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红楼谜话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zhao2

#1  红楼谜话

红楼谜话是专门话谈红楼“灯谜”本身,不涉及作者暗藏在谜后面的任何东东。

这一系列有点儿仿照高昌仁兄的“红楼一串红”文体,望一串红主人勿笑我东施效颦。

一,        虽不中亦不远

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是小时候读余真大师写的袖珍书。

谓之猜谜者猜了谜底,却不是做谜者预定的谜底,但又不能算猜错。

虽不中亦不远,大概相当于射击射箭,未曾正中靶心十环可也是在九环八环之内。

绝对不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情况。

红楼中,归入这一类的有——

观音未有世家传,打四书一句。

湘云她先猜的是:在止于至善。

宝钗笑道:你也想一想‘世家传'三个字的意思再猜。

李纨笑道:再想。

黛玉笑道:哦,是了。是‘虽善无征'。

其中,标准谜底以“无征”扣“未有世家传”。

虽不中亦不远的谜底里以“在止于”扣“未有世家传”。

难说一定不如标准谜底,史湘云的才情也未必输于林黛玉薛宝钗。

虽不中亦不远,只不过不合作谜者的本意罢了。



是非是我非我
2008-12-23 13:5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2  红楼谜话(2)

二,面糊未干,即被狂风卷去

这也是少年时在余真灯谜大师写的那本书里看来的。

灯谜灯谜,虽然最初以灯笼形式悬挂,后来则多半粘贴于壁。

面糊未干即被狂风卷去——极形象地讽刺了作谜者作谜水平不咋地。

下面就来看看红楼谜语,点算一下:

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贾政已知是荔枝,只因此谜乃贾母所作便故意乱猜别的,罚了许多东西,然后方猜着。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贾政一看之下脱口而出:这是炮竹嗄。

宝钗等近前一看,是一首七言绝句,并无甚新奇,口中少不得称赞,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就猜着了。

其实一见就猜着了,可不是比面糊未干更加快捷。

类似水平的谜语多多,比如贾探春的风筝贾迎春的算盘贾惜春的海灯。

后文的古人名谜,也属此类——

纹儿的是‘水向石边流出冷',打一古人名。

探春笑问道:"可是山涛?"

这儿暂且不说谜面谜底扣得紧也不紧,单就猜谜猜出速度之快,当属面糊未干即被狂风卷去之列。



是非是我非我
2008-12-24 10:2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3  红楼谜话(3)

三,谜面谜底不许犯重

记得这也是从灯谜大师余真那本书里读来的。

写五言七言诗时有对不能犯重的要求。当然并非那么严格。我们读古人的诗就有发现犯重现象。

但是,在灯谜里这条要求就要严格得多。

也就是说谜底里的字眼不能出现在谜面里面。

因为,如果谜底里的字出现在谜面里的话将会大大降低猜谜的难度。其趣味性自然大打折扣。特别是字谜的情况尤其如此。

由此而来,反而曾出现过作谜者不懂这一条规则犯重的结果却使得懂谜的猜谜大家偏偏猜不出谜底的情况。

红楼谜语中就有犯重现象。

那就是四小姐惜春的一条灯谜——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黑海,性中自有大光明。

贾政道:“这是佛前海灯嗄。”

惜春笑答道:“是海灯。”

注意到谜底“海灯”里的海字出现在谜面之中——这首诗谜的第三句末一字。

看来,贾惜春不懂这条谜规,她的叔父也不懂。



是非是我非我
2008-12-25 12:10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4  红楼谜话(4)

四,并非不通的象形谜

补遗:犯重的诗谜还有三小姐探春的风筝谜。

接下来要说的就是红楼中好多谜语都是象形谜。老祖宗做的那条谜就是典型的象形谜。猴子身轻蹲树梢,打一果名。谜底是荔枝。

其他好多象形谜不再一一例举。只是来说说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两条谜语。

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筅,独迎春,贾环二人未得。

迎春自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贾环便觉得没趣。

且又听太监说:“三爷说的这个不通,娘娘也没猜,叫我带回问三爷是个什么。”

众人听了,都来看他作的什么,写道是: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众人看了,大发一笑。贾环只得告诉太监说:“一个枕头,一个兽头。” 太监记了,领茶而去。

