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古尔德: 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K466)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古尔德: 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K466)

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
Mozart 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K466 by Gulda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1-10 21:3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2  

Friedrich Gulda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Friedrich Gulda (16 May 1930 - 27 January 2000) was an Austrian pianist who performed in both the classical and jazz fields.

Born in Vienna as the son of a teacher, Gulda began learning to play the piano from Felix Pazofsky at the Wiener Volkskonservatorium, aged 7; in 1942, he entered the Vienna Music Academy, where he studied piano and musical theory under Bruno Seidlhofer and Joseph Marx.

He won first prize a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Geneva in 1946. Initially the jury preferred the Belgian pianist Lode Backx (b. 1922), but when the final vote was taken, Gulda was the winner. One of the jurors, Eileen Joyce, who favoured Backx, stormed out and created a minor international incident by claiming the other jurors were "nobbled" by Gulda's supporters.[1] However, Backx sank to obscurity. Gulda began going on concert tours throughout the world. Together with Jörg Demus and Paul Badura-Skoda, Gulda formed what became known as the "Viennese troika".

Although most famous for his Beethoven interpretations, Gulda also performed the music of J. S. Bach, Mozart, Schubert, Chopin, Schumann, Debussy and Ravel.

From the 1950s on he cultivated an interest in jazz, performing with many Viennese musicians like Alexander Jenner[1], writing several songs and instrumental pieces himself and combining jazz and classical music in his concerts at times. Gulda wrote a Prelude and Fugue with a theme suggesting swing. Keith Emerson performed it on Emerson, Lake & Palmer's The Return of the Manticore. In addition, Gulda composed "Variations on The Doors' 'Light My Fire'". Another version can be found on As You Like It (1970), an album with standards such as "'Round Midnight" and "What Is This Thing Called Love?"

In 1982, Gulda teamed up with jazz pianist Chick Corea, who found himself in between the breakup of Return to Forever and the formation of his Elektric Band. Issued on The Meeting (Philips, 1984), Gulda and Corea communicate in lengthy improvisations mixing jazz ("Some Day My Prince Will Come" and the lesser known Miles Davis song "Put Your Foot Out") and classical music (Brahms' "Wiegenlied" ["Cradle song"]).

It was this unorthodox practice that, among other things, earned him the nickname "terrorist pianist"; Gulda had a strong dislike of authorities like the Vienna Academy, the Beethoven Ring of which he was offered in recognition of his performances but which he refused, and even faked his own death in 1999, cementing his status as the enfant terrible among pianists. Nevertheless, Gulda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piano players of the 20th century. His piano students included Martha Argerich and the conductor Claudio Abbado[2].

He expressed a wish to die on the birthday of the composer he most adored, Mozart, and in fact did so, on 27 January 2000, at the age of 69, following a heart failure. Gulda is buried in the cemetery of Steinbach near Attersee, Austria.

He was married twice, first to Paola Loew (born October 25, 1961) and then to Yuko Wakiyama (born April 9, 1968). Two of his three sons, Paul and Rico Gulda (one from each of his marriages) are also accomplished pianists.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1-10 21:4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依林

#3  

非常喜欢!我曾在新加坡买了莫扎特全集,可是带来美国后,因制式不一样不能播放,只好在电脑里面放!
总觉得,莫扎特的作品能够把人完全带入另一个世界!


2009-1-11 01:0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Yongbo

#4  

Thanks for sharing.  


2009-1-11 01:1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5  

莫扎特全集,哪得有多少张盘子呀,一笔财富!

是什么格式不能放?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1-11 01:3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6  

本曲是莫二十几首钢琴协奏曲里的精品(之一),经典电影《莫扎特》里采用了不少
片段,优美的第二乐章作为电影终曲,可见导演和音乐编导对此曲的钟爱。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9-1-11 01:3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7  

Mozart: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d-minor) K.466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6-10-29 19:4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8  

内田光子

"东方钢琴家能打入国际乐坛的不多,尤其是容易被轻视的女性,举目望去,能数出来的没有几个,要像内田光子(Mitsuko Uchida)能够在国际占有一席之地,普遍得到推崇与追捧的,更是寥若晨星。"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9355.htm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5%A7%E7%94%B0%E5%85%89%E5%AD%90

http://chuansong.me/n/18678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6-10-29 19:4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9  莫扎特的“悲剧协奏曲”

