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odeurl('http://album.sina.com.cn/pic/46fbe50f020003vc', '
')
《白色巨塔》是我在看同名电视剧集的过程中找出来读的,很少看日本的书,尤其是小说,但是我却在一个阳光充足的午后,把这本书读完了,合卷的时候,泪水夺眶而出。
我不知道这泪水是流给谁的,是大河内,还是财前,还是里见,抑或都不是。只是,我被打动了,内心深处一些不太愿意承认的一些东西在这本书里被冲击,被洗涤。
人是欲望的动物,当我们否认欲望的时候,最少就是否认了自己的存在。欲望,无所谓褒贬,它是真实存在的,在我们每个人内心最原始处的。没有欲望,便也无所谓理想,无所谓追求,无所谓人生。
世俗化的财前与理想化的里见,都是被欲望驱动的,只不过实现欲望的途径和手段不同而已,淡泊名利也好,利欲熏心也罢,这两个人始终都没有放弃的就是内心的欲望,那就是通过不同的人生轨迹实现在医学上的抱负。而无论是采取了哪种手段,都并不是可耻的,这些都是我们存在的一些形式,我们不过都依存在这个不真空的社会中,我们不能摆脱的一切观念上的,体制上的,社会上的,内心中的条条框框就如同竖在我们面前的巨塔,在塔的尖端还是塔的低层,是超越还是沉沦,我们都将面对。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里见与财前是具有相同特质的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贵族,忠于理想忠于自己的精神贵族。换一个说法就是,他们都是那种很纯粹的人,为了信念而生,而孜孜追求,这也正是催动社会在不同利益前提下能不断前进的一个基础。小说中的医学部长鹈饲对于他们的相似早有认识,也是最清楚他们的人,所以这样的一个人能成为医学部长一点都不奇怪,有时候管理者最重要的才能可能是与专业无关的。因此,尽管小说中鹈饲有许多为人不耻的行径,却还是能让人对他持有一份宽容和理解。
我极其欣赏书中对欲望的一句直白的描述,财前在癌症中心的兴建工地上说:“它却也是最纯朴的东西”,这或许是我见过的,没有了善与恶,黑与白划分的对于欲望最本真的陈述。
这本书中,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没有我们一向的标尺衡量的善与恶,只有人性最尖锐的追击,无处不在的给我们呈现着人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真实,不因为我们一向的道德而倾向善,或倒向恶,所以无论是财前还是里见,你都会为他们而感动。甚至,那个有些看似滑稽的父亲财前又一,你都会为他流露的最朴素的父爱而感动,尽管他用了我们标度在恶上的行为,如贿赂,但这些行为,却是建立在一个父亲而了自己的孩子前程而不得已为之的境地上,当然,我们没有任何借口为了这些丑恶的社会现象开脱的权利,但是,这不是这本书要鞭挞的,也不是我们看这本书的目的。
书的作者山崎丰子,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媒体上连载这部书,因其深刻和尖锐而引起了很强烈的社会反响。她善于用最犀利的笔触去剖析社会的阴暗,揭露人性中各种正常与非正常的存在。她书的意义就在于,没有用那种常见的道德的口吻去训斥或者批着道德的外衣去鞭挞社会中这些存在的人性,而是用潜移默化的手段,在层层推进中引导一种道德的走向,这样自然的,没有痕迹的侵入,让人不设防,并坦然接受,这就是作者超凡的驾驭读者心理的能力,这是可以超越文化,思想,地域隔阂而被普遍接受的一种文字的力量。
《白色巨塔》是部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作品,尽管依托于医院这样一个的特殊的地方为背景。在名利面前,我们都会有自己的选择。把故事放在医院这个被称为最圣洁的地方来演绎,更具有了强烈的震撼魅力。书中财前说的一句话:医生也是人。这让我们跳出了对于医生最常规的观念去审视这些白衣天使。天使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哪个行业,只存在一种专业精神,这种精神是可以超越道德而独立存在的。所以,无论财前多么的渴望权利,他的专业精神却能一次次直击你的心房,考问你的内心,我们不因厌恶他对权利的追求而否定他医学上精湛的技术和对医学近乎狂热痴迷的追求,所以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你会原谅他的一些不光明正大的行为,会为他的命运而揪心,会不自觉地为他祈祷,甚至在他死的那刻,你会心痛,在他静静躺在手术台上被大河内教授解剖的时候,会流泪,会油然而生一种尊崇,一种对生命,对理想,对一切神圣的事物最美好的赞美。