其实这个象形灯谜,本身作得不错。事物形象特征和区域特征非常扣题。古时候的枕头是八个角,不像现在的枕头只有四个角。

真要说有何欠缺,除非是说贾环所做的这个诗谜谜面诗意不够。或者说过于通俗,不像其他红楼人物所作诗谜谜面本身像一首诗。

我猜想一来是贾元春看不起这个赵姨娘所生的同父异母弟弟,二来她根本没有猜出来也就不再费心去猜。干脆以“这个不通”的名义一棍子把它打死。

说贾元春猜谜的本事有限,是很有根据的。请看——

小姐们作的也都猜了,不知是否。

太监说着,也将写的拿出来。也有猜着的,也有猜不着的,都胡乱说猜着了。

“都胡乱说猜着了”那是给娘娘面子。

不信你看,回头贾政来猜,都是一猜就猜着了。



是非是我非我
2008-12-25 12:5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5  红楼谜话(5)

五,另外一个受冷落的制迷人



总感到十分遗憾的是二小姐备受冷落。性格使然?本心冷漠?不待见人?



同为偏房所出,净有比她得宠的。



这一回,贾迎春的待遇和贾环一样。区别仅在于她采取的态度是惯常的不以为然。



那猜谜奖品微不足道。尤其对一个“娘娘”来说,那简直算不上啥。



可是,小说作者偏偏安排他们两个猜不出元妃那个显而易见的诗谜。



为何故意“厚此而薄彼”?!



那条谜底为炮竹的灯谜真的有那么难猜吗?!



退一步说,二木头她做的诗谜还是很好的一条诗谜。不是环哥儿那样子“不通”,惹得娘娘没有兴趣去猜。总得有区别对待吧——



可是,娘娘并没有这么做。两个人都被她打入“另类”。可是人家明明做了一条诗谜来“娱乐”娘娘您啦。



让我们一起来再看看这首诗谜: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同。



贾政道:“是算盘。”



迎春笑道:“是。”



这一首诗谜中规中矩。不像三姑娘四姑娘都底面相犯。



从诗句本身来看也是一首好诗,不是贾环那样的粗俗。



并且从难猜易猜的角度,丝毫不输于薛林两位,更远胜于娘娘她自己做的炮竹谜和另一位具有王妃福命的三小姐做的风筝谜。



一个女孩儿家,在娘家就被人看不起,到了婆家之后还会有她的好日子过吗?!



所以,我总记得我好婆经常说的一句话——大意为娘家是女孩儿的大后方根据地。



是非是我非我
2008-12-27 09:1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6  红楼谜话(6)

六,一条难猜的字谜

谜之源,出於《左》《国》之隐语,而以曹娥碑之“绝妙好辞”四字、孔北海之“鲁国孔融文举”六字为正格。

此乃离合体之谓。不少灯谜佳作便是巧妙地运用了汉字的拆分重组。

仅举一例:如万国衣冠拜冕旒,射一命字(卷帘)。分之为叩一人。语合颂扬,故为佳耳。

红楼之中,谜语多为象形意会,以离合体的谜语极少(仔细搜检恐怕就只一个)。

“绮儿的是个‘萤'字,打一个字。”

众人猜了半日,宝琴笑道:“这个意思却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

李绮笑道:“恰是了。”

众人道:“萤与花何干?”

黛玉笑道:“妙得很!萤可不是草化的?”

众人会意,都笑了说“好!”

此谜固妙,谜面仅有一字即已属于难猜的谜,里面又融合了古文“腐草为萤”含义以及拆字法——草头下面一个化字合成。

所以众人猜了半日。最后由薛宝琴猜出。猜出之后又是“众人不解”,仅有林黛玉深得其解——才有“妙得很!”的赞叹和破解。

宝钗道:“这些虽好,不合老太太的意思,不如作些浅近的物儿,大家雅俗共赏才好。”

看来宝姐姐也是属于既猜不出又没有能及时领悟的“众人”之中。

“这个意思却深”的评语,难免使得这条谜语会落入“自家脚趾头动”一类。

还好的是大观园来了一个薛宝琴。



是非是我非我
2008-12-27 10:5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7  红楼谜话(7)

其七,谜面不能有别解

灯谜除了不能底面相犯这条谜规之外,更重要的谜规就是别解在谜底。我写的小标题——谜面不能有别解就是这个意思换了一种角度。灯谜大师余真写的书里就直截了当地指出这条规则。

灯谜灯谜,使人从迷茫之中找到答案,谜底的别解一般来说肯定要有。否则就是过与浅俗往往面糊未干即被狂风刮去。

谜底的别解使得灯谜饶有趣味。有的时候一条上佳灯谜让人拍案叫绝就是由于谜底别解突出奇兵。

中国汉字有一字多义, 一字多音的特点.所谓"别解"就是利用汉字的這个特点, 对谜面或谜底中的某些字或词不作原意解释, 也就是說不按通常的习惯去理解, 或是引申出歧义, 或是词组内部重新组合 (顿读) 形成新义, 或是不读原來的音 (别读) .這样, 通过主观的思维, 望文生义地寻找出另外一种新的含义, 用這种新的解释使底面很好地扣合.

