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界
诗苑
散文天地
纪实录
文史哲
艺术之声
综合类
侃山闲聊
图库
书市文摘
伊甸窗
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沙石:玻璃房子中的梦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eili
#1
沙石:玻璃房子中的梦
沙石:玻璃房子中的梦
文/陈瑞琳
《侨报》副刊,2009年6月6日
被誉为“地道美国风味”的中短篇小说集《玻璃房子》,经旅美华人作家沙石多年创作而成,近日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该小说集以沙石的短篇小说《玻璃房子》命名,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18部中短篇小说,其中的单篇小说《玻璃房子》曾被中国小说学会选入2007年度中国短篇小说排行榜。
梦里歌吟的苦行者 走不出的梦
读沙石的小说,第一个感觉就是“梦”的诱惑。他显然是一个靠“梦”写作的人,在他心里有太多的梦,他甚至为了这些梦企望自己永远不要醒来。他在一篇《捉梦网》中写到:“18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长在金字塔湖畔用一根羽毛编成的梦网为我捉梦。”从此,他的灵魂上就系满了梦,那些梦没有飞走,一个个走进他的文字里。
世上有这么一种奇妙,就是苦闷的人能成为作家。有人苦在“推敲”,更多的人则苦在其“心”。
美国,这个地狱与天堂交织的地方,礼貌而残忍,温柔而凄厉,它给你快乐的时候决不吝啬给你痛苦。然而,这块土地的鬼魅却是造就了一批苦闷意义的作家。异域的生存,要么弃笔沉沦,在物欲中横流,要么举墨扬帆,在炼狱中升腾。于是,一代自生的作家就这样披着沙场的战袍向我们踉跄而来。
像所有海外作家一样,沙石在美国当过留学生,在餐馆打过工、扛过活,当过记者,经历过职业的磨炼,如今终于安定了下来,却有了要命的恐慌。不是来自生存,而是来自他的内心。于是开始写小说,就像中了魔一样不能自拔。
读沙石的小说,第一个感觉就是“梦”的诱惑。他显然是一个靠梦写作的人,在他心里有太多的梦,他甚至为了这些梦企望自己永远不要醒来。他在一篇《捉梦网》中写到:“18年前,一位印第安酋长在金字塔湖畔用一根羽毛编成的梦网为我捉梦。”从此,他的灵魂上就系满了梦,那些梦没有飞走,一个个走进他的文字里。一个天生血液里与文字苦苦缠绵的人,再加上梦的飞扬,这就是沙石小说创作的缘起。他曾在小说《走不出的梦》里借那个病态的“夜游神”如此调侃:“别以为美国是做梦的地方就没完没了地做梦。”
纵览沙石的创作,让人最无法判断的却是他的年龄。人们常说:令一个人苍老的不是时间,而是他心底无法实现的欲望。古今中外小说家,提笔为文,多为“苦闷的象征”。尤其在海外,内外的压迫,环境的迷茫,小职员的无奈,家庭生活的纷杂失意,都构成异域人渴望从创作中寻找精神出路的动力。他们在文字里宣泄无处诉说的苦闷,在故事里寄托苦涩的灵魂,在回忆中编织情欲的翅膀。沙石,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将“苦闷”转化的“白日梦”作家。他的内心无时无刻地在振荡,他的话已憋了很久,他要用小说的语言向外导流。
《天堂,女人,蚂蚱》是最能披露沙石内心世界的作品:“我把地狱里的日子过得像天堂一样。而其中最让我得意也最让我沮丧的是我的写作计划进展得相当顺利,一篇接一篇的小说以母鸡下蛋的方式诞生:性欲狂、裸露者、双性恋、变性人,还有人兽恋者,一个个跃然纸上。连我自己都感到惊奇,孤独寂寞使我烦躁,清心寡欲却让我浮想联翩。”
好的小说家不仅能从“枯井”里流出“甘泉”,还能传导出一种生存信念的追寻。沙石曾在《罗斯山上的歌声》一文中这样写道:“在美国,喜欢山的人倒不仅仅是为了爬山,而是为了找到生活里那个似有似无的平衡点。”那个“平衡点”其实就是一种信念的建立和实现。沙石说:“从前我喜欢追逐光明,现在却常常陶醉于黯然。”这浑浊的心态正来自他对自己的解释:“谁让我是个半路出家的美国人呢?”
