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出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 莫扎特的《C小调“伟大”弥撒》及其录音介绍
作者:三比
1781年,莫扎特不顾父亲的劝告,辞去萨尔茨堡大主教宫廷职位,到维也纳谋职。第二年8月4日,他又违抗父命与康丝坦茨韦伯小姐在维也纳结婚,在他和父亲及姐姐之间,产生了深深的裂痕。婚后他即开始这部C小调弥撒的创作,以实现他与康丝坦茨结婚时,“发自心灵深处许下的诺言”:当他将康丝坦茨作为爱妻带回萨尔茨堡与父亲见面时,他会在那里演奏一部新作的弥撒曲。
莫扎特在1783年1月4日给父亲的信中,答应尽快回萨尔茨堡探望他和姐姐。他在信中说,“弥撒仍未完成,但一半的总谱就在手边。这就是我许诺的明证。”。然而,这部作品始终未能完成。当莫扎特携妻于这年八月回到萨尔茨堡家中时,这部作品中只有《慈悲经》(Kyrie),《荣耀经》(Gloria),《圣哉经》(Sanctus),和《降福经》(Benedictus)四部分完成了,《信经》(Credo)中只有第一段和Etincarnates(圣灵化为肉身)的草稿。最后的Agnus Dei(上帝的羔羊)和Dona(赐我们平安)两部分一个音符都没有写。莫扎特用了早期的弥撒中的乐章补齐,当地乐队合唱队在10月23日在教堂排练了一次后,于10月25日圣彼得教堂中演出,并由康丝坦茨演唱其中的第一女高音独唱声部。第二天,他与妻子便离开了萨尔茨堡经林茨返回维也纳。
这部C小调弥撒也称“大(Great)”C小调弥撒,以别于两年前在萨尔茨堡时所作的那部C小调弥撒(K337)。亦或是因为作品的构思和规模本身的确宏大,故而称之为“伟大”弥撒。在莫扎特的创作中,几乎所有的主要作品都是受人之托或为自己开演奏会而作。这是他第一次,也许也是他唯一的一部主要作品,完全是受自己内心的驱使,不为任何经济目的而创作。
尽管莫扎特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必须要考虑到在萨尔茨堡演奏时的条件限制,但他已完全不介意当地的传统。所以这部作品完全超越了他在此前的教堂音乐作品,而且完全是他出自心灵的声音和他成熟的个人风格的体现。从已完成的部分来看,最初计划的规模与巴赫的b小调弥撒相当,而且也的确可以感受到巴赫和亨德尔宗教作品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听到作品中意大利歌剧的风味。作品是为管弦乐队(无单簧管,因萨尔茨堡乐队无此乐器),四个独唱家(两个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四声部合唱队SATB(Sopran,Alto,Tenor,Bass),和一个管风琴而作。演唱时间大约50到60分钟。尽管没有完成,仍然是莫扎特作品中除歌剧外最长的几部作品之一,也是他最直达心灵,深切动人的不朽巨作之一。
作品第一部分Kyrie(慈悲经)以轻缓的引子开始,合唱队加入唱Kyrie eleison(上帝矜怜我们),宽广而阴沉。然后女高音进入唱Christe eleison(基督矜怜我们),极富情感,婉转,在与合唱和乐队的对答之中,逐渐达到这部分的高潮。这段音乐真如来自天堂的声音。这部作品中第一女高音的份量很突出,可以想见莫扎特是为康丝坦茨而作。第二部分Gloria(荣耀经)包括七段音乐,第一段Gloria in excelsis Deo(荣耀归于至高无上的上帝)合唱充满节日喜庆和庄严的气氛,接下来的绚丽的女高音独唱Laudamus te(赞颂主)是发自心底的喜悦的毫无修饰的流露。之后的各段包括声势浩大的五声部合唱,两个女高音的重唱,极其威严的双重四声部合唱,两个女高音和男高音的三重唱等,最后在双重赋格合唱和乐队全奏中结束。第三部分Credo(信经)中,只完成了前两段。在乐队奏出的欢快的引子之后,五声部的合唱Credo in unum Deum(我相信唯一的上帝),歌声洋溢着十分自信的情绪。第二段十分充实,是异常精致优美的女高音独唱,充满深情。第四部份Sanctus(圣哉经)短小但为乐队和双重四声部合唱所写的音乐极为威武雄壮。最后的Benedictus(降福经)是四重唱,音乐富有尊严而感情诚挚,随后合唱加入而结束。莫扎特没有写出作为弥撒曲的最后一部分的Agnus Dei(羔羊经)。真难以想象,莫扎特会为此弥撒写出多么美妙的Dona nobis pacem(赐我们平安)。
