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王羲之平安帖拍出3.08亿天价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yy

#1  [转载] 王羲之平安帖拍出3.08亿天价

晉王羲之《平安帖》秋拍 以3.08億天價成交

  中新网11月21日电 中国嘉德2010秋季拍卖会“秋光万华――清代宫廷艺术集粹”专场于11月20日晚8点在北京举槌,吸引了众多来自海内外的藏家参与,多件作品以高出估价数倍的价格成交。最终,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以三亿零八百万元人民币成交,而此专场也创出6.94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

bbcodeurl('http://photocdn.sohu.com/20101121/Img277791174.jpg', '
')

上圖:王羲之高古摹本《草書平安帖》

  中国嘉德董事总裁王雁南女士表示:“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创出三亿零八百万元人民币的成绩,这一作品以及这一专场的成交额均创出中国嘉德成立十七年以来的新纪录,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此次嘉德秋拍最为引人注目的2109号拍品――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于20日晚8点47分开始举槌拍卖,由5500万元人民币起拍后即有数位场内和电话委托藏家争相竞价,短短两三分钟便竞价到8800万,随后,有买家直接加价到1亿,此后买家以1000万为竞价阶梯展开争夺,最终该幅作品以3.08亿成交。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最早见于北宋著名丛帖《绛帖》,后经《宣和书谱》著录,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此次中国嘉德秋拍亮相的为前半部,纵24.5厘米,横13.8厘米,四行,四十一字。据悉,此帖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隆御题两次,且历经多位收藏家收藏,流传有序,极其难得。经考证,在元代被鉴定大家柯九思收藏,在其左右及宋绫隔水的骑缝上盖有他多方收藏印。此后这件作品入明初收藏家李锦之手,之后为文徵明所得,明嘉靖二十年文氏父子将其刻入《停云馆法帖》卷四,被认定为唐人所摹,后此帖归其长子文彭所有。万历年间流入北京,被王世懋、孙鑛等发现。明末藏于安徽歙县收藏家吴家凤处。清初分别藏于曹溶、李宗孔及梁清标家,之后被收入内府。乾隆帝盛誉本贴“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民间流传王羲之高古摹本无出其右,堪称顶级藏品,此次创出高价,可谓实至名归。

bbcodeurl('http://photocdn.sohu.com/20101121/Img277791175.jpg', '
')

上圖:現場觀眾回頭尋找三億元大買家

  此外,同于该专场上拍的石渠宝笈著录的三件作品均创出高价:陈栝《情韵墨花》拍出1.1368亿元人民币;文征明行书《西苑诗》册页(十六开三十一页)以5208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乾隆皇帝《盘龙松》以4536万元人民币被竞得。

  值得注意的是,本场上拍的“清乾隆 黄花梨云龙纹大四件柜一对”以480万元人民币起拍,最终以3976万元人民币成交,亦创出中国古典黄花梨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


  昨晚,王羲之草书《平安帖》将嘉德秋拍推向高潮。经过激烈竞拍后,该作品以2.75亿元落槌。

  “6800万,7000万……8800万,1亿元!”拍卖会现场数位买家同时竞价,拍卖师如同“报菜名”,短短几秒钟竟然报出了近10个竞拍价。短时间过亿,王羲之草书《平安帖》的竞价将今年嘉德秋拍推向了高潮。

  起拍前,拍卖师背对观众席喝了口水,润了润喉咙,似乎对激烈的竞拍早有预见。当他宣布起拍价格为5500万元后,大约半分钟时间竟无人举牌。随后,激烈的竞价瞬间打破了会场的安静。在竞价轻松过亿后,数位电话委托人以1000万元为竞价阶梯展开了争夺。

  “两亿七千五百万最后一次!”落槌声响起,场内掌声、惊呼声不断,拍卖师则又拿起了水杯……加上佣金,王羲之草书《平安帖》以3.08亿元被一位神秘买家购得。

  据悉,此单一作品成交价创出了中国嘉德成立17年以来的新纪录,也成为继黄庭坚《砥柱铭》(4.368亿元)之后中国书画作品的第二贵。中国嘉德2010秋拍将持续至本月23日,共有超过8000件拍品亮相。

相关报道:

  书圣王羲之作品《草书平安帖》作为重磅拍品,在今晚举行的嘉德秋拍宫廷专场中以3亿零8百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古代书画的又一天价成交价格。

  自黄庭坚的《砥柱铭》于6月初拍出4.368亿元人民币的天价之后,中国古代书画市场骤热。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自此次嘉德秋拍预展以来就广受关注,此番经过多轮竞价,最终飚至3亿零8百万元成交,全场震动。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最早见于《宣和书谱》著录,后刻入北宋著名的丛帖《绛帖》,当时共有九行,后被一分为二,即将于中国嘉德秋拍亮相的为前半部,共四行四十一字。据中国嘉德副总裁胡妍妍女士介绍说:“乾隆帝盛誉本贴‘可亚时晴’,媲美‘三希堂’瑰宝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民间流传王羲之高古摹本无出其右。”此帖经乾隆二次题识并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且历经多位收藏家收藏,流传有序,极其难得。

