳池、大房子,也会唏嘘自己“白活”。是不是人只能过一种生活,当看到还有别的美好事物存在而自己得不到时,都会发出“白活”的感叹?


2009-8-2 05:5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如梦

#5  

人不能老是“快意”,也不能老是寂寞,极端了都不好。就象有人说,生活在有四季的地方的一点好处就是,总是有变化,有期盼。

前几年去夏威夷的时候,和两位导游、司机闲聊。都是中年以后从美国大陆搬过去,现在做着这个轻松的工作,收入和支出差不多相抵,但觉得悠闲自在。我想,他们和我们的心态不同,文化有非常大的关系。他们没有文化上的寂寞和失落。


2009-8-2 09:5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章凝

#6  

宝林要注意不要沦为“标题党”哦。

老美的生活比我们丰富多采,老中多的地方也喜欢一道扎堆,宝林比较不幸,深表
同情,劝你就忍一忍吧,千万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我的黑暗是一湖水,我的光明是一条鱼
2009-8-2 10:2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晨思

#7  

宝林这么说太悲观了,除了中国,我生活过三个国家,澳洲-新加坡-美国,还是最喜欢美国,到了中年开始非常enjoy life,对国家的概念早已模糊,我觉得住在哪里未必那么重要,主要是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发生彻底变化(or ‘enlightenment’),让人更能投入生活。增加自己的兴趣爱好,从各层面都能感受到生命的活力,美国人对生活的态度多是积极乐观的,喜欢运动喜欢玩,很能干,很自我,一个极有活力的国家。

中国的人情味很重,这是好的方面,但是大环境尤其是人的文明素质太差,我已经很难适应了。每次回国一周就想很快逃回安静的美国,当然我在国内近亲已经不多。

我也是即兴回复啊


2009-8-2 10:4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杨林

#8  

同情一把。

说句不太客气的话,有点坐井观天的味道。“在美国”改成“在夏威夷”还贴切一点。

交往,是双方的事,自己不去和人交往,别人怎么跟你交往?你不知道人家毕业于何校?你跟人家交谈过吗?深谈过吗?

我现在有时还得躲掉一些交往。


2009-8-2 12:2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Armstrong

#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程宝林 at 2009-8-2 07:54 AM:
我看《激情沙滩河》视频  

此刻,是美国的周六。夏威夷时间,晚上9点。

下午4时左右,看到二妹从荆门发来的电子信,说爸爸打电话给她,原来,乡下老家,来了一位黄姓叔叔。他就是20多年前印刷《雨季来..

宝林兄的“寂寞”我时时感受到,偶尔也有“白活了”的哀叹。生活中没有多少精彩
的东西,有时甚至会冒出“不活了”的念头。但是,宝林兄这样长篇大论写下来,
反而可能会给人以“矫情”的感觉。

我们都是老大不小移民到一个非常陌生的国家,语言完全不同,文化生活习惯迥异,
在人口数量上又是绝对的少数。所有因素凑在一起,哪有不寂寞的道理?

美国人当然没有孤独寂寞的感觉,但是,如果你细心观察一下他们的生活,很快就
会发现,他们的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甚至亲友之间的联系绝对没有国内的中国人
那样紧密。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和美国相比,中国国内的经济长期处于落
后的状况,社会能提供的服务和保护不多,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人治社会,等等。孩
子入托上学要找人帮忙,要托人找工作,买火车票、进医院看病需要找关系,甚
至同事之间要相互借钱,搬家都要互相帮忙。。。可以这么说,没有相互的联系和
相互的帮助,一个人在中国的社会中很难生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美国等西方
社会,受过较好教育的人的比率比中国人要来得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不愿
意过分紧密交往。中国大学里的老师们,即使住在一个门洞里,也不会互相敲门串
门子吧。

中国经济的欠发达和社会的人治,是促使老百姓生活中交往密切的最重要因素,而
老百姓交往过分紧密,反过来,又导致了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的难以建立。老百姓
交往过密,产生了很多的社会和家庭矛盾。中国的婆婆和儿媳之间的关系和美国的
本质上一样,没有很深的感情基础,她们之间就很容易产生矛盾。在中国,“老婆
婆头上三根针,出门就讲媳妇经。”可是在美国,这种现象就少多了。原因很简单,
美国人的生存空间大多了,婆媳不需要住在一起,自然矛盾少多了。

要想让我们在美国不“白活”,唯一的办法是不断地改变和调整自己。打一个很不
恰当的比喻,就象有人说的那样: 如果你无法反抗强奸,那么最好学会把强奸当作
做爱去享受。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热闹,最好的办法是搬到东西海岸和五大湖等地
区,那里工业发达,人口稠密,中国人多,但你必须忍受房价高、交通拥挤和上下
班路途遥远等缺点。南方、中西部人口稀少,工业欠发达,少数民族人口少,
容易患上孤独和寂寞的毛病。但是,在那广袤的土地上,如果能学会洋人的那一套
的生活方式: 打猎垂钓野营CANOEING,RAFTING 等等,周末上上教堂,你的寂寞感
就会少多了。我已经和我们系里的TECHNICIAN说好了,等我过一阵忙完了,跟着他
去打枪俱乐部,玩玩枪,等天不热了,和我WIFE去钓鱼。

笑雨MM说,她正抓住青春的尾巴,在尽情地享受人生。我就想问一问,她能否向我
们这些没有青春尾巴可抓的人提供一些线索,怎样去做,虽然不能尽情地,但能一
点点地享受人生? 夏威夷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据说,那里有很多穿草裙的姑娘,宝
林兄能否也穿上草裙走出去? 记得几天前有人在伊甸园帖他的长篇故事:爱上穿草裙
的男人。


2009-8-2 12:3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程宝林

#10  

各位兄弟姐妹:鄙人即兴写了一篇(是在家乡网站的发帖栏里直接写的),安上一个章凝所说的吓人标题,就引来了如此热烈的讨论,很高兴。尤其谢谢阿壮兄的长篇大论,我深以为然。有的朋友觉得我过甚其辞,部分原因在于我说出了真话,即在美华人的精神孤寂问题及快乐度,这对于身居美国的骄傲感有所损害。