莫扎特从12岁时写的第一首弥撒(G大调,K49/47a),到他临终前未完成的《安魂弥撒》(K626),一共作了18或19首弥撒和约30首其它各类短小的圣乐。弥撒中除这部《伟大弥撒》和《安魂弥撒》外都作于他在萨尔茨堡时期,大多是出於对其萨尔茨堡主教宫廷职位的尽责。由於主教对教会音乐要“短小和简单”的严格要求,他的弥撒作品是相当受制的。但在此期间的最后两部弥撒作品,即作于1779第十六号《加冕弥撒》(K317)和1780年的第十七号《C小调庄严弥撒》(K337)中,仍然展现了莫扎特天才的光辉。在维也纳的十年间,莫扎特前几年无宫廷固定职位,与教会也无任何正式的联系,所以很少写宗教作品。除了未完成的《安魂弥撒》和这部“伟大”弥撒,另有刚离开萨尔茨堡时所写的一首短小但伟大庄严的《d小调慈悲经》(K341/386a),和死前六个月所作的一部更短却十分虔敬深沉的《圣体颂》(K618)。
至於为甚么这部C小调“伟大”弥撒没有最终完成却是一个谜。可能是因为作品的庞大,并不适合教堂仪式之用,加之约色夫二世对维也纳宗教音乐作品演奏方面的限制,让莫扎特感到它的上演并无可能,因而使他失去了完成它的动力。另据音乐学者所罗门(Maynard Solomon) 在他的莫扎特传记《MOZART – A Life》中的分析,莫扎特创作和携妻回萨尔茨堡演奏此曲,其主要目的是希望父亲能接纳他的妻子,并与父亲和姐姐重归于好。但事实上,他不仅没有达到这一目标,而且加深了和父亲之间的裂痕,所以,随后也没有心思再继续完成它。然而,正如所罗门所指出的,“作品的创作虽然没有实现家庭和解,但毫无疑问它是信念的宣示,忠诚的表示,和对新婚妻子爱的表达。”
著名德国音乐学者A.爱因斯坦同意这样的说法,这部未完成的伟大杰作,“是列于巴赫的b小调弥撒和贝多芬的D大调弥撒之间的唯一的作品。”的确,就作品的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所包含的深刻的人性与神性的情感与智慧,以及音乐本身的丰富多彩来说,西方音乐史上这三部作品的伟大在同类体裁(标准弥撒曲)中是无与伦比的。在我心中,这三部作品更有特殊的地位。由于遗留下的手稿本身的不完整,也未曾在莫扎特在世时出版过,这部作品的总谱自19世纪以来有过不同的编辑版本。而且直到1901年,即莫扎特死后一百一十年,才在他身后第一次被演奏。现在,这部作品是世界各地经常上演的莫扎特作品,而且已有许多个不同的录音上市。使用的版本一般是20世纪中后期经音乐学者严格考证莫扎特手稿后编辑的。
录音简介:
1。伯恩斯坦/巴法利亚广播交响团和合唱团/Arleen Auger/F. von Stade/F. Lopardo/C. Hauptmann。(DG)
这是伯恩斯坦临死之前一年的1989年在欧洲最后的音乐会的现场录音。法国一家古典音乐杂志曾经做过一个聆听欣赏实验。它给一组音乐爱好者听所有能找到的这部作品的不同录音,但事先不告诉录音的演奏者,最后大家一致的选择是这个录音。这实在有点令人惊讶。如果此事属实的话,至少说明这个录音的特点鲜明,给人印象深刻。的确如此。合唱层次清晰,第一女高音Auger的演唱轻松而动人。她还与BPO/阿巴多于90年,古乐学会乐队/霍格伍德于88年也有这个作品很好的录音。但有一两处乐队的音量过大,有点失去平衡。这张CD上另有莫扎特的宗教作品《圣体颂》(K618)和莫扎特1773年为女高音和乐队所作的《喜悦欢腾》(Exsultate,jubilate K165/158a),Auger在此曲中演唱的《哈里路亚》十分精彩.
