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质疑王小波作品在美国“受到高度评价” - 张放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转载]质疑王小波作品在美国“受到高度评价” - 张放

事实有时一定是残忍的。但我感到有必要告诉李银河一个事实:王小波作品英译本于2007年3月8日在美国出版了不假,但与李银河所说已经“受到高度评价”还有一段距离。   

可能是李银河没有仔细查看相关网站的相关内容,也可能是对美国出版界没有深入研究与了解,也可能英译者只报喜了,我不得而知。但当我看到李银河急匆匆地用 “受到高度评价”一词来形容刚刚在美国出版的王小波英译作品,我作为玩出版的本能地就有点不太相信。结果一查,果然不出我之所料:李银河是被“忽悠”了。  

李银河文字中流露出“终于得到了美国人的认可,终于松了口气”的感觉,是最让人感到不安的。因为有太多假消息或不太符合事实的消息都是这样冠冕堂皇地走进了我们的视线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力和思考力的:如年后的赵本山出访美国受到美国民众的热情吹捧,结果看来可能不过是一小撮在美国的中国人搞的把戏,如最近的国家形象排名第五,现在也有人写出博文仔细评论其中的疑点,受到严重质疑等。现在王小波英译作品又被王小波的遗孀告知,受到了美国人的高度评价。   

当然,仰洋人鼻息绝对不是李银河的意思,但从其文字中流露出的自豪感,我不得不给泼点冷水。

首先,出版王小波作品的出版社只不过是一家大学出版社,隶属于某个大型出版集团,也就是说,在宣传方面,这样的出版社还不能与一些出版业巨头们相比。另外由于是一部翻译作品,这也就注定了王小波作品出版后,不会在很多平面媒体上进行大量宣传炒作。一般说来,如果是出版社的重点图书,要采取同时以下几种宣传方式,而且还一定要告诉读者,出版社要对这本书进行如下宣传,暗示出版社将投入大笔资金,说明该书一定是一本相当不错的图书:平面媒体宣传,包括在美国出版业内最有影响力的杂志《出版商周刊》上进行封面造势宣传,或在这本杂志上进行更简单些的采访式、单页式,或纯文字形式的宣传(最后这种也是最便宜的一种);电台宣传;作者签名售书(一般要说出几个城市出来,是全国形式还是几个大的城市等);互联网宣传,这一点与我们的有些不同。我们一般是把图书内容的四分之三拿来连载,但在美国,所有出版商都遵守着一个潜规则:每本书只给读者免费阅读第一章!   

而在《出版商周刊》上做宣传,事实上是分在哪个栏目进行,费用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封面上另外套个封面进行宣传(这办法是去年新上任的总编辑莎拉,一个女强人,想出来的创收的新举措),和用“报屁股”形式进行宣传,那完全是两码回事。如果出版社以封面形式进行宣传的话,那不言自明,就是在用最好的行动说明该书已经成为出版社重头戏。我现在正在与老美商谈的一个图书项目就属于此例。不过,这样的宣传方式,《出版商周刊》索要的银两价钱也是不菲的:刊登一期就要500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近40万。如果在里面以报道文章方式宣传的话,那费用也就少多了(国内业界一般称为“软广告”)。而如果是以“报屁股”形式进行宣传,那就只有鬼知道那家出版社一共花了多少宣传费用了。   

像纽约大学出版社这样的出版社出版一本新书,尤其是一本从国外翻译过去的书,一般说来,就是对内容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性质的宣传,其中会说些赞美的话,也会指出与其他同类作品的不同之处。如我所看,其宣传内容果然如此:在《出版商周刊》简单地用文字形式宣传了一下,而且还放在了后面,像我这种订阅《出版商周刊》20来年的铁杆订户,最知道后来的很多内容意味着什么,打个比方,很像我们常说的“报屁股”,是太有时间的人才会去好好读的,一般不太会仔细过目,或者说不是很认真对待的,顶多看一下小标题也就算了。   