作为一个写作者,国内的生活积累差不多用完,两度来美国,前后13年,没有太多的生活积累(这13年间所出的8本书,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国内的人与事)。我不知道别人的人生,写作就会发生危机。

我的车里,备有两个冲浪板,海就在10几分钟车程的地方,但我从来没有去过,因为,一个人去,显得有点傻;两个人去,找不到那个愿意结伴而去的人。


2009-8-2 13:01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笑雨

#11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rmstrong at 2009-8-2 05:38 PM:


宝林兄的“寂寞”我时时感受到,偶尔也有“白活了”的哀叹。生活中没有多少精彩
的东西,有时甚至会冒出“不活了”的念头。但是,宝林兄这样长篇大论写下来,
反而可能会给人以“矫情”的感觉。

我们都是..

>>笑雨MM说,她正抓住青春的尾巴,在尽情地享受人生。我就想问一问,她能否向我
们这些没有青春尾巴可抓的人提供一些线索,怎样去做,虽然不能尽情地,但能一
点点地享受人生?

---那天你请我吃饭的时候,我来面授机宜~~


2009-8-2 14:0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Armstrong

#12  

宝林兄,

“我的车里,备有两个冲浪板,海就在10几分钟车程的地方,但我从来没有去过,因
为,一个人去,显得有点傻;两个人去,找不到那个愿意结伴而去的人。”

这是你问题的关键。 如果你能找到那个愿意和你结伴而去的人,开车十分钟,一起
滑水冲浪三五年,甚至整个后半辈子都不会觉得寂寞。伊甸园有没有和宝林兄结伴
而去的人?

“看到家乡的朋友们,在大自然的环境里,狂饮,高歌,劲舞。我真得很羡慕大家。
因为,在那片土地上,人们是在真实地体验每一天。尽管他们作为工薪阶层,薪水
并不太高,但这样的日子是实在的,烦恼与喜悦。至少,在那里,男女之间,可以
适度地开玩笑甚至调情,如果因缘际会,还可以有灵与肉的碰撞,有故事,有风波,
有诱惑与拒绝诱惑。”

在美国,在后半辈子里,这种事情是不大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上了。反过来,美国
人去我们来的那块地方,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和“灵与肉的碰撞”,“有诱惑与
拒绝诱惑。”。。。我已经碰到好几个这样的美国人。从来没有去中国的时候,
对中国恐惧,不敢去。从中国回来后,眉飞色舞,表示很快会去第二次和第三次。。。


”最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见面一叙》。在美国,见面不容易,一叙
更难,袒露灵魂一叙,几乎不可能。“

其实,这一点在哪里都一样。如果我在中国人的聚会上,大谈我在网上写的东东,
别人不说我是神经病才怪呢。不仅和一般的中国人没有机会交流,就是和朋友也很
少谈。


2009-8-2 18:0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如梦

#13  

在美国的中国人,尤其是有点文学爱好,更尤其是象宝林兄那样喜欢写而且写的很好的中国人,感到寂寞孤独是正常的。功利心重的,没有时间孤独。

我不写作,所以也许无法感受那种非得写点什么的心情。在网上写点三言两语也好,写贴也好,只不过是心里有感受或有情想抒抒,有看法想说说,如此而已。有互连网真是现代人的福气,孤独了,还能上网宣泄一下,想象古时的文人,被贬到穷乡僻壤,除了哀叹“黄芦苦竹绕宅生”,还有什么办法呢?

曾在一个比较小的地方住过好几年,没有网,没中文可看,中国人也很少。有一次想给朋友写信,提起笔来,居然有好多字都写不出了,心里着实吃惊不小。后来那儿来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一次开春节晚会,听到别人表演一些曾非常熟悉的老歌,心里竟有泪水涌上来。当时就感到,那不只是乡愁,而是对自己熟悉热爱的那种文化的久违的激动。
       
没有伴,肯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是有伴,尤其是志同道合的伴,无论干什么,哪怕相对无言,也不会感到孤独。相反,如果没有心灵相通的,在人群里,还是会感到孤独,我经常感到那样的孤独。

美国人会生活吗?他们不孤独吗?他们也是人,其实和我们没什么不同。但他们在自己的文化里,而且那是和我们很不同的文化。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程宝林 at 2009-8-2 01:01 PM:
作为一个写作者,国内的生活积累差不多用完,两度来美国,前后13年,没有太多的生活积累(这13年间所出的8本书,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国内的人与事)。我不知道别人的人生,写作就会发生危机。

我的车里,备有两个冲浪板,海就在10几分钟车程的地方,但我从来没有去过,因为,一个人去,显得有点傻;两个人去,找不到那个愿意结伴而去的人。



2009-8-2 18:4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小曼

#14  

程先生,如果你封闭自我,不对他人开放,那么无论在哪里,都有白活的忧虑。

其实,我对你这句话,白活一生,很有共鸣。我这段时间也常有这种感觉。这两年几乎将大部分的时光都用在读书写博上,不愿意社交,不喜欢凑热闹。

以前能坚持是因为我还有一个什么都可以谈的朋友,可是,最近这个朋友要出国了,让我一下子就意识到这彻底的孤独,也渐生你这种白活一辈子的惶恐。


2009-8-2 20:0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15  

说得好!

网上常常看到文友聚会,无非杯觥交错大嚼大啖一番,红光满面酒足饭饱后各自
拍拍屁股走路。看得我心生畏惧,如此文人雅士相聚,不凑那个热闹也罢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rmstrong at 2009-8-2 18:04:
”最近,一直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见面一叙》。在美国,见面不容易,一叙更难,袒露灵魂一叙,几乎不可能。“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8-2 22:1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胡拉

#16  

应该建立这么一个国家,它即包括中国的种种好处,也包括美国的种种好处。
让我们一起移民过去!!!!!   


