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旧文]信中的记忆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金凤

#1  [旧文]信中的记忆

信中的记忆

                ·金 凤·

  我十五岁的那年夏天,院子里来了一位个子高高的年轻人。邻居的伯伯把他介绍给大家:这是我的侄子,叫耕野,夏天学校放假来北京玩的。年轻人微笑着,很礼貌地叫我的父母叔叔、阿姨。

  刚开始几天,总见他出出进进,一副很忙的样子。除了见面点头,我几乎没有同他说过一句话。直到一个飘着雨点的午后,我和邻居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女孩坐在屋檐下边钩桌布边说话,耕野从屋里走了出来,同我们打招呼。我们问他在北京玩了什么地方,玩得好吗?

  那次谈话后,我们就熟悉了。有时候晚饭后我们会坐在院子里闲聊天。记忆中,我少年时代的北京,夏天并不是很热,晴朗的夜空总有明亮的星星在闪烁。耕野问我喜欢看什么书?我随口说了几个书名:《林海雪原》,《苦菜花》,《红楼梦》,《烈火金刚》。他目光中忽然就显出了惊奇:没想到你小小年纪还看了这么多书。我说都是随便看看,一知半解,不过,其中主要的故事情节还是记得的。他问我,《烈火金刚》里的人物你还记得谁啊?我说:武男义雄啊。那个知恩图报、敢恨敢爱的日本青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记得还不知天高地厚地同他讨论过《红楼梦》里的人物,也谈起过《林海雪原》里的少剑波和小白鸽的故事。

  我觉得耕野懂得很多,我和我的邻居家的女孩儿问他什么问题,他似乎都有答案。他说话的声音很好听,有一种金属的磁性。在我的眼中,他长得很精神,眼睛总是闪着智慧的光芒。我至今都不知道他的具体年龄,记得他曾说过他比我大八、九岁,那么当年应该是二十三、四岁吧。

  后来看了电影《春苗》,觉得里面扮演医生的达式常有点面熟。我忽然就想到了耕野,他那伟岸的身材,俊朗的脸庞,跟达式常还真有些仿佛。这么多年过去了,耕野的样子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模糊不清,但是,每当想起他来,我脑海中总是浮现出达式常年轻时代的潇洒挺拔的影子。

  他离开北京的前一天,嘱咐我要好好读书,争取将来上大学。那时候我已经知道他是南京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学生,心中对大学生活开始有了一点憧憬,也很羡慕他。我把我新买的一个带着墨绿色塑料皮的笔记本拿来,让他给我题几个字。他说好啊,你想让我写什么啊?我说,随便,什么都行。于是我笔记本的最后一页就留下了他那遒劲洒脱的字迹:伟大的萌芽一破土就放射出万丈光华,步履平地才能登摩天之塔;珍惜那“多的是”的时光,十五岁的人生就该有宏愿扎下。

  那是我生命中第一次有人用诗一般的语言给我题字,无疑是我平淡生活中一件异常隆重的事情。他的留言我无数次默默地读过,很快就可以完全背下来。他的字写得非常好,没有龙飞凤舞的张狂,有一种舒展自如、行云流水般的随意。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对写得一手好字的人总是怀有一种特殊的好感。

  耕野走了。我没有惆怅,没有伤感,继续我平淡而快乐的日子。

  开学后的第二个星期,我收到了平生第一封来信。那信是寄到我的学校里的,写着我名字的那个白色的大信封就那样大模大样地摆在传达室窗口上方的玻璃窗后面。我一点都想不出谁会给我写信。看到信封上的寄信人地址是南京大学的时候,我才知道是耕野。

  他的第一封信不长,一页信纸刚刚写满。那是他写给我所有的信中最短的一封。除了鼓励我好好学习之外,他在信的末尾说北京给他留下了很美好的印象。他还说他一想起北京,就会想起我,想起“那个梳着长辫,穿着紫色长裙的女孩子”。