莫扎特的“悲剧协奏曲”

——莫扎特第20钢琴协奏曲及版本赏析

在莫扎特的27首钢琴协奏曲之中,笔者对第20(K.466)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因为这是笔者接触到的第一首莫扎特钢协,其第一乐章独奏钢琴进入的旋律带给刚入古典之门的我的那份感动,恐怕将毕生难忘。其后,莫扎特钢协中的21、23、24、27等都成为我喜爱的作品,但对比之后,20仍是我心目中莫扎特最伟大也最特别的一首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只写过两首小调的钢琴协奏曲,d小调第20和c小调第24。对比起作者的其它钢协,这首第20形式之宏大、内容之丰富、戏剧性之强是首屈一指的。它有莫扎特后期交响曲的规模与气势,甚至给人以“贝多芬先声”之感。

莫扎特29岁(1785年)创作此曲时,是其歌剧巨作《费加罗的婚礼》完成阶段,正值其创造力的巅峰时期。而他已有两年没有涉足交响曲的创作,因此有人说他把这部协奏曲当作交响曲来写了。

莫扎特少数的小调作品,都直接反映了其骨子里渗透着忧郁、阴暗心绪的精神世界。作品第一乐章一开始乐队呈示部的第一主题立刻营造起一片阴暗的氛围。第二主题则是伤感、忧郁的旋律。两个主题在乐章的发展中进行了多次具有戏剧性的对话。这一乐章深沉的特质与莫扎特一贯明朗的作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第二乐章名为“浪漫曲”,这在十八世纪的协奏曲中并不多见。此乐章的抒情性在第一乐章紧张的戏剧性对比后显得尤为亲切感人。但中部又卷起了一阵惊慌不安的风暴。这样的对比紧张效果在莫扎特作品的慢乐章中是十分罕见的。

第三乐章回旋曲也与作者大部分协奏末乐章轻快欢愉的格调不同,一开始就把人带入到紧张不安的气氛中。随后依次出现了抒情的第二主题,热烈明快的第三主题,最后乐观的第四主题使乐曲在明亮快乐的情绪中终结。

以下谈谈笔者对几个版本的纯主观感受。

莫扎特的“悲剧协奏曲”首先要说的是被法国人誉为“莫扎特再生”的哈丝姬儿。在听过无数的莫扎特钢琴作品演绎之后,笔者也认为在精神境界上,哈丝姬儿是与莫扎特最近的(笔者并非盲从“公论”之人,可看下文对布伦德尔版本的评述)。在份量较“轻”的作品例如21、23或早期钢协中,容或有各具特色的优秀演绎,但20、27这两部最能体现莫扎特的悲剧性的作品,哈丝姬儿绝对是无可替代的。或许,这与演奏家的感同身受有关,这位罗马尼亚女钢琴家生活事业之路历经坎坷,并长期受病痛折磨。我们实在难以想象,这位广受后世尊敬、喜爱的大师,到53岁才有钱买到自己的第一台钢琴!我们绝对可以相信,正是这些不幸使她对“莫扎特之悲”有旁人无法比拟的体验和感悟。没有悲悲戚戚、泪流满脸,而是一种面带亲切微笑的忧郁,是一种心比天高而上苍无情的执着与无奈。发乎内而形诸于外,我们听到的是不经“脑”的思考而完全由“心”底流淌而出的音乐,但又非那种兴之所至的“即兴”演奏,而是演奏家与作品完全融为一体的致高境界。

笔者手上有三个哈丝姬儿的莫扎特20钢协录音:在Philips的两次录音室录音(1954、1960),和1956年在美国的广播录音。技巧表现最逊色却最感人的是其逝世前数月的1960年录音,65岁的哈丝姬儿指法已显见迟钝,但奏出的是铅华尽洗的致真致纯的音乐。那份返璞归真的纯朴,带给人的感动是下文将要说到的“多情”的安妮·菲谢尔或是“完美”的巴伦波姆所不能企及的。第二乐章主题一出,笔者每每听之都是“欲辨已忘言”地灵魂出窍!较早的两个录音也很出色,有更为行云流水的动感和更多的“火花”。