2009-8-2 22:1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晨思

#17  

人怎么活才算是没白活?如果下了这个定义(或许成为名作家,或者只是享受生活),那就从现在开始过那样的日子,按那个定义去活不就结了?

喜欢写作的人也许有一个弱点,想得太多,做得少。Act, do not think.


2009-8-2 22:1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一元

#18  

宝林没在说反话吧?这样悠闲的日子我求都求不来啊。国内那种呼来唤去的日子偶一为之可以,当作生活我实在无法适应。


2009-8-3 05:4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w

#19  

前不久去了趟夏威夷,感觉度假可以,文化生活会贫乏一点。


2009-8-3 08:2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huxiaodi

#20  

宝林兄弟能够袒露真言,这很好。其实很多此地的华人或多或少时有时无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只是不说罢了。但这种情绪也很容易让人走进误区。既然你也坦言对美国人不是很了解,我把最近一个朋友给我传来的帖子拿来与你分享,或许会有所帮助。

ZT:
美国人有自己的情趣观念和生活传统,他们总是感觉生活有滋有味,乐此不疲。这些情况,不深入美国主流社会,站在美国社会的外面或者边缘,根本感觉不到。

我所工作过的所有美国公司,都有同样风气。一年五十二个星期,每到星期五,同事们就会相互询问:周末有什麽计划?差不多的美国人总有一大堆要做的事来回答。有要打球的,有要种花的。有要去冲浪的,有要去开飞机的。有要进山滑雪的,有要外出搭帐蓬野营的。有要带狗去参加名狗种选美赛的,有要给自家房子换房顶的。有要飞去外地参加婚礼的,有要去看望住院老人的。有要到远处学校探望子女的,有要参加葬礼的。有要领儿子看棒球赛的,有要全家开船出海的。有要在家办聚会邀请朋友的,有要刷墙粉壁改变房间布置的。有要清晨出发骑脚踏车的,有要夜晚架望远镜看流星雨的。有要试验新食谱烤制蛋糕的,有要参加社区国际象棋大赛的。有要自己在家修理汽车的,有要买零件改装电脑的。有要志愿从事慈善活动,给穷人送食品的,有要交钱参加长跑竞赛,给某种疾病研究募集资金的。

总而言之,我所相识的美国同事和朋友,是个个忙碌,有做不完的事情。人人欢天喜地,只盼周末能多几天才好,从无一人觉得自己生活单调和无聊。

国人的成功观念,通常仅仅停留在权势、金钱、名气等几方面,为了得到这些成功,可以牺牲其他的一切,如家庭、健康、生活、娱乐、爱好,甚至爱情。虽然大多成功者都不肯那麽说,但我可以想像不少成功者生活并不快乐和幸福。美国人说这样的成功者是“穷得只剩下钱了”,可引伸为“穷得只剩下权了”或者 “穷得只剩下名了”。美国人并不认为仅仅权势、金钱和名气标志成功,甚至相信为富不仁的古训。美国人把家庭、学识、子女、健康、娱乐、快乐、亲情、轻松等等,都看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人可以不富足,但只要家庭和睦、亲情浓厚、健康快乐,他就是成功者。相反家缠亿贯,积劳成疾,孤家寡人,万民指骂,那有什麽成功可谈。

美国人热衷於自己的个人生活,热衷於自己的个人爱好,那种沉醉和执着,是中国人难以想像的。我们的公司同事和朋友,差不多个个 都有自己的爱好。一个老美爱骑摩托车,每天从家骑车上班,来回要三个多小时。问他累不累,烦不烦,他说每天这麽骑两趟车,实在太棒了,如果他不上下班骑, 回了家还得骑。他所以在那麽远的地方安居,因为那里土地便宜,他买了一大片地,存放他的摩托车。另一个朋友,迷玩具小火车,家里一层地下室,成了玩具火车展览馆,地上墙上到处都是小火车。每到一地,别处不去,进商店就找卖小火车的地方,寻找自己没有的小火车,花多少钱都不心疼。还有一个朋友爱做手工,到十分昂贵的嗜好商店,买许多小木条小木片,形形色色,每个周末,就坐在桌边,切削磨黏,做成各种模型,车站,城镇,公园等等。最让我吃惊的,一个朋友子承父爱,五岁开始参加小儿摩托车比赛,拿到奖品到处显示,就不怕孩子摔坏了。美国有收集巴比娃娃的人,有收集米老鼠的人,有收集球队纪念物的人,各色各样,乐此不疲。

永远做不完的事情,永远不厌烦的娱乐,永远新鲜的情趣,使美国人觉得生活紧张而有趣,他们用不着靠单调无聊的电视连续剧打发晚上和周末,也用不着去声色场所寻求生理和心理刺激。美国人的生活乐趣在野外,在球场,在花园,在自然,而不在饭桌边,大街上,歌厅里。也许因此,有些中国人觉得美国人日子过得单调无聊吧。

事实上,为了能让居民生活得更加丰富多彩,科罗拉多州各地各市,总在不断地组织许多娱乐休闲活动,适合各种年龄层的居民。我们所住的绿色山庄,每季度会寄到每户居民家一个小册子,报告本地这三个月将组织些什麽样的社区活动,请各位早做准备参加。我差不多每年都会轮换参加某种课程与活动。

文化方面的活动有比如专为成年人安排的绘画,分铅笔、水彩、油画、人像、风景等等,均有初级和中级两类。还有制陶课,这是很多美国人非常喜爱的休闲活动,种类繁多,包括陶器装饰绘画,制磁,磁器绘画,玻璃烧刻,木刻,纸陶制作,很令人惊讶。其他如人像摄影,风景摄影等活动,不同季节,外出不同地方拍摄,总教人感觉兴奋不已。园艺或动,教授种花养草,还有日本的插花艺术。

