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文”切入音乐 —《音乐的人文诠释》(杨燕迪音乐文集)后记
杨燕迪
整理自己的旧作,总不免怀着“敝帚自珍”的心情。虽说某些观点和文字现在看来已嫌过时或者显得幼稚,但既然出于自己以前的拙笔,也就不做大面积的修改,权作心路历程的某种实录。从时间上看,收录于此的最早的文章发表于1990年,这恰是笔者从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进修回国之后,真正开始进入音乐学教学和研究领域的关口。当时的氛围纷乱不宁,“出国潮”正风起云涌,学校里的年轻人都有些躁动。音乐中的“学术”是否可以作为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当时还不到“而立之年”的自己,内心其实相当恍惚。
所以,1990年代初,我的相当一部分文章都是有关音乐学学科理论和方法论的反思与论说。这与其说是受到当时其他学术界的风气影响,还不如说是出于我自身困惑和解惑的内在驱动。收入这本文集中的有些文章,现在读起来似乎是在为音乐学这门学科申辩,其实当初更直接的写作动因是为了给我自己“打气”。音乐学和音乐学家,在中国的音乐生活和知识生活中,究竟处于何种地位,扮演何种角色,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当时的自己,而且时至今日,依然还是一个不时困扰我的问题。
但貌似悖谬,正是这种不断的困扰,催促我在音乐学之路上前行。现在回过头查看,才发现自己在困惑中隐约已有定夺。我将自己这本文集定名为《音乐的人文诠释》,其实是在申明我对音乐学这门学科的理想与期望 — 音乐学,它在音乐生活和知识生活中的正当性,在我个人的标尺中,主要来源于它对音乐的人文内涵的揭示与发扬。
“人文”这一概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中国知识界、文化界的一个共识,至今不仅是耳熟能详的常规术语,有时甚至步入广告宣传,俨然已是国人生活中的一个“口头禅”。诸如“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人文价值”、“人文素质”、“人文关怀”等等用语,相信读者一定有所风闻,即便是道听途说。那么,“人文”的确切定义和内在涵义究竟为何?
不妨顾名思义 — 所谓“人文”,当然与“人”和“文”有紧密关联。进一步,“人”当指“人性”;“文”也即“文化”。古往今来,有关“人性”和“文化”的论断众说纷纭,此处无暇细说。探究“人性”,发展“文化”,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与途径,但应该指出,传统意义上的“文科”(尤其是文史哲)和“艺术”(尤其是严肃艺术),与探索“人性”和积累“文化”特别相关。正是通过各门学术(文史哲等)的理性穿透,正是通过各类艺术(当然包括音乐)的感性呈示,“人性”才得以显现,“文化”才得以生成。真善美,假恶丑,生老病死,爱恨情仇,喜怒哀乐…… — 这些所有群体和任何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生命基本境况和人生基本范畴,即是“人性”的核心要义,也是“文化”的关键母题,它们不仅是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而且更与每个人的生命意义息息相关。于是乎,我们就有了这样一个简明扼要而又意味深长的用语 — “人文”。
这样看来,“人文”对于人的教化和成长,就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边缘配角,而是一个具有根本重要性的中心主角。通过“人文”,我们有可能知道自己是谁,他者是谁 — 即,理解“人”是什么。一个相当著名的说法是,“文学即人学”(文学理论家钱谷融语)。推而广之,所有的“人文”,在最深刻的意义上,其实都是“人学” — “人文”的目的和任务,就是探索人性价值、追问生命意义。因而,以文史哲为代表的“精神科学”和包括音乐在内的“严肃艺术”就可能被组合为具有某种内在统一性的“人文领域”。
作为艺术和文化的音乐,在我看来,无可置疑地属于“人文领域” — 它以独有的音响运动,显现出以任何别的方式都不能揭示的人性状态、社会风尚、文化理想和世界本源。由此进行逻辑推演:既然音乐属于“人文现象”,那么,以研究和理解音乐为己任的学科 — 音乐学(musicology),就理所当然地应该属于“人文学科”(humanities)。故此,对音乐进行理解的根本方式就必然是人文性的分析、解读和诠释 — 笔者希望,这种人文性的关切是我在面对音乐时采取的一种贯穿性态度,无论所触及的对象是中国作品还是西方音乐,也无论所采用的文体是研究论文,是现场乐评,是学术书评,还是谈乐随笔。这也成为《音乐的人文诠释》这本文集如是命名的缘由所在。
由此看来,将“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一文置于此书的开篇,就殊为合适。这篇早在十六年前写就的拙文,当时是期望从整体上为音乐学的学科性质寻找定位,现在看来,实际上也在潜意识中为我自己的学术方向刻下指南。值得一提的是,该文中明确界定“人文学科”的学科概念和精神内涵,这在当时的国内音乐学界似无先例,大概在国内文科界也属最早的文论之一。自那以后,“人文”和“人文学科”的概念和提法就不断出现在我自己的写作中,以至于变成了我个人情有独钟的“主导动机”。笔者相信,在可预见的将来,无论是出于当前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对“人文”的内在需要,还是由于我个人对音乐和学术中“人文性”的持续关注,这个“主导动机”的弥漫性影响,仍然会支配我今后对音乐的感受、思索、研究和写作。
在“人文诠释”的思想指导下,这本文集选择收入笔者近十多年来发表在各类刊物、杂志和报纸上的音乐文论,并按相关类型分门辑录。