灯谜必须有别解,无别解则不成谜。别解又分谜面别解、谜底别解和谜面谜底均别解。其中,谜底别解是必须的,谜底直解不能称之为谜;谜面谜底均别解不多见;谜面别解仍然存在,不过正呈减少趋势,特别是在谜赛中,几乎见不到了,谜面别解虽不能算作病谜,但也很难成为好谜(字谜除外),因为人们在猜谜时大都习惯于谜底别解。如果谜面别解,猜起来往往要走很多弯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如果谜作者注明“谜面别解”,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谜底别解
亦称别解在谜底,是传统正宗的制谜法门,至今仍是人们最为常用的别解手法。它的主要特点是谜面文义取本义解,但谜底文字却取岐义解。例如:“伤口愈合”(打经济名词一),谜底是“创收”。“创收”的本义是指“创造财富,增加收入”。但如今将谜底的“创”别解作“创伤”,“收”别解作“收缩”。“伤口愈合”也就是创伤合拢长好了。
  
谜面别解
是灯谜别解手法之一,指谜底文义取本义解,而谜面文义却取岐义解。例如: “猎户斗豺狼”(打国产影片一),谜底是“星星星”。谜面似乎是讲猎人打猎的情形,但这只不过是作者在谜面故布疑阵罢了。本谜其实是运用谜面别解手法,在谜面上罗列了三个星座名称:“猎户”和“豺狼”是现代天文学的星座名,而“斗”则是我国古代二十八宿之一。因而猜射时应先对谜面进行别解,再运用归纳法得出谜底“星星星”。又如“单晓天”(打五字俗语),谜底是“人生地不熟”。谜面本是我国当代书法家名,今别解成“单单(仅只)晓得天“。由于古时把”天地人“称为”三才“,既然命命是晓得天,可推知对地和人都是陌生的、不熟悉的了。故可将谜底顿读成”人生,地不熟“来扣合谜面。

从上面一系列网络引文可知尽管谜面也是时有别解的情况,但是毕竟不算传统的正宗。原因在于谜底别解饶有趣味,谜面别解则往往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而伤透脑筋。

红楼梦里薛宝琴的十首猜俗物的诗谜为何难猜,其根本原因在于别解都在谜面——这可从至今为止林林总总的谜底归纳出来。无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每一个猜谜者都可以认为自己的答案是对的或者稍微谦虚一点是虽不中也不远,但是基本出发点都是谜面别解而得。

薛宝琴如此锦心绣口,为何作诗谜却违反常规颇为人不解。不过,从曹雪芹故意别想让人猜出或者算准了读者大众将会猜个天翻地覆争论不休这一点看来,他的目的通过别解在谜面轻易地达到了。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即今为止所看到的这十首诗谜种种谜底记忆中差不多都是谜底无别解的类型。



是非是我非我
2009-1-2 10:0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8  红楼谜话(8)

其八,红楼诗谜之谜

红楼谜语,容易的太容易,作者(不管是谁)也直接给出谜底。艰难的也是实在太不容易。出于某种心态,作者(同样是不管是谁)还故意不给出谜底。后者这种情况也着实少见。这本身就构成了红楼这个大迷宫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本系列宗旨是就谜论谜。再次声明不涉及谜底背后究竟隐藏了点啥,不管隐去的真事,只就字面上的谜面来说说这谜语本身。

灯谜界前辈说得好——诗词一类,浩若烟海,无界限之可言,然其中可作谜材者,实难其选,此何以故?盖由作者当敷词摛藻时,皆几经研练而出。字斟句酌,无迷离惝恍之谈,非若四书五经之质实古奥,可以指鹿为马也。大抵诗之五言及空句,尚间有可用。七言与实句,则难于为力。但有一字未协,即不中绳墨。

红楼作者卖弄文才——这一点无可厚非,现在开博客写网文的又哪一个只是单纯诉说心曲?所以,八十回红楼里尽多诗谜。这诗谜又不是主要的一类诗谜——或是谜底比如打唐诗一句或是谜面引自一句诗词。就是那些比较正宗的诗谜都很难做到字字有着落字字不落空地谜面谜底巧合天成。