成年人也开各种舞蹈课,华尔兹、爵士、芭蕾、乡村、甚至中东的肚皮舞,也分初级和中级。可夫妻一起参加,也可单人参加,除学舞之外,也成为社交场所和活动,经常举行舞会 和比赛。成年人的活动更以健身减肥为多,各种各样,花样层出不穷,连中国的气功和太极拳也都算在内,还有游泳,人功呼吸训练。另外还有各种体育运动,网球、壁球、高尔夫球、台球、水球、自行车、滑雪、排球、登山、野营、骑马、举重、击剑、体操,应有尽有,极受本地美国居民喜爱。

同样的课程活动也都面对儿童开设,从四岁到十七岁分不同班级。当然教法和难度不同於成人,活动时间多在下午,学校下课之後。孩子们的课程还有表演,舞台表演和影视表演,分不同级别训练,也设特别活动,帮助孩子们准备自己的表演资料,甚至请专业经纪人来观看,挑选人材。孩子们还有歌唱课,器乐课,管弦乐队排练等等。社区每年每季还要组织各儿童年龄层的运动队,如小小棒球队,小小篮球队,小小美式橄榄球队,小小游泳队,小小体操队,小小击剑队等,只要有兴趣,谁都可以报名参加,每个队都有特定训练时间,周末常有社区间的比赛,小孩比赛,大人捧场,全家高兴,社区如邻。

小册子里还有一个特别部分,专门向五十岁以上的居民们介绍各种休闲娱乐活动。美国人把五十岁以上的人,叫做银发族,这些人劳作一生,为美国服务,纳了几十年税,对美国社会贡献巨大, 现在不少已经退休家居。此地社区为了不使这些老英雄们生活寂寞,特别安排许多活动,提供交友聚会的机会,而且经常免费。

比如有如何保健的课程,包括皮肤美容,意外抢救,草药使用等。还有房间布置,我甚至发现有一课讲解中国风水,帮助美国人调整家居的气。老年人也有绘画,制陶,园艺等课程,还有桥牌比赛,国际象棋比赛,写作学习,历史回忆等,也常组织看电影,每星期六都开舞会。根据不同季节,社区还经常组织老年人旅游,有当地景点观光, 也有走远一些的旅游,进山啦,国家公园啦,滑雪啦,登山啦,愿者报名,早七点半集合,坐旅游车出发,晚上五点半回家,全部免费。

其他还有各种电脑使用的训练,房屋贷款的常识等讲座,有时还开设外文课。有两年社区有关部门找我联络,开设中文班,因为时间无法安排,没有成功。我的妹妹曾在一个社区教中国菜烹调课,开了三年,每周一课,美国人报名涌跃,从不缺席。总而言之,凡本地居民有感兴趣的文体娱乐休闲活动,社区都会尽力安排,满足需要。

可以想见,美国人日常生活一点不单调和枯燥。美国人的聚会不少,他们对社交活动的要求也很 强烈,很多美国人每星期都会有一种到多种有趣 的文化或社交活动,他们的生活远很丰富。只是美国人的社交不总在餐馆举行,他们下棋打牌都不在街头巷尾,学跳交谊舞或健身操也不在广场上,所以大街小巷从来没有任何喧嚣吵闹,也没有人众聚集的场面。


2009-8-3 10:1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蓉琪

#21  

有时我也挺困惑的,如果“精神生活”是个人的主要生活方式的话,城市或国家会对一个人产生那么大的作用么?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或许方位上的改变而已,向内寻求力量和喜乐,在哪里都差不多吧。。。。。瞎想啊,其实我的体会不深,只是觉得不是问题似的。。


2009-8-3 10:5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22  

Thanks Xiaodi for the ZT that gives us a vivid picture of American life.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zhuxiaodi at 2009-8-3 10:18:
宝林兄弟能够袒露真言,这很好。其实很多此地的华人或多或少时有时无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只是不说罢了。但这种情绪也很容易让人走进误区。既然你也坦言对美国人不是很了解,我把最近一个朋友给我传来的帖子拿来与你..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8-3 13:4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Armstrong

#2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zhuxiaodi at 2009-8-3 03:18 PM:
宝林兄弟能够袒露真言,这很好。其实很多此地的华人或多或少时有时无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只是不说罢了。但这种情绪也很容易让人走进误区。既然你也坦言对美国人不是很了解,我把最近一个朋友给我传来的帖子拿来与你..

小棣转载的这篇文章很好,能帮助我们老中正确地认识美国社会。如果呆在美国多年,
不了解美国社会,更融入不了主流社会,看了着篇文章以后,可能会觉得出国这么
多年,真是“白活了”。

我原则上同意该文章的观点,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想做点补充。

民主的长期实践,必然导致多元化,多元化的价值观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的体现之一。
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里,大家是平等的,至少比中国的社会要平等得多。在这个
相对平等的社会里,没有那么多等级去规定和划分谁是“人上人”和谁是“人下人”。
有头有面的人并没有多少特权和特殊的利益,因此,在美国社会里,大家争当“人
上人”的动力就比中国小多了。另外,多元化,也是经济发达以后的必然结果。只
要有一份工作,就可以有一个比较安逸舒适的生活。有了汽车,有了洋房,你还要
什么呢? 歇歇吧。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所有的美国人对名和利都视而不见。要知道,人是一种动物,
竞争是一切动物的本性。象我们这些四五十岁年龄档次的男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
美国人,权力(POWER)永远是那么吸引人的。有了权力,手下的雇员会服从你,尊敬
你,拍你马屁,你的薪水将上一个新台阶,回家后,老婆对你更温柔。。。所有这
些,都是人类的共性,不分中国人美国人非洲人。不要说,美国人不想当官,他们
中间的很多人,只是不想当那些没有多少实权没有多少实惠的官而已。无论克林顿,
小布,还是奥巴马,在位时的那种威风凛凛的神态,不正是反映了他们大权在握的
激动内心吗。我的一个同事,参加了中学同学的REUNION以后,当着我的面,感叹
REUNION 的主办者“人家混得好”,都是CEO了。“混得好”的CEO用JET 把PARTY
开到天上去了。这可不可以说,它是一种显富的方式?