用这样的形式做出来的宣传文字内容,到了李银河这里,显然是被过度解读了。说句话糙理不糙的话:有点拿着鸡毛当令箭,小题大作了。   

其实,我希望李银河不要太过激动,因为过早地说出“受到”美国“高度评价”有太多不利因素在里面。第一,王小波英译作品才于2007年3月8日出版,即便是最早买到此书的读者,也得给出一段读作品的时间,给出消化文化差异带来的一些难题的时间,再给出受到深刻震动之后提笔写关于作品的好与坏的评论文章的时间,这样下来,起码得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如果到那时,你看到了美国各大媒体都在讨论王小波作品的深刻性,王小波的作品把美国影响到什么程度的话,或看到有什么美国名人(而不是什么华裔美国人)写出哪怕是一句关于王小波作品的文字时,再说“受到高度评价”不迟。第二,你所看到的《出版商周刊》上的文字,最有可能是出版社授意或亲自执笔写出的文字,与“受到高度评价”的真正意义相去太远。这很像我们国内出版社出版图书后进行宣传的方式(也可能是我们从美国出版商那里学来的也说不准)一样,也是由专门负责宣传的人先写些东西,不乏赞美之词地在业内媒体上宣传一番,再由作者(译者)轮番上阵王婆卖瓜,自吹自擂一番再说。而李银河看到的,也正是这样的文字。任何读者在看了这样的宣传文字后,一般说来都不会太当真,更不会过度解读其中含义。都会持观望态度,都会继续看是不是真的如一些人所说的受到了“高度评价”。而且一般还要看是谁给出了高度评价,什么时候给的,如果是在出版前或刚刚出版就给出了高度评价,那你信其文字内容的可靠性吗?   

总之,《出版商周刊》关于王小波英译作品的文字我已经看过,文字不多,其中也不乏赞美之词。不过,明眼人还是能看得出来,那段文字更重要的是要告诉美国读者王小波作品与其他中国文学作品的区别在哪里,(尤其强调了一下王小波关于性场面的美妙描写等),更像个内容简介,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至于李银河说“《出版周刊》将这本书与高行建的获诺贝尔奖的小说相提并论”,我认为,原文字的意思并不是这样的,它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喜欢读诺贝尔奖得主高行健的作品的话,可以不妨也读一下王小波的作品”。这十足是种宣传用语。也上升不到王小波作品已经达到诺贝尔奖的高度了。我总觉得,最好不要动不动就触动国人“诺奖情结”为妙,包括任何暗示,都是一种令人讨厌的行为。

此外,说“该书可以从美国的著名在线售书网站亚马逊网站购得”的洋洋得意的心态,我也不得不给浇点冷水。我可以告诉诸位,在美国出版的任何一本书,只要是出版了的,就一定会在这个网站上找到,根本不会让人产生李银河文字中透露出来的带有飘飘然的感觉。其实,最应该关注的不是在这个网站上买到买不到的问题,而是在这个网站上该书的总排名位置才是关键。还得补充一句,那个排名位置是动态的吆!看到过于靠后或过于靠前,都不要太过动气,也不要喜形于色,那只是说明目前该书被购买的信息而已。如果李银河与那家出版社签定了版税合同,那这个信息就绝对有利用价值。

总之,上了全美前10名到15名的排行榜才是硬道理。而且,我可以告诉诸位,美国的排行榜是由计算机控制的,而不是像我们国内出版界那样是由人控制的,因此绝对没有造假可能性。   

之所以要以这种公开形势给李银河泼点冷水,一是因为她的博客关闭了评论和留言两个重要的与网民进行沟通的通道,也没有办法与她进行互联网式的沟通,只能以这种公开方式进行了。二是希望别引起类似于赵本山去美国引起的赞美再引起的争论的是是非非。毕竟文化人的行为还是要有些文化含量在里面的,要让人感到不俗才是硬道理。



是非是我非我
2007-4-5 10:1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  

谢谢转贴。


2007-4-5 11:2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3  

主持哪转来的?好文!

这银河大姐一手吃性爱,一手吃小波,真个银河滚滚呀!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4-5 11:3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4  

不谢.


2007-4-5 12:08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5  

弱智:山中方一日——王小波逝世十周年祭,兼庆王小波译作的出版

·弱 智·

  今年的4月11日是王小波逝世十周年的祭辰。记得在王小波去世的那年,他的一位朋友曾痛心地慨叹:世间已无王小波。如今,这个世上没有王小波已整整十年了。

  十年,在人世间不是一个短短的数字。十年,王小波由一个汲汲无闻的“文坛外高手”变成一个灸手可热的文化偶像;十年,王小波热余热未了,王小波门下走狗已风光初现;十年,人文学者对王小波作品的研究不断深入,而中国的作家们仍然一如既往地对他保持沉默。采访王朔,他阴阳怪气地说:他已经够热了,我就别说什么了吧!十年,用王小波妻子李银河的话来说,王小波已经成了一个接头暗号,喜欢他的人从别人对王小波的喜爱程度辨别对方是否属于同类。2001年,我在“华夏文摘”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黄金时代中的性与爱”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引发了一场围绕王小波作品的激烈争论。用今天的眼光看,那时我对王的作品的看法还相当幼稚,但让我引以为傲的是,在那场争辩中结识的网友却成为我人生的宝贵财富。我发现,王小波作为一个接头暗号的意义在于,你可以从对方对他的喜爱和反感程度辨别对方是你同类。也就是说,不管对方喜欢不喜欢王氏品牌,只要对他有强烈感觉,他或她就是你的同类。只有那些对他毫无感觉的人不是你的同类。用这个标准来判断,心白,江岩声,牛虻,杜欣欣,象罔,小蚕,过耳风,废名,守望古典是我同类,陈平,令胡冲,于是,路过,菊子,玛雅也是我同类。