第一辑“学理基础反思”,所收文章均与学科理论相关。其中涉及音乐学学科理论、音乐史学、音乐评论、音乐分析和音乐美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和基础理论问题。笔者质疑和询问这些基础性的学科理论问题,正是因为笔者一直在探询,在彰显音乐的“人文内涵”的过程中,各个学科能够在什么意义上做出怎样的贡献。
第二辑“中国音乐评析”,主要是笔者参与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评论的相关反映。虽然笔者的专业出身是西方音乐研究,但近来主动介入中国当代的音乐创作和音乐生活,希望不仅将西方音乐的视角带入中国音乐,而且也带着中国的自身问题反观西方音乐。
第三辑“西方音乐解读”,不仅包括笔者在这方面的方法论研究和专题论述,也包纳一些笔者的相关随笔和译著书序。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自1990年代后期以来,有意识为喜好古典音乐的知识分子爱乐者写作,行文风格上有意向散文和随笔靠拢(见笔者的另一本散文性音乐文集《乐声悠扬》,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所收文章与本书不相重复)。这些散论(诸如收入本文集的“听莫扎特三境”、“巴赫的神性”和“爱无定律”等)当然不具备学术文论的严正周密,但在写作时却是斟字酌句,希望道出我个人在解读这些音乐时的“人文性”心得。就此而言,这些散论中所包纳的“人文含量”,或许并不见得低于我的某些长篇论文。
第四辑“歌剧真谛探究”,围绕歌剧这种特殊的音乐/戏剧体裁展开。近年以来,笔者对歌剧产生浓厚兴趣,并陆续在这方面发表论文、译著、评论和随笔。由此产生的反作用是,歌剧促成了我个人的音乐观的深刻转型,并进而使我对音乐的“人文性”有了更深切的认同。在音乐界中长时间普遍被认可的“纯音乐”的形式主义美学观念,在歌剧的实践中实际上不攻自破,或者说从来就不可能真正站稳脚跟。正是在歌剧中,我们看到,音乐与其他人文领域必然发生深度交往。进而,可以说,歌剧的实践和理论都辩证地说明,音乐的“人文性”就是音乐的本质属性,而不是某种非音乐的附加。
收拾整理这些旧文,可以被看作是某种汇报。虽然这并不是笔者近十多年以来研究和写作的总括,但确实汇集了我自认较重要的一些篇什。原来分散在各处的文字,现在被“纠集”在一起,不知读者是否耐烦,是否认可。音乐的表演家能够立即在舞台上感受到听众的反应,与之不同,音乐的著述者却只能静静地等待读者日后的反应。而且很有可能的是,著述者永远也不知道某个具体的读者究竟有何反应。为此,著述者能够做的,只是尽可能真诚地写下自己的想法,尽可能清晰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并报以某种乐观的期待。至于这些想法和观点是否能够引起反馈和共鸣,那就不在著述者的控制范围之内了。
感谢上海市第二期重点学科“音乐文化史”特色学科将这本文集列入“音乐文化史论丛”。感谢杨健、孙红杰、刘洪、张璐倩等同学以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相关编辑同仁在编选和出版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但愿这些篇什在“音乐文化史”的研究框架中,可以进一步发挥它们“人文诠释”的效用。最后,这些文章的撰写和发表,都得力于这些年来我在上海音乐学院所获得的艺术训导和学术锻炼。为此,我将这本文集题献给我的两位恩师:博士导师钱仁康教授和硕士导师谭冰若教授。
2006年7月8日于沪上“书乐斋”
(《音乐的人文诠释 — 杨燕迪音乐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约30万字,定价:人民币35元)
附:《音乐的人文诠释》目录
总序(钱仁康)
第一辑 学理基础反思
1、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
2、为音乐学辩护 — 再论音乐学的人文学科性质
3、音乐学术与规范建制:回顾、反思与建议
4、探索音乐史:方法论反思四题
5、音乐评论实践的方法论札记 — 从陈宏宽独奏会乐评谈起
6、音乐分析的本质界定及历史回顾
7、音乐理解的途径:论“立意”及其实现
第二辑 中国音乐评析
8、寻访中国音乐之“真”
9、评2000’全国艺术院校艺术歌曲创作比赛
10、音乐的“双城荟萃”
11、坚守抑或退却? — 听朱践耳“第十”和陈其钢的《逝去的时光》
12、非常时代的诗意锻造――重听田丰交响合唱《为毛泽东诗词谱曲五首》
13、听音寻路――论谭盾的新作《地图》
14、跨时空对话:谭盾新作《复活之旅》观后
15、《童谣集》:民间歌调的现代加工
16、我们为何聆听音乐新作?
17、音乐的“现代性”转型 — “现代性”在二十世纪前期中西音乐文化中的体现及其反思
第三辑、西方音乐解读
18、论西方音乐研究在我国的重建
19、现状思考与文学史的参照:西方音乐教学与研究在中国
20、实证主义及其衰落 — 二次大战后英美音乐学发展述评
21、超越时间的音乐史 —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译本序
22、《二十世纪十大音乐家》序言
23、听莫扎特三境
24、巴赫的神性
25、琴声中的朝圣之旅 — 记陈宏宽钢琴独奏音乐会
26、再谈贝多芬作品106的速度问题
第四辑、歌剧真谛探究
27、歌剧的真谛:以音乐承载戏剧 — 评科尔曼的《作为戏剧的歌剧》
28、作曲家与歌剧脚本作家的关系
29、莫扎特歌剧重唱中音乐与动作的关系
30、以音乐透析政治 — 上海大剧院音乐会歌剧《唐·卡洛》观后
31、日常生活的诗意 — 《波希米亚人》观后
32、社会批判与人性和解 — 《费加罗的婚姻》的人文/音乐解读
33、启蒙和觉醒 — 莫扎特《魔笛》的精神内涵
34、爱无定律
35、论歌剧与音乐剧的不同美学品格
后记
【转自降E大调的音乐论坛(www.writewww.com),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