小棣推荐的文章中的道理,我想大家都懂,也都同意,但是,我们从小接受的都是
“党”、家庭和社会的“一根筋”式的教育,人人都要出人头地,并且在国内,也
已经出过一些“头地”了。现在早已步入中年,要进行彻底的思想转型,难啊。

在国外的中国人中,女人普遍比男人的感觉要好,因为她们“出人头地”的思想比
男人少得多。有了房子有了车,生活这么好,还有啥不高兴的?


2009-8-3 13:4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zhuxiaodi

#24  

谢谢楼上二位跟帖。粗胳膊这次说的很好。也让我起了想要补充一点的欲望。ZT文章的观察是准确的,只是没有触及到更深的层面。正如楼上说的,并非没有“出人头地”思想,而是靠另外两条信念来补充平衡:一是尽力而为,我尽了最大努力,就行了,可以自我安慰,照样幸福。二是回报社会,连“出人头地”的目的也是返还社会,幸福感和成功感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很多创业经商发了财的都是以回报社会为骄傲,而不是显摆。他如果感觉比我骄傲自豪也是因为他拿的出钱为社区和社会服务而我拿不出来,并不停留在他的收入比我高。因此我想我对他的尊重或者说敬重(因为人人平等我对他人都应该尊重)也是基于他返还社会的贡献大,否则单凭收入我没必要敬重他,甚至嗤之以鼻,抱怨来路不正,社会不公,呼吁改革。


2009-8-3 14:3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一元

#25  

觉得小棣这文比较客观反映“主流”生活。我的一个同事玩飞碟玩出筋,出国比赛,当裁判教练,还是国际飞碟联合会的理事,都是自费或义务的,有次周五午间突然向老板请假,原来接到理事会紧急通知,去加沙为巴勒斯坦难民组织飞碟活动,去一个周末,机票已给他订好,除食宿外分文报酬没有,他竟拎个破运动包直接从office上机场了,都不知他有没有带替换衣物。一般年轻或单身同事周五都相约选一个酒吧小聚一会,看他们去时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曾满怀guilty去过一两次,一杯啤酒或葡萄酒,真很喜欢那种氛围,特别是和中国式喧闹不堪的饭局相比。这是题外话,其实我最羡慕的还是宝林的悠闲生活,如果是我才不会发愁呢,欠自己太多了,多少好书要读好音乐要听,还有提高厨艺啦,乡村采风啦,游泳骑车啦,让诗艺有个质的进步啦,社交也要有,但不是呼朋唤友那种,平时一两个知己隔三差五小谈一会就行。不再罗列啦,令人唏嘘。对了,还要提一下一位刚退休的同事,他在本部门干了29年,职位是越干越低,从最初的这个部门的创始人之一,做过CEO助理,部门领导,但以后按照中国人眼光就越来越不济了,部门合并,领导职务没了不说,一次机构精简,他的级别竟给降了一级,但他从来都是乐呵呵的,不卑不亢,乐于助人,有意见观点照样当面提,有笑话照样在Email里散布。他离别前的告别茶话会,来者之众出乎想象,包括我们这个四千多人机构的CEO。该同事和平常也没啥两样,提到马上来临的退休生活甜滋滋的,充满期待,大家都是软饮料或水,他一瓶啤酒,如此而已。


2009-8-3 14:5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26  

白活不白活,个人标准不一样。

中美观念在这方面有很大差距。有时候距离可以达到夏虫不可语冰的程度。

就像幸福的标准,就是国人都有不同观念。

我至今记得,沪剧《姐妹俩》《巧遇记》里对幸福的说教。

还有一句唱词----人生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唯有将身献革命。

我所知道的很多老美从来不觉得自己不幸福,更不用说白活。


2009-8-3 15:3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杨林

#27  

再补充一点。美国相对而言,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所以,“尽了最大努力”而没有“出人头地”,也就没有什么怨恨的。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只好安于现实,过自己的日子。

我所看到的中国人,经常认为自己有多大能耐,跟老板搞不好,是老板没能力(纯专业上来说,可能是如此),跟同事搞不好,是同事的错。就是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语言上的障碍,交往不主动,不sensitive或太过sensitive,……)。简而言之,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如果再看到国内的同学混得“比自己好”,那就更愤愤不平了。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zhuxiaodi at 2009-8-3 11:38 AM:
……正如楼上说的,并非没有“出人头地”思想,而是靠另外两条信念来补充平衡:一是尽力而为,我尽了最大努力,就行了,可以自我安慰,照样幸福。二是回报社会,连“出人头地”的目的也是返还社会,幸福感和成功感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2009-8-3 15:5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胡拉

#28  

没事干的汉子娘子跳肚皮舞,
回国可以表演一番,准能吓住人们。

就当自己是提前享受退休生活,
跳舞钓鱼养花爬山等等好像是标准的退休生活,
呵呵。   


2009-8-3 15:5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29  

肚皮舞早就有在国内开办训练班,并强调减肥作用。

有一位韩国美女肚皮舞教练还主动要和我结为新浪好友。不过她的博客营销作用不错。


2009-8-3 16:0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胡拉

#30  

海外精英基本生活在政治社会以外,所以有大量的个人时间。
而国内人在政治社会中拼搏,他们没有个人时间。这个政治社会包括钱,
包括官,包括权,包括精神,包括物质 , 包括爱情,包括亲情。

既然走了这条路,就看不到另外一条路上的风景。  


2009-8-3 16:1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zhuxiaodi

#31  

杨林补充的很好,一元的例子更妙。我再补充一句,也还有许多急流勇退的例子。不少人在赚钱很多或是工资最高时,主动换种活法,改变生活方式,从中体验幸福和生活的乐趣和意义。总之,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比一窝蜂地攀比成功显摆富贵稍显健康一些。各类自由追求多了,社会压力也就小了。


2009-8-3 22:5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非马

#32  

看到大家有趣的讨论,记起几年前为香港《明报》副刊的一个专栏写的一篇叫<生活
在美国>的短文,贴出来助兴:       


