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几大著名钱财骗局
unknown
最近巴尼莫道夫的$50Billion巨额诈骗案震惊世界,被骗者众多,个人大多都是犹太有钱人,有西班牙和奥地利的银行,也有不少犹太慈善组织的基金,已经有一位法国贵族富豪为此自杀
这类诈骗的事情貌似离我们很远,但其实不然,我们中很多人都经历过各种形式的老鼠会/金字塔一类的推销,我就碰到过几次, 而且都是我的朋友。有卖化妆品的有卖地的,有卖健康营养药品的,还有直接保证如果我存钱给他们,固定利息15%到20%的。这类听上去很诱人的赚钱机会基本都是骗人,本质上和莫道夫巨额诈骗案同出一源。有一句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赚钱投资上尤其正确。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类在几类事情上容易上当与轻信:政治、战争、感情和钱财,钱财是最主要的一种。历史上最有名的有下面这几种,其他很多的骗局都是由这几种衍生出来。
1。查尔斯庞兹制造的“庞氏骗局” (PONZI)
“庞氏骗局”是20世纪最典型也最经典的骗局之一,是金字塔/老鼠会传销的模板,后来的许多骗术都是从“庞氏骗局”衍生出来的。庞氏骗局得名于查尔斯庞兹,他1920年开始从事投资欺诈,大约4万人被卷入骗局,被骗金额达1500万美元,相当于今天的1.5亿美元,庞兹最后锒铛入狱。
庞兹具体骗法是,他自称发现了一种投资方法,利用外汇兑换率不同,可以在不同的国际市场买卖交易赚取差额,他可以保证40%到50%的回报。最早加入的人都得到了利息,这些人口碑相传于是有更多的人加入,他用后加入人的本钱来支付早先加入人的利息,把其他大部分纳入自己腰包。当有报纸对他的具体投资方式提出疑问时,他的骗局开始迅速崩溃
1919年他以十六人为金字塔的第一层开始搭建骗局,一年之内骗了$19MILLION,他原本打算是骗够了就卷款潜逃,但大约还是贪婪,想继续搭金字塔看能否赚更多,结果措手不及地被抓个正着。
在庞氏骗局金字塔最顶层的人未必都会吃亏,但在下层的人注定血本无存。因为他们的本钱都支付了上层人的利息或本钱。金字塔的倒塌点是一旦投资者开始取本钱出来,便一倒百倒。
庞氏骗局是近代主要骗局的祖宗,后来比较著名的有
八十年代的Lloyd's of London保险公司的骗局
九十年代,阿尔巴尼亚2/3的人口在最具破坏性的金字塔传销骗局中失去了自己的毕生积蓄,引发街头骚乱,导致数千人死亡,在这个贫穷的国家差点掀起了一场内战,最后导致政府垮台,因为一开始,这一骗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眼前的有巴尼莫道夫,他的投资公司自创建20年以来基本保证每年10-15%的投资回报,即使股市全年出现两位数字的暴跌,他也照涨不误,堪称旱涝保收。很多人因为轻信他的人品,贪图高于投资市场的回报,以至毕生的血汗积蓄荡然无存。
2。密西西比计划、南海泡沫和郁金香狂潮
这三个著名事件都是投资大众狂热盲从掀起金融泡沫最后血本无归的例子
以南海泡沫事件 (The South Sea Bubble)为例
“南海泡沫”发生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英国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断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迫切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是一种特权。在这种情形下,一家名
为“南海”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711年宣告成立。
南海公司成立之初,是为了支持英国政府债信的恢复(当时英国为与法国争夺欧洲霸主发行了巨额国债),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策,并给予其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当时,人人都知道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埋藏着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能把英格兰的加工商送上海岸,数以万计的“金砖银块”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 英国下议院接受了南海公司的交易,南海公司的股票立即从129英镑跳升到160英镑;当上议院也通过议案时,股票价格涨上了390英镑。
投资者趋之若鹜,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参众议员,就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由于购买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公司股票价格狂飙。从1月的每股128英镑上升到7月份的每股1000英镑以上,6个月涨幅高达700%。
在南海公司股票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全英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社会各界人士,包括军人和家庭妇女,甚至物理学家牛顿都卷入了漩涡。人们完全丧失了理智,他们不在乎这些公司的经营范围、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只相信发起人说他们的公司如何能获取巨大利润,人们惟恐错过大捞一把的机会。一时间,股票价格暴涨,平均涨幅超过5倍。大科学家牛顿在事后不得不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到人们如此疯狂”。
1720年6月,为了制止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自此,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开始清醒过来。对一些公司的怀疑逐渐扩展到南海公司身上。从7月份开始,首先是外国投资者抛售南海股票,国内投资者纷纷跟进,南海股价很快一落千丈,9月份直跌至每股175英镑,12月份跌到124英镑。“南海气泡”由此破灭。
1720年底,政府对南海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许多财主、富商损失惨重,有的竟一贫如洗。此后较长一段时间,民众对于新兴股份公司闻之色变,对股票交易也心存疑虑。历经一个世纪之后,英国股票市场才走出“南海泡沫”的阴影。“南海气泡”告诉人们:金融市场是非均衡性的市场,只要有足够多的资金,可以把任何资产炒出天价,导致泡沫急剧膨胀。正如凯恩斯所说,股票市场是一场选美比赛,在那里,人们根据其他人的评判来评判参赛的姑娘。毫无疑问,这个时候政府的监管是不可或缺的!