提起钢琴家菲谢尔,可能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埃德文·菲谢尔,知道安妮·菲谢尔的就少得多了。这位匈牙利女钢琴家是二十世纪最被忽视的钢琴大师之一,最大的原因恐怕在于其主要活动范围是在前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西方的演出和录音都较少。她最受人赞誉的是其不让须眉的技巧和魄力,的确,听她铁画银钩般的贝多芬奏鸣曲和大气磅礴的李斯特奏鸣曲,实在难以想象是出自一位女性演奏家之手。然而安妮的可贵之处在于她并非不解温柔的“铁娘子”,她的舒曼便是充满芬芳诗意的美妙演绎,其中《童年情景》在我听来比霍洛维茨更让人陶醉。60年代与堡特、爱乐者乐团合作的莫扎特20钢协,钢琴充满温情与爱心地带出主题旋律之后,全曲都让人沉浸在一片亲切、温馨的幸福满足之中,音乐的流动如涓涓溪水,不徐不疾,尤其慢乐章,喁喁细雨般地令人心醉神迷。音色也是充满醇美的暖意。虽然作品的悲剧性在这个版本中不甚突出,可能因此而显得较为“不深刻”,但笔者最觉“窝心”的版本。

莫扎特的“悲剧协奏曲”鲁宾斯坦是我最喜爱的钢琴大师之一,而人们很少把他与莫扎特的名字联系起来。事实上,1900年13岁的鲁宾斯坦作为“神童”首次在柏林登台演出,曲目便是莫扎特第23钢协。鲁宾斯坦1961年的莫扎特第20钢协录音,我的感觉是既轻且浮,漫不经心,音乐的内蕴完全没体现出来。是鲁宾斯坦不适合演绎莫扎特?但同时期的第23、24钢协录音却是甚为优秀的演绎,潇洒、淡雅。这样的反差或许也证明了这首第20在莫扎特钢协中的与众不同吧。

普列特涅夫90年代中期在Virgin灌录了自弹自指(德意志室内爱乐乐团)的四首莫扎特钢协(9、20、23、24),其中第20号体现了最极端的普氏风格:在细节上有不少个人化的精心处理,总体却给人一种冷傲离群、孤芳自赏的感觉。清冽晶莹的音色,几乎摸不着喜怒哀乐的内敛,又有一种独特的美感。普氏的莫扎特的“悲剧协奏曲”“冷”不是那种机械地照本宣科而缺乏感情,而是一种个性气质的自然流露,就像“冷美人”与机器人之间的本质区别,这种独树一帜的“冷”令人沉醉其中且回味无穷。第二乐章的“浪漫曲”完全不“浪漫”,而是奏出了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冷看世间痴男怨女的超脱。能令人感到丝丝寒意的莫扎特,普列特涅夫恐怕是只此一家了。

布伦德尔一直被奉为“莫扎特专家”,但笔者一直嫌其演奏风格过于学究气而缺乏生命力和感染力。近年,布氏重录了一些其盛年时期已经有过录音的代表曲目。其中的舒伯特四首奏鸣曲(D.575、894、959、960),感觉十分不错,于是抱着“大师晚年艺术境界更上一层”的希望听了这个与莫扎特的“悲剧协奏曲”麦克拉斯、苏格兰室内乐团合作的莫扎特20钢协,结果是:大失所望!乍一开始,从音色到造句,感觉十分“贝多芬化”,刚强、明亮。但一路听下去,却越感乏味:音色、力度一直没变化,不但一个乐章里面是如此,而且是三个乐章自始至终,就是说慢乐章所用的音色和强弱力度和第一乐章是基本一样的。每一个音符都很纯、没有瑕疵,但那是孤立的音符,没有把“音符”连成“音乐”的韵律感和流动性,只能是呆板的视谱演奏练习。如果说这是古典理性的手法,那恕我的欣赏品位还不够高,不懂得欣赏。想到有朋友说起布伦德尔的现场演奏要比录音室精彩得多,也难怪了:上述的舒伯特奏鸣曲是现场录音而这个莫扎特是录音室的制作。