几年前有一个读者向《芝加哥论坛报》的一位专栏作家诉苦,说他连一件关于美国
的好事都想不起来。这位作家不相信美国有这么糟,便向他的读者们征求意见,结
果收到了五万多封信。他后来在他的专栏里连续选登了一些读者们列举的生活在美
国的好处。我当时读了,不知是感到新鲜或什么的,总之顺手把它剪了下来。这两
天整理抽屉,重读了这两张没有日期且已发黄了的剪报,颇有感触。

也许是我住的美国中西部民风比较纯朴保守,我认识及印象中的美国人,同好莱坞
电影里描绘的大有出入。他们一般都喜欢接近大自然,对生活都相当踏实执著且容
易满足。一片美丽的夕照,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一杯热腾腾的咖啡,一本好书,
一张舒适的床,小孩们嬉戏的声音,甚至一个热水澡,一通电话,都能使他们感到
生活的自由、幸福与快乐。下面便是他们认为生活在美国的好处的抽样:

        新生婴儿的初啼/八月的甜玉米/壁炉窜升的火焰,一钵爆玉米花,以及奥德莉赫
本的〈罗马假期〉录影带/夕阳下的密西根119号公路/教文盲识字的义工/寒夜里
一张温暖的床/给编者写信/供应贫民汤水的厨房/圣诞夜的唱诗班/西部土风舞/
铺好的路面/免费的户外演奏/在邻区公园看棒球或篮球赛/《顽童流浪记》/佛洛
斯特的诗/一只刚孵出来的小鸭子/铲雪机的驾驶员/911紧急电话系统/新煮的咖
啡/刚榨的柠檬汁/威斯康辛州北部空气的味道/一看到有点不对劲便赶紧跑过来
帮忙的邻居/老友的电话/热水澡/在小溪涉水/风铃/夜里懒洋洋飘落并改变了
院子、村镇与世界的雪/一个十二岁的男孩用所有积蓄,买了一盒情人节糖果给他
的妈妈/到处是高尔夫球场/一朵粉红色玫瑰/保留给残障者使用的停车位/星夜
在乡间后院看天,远离都市灯光/礼拜天早晨,一份报纸同一杯咖啡/警察及救火
员静静地执行任务/在田纳西州纳许维尔市的汽车牌照局工作的那位女士,她花了
一个多钟头把三部汽车混淆的牌照号码理直,脸上一直带著微笑/救世军/街坊派
对/听到你的十几岁的小孩说:「妈,我爱你。」/干净的床单/营火/夜光/小
孩们玩耍的声音/在人家家里或任何地方聚会,谈论任何话题/蓝空上一只小蜂鸟
/舒适的鞋/车房的旧物大贱卖/在窗里吃早餐看饲鸟器引来红衣凤头鸟/被迎入
你孩子的学校教室看他们学习/造给低收入者居住的廉价屋/投票者/州际公路/
少年球队的「每个人都打打」的哲学/急救病房里的医生与护士/一只迷失的宠物
回到主人的怀抱。


2009-8-4 12:33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Armstrong

#3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杨林 at 2009-8-3 08:53 PM:
再补充一点。美国相对而言,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功,所以,“尽了最大努力”而没有“出人头地”,也就没有什么怨恨的。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只好安于现实,过自己的日子。

我所看到的中国人,经常认为自己有多大能耐..

看了你这帖,很不以为然,先放上一炮。

你这几句话,好象是一个来美小住三个月,然后回国的中国访问学者说的。以前那
种人回国会说,美国的月亮是圆的,现在三个月就回去的,多半说你说的那些话。

不少海外中国男人,包括我,因为失去在中国已有的东西。现在回过头来,把它放
到手上,有沉甸甸的感觉,从而产生了失落感,但并没有多少怨恨吧。在美国,如
果人人都有同等的机会,那么黑人和一些其他少数民族就不会隔三差五地出来抗议
了。你怎么知道在美国的中国人和老板、同事的关系搞不好? 我知道的恰恰相反,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洋人很客气,很HUMBLE。但就我所知,一些中国人对洋人点
头哈腰,对自己人却冷言冷语。说得不客气一点,你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否则,你
不会在网上动辄就称网友“五毛党”,“五毛狗”,你还记得你对星光等女网友使用的
是什么样恶毒的语言吗?如果你对待洋人就象对待中国网友那样,洋人会成堆成堆
地来找你交往?

下面开始说点正事。

我们是外族人,对洋人的认识和认识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个“螺旋式的上升,波
浪式的前进”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从总体上说,西方社会较中国文明,西方人窝里斗没有中国人那么野蛮。西方人明
白,对社会作贡献,到头来能为自己赢得社会的尊重。但是,如果认为,西方中的
很多人从此摈弃了人的“自私性”和一些人的动物本能,就显得过于天真了。不瞒
你说,那种认识很浮浅,还是处于“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式的前进”的初级阶段。

洋人之间的竞争,虽然用尔虞我诈过分了点,但也是小动作不断。我们的系主任和
一英国人有瓜葛。两年前就不断声称自己要退休,目的是逼那英国人退休。现在英
国人真的退休了,他对自己的退休却只字不提了。五年前,JOHN KERRY 和小布竞选
总统。共和党开大会时,一些人每只手里拿一只拖鞋,口里念念有词:“FLIP-FLOP,
FLIP- FLOP。。。”这种下三烂的事情不正是美国那些优越感极强的白人做的吗?
我赚了几千万,然后捐它几十万给教堂,买点什么上帝十字架BIBLE之类的,然后睡
觉才踏实。我赚了几十个亿,回母校盖一幢大楼,刻上我的名字,让昔日瞧不起我
这个C-STUDENT的教授们,正眼瞧瞧我,不是感觉很好吗?在HOME COMING的日子里,
那些平时趾高气扬的常春藤的校长校董们,盯着回校的大款们鼓鼓的腰包,不
也对他们忙不迭地点头哈腰吗。还找一些漂亮的女学生们陪聊天,陪吃饭,只是没
有中国的三陪罢了。常春藤们很清楚,大款们如果没有伺候好,也是不大肯讨腰包
的。

