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也说说美国的枪支问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青冈

#1  也说说美国的枪支问题

也说说美国的枪支问题

2008年2月份的一周内,美国发生4起校园枪击案。2月8日,路易斯安纳州技术学院内发生一起枪击案,一名女生在枪杀了两名同学后饮弹自尽;2月11日,田纳西州孟斐斯市一所中学发生枪击案,一名17岁的中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开枪打伤了另一名同学;2月11日,加利福尼亚州奥克斯纳德市一所初中发生一起枪击案,一名15岁学生中弹后,被医生宣布为脑死亡;2月14日下午3时左右,北伊利诺伊大学发生一起校园枪击案,该校一名已毕业的学生持枪闯入一座演讲厅教室,朝正在听课的学生射击,最后饮弹自尽,造成包括凶手在内的7人死亡,15人受伤。

短时间内发生这些事对中国人来讲,是爆炸性新闻,各类报纸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消息,但对美国人来讲,应该是司空见惯的。据美国司法部统计,美国私人拥有枪支约为2.35亿支,差不多人手一把了。美国人拥有枪支是合法的,因为1791年批准的宪法第二条修正案明确规定:纪律严明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的,因此人民持有和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得侵犯。

美国早期史是先有13州,后来才有合众国的,这和世界上许多新国家的形成迥然有别,非常独特。最早的美国人在东海岸定居的时候,除了跟野兽斗,还得跟印第安人打,那时候也没有统一的国家军队,要求得生存安全,就得全靠自己。后来和英国佬打独立战争,令人人皆兵的观念形成共识,由此弄出了第2修正案。宪法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比上帝还厉害,绝对是衡量一切的准绳,只要宪法不修改,持枪就合法。如今,都已经进入到21世纪,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一想到美国有大约45%的家庭拥有枪支,就感觉到特迷惑,枪支是暴力的代名词,美国那么文明,怎么不禁枪呢?

美国不仅不禁枪,因为禁枪对现在的美国来讲还是个相当超前的事物,能做到如何有效地控制枪支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一点对中国人来说相当难以理解,政府下个禁枪令不就得了么,多简单的事儿。可是美国不行,美国政府的权力太小,禁枪暂时就别想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一些修修补补的枪支控制工作。按理说,美国议会再通过一条修正案,像1933年废除禁酒令那样的,也就把枪支问题解决了,但是这样的修正案也难以出台。最大的阻力来源于枪支制造商,1871年成立的全国步枪协会是枪械利益集团游说资金赞助者,这个协会花费数十亿美元用来说服政治家和律师反对对销售和拥有武器做出任何限制,前总统老布什都曾是协会的成员。有钱能使鬼推磨,国会议员当然要替资本家讲话,禁枪连指望都难。而且从党派倾向上来看,共和党主张维护枪支权利,相当反对禁枪。

除了步枪协会支持以外,美国特殊的国情也让枪支有市场。美国有几百个民族生活,又涉及不同种族,尽管法律规定这个平等那个平等,但实际上不是那么回事儿。各个民族的人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白人又瞧不起有色人种,弱势群体为了自保当然有持枪的思想基础,我要是生活在一堆白人或者一堆黑人中间,如果法律允许持枪,我肯定买把好枪,尤其经济萧条的时候,鬼知道三k党或者黑人流民啥时候发神经冲屋里来呀。

2000年5月14日母亲节这一天,70多个城市的美国母亲在华盛顿举行“百万母亲游行”,要求国会通过严厉的枪支管制法,以使孩子远离枪支。枪支是不控不行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枪击事件屡屡发生,已成为第11位致死主因。美国各州对枪支管理的法律不同,纽约州买枪控制比较严,宾州就松。枪支管理也无非就是要购买者接受严格的背景调查,并且需要时间不等的等待期而已,就枪击事件仍旧频发而言,这叫治标不治本。

