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金之昧和不昧】
春節轉眼過了,回顧有那麼兩件事,分開講可能意思一般,湊一塊有點意思。
第一件事發生在中國。眾所週知,大齡未婚男女回家過年,父母親友總要盤問其交友狀況,這令大齡青年相當尷尬。於是就想到,何不租個“假對象”回家過年,矇混一下,可以使各方面都滿意?此舉竟然蔚然成風。
據《半島晨報》報導,31歲的小吳與“假女友”簽署了一份協議,規定:僱用自除夕開始至初四,小吳要一次性付給女孩3000元人民幣;小吳負責兩人的來回路費及花銷;兩人在女孩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有公開場合中必要的身體接觸。
協議天衣無縫,回到老家後,“女友”也表現乖巧,討人喜歡。小吳的母親不僅給了女孩1000元壓歲錢,還送上了家傳的翡翠玉墜。小吳心想,這家傳寶貝應該留給未來的妻子,所以初五一回到大連,便向女孩追討玉墜。但女孩堅決不肯歸還,還索性搬離了原本的租屋處,從此銷聲匿跡。小吳追悔莫及,自責醉倒路邊。
第二件事發生在美國。某日,密蘇里州堪薩斯城的居民達琳(Sarah Darling)經過某橋堍,見一流浪老漢(哈雷斯Bill Harris)坐在路邊,前面置一空碗,任人樂捐。達琳見狀,就取出零錢包,將角幣儘數傾入其碗中。次日,達琳突然發現手上的鑽戒不在了,驚恐不已。回憶了一下,好像曾經取下鑽戒,放在零錢包裡了。於是達琳急忙回到橋堍,設法尋找流浪老漢哈雷斯,可是他不在。達琳一夜忐忑不安,第二天再去,老漢在了。達琳便婉轉地向他說明原委。“是那枚戒指嗎?”哈雷斯問,又說:“是的,它在我這裏,我給你保存著呢。”
bbcodeurl('http://sphotos-b.xx.fbcdn.net/hphotos-ash3/c156.0.403.403/p403x403/45282_10151492779711350_2106856232_n.jpg', '
')
“是那枚戒指嗎?”
是的,這不是一枚普通的戒指呀,而是達琳的訂婚鑽戒,價值在其次,而意義非同一般。鑽戒失而復得,達琳千恩萬謝。回家後跟丈夫說了,他們為了感謝哈雷斯,便把這事放到了網上,呼籲社會為流浪老漢募捐一點錢。豈料短短一週,已經有3400人前來捐助,纍積得款數九萬五千美金。捐款人來自世界各地,有的還留下熱情洋溢的話。
英國的捐款人Chris和Mel留言說:“善有善報……儘管你一貧如洗,但你的善舉證明這個世界上有誠實和謙遜的美德。從大洋的彼岸,我們向你致以無限的祝福。”一位姓Wong的捐款人說:“我來自新加坡。你的誠實感動著我。”另一位名叫Brian Paul的人捐了十美元,他在留言中寫道:“如果不是因為失業,我會捐得更多。……上帝保佑你。謝謝你身處困境,保持氣節,有所不為。”
又有CNN記者採訪了哈雷斯,詢問他的感受。老漢說:“我覺得人們不值得為我這麼感動。這件事真正打動我的是,當一個人把不屬於他的東西歸還給別人時,這個世界對此作出的反應,竟然會如此地強烈。”流浪老人為自己的行為,作了最好的注解。
這兩件事應該是突發的孤立事件,不必從“國民素質”上說事。但是,還是可以從“人性”的角度來看:人窮未必志短,有財未必快樂。
2013-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