总体上说,西方比中国要文明得多,楼上几位说的那些个例,我都相信。但如果说,
西方人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进化到不会自私自利了,那是自欺欺人。


2009-8-4 13:0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晨思

#34  

宝林的话题让人刹不住车。这不是人与人的交流吗

“我的车里,备有两个冲浪板,海就在10几分钟车程的地方,但我从来没有去过,因为,一个人去,显得有点傻;两个人去,找不到那个愿意结伴而去的人。“

宝林有点爱面子,冲浪不是给人看的,是去享乐,干嘛一定要结伴,不少老美喜欢独自在餐馆用餐,很享受的样子,中国人就会觉得怪,一个人吃饭有什么意思嘛,但一个人吃饭有其独特的体验,同样能津津有味,关别人什么事,人不是为别人活,为自己活,能体验快乐最重要。

我以前常一个人去沼泽地跑步,有时一个人都见不到(偶尔有长跑者经过),这世界只属我一个人,自由浪漫,诗意盎然,这地方曾是我的秘密天堂,有野鸭,麻雀,野鹤,松鼠,湖,树林,灌木丛,世外桃源一般,那种满足感前所未有。有次周末拉着老公来跑,结果他觉得boring得要命,我只好get rid of him, 独享自然的美丽。我猜独自去冲浪的感觉一定异常的好,一人独享大海,多美。

人既需要交往,也需要独处,缺一不可,比例因人而异,有些喜欢呼朋唤友,有些人要常交替着才满意,跟着感觉走就行了。这和住中国或美国关系不大

当然不少中国男人觉得自己的才华在美国施展不开,因为语言文化上隔一层,这也能理解。一旦选择了住美国,还是要喜欢上自己的选择。”前半生不能怕,后半生不能悔“。


2009-8-4 14:3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齐物

#3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晨思 at 2009-8-4 07:35 PM:
宝林的话题让人刹不住车。这不是人与人的交流吗

..

我也pitch in my two cents:
首先,中国人不可能培养出与美国人一样
的兴趣,就像很难让西藏人爱上四书五经
一样。
很多中国人喜欢回国, 又不喜欢长呆, 这
说明很多中国人既喜欢与其它中国人交往,
又不喜欢很多传统的话题。
比如,我不喜欢别人过多谈论成功人士
我也不喜欢别人过多谈论自己小孩。
我也不喜欢客套话。
我喜欢讨论些思想问题。
我最近参加的一次大学同学
聚会,是我非常满意的一次聚会,
首先,没人聊成功校友,
其次,大家就好些思想问题
展开辩论,
第三,我们还做了些游戏,
比如poker, 其中对规则理解
不同还发生争执,最后争执
引出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
在美国,如果法官与陪审员
意见不一致,应该听谁的。
第四,也玩了一些风景点。
海外人经济条件比较好,现在科技也发达,精神
生活可以靠自己创造,可以
每个月在网上搞了实时辨
论会,可以每年到个度假村
,边讨论边写作。等等。


2009-8-4 16:3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聂崇彬

#36  

人是不可能白活的,主要看你对这个"活"字的标准如何了:)宝林兄,好话题!


2009-8-5 00:2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杨林

#37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rmstrong at 2009-8-4 10:03 AM:

看了你这帖,很不以为然,先放上一炮。

你这几句话,好象是一个来美小住三个月,然后回国的中国访问学者说的。以前那种人回国会说,美国的月亮是圆的,现在三个月就回去的,多半说你说的那些话。

开始报复了?

引用:
不少海外中国男人,包括我,因为失去在中国已有的东西。现在回过头来,把它放到手上,有沉甸甸的感觉,从而产生了失落感,但并没有多少怨恨吧。在美国,如果人人都有同等的机会,那么黑人和一些其他少数民族就不会隔三差五地出来抗议了。

失去中国已有的东西,那不是自己自愿抛弃的吗?自己抛弃的只能把怨恨埋在肚子里。well,也不尽然,比如像你这样的爱国贼,有机会舞下红旗,为中共叫好,也算是发泄的方式。要么就把身份在这边搞定,然后回去捞一把,也尝一下人上人的滋味。

至于机会平等的问题,AA不是照顾少数族裔的?黑人(和拉丁裔)子女和你的子女考同样的分数,谁会被同一所学校录取?“隔三差五地出来抗议”只是说明人的自私和不满足。

人人都有机会,不等于机会同等。比如你的孩子SAT只能考50%,哈佛也非得录取不可?

引用:
你怎么知道在美国的中国人和老板、同事的关系搞不好? 我知道的恰恰相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洋人很客气,很HUMBLE。但就我所知,一些中国人对洋人点头哈腰,对自己人却冷言冷语。说得不客气一点,你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否则,你不会在网上动辄就称网友“五毛党”,“五毛狗”,你还记得你对星光等女网友使用的是什么样恶毒的语言吗?如果你对待洋人就象对待中国网友那样,洋人会成堆成堆
地来找你交往?

你是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中国人在老板面前不敢当面顶撞是真,这既有文化的因素(媚上),也有语言的障碍(想顶撞还找不到合适的词)。但背后一个个都不服气。没有提职,都是别人的错。

本人是天生的平民,既讨厌媚上,也不会趾高气扬。但对中共的所作所为深恶痛绝,对那些为中共舔屁股的人也从不手软。

星光是糊涂人,本人不记得对她用过什么恶毒语言。但对你、八戒等用过是肯定的,以后还会用。

引用:
下面开始说点正事。
……
总体上说,西方比中国要文明得多,楼上几位说的那些个例,我都相信。但如果说,西方人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进化到不会自私自利了,那是自欺欺人。

谁要是说某人甚至某个整体不自私,那我只能说他是白痴。也不知你是如何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但捐钱盖房子,比起花大把的钱为自己建坟墓,大把地扔给赌场,纯粹的炫耀而不干实事,总强千倍万倍吧?