这个版本就毫无可取之处吗?非也,麦克拉斯的乐队部分十分精彩,是众多版本中交响性最强的。层次丰富、对比强烈,在声部细节上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处理(如圆号的突出)。搭上了如此的独奏声部,实在可惜了这大师级的协奏。

莫扎特的“悲剧协奏曲”塞尔金晚年与阿巴多合作录制的版本,笔者特别有感情,因为这是我入门时最早的一批古典音乐CD之一,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的唱片。十多年过去,塞尔金的演奏在我耳中是历久弥新。虽然后来在听了哈丝姬儿等人的版本后,一度觉得塞尔金不够“动人”,缺乏“美感”,但随着音乐阅历渐长,是越来越能感悟到塞尔金在精神内涵上的深刻。的确,此版缺少人们习惯的、喜爱的“莫扎特魅力”,如流畅、活泼、轻灵等,塞尔金在速度、强弱的处理上也甚少“可爱”的弹性。塞尔金赋予音乐的是一种贝多芬式的庄严,虽然由于岁月不饶人,技巧已非无暇,但精神意志上的高度集中形成了强大的张力。听听第一乐章的贝多芬版华彩乐段,塞尔金奏出了令人屏息的贝多芬般的迫力。乐队部分可令人感受到阿巴多是以一份后辈对前辈大师的尊敬,精心提供最妥帖的协奏(但绝不是某些非一流指挥家为大师伴奏时表现出来的唯唯诺诺、畏首畏尾)。

巴伦波姆自弹自指与柏林爱乐合作的Teldec录音,是笔者最推崇的莫扎特后期钢协版本之一。或许不少人觉得奇怪,这么多莫扎特专家,不说远的,就是和巴伦波姆同辈的就有内田光子、皮莉丝等,怎么会看上巴伦波姆?笔者觉得,巴伦波姆在国内乐迷之中似乎是被低估了,不少人觉得他的钢琴、指挥都只是“二流”的水平。实际上在欧洲,巴伦波姆作为指挥家和钢琴家的声誉都是顶尖之列,如网上某位熟知乐坛情况的朋友所言,“无论钢琴还是指挥,阿什肯纳吉在音乐圈内的江湖地位都无法与巴伦波姆相比”。柏林爱乐在选择阿巴多的接任者之时,巴伦波姆是两位候选人之一,也证明了其份量。至于在我们这里被低估,原因我想大概还是我们认识艺术家的途径主要还是靠唱片,而且是几大公司的唱片(象阿什肯纳吉这样的唱片高产者,而且是在国内乐迷“喜闻乐见”的Decca公司,自然较受欢迎了)。巴伦波姆早年在EMI、DG等灌录的唱片,虽然称得上“佳作”的也有一些,但总的来说不甚突出。他在80年代以后进入艺术上的成熟和巅峰时期,偏偏几乎同时他也转签了Teldec唱片公司,而Teldec的产品在国内是较少见到的,而随着华纳古典部的关门大吉,就更是变成暂时“绝版”了。事实上,巴伦波姆在Teldec指挥的布鲁克纳、瓦格纳、贝多芬,演奏的勃拉姆斯、莫扎特、舒伯特甚至阿尔贝尼兹,都是大师级的。

莫扎特的“悲剧协奏曲”巴伦波姆与柏林爱乐的莫扎特钢协,首先要说的一大优点是独奏与乐队的融合是所有版本中最好的。虽然编制比一般的室内乐团要大,而且是以音色浓厚华丽著称的柏林爱乐(这个录音是“卡拉扬时代”的制作,至于阿巴多的“改造”是后话了),但在巴伦波姆的精心处理下,乐团与独奏者的关系显得十分“室内乐化”。毕竟是世界乐团“班霸”,此版丰厚而不臃肿、纯美而不甜俗的乐队音色是别的版本难以比拟的。至于巴伦波姆的独奏部分,相对前述的布伦德尔,我觉得这才是“理性”风格的最佳体现。理性不是没有对比和变化,巴伦波姆的演奏不乏自由速度和强弱变化,但一切都显得分寸有致、不温不火,有一种从整体到局部都了然于胸的悠然与沉实。钢琴纯净澄明的音色、清晰透明的声部层次更证明了巴伦波姆的键盘功夫。也许这般成熟、理性的莫扎特不是人人喜欢,但能将深思熟虑的音乐用最自然的效果表现出来,巴伦波姆的才华是不容置疑的。(作者:叶志超 来源:爱乐社)