禁枪是个法律难题,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掺杂了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因素,只要不禁枪,美国的枪击案就会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社会矛盾逐步增加而有增无减。不能有效禁枪从某种意义上让人看到了美国政府的弱点所在,那就是不能有效力地行使政府的威权,限制政府权力历来是美国宪政的核心,如果美国能长久地孤立于世界之外,并且经济能始终保持上升的态势还好,有一天经济完蛋了,或者遭遇入侵了,一个没有形成威权习惯的政府就会面临强大的考验,甚至是生死存亡的。拥有枪支被看作是自卫的主要措施之一,只要大多数人都持枪,纵使社会表面上看起来太平安详,而事实上这种和平是建立在暴力威慑基础之上的,防备他人,就意味着已经在内心底埋下了暴力的种子。当暴力情节形成集体意识的时候,对外穷兵黩武诉诸暴力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许多美国人更愿意把拥有枪支看作是自己的天然权利,如果非要把拥有枪支看作是一种自由权利的话,那就真得把枪击案看作是过度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了。

2008/2/17。

参考:
刘永涛:《当代美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第 1 幅
AK-47


2008-2-16 12:2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2  

这时青岗的原创吗?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8-2-19 10:4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青冈

#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thesunlover at 2008-2-19 03:45 PM:
这时青岗的原创吗?

怎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然是。:)
文中数据及史实部分来自参考书。也算是我的读书笔记。
当然我个人的观点是禁枪的。


2008-2-19 20:0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4  

青岗隔岸观火透视西洋镜,不少话还是说到了点子上的,虽然并非原创,比如美国的现实问题不是“禁枪”而是“控枪”;美国宪法在很大程度上是用来保障民众权利、约束政府权力的(注意民众要的是“权利”(rights),政府行使的是“权力”(power));美国的枪械利益集团为了自身利益不顾民众安全影响政界,等等。

但以下结论性的收尾,中式思维占了上风,就有些危言耸听了。试问,中国大陆民众拥枪率应该不到十万分之一,而中国人和美国人的群体心态和集体意识,哪个怀有更多的暴力基因?回顾过去200年的惨烈内斗,从太平天国到文革;再看看今天大陆上的人欲横流戾气弥漫,答案还不一清二楚么。试想中国如果象美国这样开放枪禁,全国八九亿人手中有枪,那么平均每天会发生多少起集体屠杀事件,大家想象得出来吗?甚至敢想吗?

“有一天经济完蛋了”,这话有点轻率。经济完蛋了,民众手里没枪就天下太平了?民众手中无枪的中国如果经济完蛋了,会比民众手中有枪的美国更安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美国人不也顺利挺过来了,而没有发生什么暴乱。换了中国,恐怕该是遍地“揭竿而起”了吧。

“遭遇入侵了”,拥枪的美国佬会首先自相残杀吗?根本不是个严肃问题。二战中自由散漫的美国大兵碰上日本武士道,哪个更勇于献身不畏牺牲?至少是不相上下吧。而自相残杀广度和深度都执世界牛耳的,恰恰是“形成威权习惯的”中国政府和民众,起码汉奸的数量他国无与伦比。

再者,美国什么时候“长久地孤立于世界之外”了?

“禁枪是个法律难题,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掺杂了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因素,只要不禁枪,美国的枪击案就会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社会矛盾逐步增加而有增无减。不能有效禁枪从某种意义上让人看到了美国政府的弱点所在,那就是不能有效力地行使政府的威权,限制政府权力历来是美国宪政的核心,如果美国能长久地孤立于世界之外,并且经济能始终保持上升的态势还好,有一天经济完蛋了,或者遭遇入侵了,一个没有形成威权习惯的政府就会面临强大的考验,甚至是生死存亡的。拥有枪支被看作是自卫的主要措施之一,只要大多数人都持枪,纵使社会表面上看起来太平安详,而事实上这种和平是建立在暴力威慑基础之上的,防备他人,就意味着已经在内心底埋下了暴力的种子。当暴力情节形成集体意识的时候,对外穷兵黩武诉诸暴力就是自然而然的了。许多美国人更愿意把拥有枪支看作是自己的天然权利,如果非要把拥有枪支看作是一种自由权利的话,那就真得把枪击案看作是过度自由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了。”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8-2-20 11:4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青冈

#5  

爱阳,我写这篇文字的目的不是对比中美哪个优,哪个劣?从总体对比上看,中国目前肯定落后于美国太多,这个我不否认。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从枪支管理这块来看,美国就不如中国,这个很明显,用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来看效果,就知道了。

其他的观点,我们日后再慢慢聊。


2008-2-21 09:0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6  

青岗,

讨论应该针对具体问题,但做总结性的结论则需要慎重,我“批”的是你的若干草率结论。我们论事不论人。

你这贴又给了我一个好“靶子”:何以见得中国的枪支管理就好过美国的呢?仅仅从每年发生在美国的几起校园滥杀事件吗?