红楼中难猜的诗谜和贾元春做的容易猜的诗谜一样是七言诗中的七绝做谜面。无巧不巧的是,这些诗谜没有给出谜底同时又全部是打一物。不管薛宝琴特别明说打一俗物,和另外的几首没有谜底的诗谜一样仍然属于打一物的范畴。

猜谜的行家和喜欢猜谜的人们都知道,在谜目中打一物是最伤脑筋的事情。因为打人名打字句打花名打果名一般而言都是有数的,而物品物件要比人名更广泛——也就是说谜目打一物要比其他谜目难。

更何况,如果谜面本身又有别解(一般来说也可算犯规,或者至少要事先说明)那就难上加难了。

好,已经说明这些安心不让人猜出来的诗谜的难点所在。那末再稍微分析一下,看看如何难解难猜。

见说红楼诗谜“着句之缜密,细的天衣无缝,看似无华,却字字珠矶,字字都是关键。” 果真?!答案是否定的。

比如说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赤壁是指灶堂,终日火烤、火烧。” 这样的分析就有欠灯谜作谜的道理。灶膛是黑色的并非赤壁,因为烟烤火燎的结果未燃尽的剩余碳分子附着沉积在那儿所致。把锅比作舟更不妥,原因在于形状根本不对——哪有一条船造得完整的球面状的?谁见过这样形状的舟船?完全不符合水流动力学和造船结构学材料学。

至于“喧阗一炬悲风冷,就很直白了,是说做饭菜时,为了灶下火旺,用手拉风箱,这句是讲灶内火的事。无限英魂在内游,这句是讲锅内做饭菜的事,每口使用着的锅,年深日久,有多少山珍海味,被这大锅做成精美的菜肴,那些飞禽走兽多少生灵,被这大锅炮制过。” 猜谜者自己就忘记了字字有着落的作谜要求以及刚刚写在上面的赞语。

就算喧阗一炬四字有解,那么“悲”就没有着落——试问悲从何来?后面将无限英魂曲解成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实在匪夷所思。谜面的别解已经别解得无边无际。

再进一步发挥由锅到祸由赤壁到家徒四壁从而表示隐喻家族祸事,那就越发说明了猜谜者对谜面别解的一再扩大化同时也远远背离了薛宝琴预设俗物这样一个谜目要求。

例子太多太多,究其字面原因都是对谜面作了大量的猜测和转义。这恰恰就是猜谜大忌。千万别忘了——但有一字未协,即不中绳墨。固然,作者明说真事隐去假语村言,但是在作谜语这样的文字游戏上面任意地扩大谜面的别解和别解之上的别解别解的平方立方实在很难有充分的说服力。

好在就是亏得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八个字,这才引得众多的猜谜行家灯谜爱好者前赴后继,于是我们广大读者看到了这么许多的谜底。

很可惜,因为没有作谜人的最权威最后的说法,一切的一切,这些谜底或是虽不中也不远或者是相去甚远。恐怕没有一个人能够自说自话地确认自己的谜底可以视为唯一解或者就是作者设定的谜底。

有网友红迷说——“谜底众说纷纭,迄今为止,未得统一认识,因为没有一种解法有十足的说服力。究其原因,是没有引起专家学者们的十分重视,不作深究。”

其实不然,要我说难就难在作者本身并不希望普通读者去搞清楚谜底。本来那本书是在小范围里传阅正像文革时期正像插队山村的一些地下作品,本意并非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那样的伟大成果去取得四大古典名著的首席地位。可是,有意栽杨杨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红楼梦因缘机会终于走向大众走向世界。这有点儿像那部手抄本小说《一双绣花鞋》的传播和成名过程。当然,两者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作为比方,让大家了解作者本不想叫所有的读者特别是不知内情的读者搞清楚其中的奥妙所在。——更不必说隐藏着曹雪芹毒杀雍正帝。

限于篇幅,不再一一例举各种解法。反正我宁可去欣赏这些诗句本身,也不愿意再多花心血去猜作者原本不想让你猜出来的谜——那是自家脚指头在动。

最后附带说一下,前八十回谜材多多谜语多多,后四十回不见踪影。依我之见,这应该是前后作者不同的又一佐证。



是非是我非我
2009-1-5 18:15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9  红楼谜话(9)

其九,和其他古典小说相比较

我的第一篇红学文章发表于八十年代,那是结合本专业谈论红楼服饰色彩。那时候也是正好放映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当口。虽然是乘风潮,但是那是一个之前从未有人全面讨论的话题。其中,更是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做探讨。

