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秋喜》:信仰的激烈碰撞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转载] 《秋喜》:信仰的激烈碰撞

文/汉克

  谍战,又见谍战。当2009年中国大银幕上最后一部谍战片《秋喜》走上前台时,观众们早已被此前谍战题材影像训练成了谍战片专家。也就是说,《秋喜》若想顺利通过人民群众的审查,必定要下一番苦功。事实是,《秋喜》熬过去了。

  潜伏的“秋喜”

  以中国电影的特点,若以人名作为片名,故事内容大致要以这个人为主,像是传记,《秋喜》却不是。很多人看过影片后都会质疑秋喜的名字是否扣了影片的大主题,也在质疑用江一燕来串起孙淳和郭晓冬两个爷们的对手戏是否合适。其实,这也正是《秋喜》的一大魅力。

  影片开头秋喜以红衣亮相,并缓缓关上那扇如同《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极具中国祥和特色的红门时,你很难看出即将上演的将是一部充满着激烈对手戏、杀戮和为了信仰不惜一切代价的谍战片。你更会把秋喜比作是《潜伏》中的翠平,秋喜光脚走路无声,着实吓到了中共地下党晏海清,这与翠平见天怀揣大手雷吓到余则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同之前的谍战电视剧电影相比,《秋喜》的片名显得深藏不露。这部谍战片在开端让你看不出任何端倪。可越是这样平静的开局,也就越预示着后面有不可想象的惊涛骇浪。

  在民国时期的广州,秋喜是个略带喜庆,也暗喻着风尘的名字。珠江边上的妓女,片中的女主人公都叫秋喜。但影片真正要讲的秋喜则是暗喻着1949年的秋天要有喜事——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和广州解放。可直到最后,当秋喜身着惨白的布衫被心爱的男人乱枪击毙;当广州街头插满了胜利的红旗,大家才明白:秋喜真正的含义。潜伏着的秋喜吊足了观影者的胃口。

  信仰的激烈碰撞

  导演孙周把秋喜设立成一条贯穿影片的主线,而影片的核心主题则为信仰。孙淳饰演的军统广州站特务头子夏惠民和郭晓冬饰演的中共地下党员晏海清之间信仰的碰撞让影片从始至终都充满了悬念和剧情张力。

  《秋喜》确实是与众不同的谍战片。影片开头的一次暗杀即让夏惠民怀疑上了晏海清的真实身份。从开头就要暗战,夏惠民与晏海清的正面交锋显然要比余则成和李崖来得直接,也更加猛烈。这不是好与坏、正与邪的碰撞,按照孙周的想法,这叫信仰的碰撞。最有趣的是,信仰的纯洁性成了辨别夏惠民和晏海清各自信仰是否真实的唯一天平。而信仰是否纯洁的裁定权这时则交到了秋喜手中,因为她就是纯洁。

  秋喜的存在让晏海清和夏惠民的信仰论泾渭分明。所以,夏惠民让纯洁的秋喜穿上纯洁的白布衫,却又让她死在晏海清的枪下。晏海清不同,他感受到了秋喜的纯洁,所以他希望暴戾的夏惠民也能够回归纯洁。不然,他早就干掉了这个大反派。这也是《秋喜》与以往谍战片痛歼敌人的寻常做法的不同之处。

  南派谍战

  与此前的《潜伏》或是《风声》相比,《秋喜》在“谍战”以外下的功夫颇多。走进《秋喜》如同走进了1940年代那个真实存在的广州城,疍家船、太古仓、天字码头、花尾渡、西关小姐、西关大屋、石板街,以及特色的本地服装,这些无不在还原一个只存留在记忆中的广州。要想让“谍战”更具味道,周遭的气氛营造极为重要。

  除了旧广州城几近真实的风土人情,秦海璐饰演的粤剧名伶带来的久违粤剧,以及晏海清和王雅捷饰演的妻子在军统组织的晚宴上跳起的欢快爵士舞都在真实地还原那个时代的点点滴滴。你可能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十里洋场略有所闻,可要是相对同时期的广州城所有了解,《秋喜》绝对可以带你进入一个真实的“广州城”。

转自王建锋博客



是非是我非我
2009-10-28 10:5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2  

汇报一下,我正在下载中。

非常喜欢孙淳,还记得走向共和里的袁世凯吗。

相信大家看了之后会觉得谍报剧并没有山穷水尽令人审美疲劳。


2009-10-28 10:5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艺术之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