举一个事实说话吧:我老丈人在乡下的一家远房亲戚,全家老小六七口被集体屠门,斩尽杀绝。案子至今未破。假想一下:如果他家有枪自卫,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这样的屠门案在美国很少发生,因为民众有枪自卫,令歹徒在逞凶前不得不三思而行,而在大陆屠门案逐年增多,见诸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俺远房亲戚的血案就不被报道)。歹徒比良民在武装上更“专业”是屠门案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难怪防盗门窗在大陆盛行,民众只能选择消极自卫。而拥枪可算是“积极自卫”。

但大陆的全面禁枪却是必要的,为什么?因为民众的普遍素质本来就比较低,如今贫富悬殊,富人为富不仁,穷人有冤无处伸,导致暴戾之气遍地,仇恨的种子深埋心中,一有机会就开花结果,整个社会象个火药筒。大家手里要是有了枪,不要说校园枪击,陈胜吴广就将成千上万地冒出来。

美国之所以能开放枪禁、敢开放枪禁,不是象你说的“意味着已经在内心底埋下了暴力的种子”,而是恰恰相反,他们的暴力种子很不普及,所以有枪也不用担心,全国每年屈指可数的几起滥杀案(大多是神经病人、半大孩子干的,而不是出于仇恨,更不是出于阶级仇恨),从反面说明了这个事实。

再比如说吧,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十几年了,在公共场合只看到过半次吵架,一黑一白两个男人愤怒但声音不高地吵了一两分钟,马上就被旁人拉开了。打架更是从来也没见过,男孩子打架都没见过(在中国几天可于公共场合看到吵架打架,大家都有体验吧)。

美国佬不打架、不吵架,绝不是象你说的“纵使社会表面上看起来太平安详,而事实上这种和平是建立在暴力威慑基础之上的”,而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那种在中国时刻能够感受到的“暴民戾气”,难道人人家里有枪,能够威摄到在公共场合谁都不敢吵架。这是文明的自觉反映,而不是什么私人藏枪威摄的结果。要说威摄,这里的威摄只有一个,那就是法律。

在这里一切以法律行事,法律绝对尊严,平民百姓没有那种“少废话,来比比谁的拳头更硬”的习惯意识,即使有也不敢轻易行动,除非不怕蹲监狱。这里根本没有国内那种动不动就“抄家伙、叫人、你找死、你等着”那样的“谁拳头更硬谁更狠”的原始丛林现象。

简而言之,美国人的文明程度,没有体验经历过的国人很难想象,仅仅依靠国内经验,做出的结论必然会偏颇、谬误。

为什么美国人没有大陆人那种“暴戾之气”,回头再谈。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8-2-21 09:5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7  

不是人,也不是枪的问题。是社会如何对待有“病”的人的问题。

“病态”的人手里有枪,正常人遭殃!


2008-2-21 18:5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青冈

#8  

爱阳,如果你这样论证美国的校园枪击案,你还可以找出更多的道理。:)
1.美国的枪击案是屈指可数么?一个人才有10个指头啊。
2.“不是出于仇恨”,这样的结论显然不切实际。


2008-2-21 20:0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9  

青岗,你这贴看得不过瘾,无法展开探讨

我个人的立场是:(1) 反对彻底禁止民众拥枪;(2) 赞成严格控制枪械买卖。具体比如说:小孩拿父母的枪伤了人,父母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及赔偿后果。买枪者的背景调查更加全面,包括病史调查等。

但就是这样的合理“控枪”条文,在美国也很难获得通过,因为这将影响到枪械的销售。枪商为了私利漠视民众利益,政客为钱是瞻,不能不说这是美国政治的一种黑暗。汽车厂商也是这样的,请见我以前转的一篇文章:

“一块美金的代价:美国汽车文化始因一瞥”
http://www.yidian.org/viewthread.php?tid=6838&pid=60563&page=1

批美国,好事情,但要批在点子上。比如这篇文章和俺的评论

再谈!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8-2-22 09:2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综合类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