拿来比较的另外两部古典长篇小说是《儒林外史》和《歧路灯》。毫无疑问,几乎同时代的世态人情众生相的两部小说中人物的服饰色彩都很单薄苍白。与《红楼梦》相比,差不多可以用旧社会农村贫苦老太太和眼下时尚名媛来对照。丰富多彩和简陋单调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这次,红楼谜话也同样可以和别的一些古典小说相对照。

服饰色彩比较排除了《三国演义》,因为是不同性质的小说不同年份的时代。但是从灯谜来说则不然。

灯谜的鼻祖据说发源于曹娥碑和孔融作为谜底的两则谜语,那就是三国时代的事情。何况,三国书里民谣说的是“千里草何青青,十日上不得生”,也就是字谜的发端。千里草就是董卓的董,十日上便是董卓的卓。类似的民谣在后来的隋唐演义里也有,一直延续到李自成。所谓十八子主神器,十八子那就是一个李字。

灯谜时有见之古典小说。比如三言两拍就是一个例子。鬼魂梦中托言,两个凶手分别是“车中猴,门东草”解出来就是申兰和“禾中走,一日夫”则是兄弟申春。

“大女子,小女子,前人耕来后人饵。要知三更事,掇开人下水。来年二三月,句已当解此。” 其中女子隐含外孙表示事涉大孙押司小孙押司,句己则是合并为一个包字,亦即包龙图前来破案。

“铜铁投洪冶,蝼蚁上粉墙。阴阳无二义,天地我中央。”——此四句乃含着‘化缘道人’四字

“强爷胜祖有施为,凿壁偷光夜读书。缝线路中常忆母,老翁终日倚门闾。” 此乃人名谜:第一句是孙权,第二句是孔明,第三句是子思,第四句是太公望。

这些都是举的一些零碎例子。最大量地结合书中内容编造灯谜的古典长篇小说要算是《镜花缘》。书中有着整整一回半的篇幅是灯谜相关内容。

第三十一回 谈字母妙语指迷团 看花灯戏言猜哑谜——

访了多时,忽见一家门首贴著一个纸条,上写“春社候教”。到了厅堂,壁上贴著各色纸条,上面写著无数灯谜,两旁围著多人在那里观看,个个儒中素服,斯文一脉。内有一条,写署:‘万国咸宁’,打《孟子》六字,赠万寿香一束。”多九公道:“请教主人:‘万国成宁’,可是‘天下之民举安’?”有位老者应道:“老丈猜的不错。”于是把纸条同赠物送来。

唐敖道:“请教九公:前在途中所见眼生手掌之上, 是何国名? ”多九公道:“那是深目国。”唐敖听了,因高声问道:“请教主人:‘分明眼底人千里’,打个国名,可是‘深目’?”老者道:“老丈猜的正是。”也把赠物送来。旁边看的人齐声赞道:“以‘千里’刻划‘深’字,真是绝好心思!做的也好,猜的也好!”

林之洋道:“请问九公,俺听有人把女儿叫作‘千金’,想来‘千金’就是女儿了?”多九公连连点头。林之洋道:“如果这样,他那壁上贴著一条‘千金之子’,打个国名,敢是‘女儿国’了?”那个老者答道:“小哥猜的正是。”唐敖道:“这个‘儿’字做的倒也有趣。”

林之洋道:“那‘永锡难老’,可是‘不死国’?上面画的那只螃蟹,可是‘无肠国’?”老者道:“不错。”也把赠物送来。

请注意,此末一条谜就是画谜,以画为谜面。

第八十回 打灯虎亭中赌画扇 抛气球园内舞花鞋——

话说玉芝一心只想猜谜,史幽探道:“你的意思倒与我相投,我也不喜做诗。昨日一首排律,足足斗了半夜,我已够了。好在这里人多,做诗的只管做诗,猜谜的只管猜谜。妹妹即高兴,何不出个给我们猜猜呢?”玉芝见幽探也要猜谜,不胜之喜。正想出一个,只听周庆覃道:“我先出个吉利的请教诸位姐姐:‘天下太平’,打个州名。”国瑞征道:“我猜著了,可是‘普安’?”庆覃道:“正是。”

若花道:“我出‘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载’,打个花名。”谢文锦道:“好干净堂皇题面!这题里一定好的!”董宝钿道:“我猜著了,是‘凌霄花’。”若花道:“不错。”春辉道:“真是好谜!往往人做花名,只讲前几字,都将花字不论,即如牡丹花,只做牡丹两字,并未将花字做出。谁知此谜全重花字。这就如兰言姐姐评论他们弹琴,也可算得花卉谜中绝调了。”