终于,腐败像汹涌的洪水
淹没一切;贪婪徐徐卷来,
像阴霾的雾霭弥漫,遮蔽日光。
政客和民族斗士纷纷沉溺于股市,
贵族夫人和仆役领班一样分得红利,
法官当上了掮客,主教啃食起庶民,
君主为了几个便士玩弄手中的纸牌;
不列颠帝国陷入钱币的污秽之中。
这是大诗人蒲柏讥讽、批判将整个英国卷入其中的“南海泡沫”的诗句。
3. 419诈骗案也叫尼日利亚骗局
419诈骗案在八十年代时多以普通邮件方式,但互联网出现以后又掀起新高潮。大多是通过电邮形式,说有大笔遗产可以领取但因为有法律问题需要小量钱财帮助,应允会有大笔回报。叫419是因为这类骗局是由尼日利亚一帮家伙发明的,尼日利亚的PENAL CODE 是419
这类电邮大多是有名有地位或有显贵身世的人向你请求帮助:“我是一名州长夫人,由于国内发生了政变,州长不幸身亡,生前隐匿了大约3500万美元,没有被新上台的军政府发现。急需将该款项以别人的名义,作为投资款汇出境外。希望得到您的合作。事成后,您的公司或个人将得到这笔资金的30%作为报酬”
熟悉“尼日利亚骗局”的人大多是从类似的邮件开始的。总之是有一笔巨款,因某种变故必须汇出国,希望收件人能借其银行账户一用,当然不会让你白帮忙,会有一笔巨款作为回报。而且她会煞有其事地给你她律师的电话、银行存款证明等等,在取得信任后,骗子会要求收信人在其账号中存入上万美元的所谓“手续费”或其他费用,此时很多人已经被那上千万美金的诱饵套牢,或许内心也曾划了许多问号,但最终还是无法抵挡一夜暴富的诱惑而自投罗网。
尼日利亚骗局的案发原因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大跌有关。 石油是尼日利亚最大的外汇收入,价格大跌之后对很多从事石油交易的商人打击惨重。于是,那些本来受过高等教育、英语流利的专业人士索性利用自己熟悉国际贸易的特长,改行从事另一种跨国生意,那就是国际诈骗。
他们设计的“尼日利亚骗局”起初以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小型企业主为诈骗对象,骗取了巨额钱财。根据美国境内对抗《419大联盟》活动组织透露,由 1985到1999年14年间,“尼日利亚骗局”从美国骗取的金钱超过50亿美元,而且“尼日利亚骗局”一度成为尼日利亚的第三大“工业”。 2000年9月,瑞士联邦警察局发表的公报显示,尼日利亚骗子每年在网上行骗钱财达4000万美元。美国是迄今尼日利亚骗局的最大受害国,据统计大约有 1%的收件人上当。2003年年初,白宫向尼日利亚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如果尼日利亚政府不采取有效措施,美国将实施经济禁运。 早在1992年,中国上海就有一家公司被骗280万元。香港迄今已有近百人被骗,被骗金额超过1000万港元。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欧美国家纷纷向尼日利亚施压,这种骗局目前正向中国等东南亚地区蔓延。传统的邮递信件方式已经改为发放电邮,行骗地波及到亚洲各国以及俄罗斯、新西兰等国。而且这种无本万利的买卖引来许多效仿者,昔日的“尼日利亚骗局”逐渐演变出“津巴布韦骗局”、“塞拉利昂骗局”、“ 象牙海岸骗局”或其他非洲国家的骗局。
海湾战争爆发后,又有骗子自称是伊拉克前副总统默罕穆德阿其滋的儿子发出求助邮件,也有以发现了伊拉克宝藏的美国大兵的名义发出邮件。一旦你上当后骗子大多销声匿迹,也有一骗到底的,事成后鼓励你亲自去尼日利亚领取酬金,如果赴约,自然凶多吉少。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17位外国人为领取酬金赴尼日利亚后被杀害。
