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方言與國語(舊文)
泱泱華夏﹐地廣人眾。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況下﹐形成了各地域人群中自己的語言及
文字﹐實乃勢所必然。到了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文字也得到了統一﹐因而減少了各
地文字交流上的困難。但可惜的是﹐他當時沒把語言也統一起來。否則﹐今天我們
就不會有語言交流上的困難了。秦以後﹐各朝是否作過語言統一方面的努力﹐筆者
未作考證﹐不敢置言。至於近代所謂的“官話”﹐僅是官場中的語言統一。民間依
然講方言。
據說用方言寫作能夠使文章生動﹐但這裡有個重要的前提﹕就是給懂這種方言的人
讀﹐才會覺得生動傳神。不懂這種方言的人讀上去可以說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就說不上什麼生動不生動。試想﹕說每一種方言的人口會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幾﹖
就算是百分之十吧。那麼這種生動性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可以欣賞。而使百分之九十
的人懵然不懂。因此一個用方言來寫作的人就限制了他自己的讀者群。這豈是個聰
明的辦法﹖有一次我看到過一份“羊城晚報”之類的報﹐有一篇豆腐干文章完全用
廣東話寫的﹐連字也不認識。我只能把它當作與我無緣的天書跳過去不看。那篇文
章就是寫得比李白還好﹐對我來說也是毫無意義。所以如果你要把你的文章面向全
國﹐向百分之一百的讀者﹐你最好用一般性的書面語言來寫﹐也可以寫得生動的。
筆者常遇到只會講廣東話的同胞。雙方別無他法﹐只能用文字交流。(這倒要感謝
秦始皇﹐如果他不統一文字﹐恐怕我們只能用肢體語言交流了。)但每次都要帶上
紙筆﹐也是夠麻煩的。有時遇到一位廣東同胞能說英語﹐那就夠好了。我們可以英
語交談。不過兩個中國人在一起﹐不能用自己的語言交流﹐只能用外國語來交談﹐
給外國人知道了﹐一定會笑痛肚皮的。所以提倡國語教育﹐使華人都會講國語﹐實
為當務之急。據筆者所知﹐有些中文學校在用方言上課﹐實有改革之必要。
聽說在美國的南韓人、印度人及日本人都很團結。他們甚至出資幫助新來的同胞創
立自己的事業。恕筆者孤陋寡聞﹐在華人中還沒有聽說過有這種事例。或許同鄉人
之間較肯相互幫助﹐操著鄉音也互感親切。這是方言的作用。筆者真誠希望國語也
能起方言這樣的作用﹐則必能增進華人的團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