  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由于年代久远,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它墨迹一样,对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断。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与可靠,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千江漁翁,泠然御風。手揮無絃,目送歸鴻。
2010-11-30 16:4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2  [转载] 齊白石《松柏高立圖》拍出4.255億 創天價(圖)

bbcodeurl('http://img3.artron.net/news/201105/2011052220502765280.jpg', '
')

    5月22日晚8点,中国嘉德2011春拍首次推出的古代及近现代书画联合夜场“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在北京举槌,该夜场总成交额超过十亿元人民币,其中,最受瞩目的拍品――齐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以8800万起拍后,经过逾半小时、近50次激烈竞价,最终一位场内藏家以4.255亿元人民币将其收入囊中,这也创造了中国近现代书画的新纪录。

    中国嘉德近现代及当代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女士表示:“齐白石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影响最广、最深远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不仅在中国近现代时期影响了无数人,也是国际范围内最受人尊敬,也广为大家所理解和爱戴的画家。这件作品比此前的近现代书画拍卖结果有大幅跨越,是一次里程碑式的纪录。齐白石的作品取得这样的结果,可谓是众望所归。”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作品简介:

    从20年代开始,齐白石先后画过多幅“雄鹰图”。在这些作品中雄鹰又常与松柏结合,形成了复杂多变的作品意涵。鹰作为猛禽,凌厉的眼神,冷傲的姿态,一如人中统帅,睿智清高,是力量的化身;松柏傲骨峥嵘,四季常青,代表正义的品格和长寿的祝福。

    这幅《松柏高立图》中,主角是一只立于松枝上的苍鹰,它傲然独立,主羽和尾羽以浓墨焦墨阔笔点出,层次分明,雄健的羽翅收拢,有力的鹰爪紧抓树干。以焦墨勾勒鹰喙和点睛,苍鹰目光如炬,炯炯有神。鹰身侧立,头微微扭转,精神饱满,雄视苍茫大地,寓动于静,突出了形象的力量感。而对照白石画稿中“爪上横点极密”的小注,可见齐白石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以及在刻画形象细节上的现实来源。画面上绘一松一柏。松树在前,以淡墨描画,枝干直立又向右斜,再从顶端斜插而下,松针以浓墨写出,可见笔力;柏树在后,墨色较浓,姿态更加虬曲。“松柏”暗合寿长,但画幅中顶天立地又遒劲傲然的独特气派,则早已跳出了 “祝寿”的确切功能,却以“基业常青”的喻指成为对历经战乱而枯木逢春之美好愿景的期许。


2011-8-17 14:2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xyy

#3  [轉載] 齊白石天價書畫有“硬傷”

据报道,尺幅最大的齐白石之作《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在5月22日的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4.255亿创记录价格成交。有介绍说,该作品是齐白石在抗战胜利后为蒋介石六十寿庆所作。然而笔者研究后发现,该作有“硬伤”。
      
       1、《松柏高立图》和《篆书四言联》,不一定是“原配”。《松柏高立图》高266厘米、宽100厘米,而《篆书四言联》高214.5厘米、宽65.8厘米。后者比前者短,明显不配套。从纸质、色泽、包浆看,两者也不统一。另外据雅昌网拍卖记录,《松柏高立图》于2005年12月15日上海道明拍卖有限公司拍卖,《篆书四言联》于2010年春拍时现身。两件作品曾经分开拍卖,间隔5年,今天又奇迹般“重聚”在一起,实在耐人寻味。
      
       2、《松柏高立图》并无上款,而《篆书四言联》的上款“丙戌十月三十一日为主席寿”,暴露了重大疑点。
      
       蒋介石生于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即公元1887年10月31日。因此1946年10月31日或农历丙戌九月十五是蒋介石的60大寿。《篆书四言联》将蒋公农历九月十五的生日错写成了农历十月三十一日。另外农历有大月小月之分, 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如果《篆书四言联》是齐白石为蒋介石六十寿庆而作,那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作品,齐白石怎么可能把蒋公的生日搞错,怎么会出现“农历三十一日”的笑话?
      
       3、 1945年8月15日,日本人宣布投降,1946年的5月5日,国民政府还都南京。10月31日蒋介石60大寿有特别的意义。因此庆祝活动特别隆重。有资料称庆祝的准备10月份已经开始,到10月31日达到高潮。齐白石为蒋介石祝寿画画应早有准备,如果画作是“丙戌十月三十一日”所作,那显然是错过了祝寿时间。就算“丙戌十月三十一日”是笔误,画作也不可能到再后一天才完成。因为画作的装裱、送达都是需要时间的。
      
       此乃一家之言,只供识者参考。


2011-8-17 14:36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