  高中三年,我们之间的通信并不多。那时候学校也不正经上课,时常搞什么学工、学农之类的活动。记得有一年秋天,我们到西山附近的中科院药厂学农一个月。每天采药、挖土、种树,生活很无聊。我向耕野写信抱怨,没想到一个星期之后就收到了他的来信。他的文笔一如既往地优美:“我想象着你们踏着朝阳走向一片广阔的田野,夕阳西下的时候,空气中飘着爆米花的香味”。他的来信诗化了我枯燥乏味的生活,也自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后来的日子里,我就真的带着一双全新的眼睛,怀着美好的心情去出工了。看天看地都仿佛镶上了金边,染上了瑰丽的颜色。

  考大学那年,是我最最紧张、最心绪波动的日子。我一定在信中流露出了许多不安的情绪。他写来回信安慰我:我非常能够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能想象到你接到录取通知书的狂喜,也能体会到名落孙山后的失望和沮丧。不过,你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考上了,一切完美;万一落榜了,也要打起精神,明年再来。

  我接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就把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写信告诉了他。那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从此我的人生都完全改变。

  大学的岁月是美好的,也是充满了幻想、失望,无端的惆怅和伤感的时代。一本小说,一部电影,都能让我们年轻的心激动不已,情绪一会儿登上山峰,一会儿又跌到谷底。我们为《红楼梦》的爱情故事各抒己见,讨论良久。也有好几次彻夜难眠,唏嘘感叹,红楼一曲到天明。

  那时我们宿舍有六个女生,其中有三个人有固定的信友。这三位信友都无一例外地比我们年长几岁。对我们这些尚未涉足社会的大学生,他们像对待小妹妹那样循循善诱,敦敦教诲。他们定期的来信,是我们当时平静而又沉闷生活中的一道绚丽的阳光。也给我们对人生、爱情的讨论注入了新的主题,新的内容。

  一个女生的信友叫阿曼,信中常谈及她的感情世界:男朋友,恋爱,失恋,又恋。对我们这些对爱情和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的女孩来说,她的来信象是一颗石子,总能在我们年轻的心湖上荡起涟漪。多少次关于人生、爱情的讨论就是从她的一封信引起的。

  另一个女生的信友是她父亲老战友的儿子。我的信友就是耕野了,他的每封来信都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像诗、像散文。我曾经无数次细细品味他的来信,那优美动人的文字,象涓涓的流水,浸润我的心田,让我感到无限的温暖。就象我多年后听到的一首歌里唱的那样: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读你的感觉象春天……

  有信的日子是美好的,耕野在我上大学的第一年就从南京大学毕业了。在几年的通信中,他为我描绘了许多有关南京的事情。雨花台、中山陵、玄武湖、夫子庙都是我耳熟能详的名字。尽管那时我从来没有去过南京,但那个遥远的城市在我的心中却是异常鲜活、生动的。我觉得在耕野的文字中,我与那个城市已神交已久。多年以后,当我真的来到了南京,看到了雄伟的中山陵,美丽的玄武湖时,我感到一切都似曾相识,没有丝毫的陌生感。

  我曾经作为陪同翻译,同法国友人一起,去过南京大学的法语系同那里的学生座谈。环顾着明亮的教室,我就想到了我的朋友曾在这里度过了四年的时光。当我漫步在花团锦簇、梧桐遮天的校园里,想着这里就是耕野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心中就涌起一种特别亲切和奇妙的感觉。我知道,记录着许许多多我青春梦幻和烦恼的信件就是在这里落脚,而耕野给我的众多来信也是从这个美丽的校园翩翩飞出的。

  我不记得在我二十岁的时候有过什么重大的事件让我特别伤感,因为耕野的一封信是这样开头的:

  金凤:

  反复体味你的来信,觉得它不应该是一位二十年岁的姑娘写的。不应该是一颗年青、奔放的心灵中发出的呼声。你的情绪太低沉了,你的心太灰老了!作为朋友,我真不知要说点什么好了。让你带着美丽的遐想从过往的二十年里寻求平静?让你陶醉在历史溪流的叮咚声中,掩耳现实生活的迅雷?如果这样对你有益,我愿写上一首怀旧诗……