http://www.chinadaily.com.cn/hqylss/2006-03/14/content_536364.htm


2016-10-29 19:4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10  

内田光子演奏莫扎特

潘耀田

最早听日本钢琴家内田光子(Mitsuko Uchida)的演奏录音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听的是莫扎特的奏鸣曲。她也许是第一个录莫扎特钢琴奏鸣曲全集的亚洲人吧。她的录音量肯定是可观的,但最可贵的还是在她演奏中对作品超凡的洞悉和独特气质。在一个访谈里,有人曾问这是否和她的日本传统有一定关系?她以德语回答说自十二岁起便在奥地利维也纳生活和学习,因此觉得自己像一个奥地利人多过像个日本人。这说明了一件事:内田光子所演奏的莫扎特钢琴奏鸣曲之所以在欧洲得到很大的认同并非偶然,而是和她从小所受到的文化熏陶是很有关系的。

这回是通过DVD观赏她和Camerata Salzburg(萨尔兹堡室内乐团)现场演出的两首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15 C大调第十三首及K466 D小调第二十首。C大调那一首我并不熟悉,D小调钢琴协奏曲则从七十年代初期到现在都常听。

音乐会于2001年在萨尔兹堡的莫扎特纪念馆音乐厅举行。由内田光子本人演奏钢琴兼指挥。由独奏者指挥演出协奏曲是一种传统的演奏方式,对独奏者来说也许更能统筹全局,但也多了一层负担,同时必须艺高胆大并且胆大心细。且不论对内田光子全情投入演奏时的表情问题,从整场流水行云、从容不迫的音乐表现来看,她的能力肯定是绰绰有余。虽然她自己表示和日本传统有一定的距离,但在内田光子的演奏里除了有一股女性的端庄秀丽和细腻之外,还不觉流露出一种日本人对精致的追求。再想深一层,日本和德国在二战时是盟友,在民族性、文化方面也有近似之处——都是纪律感强、尊重学术、艺术的民族。奥地利也是德语系的国家之一,虽然在二战时受到德国的侵略,但在文化传统上,尤其是音乐方面和德国其实有着非常密切的血缘关系。因此内田光子虽然自小远离祖国,其实在文化上并不至于太过疏远原籍的精神,也许还有左右逢源的优势。

D小调钢琴协奏曲除了第二乐章的前段有点即兴式的加花以外,演来在风格上基本和一般听到的“标准”好演奏相近。其中所采用的贝多芬(Beethoven)华彩个性稍强,和之前部分莫扎特的乐天温和形成了有趣的对比。触键音色由清朗甜美转为强劲有力,内田光子在此似乎也多了点阳刚之气。协奏曲三个乐章一气呵成,演奏完美紧凑且丝丝入扣,令人叹服。

负责协奏部分的Camerata Salzburg曾在去年(2006)的新加坡艺术节里呈献了两晚的精彩演出。乐团和内田光子除了在合奏上配合无间以外,在音色上也相得益彰,水乳交融之余也撞出了无数火花。

虽然是现场演出,DVD无论在音响或画面方面都非常理想,居然没有听到什么咳嗽声。观众的配合态度充分体现了他们高度的文化修养。这些优雅的行为表现肯定并非口号、运动或罚款所能成就的,只可能是对音乐和音乐家由衷的尊重所能产生的。也是悠久文化传统、优良教育下所自然衍生的教养。相比之下新加坡的音乐会观众素质一般可说相当差,尤其当我们常常沾沾自喜地标榜学校教学成绩、大学的世界排名时,如果我们的音乐会观众教养不到位,那我们教育的取向、价值观是有问题的。

http://www.avmagazine.com/10/neitian.htm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16-10-29 20:0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