言锦心道:“我出‘直把官场作戏场’,打《论语》一句。”师兰言道:“这题面又是儒雅风流的,不必谈,题里一定好的。”忽听一人在桌上一拍道: “真好!”众人都吃一吓,连忙看时,却是纪沉鱼在那里出神。紫芝道:“姐姐!是甚的好,这样拍桌子打板凳的?”纪沉鱼道:“‘直把官场作戏场’,我打著了,可是‘仕而优’?”锦心道:“是的。”紫芝道:“原来也打著了,怪不得那么惊天动地的。”春辉鼓掌道:“象这样灯谜猜著,无怪他先出神叫好,果然做也会做,打也会打。这个比‘凌霄花’又高一筹了。他借用姑置不论,只这‘而’字跳跃虚神,真是描写殆尽。”

(备注:我在上海京剧院尚长荣三部精品评述文章中曾借用此作题目,略作更动为“直把戏场作球场”,只是标题不是谜面。)

花再芳道:“据我看来:都是一样,有何区别?若说尚有高下,我却不服。”春辉道:“姐姐若讲各有好处倒还使得,若说并无区别这就错了。一是正面,一是借用,迥然不同。前者妹子在此闲聚,闻得玉芝妹妹出个‘红旗报捷’,被宝云姐姐打个‘克告于君’,这谜却与‘仕而优’是一类的:一是拿著人借做虚字用,一是拿著虚字又借做人用,都是极尽文心之巧。凡谜当以借用力第一,正面次之。但借亦有两等借法,即如‘国士无双’,有打‘何谓信’的;‘秦王除逐客令 ’,打‘信斯言也’的。此等虽亦借用,但重题旨,与重题面迥隔霄壤,是又次之。近日还有一种数典的,终日拿著类书查出许多,谁知贴出面糊未干,早已风卷残云,顷刻罄净,这就是三等货了。”

缁瑶钗道:“春辉姐姐说‘国士无双’有打‘何谓信’的,我就出‘何谓信’,打《论语》一句。”香云道:“瑶钗姐姐意思,我猜著了。他这‘何谓’二字必是问我们猜谜
的口气,诸位姐姐只在‘信’字著想就有了。”董花钿道:“可是‘不失人,亦不失言’?”瑶钗道:“正是。”琼芝道:“这个又是拆字格的别调。”

易紫菱道:“我出个‘四’字,打个药名。妹子不过出著顽,要问甚么格,我可不知。”众人想了多时,都猜不出。潘丽春道:“可是‘三七’?”紫菱道:“妹子以为此谜做的过晦,即使姐姐精于歧黄,也恐难猜,谁知还是姐姐打著。”

柳瑞春道:“我仿紫菱姐姐花样出个‘三’字,打《孟子》二句。”众人也猜不著。尹红萸道:“可是‘二之中、四之下也’?”瑞春道:“妹子这谜也恐过晦,不意却被姐姐猜著。”叶琼芳道:“这两个灯谜,我竟会意不来。”春辉道:“此格在广陵十二格之外。却是独出心裁,日后姐姐会意过来,才知其妙哩。”

褚月芳道:“妹子从来不知做谜,今日也学个顽顽,不知可用得:‘布帛长短同,衣前后,左右手,空空如也’,打一物。”蒋丽辉道:“我猜著了,就是兰荪姐姐所穿的背心。”月芳笑道:“我说不好,果然方才说出,就打著了。”

司徒妩儿道:“月芳姐姐所出之谜,是‘对景挂画’;妹子也学一个:‘席地谈天’,打《孟子》一句。”芸芝道:“我倒来的凑巧,可是‘位卑而言高’?”妩儿道:“我这个也是面糊未干的。”

谭蕙芳道:“你看兰荪姐姐刚才席地而坐,把鞋子都沾上灰尘,芸芝姐姐鞋子却是干净的;我也学个即景罢,就是‘步尘无迹’,打《孟子》一句。”吕瑞蓂道:“可是‘行之而不著焉’?”蕙芳道:“这个打的更快。我们即景都不好,怎么才说出就打去呢?”