  耕野的这封信我反复读了许多次,许多段落至今记忆尤新:随着年龄的增长,年轻人面对纷至沓来的社会问题要静静的思索,寻找答案。找到的,大彻大悟;不解的,迷乱渺茫;不快的,心灰意冷。这是最善于感慨、叹息的年代了。有所感而发,是好事;有所感产生忧伤就不足道了。愁能伤身,何必要那么多忧怨蹂躏自己的身心呢……他送给我一句名言:知足者常乐。这些年来,这句名言一直是我生活中追求的境界。

  信的末尾,怕伤了我,他还写到:这是封说教味很浓的信。字里行间还有一副教诲人的架子。既是过激之言,朋友不会见怪,便是所愿。

  我想我当时一定有什么特别灰暗、特别忧伤的情绪在我的信中流露出来,时光过去了这么久,自己在信中究竟写了什么,我早已忘得无影无踪。也许就是“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小资情调吧?

  我收到第一封情书,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感情受伤,耕野都是第一个知情人。他对于我的意义远不只是一个萍水相逢的普通朋友,他象我的兄长,象良师,象我遥远而忠实的保护人。

  在我们那个年代,个人感情上的秘密是不会轻易告诉父母和家人的,似乎也不会告诉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因为他们离自己太近,太近了就没有了安全感和私密性。于是,千里之外的耕野,就成了我最佳的倾诉对象。我知道无论告诉他什么事,他都会帮我,会安慰我,为我出谋划策,排犹解难。我很庆幸能在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就遇到了可以吐露心中秘密的知心朋友。由于他的出现,我的人生世界变得更温暖、色彩更斑斓。在我生命中最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耕野是唯一的知道我全部喜怒哀乐的人。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总是及时地用他优美流畅的文字,为我调一济并不苦口的良药,为我送来温馨的祝福,我在他的呵护和关怀中,走过了许多难忘的人生道路。

  我总觉得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经历了众多的风云变幻和人事的变迁,因此也别无选择地要承载更多的苦闷,产生更多的思考,体会更丰富的人生。记得当年因周总理去世而引发的天安门四五事件,我曾几次同我的同学到广场去。回来之后,就怀着激动的心情给耕野写信,向他描述人民纪念碑前那诗歌的海洋,花圈的世界。而他的来信也很快地从南京飞来,告诉我在雨花台纷飞的春雨中,也有同样的激情满怀的人群,也有令人永生难忘的感动。后来毛主席逝世,四人帮倒台,我们都分享各自的心情。那种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希望;同样的欢乐,同唱一首歌的心灵之共鸣所带来的喜悦是难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他也曾经向我吐露他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烦恼。记得他曾告诉我,有一段家中老人催他结婚,可他对别人的介绍很反感;还有他工作中常常要违心地写一些歌功颂德的文章,让他觉得很苦闷。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洋洋洒洒地写上一封长信,自以为是地高谈阔论一番,讲一大通自己都不知所云的大道理。

  大学毕业以后,我被分配到了外文局作翻译。记得那年九月,耕野来了一封信,告诉我他上个月来到北京看望他病重的婶婶(那时我家和他叔叔家均已经搬家)。他说他本来打算来看我,人都走到了百万庄外文局的大门口。可是当他望着那威严的大楼门口一溜挂着那么多大大小小的牌子,他忽然一下子丧失了勇气,脚步就停在了台阶下面。

  我当然觉得挺失望的,不过还是写信告诉他,没关系,下次还有机会,下次千万不要再错过了。那时,我们谁都没有意识到,生活中每一次经意或不经意的错过,都可能是终生的遗憾。我们至今都没有机会再次相逢。

