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力,下文是启功写的。
晋代人书信中的句逗(ZT)
启功
今年2月下旬,有一位兄弟院校的教师寄来一封信,说到王羲之写的《快雪时晴帖》中有一处句逗难断,据说问过两位朋友,所说不一,因来函垂询。帖文如下:
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
这里除前后写信的人名和受信人张侯(侯是尊称)外,“快雪”等8个字,也很明白。只有“未果”等7个字不易点断。这正是那位朋友垂询的问题。我学书法,也曾不止一次地临写这个帖,也曾对这7个字的句逗感到困惑。后来从“力不次”得到初步的解释:回忆幼年时,家中有婚、丧诸事,有亲友送来礼物,例由管账的人填写一张“谢帖”,格式是右边印一个“领”字(如不能接受的礼物,即改“领”,写一个“璧”字,表示璧还),中间上端印一个“谢”字,下半印受礼家的主人姓名,左边空处由管账者临时写“力若干(付给力的酬劳钱数)”。这个“力”即指送礼人。当时世俗称卖劳力的人甚至称为“苦力”,文书上即写一“力”字。联想到帖中的“力”字,应该即指送信人。又按古代旅行,走到某处停下来,称为“次”,表示旅程的段落。杜甫诗有“行次昭陵”一首,即是“行到昭陵”。那么“不次”当是不能停留,需要赶快回去,所以王羲之写这短札作答復。
再看“未果”,当然是未能达到目的,未能实践约会一类事情的用语,事未实现,自然心怀不畅,那么“结”字应是指心情郁结。这样繫联的解析,大致可能差不多了。只有对方究竟要约王羲之作什么?就无从猜测了。
又有传为王献之写的《中秋帖》墨跡,在清代曾被列入“三希”的第二件。帖文是:
中秋不復不得相还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勉强句逗,仍不解其义)。
这段话,从来没见有人给它点出句逗,也就无人读懂语义的。
再说宋代米芾得到晋代谢安、王羲之、王献之的手札各一件,是真原跡,不是响拓(用蜡纸鉤摹)的,因题他的书室为“宝晋斋”,又曾把这些字跡刻石传拓,號称“宝晋斋帖”。王献之一帖被称为“十二月割至帖”,原文如下!
十二月割至不,中秋不后(或释“復”)不得相未復还慟深反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大军 这帖既经米芾鋻定不是鉤摹本,也没说过帖有残损的情况,但语义仍然无法解释。拿这帖的拓本和《中秋帖》相比较,非常明显,《中秋帖》实是米芾自己摘临这帖中的字。为什么摘临?大约米氏也不全懂帖文吧。
摹刻古代法书,常只保留完整的字,刪去有残缺的字。例如宋代《淳化阁帖》卷九有王献之《廿九日帖》,其中有一句“遂不奉恨深”,非常奇怪。按书面语词,有“奉呈”、“奉赠”、“奉祝”、“奉贺”一类的“敬语”,却没见过“奉打”、“奉骂”、“奉仇”、“奉怨”一类反面词汇的。那么“遂不奉恨深”究竟怎讲?后来看到《万岁通天帖》卷中有唐人摹拓这一帖,原来“奉”字下有“別悵”二字,但这二字残缺了右半,只剩下“另”、“ ”两个左旁半字。淳化刻帖时,便刪去两个残字,把“奉”字和“恨”字连接在一处,便成了这等怪话。宋代法帖中摹刻二王的书札最多,有很多词句难懂处,其中当然有书家自己的暗语,或习用的省略俗语不易解释。此外,还有刪除残字以致词句难通处,这里的“奉恨”即是一证。
又《阁帖》卷三王洽《不孝帖》有一句云:“备囗婴荼毒”,“备”下有草书一字,字体既不一致,语气亦不连贯(有人释为“豫”字,也並不像)。后见唐摹王羲之《丧乱帖》中有南朝姚怀珍鋻定押字,“珍”字草书正与王洽帖中不可识的字相同,纔得知原是帖中行间姚怀珍的押字,误被摹帖人认为句旁边添加的字,便摹入句中。这与前边刪去残字的“奉恨”恰相对照。从这类例证,可知古代法帖中晋人书札多难句逗的缘故之一了。
前谈了清代尊为“三希”的《快雪》、《中秋》两帖,还有第三“希”的王??《伯远帖》,这帖確非鉤摹,也没有残损的字,而且字句连贯,只是有些词句偏於古雅,字跡有些潦草处,读起来也颇费推敲。现在也试作句逗,就正於鋻赏方家。帖云:
??顿首顿首:伯远(人名)胜业情期,群从之宝(此字潦草),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w(克)申。分(此字微残)別如昨,永为畴(此字潦草)古。远隔岭嶠,不相瞻临。(此帖尾原已不全。)按伯远不知是否王??的弟兄,“群从”也可能指伯远的弟兄,他在弟兄之间特別优秀。“此出”不知是说王??远游,还是伯远外出。“分別”当然是王??与伯远分別,“畴古”,如云“古昔”,说伯远作了古人。当时的语言环境,我们无法了解,所以只能看帖文表面大意了。
(本栏文章由中央文史研究馆提供)
《人民日报海外版》
==============================
谢谢简杨,我用上面的字体功能,给鼓捣成简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