比较有名的骗局还有:
一、连环信
戴夫罗斯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连环信的始作俑者。20年前,第一封格式化的连环信从邮局发出,连环信的标题是“快速赚钱”,信中要求收信人将一定数额的钱寄到信中列出的几个名字名下,然后将这封信复制寄到其他地址。连环信中许诺,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用小投资赚大钱,在60天内就能赚到4万英镑。戴夫罗斯是否真有其人,谁也无从知晓。
二、彩票骗局
加拿大的有组织犯罪团伙给一些英国家庭(通常是老年人)打电话,告诉他们中了加拿大的彩票大奖,而要兑奖,必须先缴纳一定数额的手续费。尽管手段很拙劣,但仍有很多英国人上当,有人甚至被骗走4万英镑。
三、传销诈骗
2001年,一个名为“女人授权给女人”的金字塔传销诈骗案成为世界报纸重点报道的对象,这一诈骗案席卷整个英国,令许多英国妇女遭受巨大损失。这一骗局采取交纳入会费的方式,鼓励女性投资,许诺投资3000英镑就可以得到24000英镑的回报,还竭力从会员那里套取其家人和朋友的联系方式。很多人因此失去了3000英镑的入会费。
四、征婚骗局
人们常说,爱情会遮蔽人的眼睛。这或许是越来越多爱情骗子通过互联网交友中心诈骗的原因。今年初,一位名叫拉姆的新加坡已婚妇女因利用征婚骗钱而被判入狱6个月,她以结婚为诱饵,骗取了一名美国男子45000美元(折合22000英镑)。
五、白血病骗局
一些骗子颇懂得触动人们的心弦。几年前,美国印第安纳州有一对夫妇声称自己的孩子患上了白血病,希望能够在孩子死前尽量满足她的梦想。整个小镇都被调动起来为他们捐款,最后筹集了13000美元。结果,事实证明,他们的孩子很健康,而他们一家人带着骗取的13000美元,飞到佛州的迪斯尼乐园大玩了一场。
这些骗局为什么会成功
这些骗局一旦揭露你会觉得很容易识破,但很多有识之人,包括有财政投资经验的人仍然会上当。为什么? 这类骗局都是冲着人性中最基本的弱点设计的:贪婪、盲从、狂热。
人性和知识、教育是两回事,一个人可能很聪明博学但仍然贪心想占便宜,想轻易不劳而获地获利。但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学习能够反思能够克制自己的弱点,另外是常识(COMMON SENCE),没有免费午餐,就象天下不会掉馅饼一样。比如股市投资是个zero-sum game,有人获利就有人赔钱,不会有人白白送你好处的。
莫道夫之成功比前人还有三点欺骗性:他并不许愿很高比如30%,40%的回报,让投资者觉得更加可信,另一点是他并不主动去说服投资者,反而当成一种特权,一种圈内人的象征,让投资者自己主动去要求。必需是有朋友介绍才能可以投资他的基金,再有就是他的身份,他曾经当过纳斯达克(NASDAQ)的主席。
轻信和盲从是投资者容易上当的另两个特点:看到亲朋好友都加入了就觉得肯定安全,人们的思维喜欢合群,他们会集体狂热,但醒悟过来时却缓慢得多,一个接着一个,人类是种“群居动物”喜欢从众,有时可能会过度情绪化,这些特点使得很多人容易被引入骗局。
对莫道夫的根本动机还是不十分肯定,他自己已经很富有,用一生经营的名誉和财富搞庞氏骗局,仿佛不仅是为了贪更多的钱,而是感觉到权势和被需要被承认。或许他本想着有一天真的投资赚够了钱,可以补上这大窟窿,结果去年的金融崩溃一下子把他的金字塔也彻底掀翻了。
历史上的这几种骗局在今后仍然会以不同的面貌和形式伪装出现,也还会有人继续上当受骗,这就是人性,是人性里不甚美丽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