  后来我结了婚,有了孩子,他都写来热情洋溢的信为我祝福。他也早已在几年前结了婚,但他在信中却很少提及他的家庭。

  几年后,我离开外文局,进入法国公司作白领。八八年夏天的时候,我告诉他我正在办理出国留学。记得是在我临去法国以前,收到了他写了满满三页信纸的来信:不知这封迟到的信能否顺利到达你的手中……我想象着你现在也许正走在巴黎那流光溢彩的香榭丽舍大街上,也许正坐在一间大学明亮的教室里……这么多年,我看着你长大、成熟,就象看着一只羽毛渐丰的鸟在飞翔,如今你已经飞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了……不论你飞到世界的哪个角落,我都是你永远的朋友,我都深深地为你祝福……最后他还不无伤感地说:很遗憾我那次在北京没有同你见面,不知以后还有没有那样的机会了……在我的心中,你永远是那个梳着两条长辫,身穿紫色长裙的小女孩……

  那是我们十多年的通信岁月中,我从耕野那里收到的最后一封信。

  在法国我居无定所,搬了好几次家。那时我的先生在美国,儿子在北京,一家三口,天各一方,前途渺茫,根本没有心情写信。八九年五月我回到了北京,经历了那场惊心动魄的事件之后,又来到了美国。

  而给耕野的信也一拖再拖,一拖就是漫长的十几年。我曾经试图在网上查找一下他最后一封信上的工作单位,山东黄岛市下属的一个宣传部,可是都没有结果。我知道,我今生今世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同他联系上了。

  唯一令我感到安慰的是,在过去的年月里,他的来信曾经给了我许多个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美丽的白天和夜晚。每每想起来,我心中都感到一片温柔,从而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激。我也知道,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在雨点飘飘的午后,在星光闪闪的夜晚,也有人会想起我。希望他想起我的时候,心中也是同样的感受。

  人生走过了四十多年,许多往事如烟散去,许多人也在记忆中淡忘。可是,耕野的名字却同我的青春岁月连在一起,永远难以忘怀。那些泛黄的信纸,那熟悉亲切的字迹,记录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着我们真诚纯洁的友谊,也深藏着我们消逝了的青春年华。

□ 寄自美国

刊登在 2005 华夏文摘 cm0510b.


2006-10-27 12:5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xll

#2  

情思lulu。


2006-10-27 17:1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3  

真是一段令人感动又不能忘却的记忆.
金凤心中珍藏有这么美好纯粹温暖的感情,真是此生足足矣!


2006-10-28 03:5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tugan

#4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金凤 at 2006-10-27 17:59:
信中的记忆
                ·金 凤·
那时,我们谁都没有意识到,生活中每一次经意或不经意的错过,都可能是终生的遗憾. 我们至今都没有机会再次相逢。

读过这篇,但是,没记住作者,原来是金凤。觉得耕野这名字好听。女孩子漂亮,就
有很多美好的回忆。前提是──把握住自己。

嘿,女同学是不是都爱把信给别人看啊。《回归秋里》中的雪儿也给朋友看她自己
收到的信。



[size=3]      土干[/size]
2006-10-28 08:5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5  

我看的都流泪了。

谢谢凤姐好文!


2006-10-28 11:1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pugongying

#6  

金风的文章总充满着感恩的心情。
读这甜美的文章,咱也感谢金风!

----“在我们那个年代,个人感情上的秘密是不会轻易告诉父母和家人的,
似乎也不会告诉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因为他们离自己太近,
太近了就没有了安全感和私密性。”

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这种感情上的事,但是有可诉说对象的人真是不易!
金风,有可能的话,再去找找耕野,找到了相信你还能写出这样美好故事的续篇。



我在低处,只能和低下头来的人说话,,,

2006-10-29 21:1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youming

#7  

这篇文章我就找不到毛病了,刻骨铭心的回忆。

很喜欢金凤细致的描写:

我和邻居一个比我小两岁的女孩坐在屋檐下边钩桌布边说话,

我把我新买的一个带著墨绿色塑料皮的笔记本拿来,

写著我名字的那个白色的大信封就那样大模大样地摆在传达室窗口上方的玻璃窗后
面。


2006-10-29 21:2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金凤

#8  

谢谢先磨,雪儿,土干,为力,PUGONGYING和友明的评论。

土干,一听你这问话,就知道你是一条绿色的鱼:) :)

---嘿,女同学是不是都爱把信给别人看啊。《回归秋里》中的雪儿也给朋友看她自己收到的信。


2006-10-29 23:4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