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业余知识分子--Edward W.Said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小曼

#1  业余知识分子--Edward W.Said

我第一次听说Edward W.Said(中译名:爱德华.W.萨义德)此人是在2004年的开罗。当时,我在埃及旅行,走过了卢克索、阿斯旺和亚历山大城后,我又回到首都。旅程还剩下好几天,开罗博物馆已造访两回,清真寺又面目雷同使人怠倦,北非的炎热阳光下,我宁愿无所事事地消磨时光于咖啡馆里。然后,我遇到一个匈牙利裔的美国女人,她脸上沧桑的岁月明白无误地宣示她曾经属于,现在依然践行的发源于上世纪60s的嬉皮文化价值观。所以,我才会在开罗这么一个喧嚣烦躁闹哄哄又毫无章法的古老都市里与这个孤身流落异乡的美国女人相遇。当时,这个女人正以狂热的激情阅读Edward.W.Said,并以同等的激情向我推荐了这位在西方知识阶层里极具影响力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家。开罗,是Edward.W.Said的第二故乡。在他的城市流浪的同时读他的作品,不一定契合所谓的“文化的局外者”身份,但至少是嬉皮的波希米亚人的生活方式。

从埃及回来,我就一直关注Edward Said,先后买了两本他的书。一本是他的名著《Orientalism》(1980),另一本则是关于他的《Power, Politics and Culture:Interview with Edward W. Said》 (2001) 。但这两本书,目前为止依然受到冷遇,《Orientalism》被我翻了几十页,就搁置了。算不上艰涩,也是枯燥费解的英文阅读,于我个人而言,不仅是挑战智力,还挑战体力与耐力。当然,搁置它更主要原因是,我意识到自己尚未准备好。它甚至都不是一本给西方公众阅读的书,更何况我这个在语言的隔阂之外还有知识与文化语境的隔阂即双重隔阂的读者。除了搁置别无选择,我不要一次生吞活剥的阅读。宁愿不读。

再一次鼓起勇气挑战Edward W.Said却是因为他的书出了中文版。《知识分子论》。随同另一本书《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一起进入我的视野。东方的知识分子观与西方的知识分子观,既为对碰,又能互补,倒是有意思的阅读。不过,一说到知识分子这个词,就避开不了它的西方渊源,所以《公共空间中的知识分子》中相当大的篇幅都留给了对西方知识分子的诠释。并非纯粹的东方解读。而我们的文明里,真的存在过知识分子吗?如果以萨义德的标准来看,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的。我们的士大夫总是要被收编了才能明确自己的使命。但是,纳入体制内的知识分子还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吗?

萨义德当然要否定的。《知识分子论》的观点,虽然不算系统(而系统这个词也是他所反对的),但也很明晰。核心词语,在我的理解里,是这几个:质疑和批评;流亡和边缘;独立和业余;文化的局外者。笼统而言,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不能忘记自己追求自由公平正义,为弱势群体发言的立场,警惕陈腐语言所造成的心灵麻木和被动以及独立思考被集体性思考所取代。知识分子的存在价值在于质疑和批评世间的不合理,为了维护它自身的独立精神,不要惧怕流亡与边缘身份,不能轻易被政府和集团所收编。同时,作为当下的知识分子,专业性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狭隘视野也是要回避的,他该保持一颗不受权威所左右,不受奖赏的业余的良心。在这个国与国之间龃龉不断,战火纷飞的时代,当下的知识分子还应自觉地做一个文化的局外者,以超然的态度去对待民族和文化,避免客观普世的价值败于“我们”这一充满民族情感意味的词汇下。正如,不久以前才盛行于网络的一句话:爱国,多少邪恶假汝名以行之。

《知识分子论》共包括六章,每一章都相对独立完整地阐述了知识分子这个概念的某个属性或特质。在六章之外,还附录了两篇作者本人的访谈录。萨义德的著作很多,出生于耶路撒冷的作家本人最关心的是以巴勒斯坦为核心的中东半岛的问题。除此以外,他还是一个在文学和音乐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人,同时,是一名钢琴家。要对这位当代西方文化名人有所了解,在我看来,最好的入门是这本只有一百多页的《知识分子论》。而此书的语言,也是难得地流畅。

其中的一篇访谈录,当萨义德被问到为何长期执著于研究知识分子问题的时候,他是如此回答的:“我是流亡在外的人,我想在这里流亡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我的个性和禀赋偏好孤独,我可以跟人应对,但不擅与群众相处,一直与人打交道这事我做不来;政治生涯包括了太多妥协,我也做不来。”回答更多是解释他为何只停留在一个书斋里的知识分子定位里而不是直接介入政治。他的说法也让我想起不久以前自己的疑问:To Be Or Not To Be. 介入与否,其实,与良心无关,更多在于气质个性。