强烈的虚构气息
女主人公茄子清爽、聪慧,情意绵绵却虚不可测。那是一个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女人,也是一个埋在记忆深处的女人,她付出真心却不给结果,最后她的消失则成为作者与读者心中永远的痛。真可谓乾坤翻转,星月演变,生命总在给人开那种很残忍的玩笑。
沙石小说中最深刻的部分是写人物命运中所包含的历史变迁之沧桑,调侃诙谐的字里行间忽然就有了回肠荡气的厚重感。
《天堂,女人,蚂蚱》便是一篇驾驭时空的绝妙小说,里面的女主人公茄子清爽、聪慧,情意绵绵,却虚不可测。那是一个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女人,也是一个埋在记忆深处的女人,她随意的生活却处处真诚,她付出真心却不给结果,最后她的消失则成为作者与读者心中永远的痛。真可谓乾坤翻转,星月演变,生命总在给人开那种很残忍的玩笑。
沙石小说的艺术诱惑,首先来自那强烈的虚构气息。他显然是一个具有空前想象力的作家,狂想中甚至有一点病态,但这正构成一个小说家最宝贵的特质。思绪的飞扬、情节的怪谲,但其中蕴含的情感却如此真实,如此震撼人心。
沙石小说的结构尤其奇特,他的开篇总是单刀劈入,然后九曲回肠,结尾处如豹尾般漂亮。他的小说语言也有完全属于他自己的色彩,浸透着一股调皮的伤感和清爽的幽默。作品中常常有这样明丽的句子:“她笑得稀里哗啦的,就像山水落到了山涧里。”
祖籍天津的沙石,似乎生来就有说故事的能量。他曾在高中毕业后下乡,体味过比一般人丰富的磨难与忧伤。他后来考上天津师范大学英文系,更接收西方文化的洗礼和熏染,骨子里孕育出叛逆的萌芽。1985年他获得美国内华达雷诺大学全额奖学金,并进入该大学主修新闻,正面迎击异域文化的挑战。从1989年到1996年间,他进入旧金山的中英文报界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激烈的心理较量由此展开。借喻古人的话:“不平则鸣”,沙石的心里从来就没有“平”过,从社会身份的认同到生命价值的端衡,从情感的缺失到身心的飞扬,每一个振荡的天平都在啄食着他的心。
写作的人心里都有个困惑的“结”。沙石说:“人在美国时我说我的家在中国,人在中国时我说我的家在美国。不管是写中国人的美国故事或是写美国人的中国故事,我都带着中国人的观念和美国人的观念,无意中就把两个文化连接起来,拼到一块儿或者融为一体。”沙石的小说,被深深打上两种文化冲击的烙印,有时如胶似漆,有时水火不容。看得出,他在挣脱一个“茧”,却丝丝带血。
小说是沙石给养的呼吸,是他在梦中飞翔的翅膀,更是他寻找精神出路的暗道。他不息跋涉的精神,使我们无法看到他的终点,毫无疑问,沙石前行的路上,必将立下艺术人生铸就的丰碑。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9-6-15 17:5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
沙石说:“人在美国时我说我的家在中国,人在中国时我说我的家在美国。不管是写中国人的美国故事或是写美国人的中国故事,我都带着中国人的观念和美国人的观念,无意中就把两个文化连接起来,拼到一块儿或者融为一体。”
2009-6-17 11:1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依林
#3
依林说:甭管沙石在哪里,都是我的第一位老乡!甭管他的哪部小说,都是我从开头乖乖看到结束,不曾有任何跳章跳节翻结局的念头的!
我读小说的习惯不好,没耐心,但沙石小说是唯一的例外!
祝贺沙石新书出版!过两天去看你!
2009-6-17 20:3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沙石
#4
谢谢为力,也谢谢依林。我会努力培养自己上网的习惯。我小的时候被电过一次,所以长大以后一直对电的东西格格不入,比如玩电脑,看电视,打电话等等,这些都不是我喜欢做的事情。
2009-6-17 23:1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5
现在不是飞沙走石的时代,而是电闪雷鸣的时刻。
沙石兄,与时俱进呐。:))
2009-6-18 10:0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程宝林
#6
祝贺沙石出版第一部小说集。寻梦经年,梦渐成真。
2009-6-18 11:34
博客
资料
信箱
主页
短信
编辑
引用
沙石
#7
谢谢宝林兄。夏岛之夜还是很难忘的。
2009-6-18 22:3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小说界
下一主题 »
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订阅主题
|
收藏主题
|
首页
小说界
诗苑
散文天地
纪实录
文史哲
艺术之声
综合类
侃山闲聊
图库
书市文摘
伊甸窗
©
Copyright 2006~2010 www.yid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