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安魂曲 —《第六交响曲悲枪》
柴可夫斯基一生共创作了六部交响曲(第七部“生命”未完成)。作为第四、第五、第六《悲枪》被称为柴可夫斯基的“悲剧三部曲”。《悲怆》是柴可夫斯基悲剧三部曲的最后一幕,被认为是柴可夫斯基一生总结性的代表作品,也是他交响曲成就的最高体现。
本曲大概在1893年八月末至九月间完成。在1890年老柴与他的神秘朋友,精神恋人梅克夫人中断了保持十三年之久的通信之后就全身心的着手写《第六交响曲悲枪》。关于这部交响曲最初的构思主旨,柴可夫斯基说:“第一乐章是激情、满怀信心、渴望育所作为;第二乐章是爱情;第三乐章是失望;第四乐章以生命的熄灭来结束。”这些最初的构思虽然未能在第六交响曲中完全实现,但确实成为作者创作此曲的思想基础。
柴可夫斯基本人非常喜爱这部作品,说自己“将整个心灵都放进这部交响曲了......”并说:“在这一生中,我从来也不曾感到这样满意、这样骄傲和这样幸福!因为我知道自己写成的确实是一部好作品。”“我肯定地认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特别是‘最真诚的’一部。”
柴可夫斯基曾想将第六交响曲命名为《标题》、《悲剧》,但总感到不满意。当柴可夫斯基的弟弟莫杰斯卡建议用《悲怆》来命名时,柴可夫斯基兴奋异常,连声说“好极了”,并立即将《悲怆》写在总谱的封面上。
《悲枪交响曲》由柴可夫斯基亲自指挥首演,仅仅几天后,柴可夫斯基毫无征兆地突然重病而溘然长逝。他的死因己成为一个困扰乐迷的待解之谜。本曲终成为柴科夫斯基的“天鹅之歌”。
本交响曲旨在描写人生的恐怖、绝望、失败、灭亡等,充满了悲观的情绪,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乐观情绪。作者在本曲中也刻意描写了人们为生活而奔忙的情景,但他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真理 ─ 死亡是绝对的、无可避免的,而生活中的所有欢乐都是转瞬即逝的。
此曲的第一乐章,大管奏出阴暗、抑郁的慢板引子,好像地狱中传来的垂死老人的呻吟。呈示部主部主题紧张、不安的痉挛性音乐形象与引子浑然一体。副部主题首先由加了弱音器的弦乐奏出,旋律优美如歌、温暖真挚、宽广安宁,崇高而富诗意,仿佛是从心灵深处流淌出来的甜蜜回忆,充满了对幸福、光明的渴望与憧憬。柴可夫斯基的注解是:“我又呼吸到了家乡的空气。我又听到了妈妈的声音。”这个“回光返照”般的主题被称为人类交响乐文献中最美妙绝伦的慢板主题。聆听过后,常令人心碎无比、怆然黯下。
一声炸响的霹雳将音乐带入展开部,冥想回到现实,狂风暴雨般的音乐表现了内心的激烈冲突。展开部结尾响起了俄罗斯教堂中《与圣者共安息》的挽歌音调,音乐弥漫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再现部再一次出现了焦灼不安的主部和代表光明与幸福的副部。作者向往美好的极大热情在悲痛中逐渐消逝,孤寂的单簧管慢慢地散去。低音弦乐器8次反复拨奏的步伐般下行音阶凄切而无奈地结束了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优雅抒情的五拍子圆舞曲与无限哀伤的中段交织在一起,好像回忆中的辛酸与甜蜜如藤蔓般缠绕萦回。
第三乐章,谐谑曲与进行曲的奇妙结合使整部交响曲达到了高潮,表现了斗争、反抗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象征着人类为理想而进行的不懈的斗争。
交响曲的第四乐章通常是热烈欢腾的快板,而《悲怆》的第四乐章却是一首速度缓慢的哀歌,浸透了安魂曲的气氛。下行的哭泣般的旋律给人呜咽凄凉之感。一个经受着百般折磨、蹂躏的灵魂,在死神面前最后一次体验生命中所感受过的一切。他依然在向生活致意……
幽暗的背景下,沉闷的锣声响起。带着不可磨灭的创伤,在无法抚慰的悲哀绝望中,主人公终于投向死亡的怀抱。音乐在葬仪般的气氛中静静地结束。
悲剧是深沉的,深沉是美的极致,而美则是一种照耀人生苦难的光明。悲与美共生、冲撞、互补、辉耀,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哲学,是蕴藏在绝望背后的神奇微笑。
这部作品的最佳CD片版本有:
1、列宁格勒爱乐乐团,穆拉文斯基指挥(DG 419 745-2),《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带花名片。
2、维也纳爱乐乐团,卡拉扬指挥(DG 415 095-2),日本《唱片艺术》评为最佳名曲。
3、苏联国家交响乐团,普列特诺夫指挥(VIRGION VC 791487),《企鹅唱片指南》评为三星花名片。
4、奥斯陆爱乐乐团,发行日期(Release):1988年 发行公司(Product):CHANDOS 企鹅三星带花 。
【转自炫音音乐论坛,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