在访谈结束的时候,萨义德还对中文读者说了这些话:“随着年事增长,我更体会到一件事:我的思想受到一种欲求所控制----欲求拥有不同的经验,去体验我成长的文化之外的世界其他地方的不同文化”。在我看来,这欲求和我的好奇心何其相似。不容否认的是,我已经彻底认同这位孤独的、边缘的、充满好奇心的流亡者的思想。

严格来说,萨义德这本《知识分子论》并未超出常识的范围,但无论是民主进步的西方国家,还是步履蹒跚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概念的中国,常识一直都是欠缺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人曾进行过一轮轰轰烈烈的常识的回归运动。之后,我们或许都以为它早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可是,这一年来,国内所经历的诸多大事,从纷纷扰扰的散发舆论逐渐演变成不受控制、失去理性的燎原之火并蔓延全国后,我明白,我们的国家和大多数的国人,距离常识生活,还遥远得很。例子不胜枚举,就不费口舌了。

顺便说一句,身为一名业余知识分子,很累。不厌其烦地、怒气冲冲地阐述常识,很累,让人折寿,无怪萨义德才活了68岁。


2008-5-25 01:0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retro

#2  

嗨!好文思,好手笔。伊甸要有这等样子的文字,才称得上文苑二字。

虽然我很爱读书,为稻粱而读的书也很多,但Edward W.Said却只是久闻其名而已。现在小曼用心力荐他的书,看来我也要使点高考精神,找上一本,在床头上,得挑灯啃一啃。

小曼这篇书评写得很好,只是开篇的一段略有赘述。如果能把文字再润色一下,Said的论语再精练一些,个人的读感再挖掘一点,我看《纽约时报》的书评家也不过如此。

---
再谢你在另线的帖子。我当然知道你在我“shen边”,但看不到你在哪里。有好事,请E我(retro.q@gmail.com)。


2008-5-25 07:5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小曼

#3  

谢谢retro的指正,我也觉得有点啰嗦,嘿嘿,写博客写出的毛病。:)


2008-5-25 08:1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笑雨

#4  

好羡慕有时间读这种书的朋友。我的时间只够读专业书的,书评?全是为了找reference.
老是想着什么时候不用工作上班,做一点和自己爱好相关的事情。


2008-5-25 08:1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5  

“笼统而言,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不能忘记自己追求自由公平正义,为弱势群体发言的立场,警惕陈腐语言所造成的心灵麻木和被动以及独立思考被集体性思考所取代。知识分子的存在价值在于质疑和批评世间的不合理,为了维护它自身的独立精神,不要惧怕流亡与边缘身份,不能轻易被政府和集团所收编。同时,作为当下的知识分子,专业性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狭隘视野也是要回避的,他该保持一颗不受权威所左右,不受奖赏的业余的良心。在这个国与国之间龃龉不断,战火纷飞的时代,当下的知识分子还应自觉地做一个文化的局外者,以超然的态度去对待民族和文化,避免客观普世的价值败于“我们”这一充满民族情感意味的词汇下。正如,不久以前才盛行于网络的一句话:爱国,多少邪恶假汝名以行之。”

小曼好介绍。


2008-5-27 13:10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retro

#6  

要独立思考,谈何容易!主要是“超然立场”,如果没有深邃的思想信仰支持,在大浪淘沙里面,是很难站得住脚。尤其是在自我封闭,传统堆积,惯性思维的社会里,能够做到“说理”,已经是非常-非常-非常的不容易了。有时候,虽然不太喜欢别人的某种喧嚣,但里面若是有丁点闪光的道理,我认为也是值得鼓励的。

在独立思考的时候,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答案,迎刃而解。关键是在汹汹而来的社会潮流里,是否仍能够坚持自我,固执己见而又不是“我流氓,我怕谁”。至少沉默而对,稳守人性、人道、人格的底线,应该是一种不难做到的品德。如果紧跟别人的屁股唯恐不够贴切,甚至投石下井而哈哈作笑。这种个体思想的生命,已经失去“活下去”的意义了。

在人生迷茫的时候,读一读别人的书,借鉴一下别人的思想,是一种美而妙的思考享受。虽然现在我还不曾得到Edward Said的这本书,但通过小曼的书评,已经足以令我产生那种“不惜代价”的冲动。在这里,图书馆是那么的“遥远”,书店又是那么的“单薄”。有时候,这使我产生一种错觉:当时为什么没能把世上的书全都读完?!

回国后,学会了一个很中性的新词:知道分子。对于那些“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人,这个定义是很到位的。所以,我也常能自我解嘲:即使读完又如何?不能作以独立思考,徒有假名的referencer而已。


2008-5-27 16:4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小曼

#7  

Retro,很同意你说的:汹汹而来的社会潮流里,要坚持自我,固执己见而又不是“我流氓我怕谁”。稳守人性、人道、人格的底线。

在国内生活,能做到以上已经很难得了。


2008-5-31 21:1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8  

今天打印下来拜读!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8-6-2 16:4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