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贝多芬的原籍 — 杨明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thesunlover

#1  贝多芬的原籍 — 杨明

贝多芬的原籍

杨明


贝多芬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交响曲作家。他的《英雄交响曲》充满了激情。他的第九部交响曲取材于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如今已经成为欧盟的盟歌。

贝多芬一家原籍现今比利时的佛兰德地区梅赫伦Mechelen.他名字中的“凡”(van)并非德语中的冯“von”,并不代表任何贵族封号,而是用来显示其家乡。

贝多芬的祖父,也同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出生在在比利时梅赫伦Mechelen和鲁汶大学Leuven之间的阿赫特Haacht.贝多芬Beethoven一词由荷兰语Beet和hoven组成;与德语无关。

贝多芬的出生地

贝多芬的祖父20岁时迁居波恩,在科隆选帝侯宫廷内当一位乐队长。父亲约翰则是一位唱诗班男高音[3]。母亲玛丽亚·马达琳娜·凯维利希是宫廷御厨的女儿。她在出嫁约翰之前曾结过一次婚,并产下一子,但原先的丈夫与儿子皆早逝。她与约翰在1769年8月2日产下一子,名路德维希·玛丽亚·凡·贝多芬,但六天后就夭折了。

1770年12月16日,这段婚姻中的第二个儿子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以Ludo之名受洗。日后人们普遍认为这个孩子是在1770年12月16日在波恩的波恩胡同街20号出生的,但是这种说法缺乏证据。路德维希的父母日后还生下了5个子女,但只有第2和第3个活了下去。

贝多芬年纪很小就开始接受音乐训练。他的音乐启蒙老师正是其父。6岁就能作曲的莫扎特无疑给贝多芬的父亲立了一个榜样。为了使自己的儿子贝多芬也成为一位神童,约翰很早就教贝多芬弹奏钢琴。这样的做法虽然使得贝多芬在1778年就能在科隆登台演出、11岁就在剧院乐队演出、13岁就成为风琴师,并发表了3首奏鸣曲。约翰有时甚至会在深夜将贝多芬从床上拉起,要他在朋友面前演示其音乐才能。贝多芬因此在上学时显得注意力不够集中。11岁的时候,他就因父亲财力不济被迫辍学。他在学校所学到的应该不会很多。而此时的贝多芬,和其它11岁的孩子是没有什么差别的。约翰的音乐教育缺乏系统性。后来,同行说服了约翰,让贝多芬另请高明,以进一步发掘其潜能。

1781年贝多芬跟随乐队指挥克里斯蒂安·戈特洛宝·奈弗学习钢琴和作曲,另外还跟弗兰兹·安东·里斯学习小提琴。正是新老师的努力使得贝多芬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奈弗是一位好老师,他不但看出了贝多芬的优势所在,也能觉察其弱点:缺乏自制力,修养和纪律。他要求贝多芬研习前辈的作品,如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再是同时代的音乐家的名篇,如莫扎特的作品。1782年,奈弗发表了贝多芬的第一部作品以戴斯勒先生一首进行曲为主题的羽管键琴变奏曲。贝多芬在1783年(一说1782年)代表奈弗出任宫廷乐队羽管键钢琴演奏家。

贝多芬师从莫扎特海顿

虽然贝多芬在波恩受惠非浅,但是该地的音乐资源无疑未能满足他。他决定在1787年带着马克思·弗兰兹(约瑟夫二世的弟弟)的推荐信前往维也纳,他想在莫扎特手下学习。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后世所知甚少。但有一点却是广为人知的,就是莫扎特当时虽然忙于创作唐璜,但是却抽出时间,给了贝多芬一个主题,让后者即兴演奏。贝多芬的演奏无疑打动了莫扎特,莫扎特说道:注意这位年轻人,日后他会扬名天下。

1792年,他再度踏上前往维也纳的行程,路程长达500英里,费时一周。11月10日,贝多芬抵达维也纳。他用了三周时间整理安排自己的事务,之后正式到海顿处上课,直到海顿1794年去伦敦为止,超过一年。海顿此时已年老,时间又紧,加上贝多芬出名的倔强性格,所以贝多芬究竟在海顿底下学到多少,并不清楚。

美籍印度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在他的《真理与美》一书中提到,贝多芬在师从海顿这段时期,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有时现出挑战的意味。因此在据说海顿强烈批评他的Op.1里面的第三首c小调三重奏时(它正是贝多芬自己认为三首里面最好的一首),贝多芬会认为这是妒嫉使然。但海顿可能并非诟病作品的质量,而是作品里面的“大众化”,就是一般的业余演奏者也能对作品上手,而且其内容迎合了当时一般大众的品味]。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海顿的批评则体现了18世纪末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冲突:音乐是否是专属上层阶级的奢侈品?贝多芬无疑正在努力打破这种贵族特权,夹在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第一交响曲的Op.20七重奏是一首优雅幽香的作品,贝多芬甚至“逼”出版商道:“快点将我的七重奏给这个世界吧,因为大众正等着它。”海顿去伦敦后,贝多芬继续他在维也纳的深造,他得到约翰·申克的指导,并且在约翰格奥尔格·阿尔布雷希茨贝格门下学习了一年的对位法。著名的萨列里也为贝多芬非正式地上过声乐课。而阿罗伊斯·科斯打则教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可以说,贝多芬在维也纳不但学习到当时最先进的音乐理论,而且体会了前辈的音乐实践经验。他在此期间写有三首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奏,作品1号,三首钢琴奏鸣曲,作品2号,一首弦乐五重奏和两首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

初到维也纳的两年,贝多芬非常拮据,他住在一个地下室里。为了自己在音乐界立身,他不得不在服装,乐器,家具,还有社交方面花钱,例如,他的笔记本上记有这么一笔“25个格罗申,为自己和海顿买咖啡”。他每花一个格罗申都要掂量一下。对此,有趣的是,人们在贝多芬身后发现一份未完成的回旋曲随想曲手稿,上面写有标题“丢失一个格罗申的愤怒”,虽然上面的手迹并不是贝多芬的,也没有证据显示贝多芬同意给这首回旋曲叫这个名字。迪亚贝利买下手稿并作了一些修改使之完整。钱银问题只能靠他自己的音乐来解决。他在沙龙里举行小型音乐会,能得到一些贵族的赏识,获得一些生活品。贝多芬的赞助人有很多,其中包括卡尔·冯·里希诺夫斯基,安德雷·拉祖莫夫斯基公爵伊斯特霍兹和约瑟夫·罗伯克维兹王子再后来,版权成为贝多芬的收入来源。他并不喜欢去当一名音乐老师,为贵族千金上课使他反感。但是他的确当过家教为人上钢琴课,其学生中不乏有名的演奏家如特雷莎·布伦斯维克和多罗蒂阿·维特曼。

辉煌的创作并不能掩饰贝多芬多难的一生。一八零二年,贝多芬由于逐渐丧失听力,悲愤之余,写下了一封可能是给他兄弟的遗嘱。激情满腔的禀性迫使他频繁地搬家。他在维也纳市区北部有温泉的地方留下了几十处居所。但是温泉最终还是无法挽救他的失聪,一八一九年,贝多芬的听力彻底丧失了。一八二七年,人们在魏林格墓地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八八八年,贝多芬的遗骨被安放到维也纳中央陵园。


[ZT from CND]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11-28 16:4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