我们的生命中都有一座塔,有人超越了过去,有人永远在底端行走,有人站在高处俯视,有人站在地处仰望,我们的欲望顿生,在欲望中,我们不断地前行。人的轨迹有弯曲,也会有笔直,无论是如何的去划,去行,最终都将有人性的光辉在照亮一些阴暗的潮湿的的地方,生活是一个方向,而我们都在前行。
全书从教授候选人展开故事的情节与发展,环环紧扣,缜密而舒展,人性的伟大与脆弱在系列相关的事件中被如手术刀般解剖。不能否认财前的悲剧性,这是贯穿小说始终的,里见的理想化色彩过浓显得与世隔绝,而也并不容于世,那么哪一种人生的态度是我们该去赞美的?这样的困惑不仅仅是我,我想很多的读者在读完后都会有相似的感触。当然,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我们既做不成财前也做不成里见,更多的我们只是如柳原,如鹈饲,如又一一样的人,在生活中摇摆,在信念中漂浮,而一切都是为了获得更有前途的未来,这是无可指责的。
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充满了矛盾,在矛盾中人性的光明与阴暗不断被揪在阳光下进行考问,这本书很压抑,甚至很痛苦,因为这里几乎没有快乐的人,为了名利不折手段的财前,视名利为粪土的里见,疾贤妒能的东教授,周旋于名利纷争中迂回盘旋的鹈饲教授,还有那些着墨不多,却也不可或缺的女性角色们,他们谁都在痛苦中挣扎,都在良知与前途中煎熬,都在生存中受到来自周遍和自身的巨大压力,应该说,每个人都濒于崩溃的边缘,这些极致状态下的人性被作者刻画得入木三分,也或许生活本身并不是这样的,但是文学的艺术夸张,让我们能在放大镜下细品人性,这就是文学区分与生活,却又具有独立魅力的所在。
在一种刺伤中成长,在一种感动中升华,这部书,让你痛,却也让你无比欣喜。我很喜欢结尾的安排,以财前的遗书把整部小说推向了高潮,并达到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遗书没有绚丽的辞藻,没有矫情的造作,很简单,是关于财前对于自己癌症的几点意见。这样的遗书本身就超越了任何的情感空洞的描绘,而是把一个严谨的,对医学执着的形象更丰满,更直观的呈现给我们,做了一个最美的注解。于是,在这刻,他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他的尸体就有了圣洁的光辉,与那些同样献身于医学的前辈一同,享受着来自同行的最尊敬的目光,在这样的目光中,最坚硬的心也会被柔化。于是代表医学光明的化身大河内教授在“执刀解剖财前尸体”的时候“眼中闪烁着泪光,散发出医学家的神圣与尊严”。
书中充满了很多耐人寻味又蕴涵哲理的文字,也或许整部书就是哲学,可能它什么问题都没有解答清楚,依然存惑于我们的内心,也可能它什么都解答了,因为人性总是朝着光辉的一面前进,在结尾处,我们能感受到作者的意向,一种救赎般的诗化,在对人性一系列的剖析中,回归到一种自然的,神圣而充满了希望的轨道上来,这或许有矫情,有俗套,但是,却是我们内心所渴望的,憧憬的,尽管最后被祭奠的灵魂是财前,无论我们多不希望这个结局,但这个结局无疑是完美的,让人潸然泪下的,是让人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和信心的,这就是最基础的人类支撑,对美好的共同的追求,因此,这部书能打动不同理念的人。
无论泪水是为谁而流,其实我们珍藏的是对人性美的一种感动,因此,我要说,我喜欢这本书,也愿意把它推荐给所有的人。
bbcodeurl('http://bbs.hongxiu.com/pic/2006/5/15/1525412236.jpg', '
')
[日]山崎丰子著,娄美莲等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书号: 7506018853 - AB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