2009-8-5 10:4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38  

你们二位笔仗我中立!

但想请大力注意一个问题:最好不要自己无中生有原创一个命题,然后展开火力加以攻击。你如此行事不少次了。这不大合逻辑。你是大学教授,应该更讲逻辑。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杨林 at 2009-8-5 10:49:
谁要是说某人甚至某个整体不自私,那我只能说他是白痴。也不知你是如何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8-5 11:1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Armstrong

#39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杨林 at 2009-8-5 03:49 PM:

开始报复了?

失去中国已有的东西,那不是自己自愿抛弃的吗?自己抛弃的只能把怨恨埋在肚子里。well,也不尽然,比如像你这样的爱国贼,有机会舞下红旗,为中共叫好,也算是发泄的方式。要么就把身份在这边搞..

杨先生,

伊甸园不是我们舌战,更不是泼粪抹粪的地方,伊甸园应该充满诗情画意。我们一
FIGHTING, 别人就“小曲好唱口难开”了。

我接受爱阳的批评。我的想法是,这里有很多国内的网友,那一个接一个的实例,
把美国描绘成天堂一般,有着很明显的误导作用。为什么不把美国好的坏的统统告
诉别人呢?

其实,我已经屡次犯同样的错误了。最刻骨铭心的一次是,我在我的初恋上也犯过
那样荒唐的错误。大学时的一个女同学,自三年级开始,说得好听一点,和我眉目
传情,说得不中听一点,和我眉来眼去。男孩女孩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在八十年代
初的中国,很多依靠“心有灵犀一点通”来传递。眼角眉梢之间的爱情或友情,哪
有弄错的道理?我们经常坐在一起看书复习,长达一两年。直到研究生考试结束,
相互之间从来也没有递过纸条。在对方开始有意疏远的时候,我去追问人家为什么?
得到的回答是,你误解了,多情了,我没有那个意思。

二十五六年过去了,尽管人家不承认,但我承认,那是我的初恋。我太太取笑我,
要不现在再去问问她,到底当初是不是有那个意思?

这条线上,说美国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网友,我误解你们了,对不起。

故事讲完了,杨先生是不是想跳出来,再说点啥?


2009-8-5 12:5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杨林

#40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rmstrong at 2009-8-5 09:58 AM:
……
我接受爱阳的批评。我的想法是,这里有很多国内的网友,那一个接一个的实例,把美国描绘成天堂一般,有着很明显的误导作用。为什么不把美国好的坏的统统告诉别人呢?
……

各人只是写各人的感受,有些人比较positive,就侧重于正面,另一些人则侧重于负面。所以说,兼听则明,写东西不可能面面俱到。再说,坏的已经让中共说得太多了。


2009-8-5 13:4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老牛

#41  

一直没有跟帖,是因为我的感觉正好和宝林相反,算来去国已经10年了,而这是我新一轮回的生命。我认同我生活的这个国家并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她服务。


2009-8-5 14:4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胡拉

#42  

即使都是华人,能力各异,性格各异 , 有人是指挥千军万马的料子,
在国外当然可惜,钓鱼种花安慰不了心中的失意,
人生毕竟只有一辈子。而有些人即使留在中国 , 也没有
大戏可唱的。

即使伊甸园里,能力也各异,只是我们隔着网讲话不知道
彼此而已。     是否白活了,只有自己知道。

宝林提到写作题材贫乏,因为我们生活在政治社会以外。
钓鱼种花健身爬山之类的文章能掀起多少波澜呢?
如果说文学应该脱离于政治,大家去看看 New Yorker.


2009-8-5 14:5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43  

Same here ...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老牛 at 2009-8-5 14:42:
而这是我新一轮回的生命。我认同我生活的这个国家并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她服务。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8-5 15:5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聂崇彬

#4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老牛 at 2009-8-5 07:42 PM:
一直没有跟帖,是因为我的感觉正好和宝林相反,算来去国已经10年了,而这是我新一轮回的生命。我认同我生活的这个国家并发自内心地愿意为她服务。

我也有同感,不过哥们的这常辩论很精彩,鼓掌!


2009-8-5 17:4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廖康

#45  

在这片自由的天地,谁也用不着拍马逢迎,更没有人欣赏歌功颂德。我想大家都是体验到什么,写什么,有感而发,用不着专门为什么而去写。


2009-8-6 11:1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一元

#46  

白活不白活是一种心态,因此是很容易改变的。
有时得给自己的生命赋予一些意义,比如把工作重新叫回事业,我很心安理得地敬业,不多想名利地敬业(当然不能说一点都不想),这么多年了,这要放在中国是很难做到的,我高兴很早给自己找到了定义,当时是不知道的,现在回过头看轨迹才有所悟。
还有,为人处世,人各有道,无法断评,但说到安生立命,我觉得只有随遇而安一途。


2009-8-7 06:0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Armstrong

#47  

友情提示一把,最近几天,CNN正在讨论一些人在某个TOWN HALL MEETING 上或外面,
对奥巴马的HEALTH CARE PLAN的抗议。那些人可能想到,黑人们很快会和他们一起,
在同一医院里享受、但不需花钱的良好医疗设施和服务,气不打一处来。他们的激
烈反应和平常表现出来的温文尔雅大不一样,和我们常说的“穷凶恶极、泼妇骂街”
非常相似噢。

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不可错过喔。


2009-8-7 21:3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章凝

#48  

既然叫了程子昂,你就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命,你认了吧。



我的黑暗是一湖水,我的光明是一条鱼
2009-8-8 00:2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程宝林

#49  

章兄:“宛在水中央”(诗经),应该是“前不见老婆后不见情人”才恰当。
另外,深谢各位大腕的激烈争论,令我颇有得色。改日再抛新货,争取刷新纪录。


2009-8-8 02:02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50  

“前不见老婆后不见情人”
听说泰国信佛的男人,会主动出家一段时间,修心静意,认为非常必须。宝林也要珍惜这个机会,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有。:))


2009-8-8 18:0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