兰言道:“姐姐!不是这样讲。大凡做谜,自应贴切为主,因其贴切,所以易打。就如清潭月影,遥遥相映,谁人不见?若说易猜不为好谜,难道那‘凌霄花’还不是绝妙的,又何尝见其难打?古来如‘黄绢幼妇外孙齑日’,至今传为美谈,也不过取其显豁。”春辉道:“那难猜的,不是失之浮泛,就是过于晦暗。即如此刻有人脚指暗动,此惟自己明白,别人何得而知。所以灯谜不显豁、不贴切的,谓之‘脚指动’最妙。”

紫芝道:“你们再打这个灯谜,我才做的,如有人打著,就以丽娟姐姐画的这把扇子为赠。叫做‘嫁个丈夫是乌龟’。打《论语》一句。”题花道:“咪妹这谜,果然有趣,实在妙极!可是‘适蔡’?”

题花道:“我出个北方谜儿你们猜:‘使女择焉’,打《孟子》一句。”春辉说著,不觉掩口笑道:“这题花妹妹真要疯了,你这‘使女择焉’,可是‘决汝……’”话未说完,又笑个不了,“……可是‘汉’哪?”一面笑著,只说:“该打!该打!疯了!疯了!”

宝云道:“我就借歇歇意思,出个‘斯已而已矣’,打《孟子》一句。”春辉道:“闻得前日有个‘红旗报捷’是宝云姐姐打的;但既会打那样好谜,为何今日却出这样灯谜?只怕善打不善做罢?”吕尧蓂道:“何以见得?”春辉道:“你只看这五字,可有一个实字?通身虚的,这也罢了,并且当中又加‘而’字一转,却仍转到前头意思。你想:这部《孟子》可能找出一句来配他?”田舜英道:“我打‘可以止则止’。”宝云道:“正是。”春辉不觉鼓掌道:“我只说这五个虚字,再没不犯题的句子去打他,谜知天然生出‘可以止则止’五字来紧紧扣住,再移不到别处去。况区那个‘则’字最是难以挑动,‘可以’两字更难形容,他只用一个‘斯’字,一个‘而’字,就把‘可以’‘则’的行乐图画出,岂非传神之笔么!”

左融春道:“‘天地一洪炉’,打个县名。但这县名是古名,并非近时县名。”章兰英道:“可是‘大冶’?”融春道:“正是。”师兰言道:“这个做的好,不是这个‘大’字,也不能包括‘天地’两字, 真是又显豁, 又贴切,又落落大方。”

亭亭道:“我出‘橘逾淮北为枳’,‘橘至江北为橙’,打个州名。”玉芝这:“这两句:一是《周礼》,一是《淮南子》。今日题面齐整,以此为第一。”吕祥蓂道:“妹妹道此两句,以为还出他的娘家,殊不知《淮南子》这句还从《晏子春秋》而来。”蔡兰芳道:“据妹子看来:那部《晏子》也未必就是周朝之书。 ”魏紫樱道:“可是‘果化’?”亭亭道:“正是。”掌乘珠道:“这个‘化’字真做的神化。”紫云道:“既有那个渊博题面,自然该有这个绝精题里;不然,何以见其文心之巧。”

玉英道:“我出个斗趣的:‘酒鬼’,打《孟子》一句。”玉蟾道:“这个倒也有趣。”邵红英道:“我打‘下饮黄泉’。”玉英道:“正是。”

连篇累牍地写出一大堆灯谜,难怪鲁迅先生评论说《镜花缘》的下半部作者主要是在卖弄文才炫耀知识。

这里要补充指出的三点是——

其一,作者借用书中人物之口说出自己对灯谜制法以及好坏评价的看法;
这和红楼作者借用书中人物之口说出自己对言情小说以及历史人物评价的看法如出一辙。

其二,书中写道——兰言听了,把玉英、红英望了一望,叹息不止。这里是借用谜语来暗示人物命运,这倒是先于红楼。很可能红楼作者也是受此启发而来。所以也写了一大堆谜语——尽管是以诗谜为主笔法不同。红楼谜语的好处是不像上面引述的那样大量的谜语和故事本身无关,所以读来不觉得枯燥。

其三,作者晓月•风帆写的一篇网文“才华之作《镜花缘》——博物、讽世、斗才”中写到:《镜花缘》之斗才,集中现于百名女子齐聚京城十日欢会,各显其能,吟诗、下棋、算术、绘画、书法、抚琴、演易、行酒令......品种之多,作品之丰富,除《红楼梦》在诗词、酒令方面可匹敌外,其他书中绝少见到。”

看来网文作者偏偏漏掉了灯谜,同样是品种之多作品之丰富——应该添加上去。



是非是我非我
2009-1-6 16:44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10  红楼谜话(10)

