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至今未被认可的韩派————流派的辉煌和哀伤(系列之四)
这里说的韩派很可能是到目前为止仅有我一人提出的正式见诸于文字的流派。非常可惜至今未曾听说“韩派”被认可——无论是上层比如什么协会什么剧团或者是基层比如粉丝团票友组。真的是非常遗憾——非常遗“韩”的!
这里是紧接着介绍上一篇英俊小生袁派创始人袁滨忠的长期搭档韩玉敏。我曾经在马路上见到过他们一行三人。其中两位自然就是舞台情侣袁滨忠韩玉敏,另一位是韩的丈夫(并非后来的邵滨孙)。出于习惯,看上去袁韩两人更般配更亲昵。当然并无绯闻,只是普通观众的一种习惯心理。
韩玉敏是爱华沪剧团的台柱子。团长凌爱珍年事已高,只演老旦。比如爱华沪剧团看家戏《少奶奶的扇子》凌爱珍解放前原先演少奶奶,后来就是韩玉敏演少奶奶凌爱珍改演其母——这和再后来马莉莉演少奶奶韩玉敏改演其母以及再再后来吕贤丽演少奶奶马莉莉改演其母是一样的模式更替。在新编现代戏《桃李颂》里也是袁韩演一对交大年轻大学生情侣,凌爱珍演地下党领导人杜大姐角色。到了《红灯记》里自然是凌爱珍的李奶奶袁滨忠的李玉和韩玉敏的李铁梅。
关于韩玉敏的资料介绍是这样子描述的——
江苏苏州人,国家一级演员,1933年生,1947年进文滨剧团,拜沪剧皇后王雅琴为师,其后经常在电台播唱,逐崭露头角。1951年进爱华沪剧团,曾先后主演了《少奶奶的扇子》中的金小姐、《苗家儿女》中的迈香、《桃李颂》中的李慧英、《南海长城》中的阿螺、《年青的一代》中的夏倩如等角色,特别在《红灯记》中扮演李铁梅一角,在艺术上有不少创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73年起在上海沪剧团(今上海沪剧院)演出的《洪湖赤卫队》、《救救她》和《寻娘记》中扮演重要角色。她的唱腔融合石派、凌派等各家之长,形成了委婉真切、跌宕多姿的特色,在沪剧唱腔上对“4”的半音运用上尤为见长,别具一格。
从这些文字的正式介绍里可以看出,韩派其实是已经确实形成。韩玉敏师出王派(王雅琴),又融合了自己剧团团长凌爱珍的凌派和上海人民沪剧团石筱英的石派等各家之长。早已形成了委婉真切跌宕多姿的特色,即已形成特色也便可以确认流派的形成。否则何谓特色?请特别注意介绍中最后所说的——在沪剧唱腔上对“4”的半音运用上尤为见长,别具一格。
这里说的别具一格就完全肯定了韩派的现实存在。“4”半音在戏曲界的运用远不如音乐界。本来在唱歌领域里已不算多见,在戏曲界更是少见,在沪剧界可以肯定地说仅此一家。只要你听到沪剧唱腔里有这个半音,那就是韩玉敏!在她的代表作品里每一个著名唱段曲谱里都可以看到这个“4”半音。那时候曾经看到过的有李铁梅的“爹爹留下无价宝”和最后一场里的继承遗志,还有电台教唱的“心贴布布贴心,织布就是为革命”。连得戏份不多的夏倩如,那短短几句“同学们一阵阵歌声传出来,夏倩如我这里心如波涛翻。见他们一个个决心书上表心愿,难道我竟独自空徘徊?”都是韩派韵味。
那么,为何这位硕果仅存的沪剧老演员(她是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唯一一位解放前就出道的沪剧演员比如最近演出新编《阿必大回娘家》的雌老虎)那么独特的唱腔始终未被认可呢?我想原因有几个——
一是她在解放前已出道但尚未成名。那时候没有人认可她的“4”半音。二是等到她确实形成自己唱腔特色时流派纷呈的老一辈尚雄踞舞台,那时候沪剧界没有人来提出新流派(这一点和越剧界不同,越剧界的金派吕派王派都是后起之秀)。三是没有媒体没有粉丝追捧,于是没有能够形成一股力量来促使有关方面以及广大观众的认可。四是很可能爱华沪剧团的团长凌爱珍个性所使——据说她是一个很认真的人对艺术上的要求严格,这样子的领导一来比较执着二来难免不够长袖善舞,所以她团体里的两位青年台柱尽管有人气但依旧没有在流派演唱会上出线。五是最后一点也很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正因为那个“4”半音,所以流派流不起来,“前无古人”确实不错,“后无来者”就是个大问题。流派流派必定要流才之所以成为派,没有徒弟没有大量的戏迷票友跟进就不可能形成流派。真可谓“成也萧何败也何”——于是就有了遗韩。所以,袁滨忠死后有袁派,韩玉敏活着却未有韩派。
举两个对照的例子来证实这第五点。我写的系列之一的张君秋张派,你看看当今京剧舞台上有多少张派弟子张派传人,民间又有多少张派票友。这是一个正面例子。反面例子则是我年轻的时候经常去长宁区工人俱乐部那里每周四晚上有沪剧票友自拉自唱,有独唱的有对唱的,在旦角唱腔中从无听到有人演唱“韩派”唱腔。因为“4”的半音太过独特。不要说韩派唱腔,就是袁派生角唱腔因为高音部的困难,在那一段时间里也很少有业余演唱学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