  喜欢一个作家,往往会产生一种恨不得把他的作品攫为己有的感觉。从2000年,我开始了把小波作品私有化的运动:这就是一个字一个字地relive他的作品,也就是翻译。碰巧,我又接上了一个暗号,他就是我的合作者Jason Sommer。他从我对王小波作品的描述中爱上了他的小说,成为又一个铁杆王迷。我们开始了长达六年的翻译工作。其间由于我的搬迁而中断,但最终命运又把我引回到同一个地方。一个朋友在听到我们的译书出版的消息后说,没想到你们还终成正果。当然,我从一开始就知道我们最终会成正果的—假如有所谓正果一说的话。这当然是来自于对王小波作品文学价值的坚定信念。事实证明我的直觉是对的。虽然翻译过程艰辛漫长—我们又常常会为一个字的推敲而花上半到一个小时,出版的过程却是一路绿灯。将“2015”寄给西北大学的”TriQuarterly”杂志,本想让他们出其中一个部分,结果编辑第二天便打电话来说要全文刊出—那可是整整七十页字的中篇。将书稿寄给哈佛大学出版社,其中的一位资深编辑爱不释手,可惜因为他们出的小说极少而不得不忍痛割爱。我时常想象自己在做地下工作,接头暗号是“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

  我一直在考虑是什么使得人们对王小波如此喜爱。用炒作当然不能解释个中原因。炒作的东西如过眼烟云,一旦人们停止炒作,没有人们会记住被炒作的东西。是王小波的英年早逝成就了他的一世英名吗?毫无疑问,人们对死者往往更热衷。可是,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中国知识分子的英年早逝也不是什么秘密,为什么单单王氏一人独领风骚呢?我想答案仍然得从王小波的作品中去找。

  王小波无疑是深刻的。我发觉,王迷们也分两派,一派喜欢王小波的杂文,觉得他的小说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另一派虽然也喜欢他的杂文,但觉得他的杂文远不如他的小说深刻。我当然是属于后者。由于翻译的缘故,我自认是除王小波本人以外阅读“黄金时代”次数最多的人。而我从一开始就不由自主地被陈清扬所吸引。不仅仅因为我是女性的缘故,而且还因为她在小说中是一个发生变化的角色。王二是不变的;不管世界千变万化,王二总是以不变应万变。王二是冷眼看世界的;在那个疯狂的时代他可以说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王二是刀枪不入的;没有什么能伤到王二;王二也是不会感伤和委屈的;他最多会疲惫和厌倦。我认为,要想了解王二为什么会练就这样一副金钢不坏之身,答案要从陈清扬身上找。我们可以想象,陈清扬是王二的前半生,在被人凭白无故戴上一顶“破鞋”的帽子后也曾委屈苦闷,正如当年许多知识分子被蒙上种种不白之冤的感觉一样。但是王二给她做思想工作,指出要别人相信你的清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想相信的是你的不清不白,英文所谓wishful thinking是也。这样听上去当然让人沮丧甚至绝望。但是王二同志也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虽然你无法改变世界和他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呀!你既然无法证实你的清白,不如干脆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破鞋。这样你至少不会因为自己是一只猫而被叫成狗而整天惶惶不可终日了。自此,小说便开始了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过程:陈清扬们先是有罪名,然后开始犯罪的行径,可是她还是无法心安,因为她缺乏犯罪的动机—她虽然和王二做爱,但并不喜欢这件事。这个动机直到她爱上王二才算完成,因为那时她不仅和王二乱搞男女关系,还喜欢和王二乱搞男女关系。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张告示:

   陈清扬,女,现年二十六岁。
   籍贯:北京。
   职业:医生。
   婚姻状况:已婚。
   罪名:破鞋。
   犯罪行为:多次与同案犯王二发生性关系。
   犯罪动机:爱情。
   刑罚:五马分尸。

  至此,一个被侮辱与损害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被侮辱与损害的自觉追求受害的故事。当受迫害的一方迫不及待地甚至充满激情地和迫害者合作,悲剧便有了可笑的意味,成为一个充满荒诞意味的悲喜剧。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是不会发生,除非你本人是受虐狂。但是在文学作品中,王小波打破事物本身的逻辑,用夸张的手法讲述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故事,还有什么比这样更能让读者看到事物的荒谬吗?所以说,就对文革的深刻揭示而言,我是确信无人能出王小波之右了。