2。彼得.纽曼(Peter Neumann)/Collegium Cartusianum/B. Schlick/M. Frimmer/C. Pregardien/K. Mertens (Virgin)
这个在本真乐器和小乐队合唱队上的录音,对喜欢本真风格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我特别欣赏的是第一女高音Schlick在Laudamus te(赞颂主)中的演唱,非常自然,清新,让人感受到一种发自心底的欢喜。录音的合唱层次似乎不够明晰。但这个Virgin的双张上,还收集了前文提到的第十六号《加冕弥撒》(K317)和第十七号《C小调庄严弥撒》(K337),以及《d小调慈悲经》(K341/386a),不仅收集了莫扎特除《安魂曲》外的几部主要的宗教作品,而且价格合适,非常超值。
3。马里纳/圣马丁在田野乐团与合唱团/卡拉娃(Kanawa)/安妮.索菲.冯.奥托/A.Johnson/R.Lloyd (Philips)
录制于1993年,卡拉娃似乎已过了她的黄金时期,演唱显得并非很自如。马里纳/圣马丁对莫扎特作品是很在行的,录音无可挑剔。卡拉娃至少还和戴维斯/伦敦爱乐以及利帕德/新爱乐有过这个作品的录音,都很受好评。
莫扎特这部作品的录音很多,另有很受好评和推崇但本人尚未欣赏到的:
1。迦迪纳和他的乐团和合唱团与S.McNair/D.Montague/A.Johnson/C.Hauptmann (Philips)
2。Fricsay与伯林广播交响乐团/Stader/Topper/Haefliger/Sardi (DG的大荷花系列)
3。卡拉扬/BPO/Hendricks/Perry/Schreier/Luxon (DG)
附:作品结构与完成状况
这部作品严格使用传统的弥撒经文和结构,完成的部分和音乐形式如下:
第一部份。Kyrie 《慈悲经》
1。Kyrie eleison (上帝矜怜我们),合唱和女高音独唱
Christe eleison (基督矜怜我们)
第二部份。Gloria 《荣耀经》
2。Gloria in excelsis Deo (荣耀归于至高无上的上帝), 合唱
3。Laudamus te (赞颂主) , 女高音独唱
4。Gratias agimus tibi (感恩您的荣光),五声部(SSATB),合唱,乐队
5。Domine Deus, (主,上帝) ,女高音和女高音二重唱
6。Qui tollis (你带走世人的罪孽),双重四声部(SATB)合唱
7。Quoniam tu solus sanctus (你是圣灵,你是上帝),两个女高音和男高音三重唱
8。Jesu Christe - Cum Sancto Spiritu (基督耶稣,圣灵),合唱与乐队
第三部份。Credo 《信经》
9. Credo in unum Deum (我相信唯一的上帝),五声部合唱
10. Et incarnates est (圣灵化为肉身),女高音独唱,(这段有完整的草稿)
这部分其它段落未作。与完整的弥撒中所用的经文相比较,这部分还有约一半的经文未谱上曲。未写的经文包括Crucifixus(钉上十字架), Et resurrexit(复活), 等段落。
第四部份。Sanctus 《圣哉经》
11. Sanctus/Osanna in excelsis (圣哉,圣哉),合唱
第五部份。Benedictus 《降福经》
12. Benedictus (上帝保佑,赐福),乐队, 四重唱,合唱
下面这部分未作:
第六部份。Agnus Dei 《羔羊经》
- Agnus Dei 上帝的羔羊
- Dona nobis pacem 赐我们平安
初稿于2003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