  喜欢王小波的人还可以举出他的种种好处:他的幽默—有人说不能在公开场合读王小波,因为你会不自觉笑出声来,让别人觉得你是疯子;他的古怪诙谐的想象力—在他的小说中,我们可以见到因无照画画被吊销执照的艺术家—在中国,艺术家何尝不需要执照呢?作家协会的会员证不就是这样一张执照吗?因在交代中写色情故事而最终成为作家的作家,被编制成不同的创作集体并用各种公式生产小说的写作公司,等等;他的那些人人意中有,个个语中无的警言妙句—在“2015”中,主人公的小舅在派出所蹲墙根时喜欢鼓起双腮。于是,“这件事留给我一个印象:艺术家是一些口袋似的东西。他和口袋的区别是:口袋绊脚,你要用手把它挪开;艺术家绊脚时,你踢他一下,他就自己挪开了。”凡是在中国有过被踢经验的人,又怎么不对他笔下知趣的艺术家们露出会心的微笑呢?他的淘气—在“红拂夜奔”中,他说“李靖在天上行走时,就像一只大鸟。这是因为他站在拐上时撅起屁股,把上身朝前俯去。这种乘拐姿势在洛阳城里得到最高评价—被认为是最帅的。”每次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要笑。我们在大学时,系里有一长得很帅的男生崇拜者甚众。有一次听到法文系一女生以无限仰慕的口吻说:他系裤带的动作都那么潇洒!别误会,那时大家都很纯洁。所以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她到底在什么地方看到他系裤带的英姿了。

  十年了,你拿什么来纪念小波?这是在王小波十周年忌辰来临之际网上流行的一句话。不管这句话是炒作还是真心,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和Jason Sommer花了六年时间辛勤耕耘的王小波英译,恰好在这个时间出版了。这本名为《Wang in Love and Bondage》的书是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SUNY Press)今年隆重推出的重点图书。此书收集了王小波三部代表作:《2015》,《黄金时代》和《东宫、西宫》。目前,《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图书馆协会的《图书榜单(Booklist)》和著名翻译家葛浩然(Howard Goldblatt)已给与该书高度评价。葛先生并指出:已故王小波在西方不为人知。但是,这本精心合作的翻译将会改变这一状况并打破西方人对中国当代小说任何陈规俗套的偏见。

  十年了,小波,我拿这本书来纪念你。


2007-4-5 15:0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6  

王小波留给中国文学的性尺度

似乎就是在转眼之间,王小波已经离开我们十年了。十年后再来翻看他的作品,不由得让人感叹不已。
  
  在中国,王小波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他既是一个骑士,又拥有着大智慧。作为性描写大师,他又不同于王朔和贾平凹(后面的两位大概要靠性描写出彩)。王小波的性描写是最缺乏刺激,总显得有些无精打采,他写性无能、性失落、性失败,由于毫无刺激性,甚至会让读者都快忘记这是性描写。

  他是这样与众不同,以致于在他逝世十年后,王小波热依然没有褪去。

  看王小波的书不必正襟危坐,躺着读就好。他的文字可以让人在任何时候阅读,以最自由最放松的姿势。有人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有人怅然若失地笑不出来。不是哲学家的王小波可以打开人们心底的许多迷惑,迷宫般的文字诉说着可能或者不可能、确定或者不确定。

  王小波的语言叙述方式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这在当代中国作家中实属罕见。对于王小波,曾有人这样评价,“对我来说,王小波的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开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在模仿他,他的文风、他的思维,然后到处推销他,就像被鬼上了身。”就这一点来说明“小波体”对人们的影响很大,似乎并不显得有多夸张。

  但即使是智者,即使是先锋或者自由思想的骑士,王小波生前仍然很在意文学作品由于某方面的原因而不能正常出版。他甚至为此专门撰文说自己是一个成年人,他看的写的都是以成年人为对象的书,如果这本书落入一个中学生手中,起了手淫前性唤起的作用,那不是书的过错。

  对性行为的夸张描写和细节的极端想像,两者都足以将王的小说与闹剧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说小说创作本身就是一次狂欢的话,那么,有着不羁性格的王小波似乎将更多对自由的热爱和创作的狂欢放到了阅读的放大镜下。

  十年后,人们依然没有忘记王小波,读者没有忘,李银河也没有忘。作为王小波的遗孀,李银河近年来不断因说出惊人之语而遭人非议,这位性学专家近期出任了一场名为“重走小波路”活动的名誉主席。对于“重走小波路”,李银河提出自己的希望,即唤起人们对纯文学的热爱。“中国的纯文学并不太多,希望能培养一批喜欢纯文学的读者,真正追求文学中的美,而不是仅仅喜欢娱乐化和商业化的东西,如果对纯文学有更高的热情,生活质量还会提高。”

  但如何评价王小波和他的作品却好像并不简单。因为其间又有一个重要的尺度,那就是王小波个人的尺度,自由骑士的内心是否真正感受到了愉悦或许真的值得思考。

□ 一读者推荐


2007-4-5 18:57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