其十,红楼人名谜

这块豆腐干来说说红楼人名谜。

人物谜是人名谜。因为大家都是红楼读者,影响面广,所以红楼人物也是专门列出来的一类人名谜。

有前辈专门提及人名谜尤其是名著中的人名谜——

他如《红楼》,则有深柳读书堂,射木居土;
松涛,射林如海;
千金躯,射王善保;
班超生人玉门关,射赖大家;
倚门而望,倚闾而望,射贾母;
惜可儿此处阙然,射空空道人(卷帘);
白鱼入舟,射周瑞。

其中,周瑞中的周不是姓氏而是朝代。别解在谜底。因为涉及周朝祥瑞的故事很多,这一谜底也就有很多谜面。这是一条典型的众多谜面同一谜底的例子。比如随便举一个就是——“凤鸣岐山”。

上面的例举中第四条谜,记得余真大师说过,那谜底不妥。正确的谜底应该是赖大家的。少了一个的字,不但不符红楼原文而且谜的趣味好像也少了些许。附带说一下,那条谜面可能网络传抄有误——应该是班超生入玉门关。入和人搞反了。

余真大师还说过另有谜面:依靠群众。谜底就是赖大家的。这固然有新旧社会两重天的关系,也是新谜面印证了多面一底。

创易网站有下列红楼人名谜——
(以下各打《红楼梦》人名一)
后。 王夫人
霞。 彩云
打胎。 坠儿
侍奕。 司棋
探母。 张妈
子房。 住儿
松涛。 林如海
雁南飞。 秋信
对对子。 四儿
踏雪寻梅。 探春
语言朴实。 素云
依靠群众。 赖大家
冰雹大作。 冷子兴
言无不尽。 云光
龙凤呈祥。 双瑞
辞岁之后。 迎春
微火煎茶。 焙茗
芝兰其气。 蕙香
落英拂面。 花袭人
七姐八妹。 多姑娘
一一垂丹青。 入画
三八多面手。 巧姐
寂寞开无主。 花自芳
九月菊花分外香。 秋芳
八月黄花六月开。 夏金桂
桂香沁心脾。 花袭人
座中皆少女。 多姑娘
一、二、三月需珍视。 惜春
于今好运到门前。 来旺
聪明干练堪承业。 智能
鸣凤开基八百年。 周瑞
草色遥看近却无。 碧痕
不是真正的奇珍。(白头格) 贾宝玉

(以下打《红楼梦》人名二)
柳絮花片。 翠缕、小红
举国欢腾庆新年。 迎春、同喜
水墨渲染比翼鸟。 入画、鸳鸯

百度网友真我创作有——

小红呆看手帕(打一红楼人物) 湘云(想芸)
香菱归警幻(打一红楼人物) 湘云(香陨)
嫦娥定居凡尘(打一红楼人物) 麝月(舍月)
渔翁撒网(打一红楼人物) 黛玉(逮鱼)
高高兴兴看春晚(打一红楼人物) 惜春(喜春)
武乡侯四番用计(打一红楼人物) 贾环(假还)
幼年双枪将(打一红楼人物) 平儿(双枪将董平)
请韩愈做文章(打一红楼人物) 秋纹(求文)
得十分,思一百(打一红楼人物) 香菱(想零)
只宴卧龙凤雏,不请关羽张飞
(打一红楼人物)李纹(礼文)
焦尾枯桐(打一红楼人物) 宝琴(焦尾枯桐,皆宝琴也)
出一毛,进一千(打一红楼人物) 李纨(利万)
子龙扶危主,曹操欲和如
(打一红楼人物) 湘云(降云)
笑言冬去风光好(打一红楼人物) 探春(谈春)
但求积雪早融化(打一红楼人物) 元春(愿春)
一言惊醒梦中人(打一红楼人物) 妙玉(妙语)
会古城主臣聚义(打一红楼人物) 凤姐(喜逢)
黄汉升报关云长不杀之恩(打一红楼人物)贾赦(假射)
孔明唤东风(打一红楼人物) 巧姐(巧借)
热热闹闹过大年(打一红楼人物) 迎春
久旱之田(打一红楼人物) 黛玉(待雨)
以薪救火(打一红楼人物) 宝钗(报柴)
向模范看齐(打一红楼人物) 袭人(习人)
举头望明月(打一红楼人物) 可卿(客情)
袅袅炊烟(打一红楼人物) 湘云(像云)

哈,大多都是谐音格。好啦,就且打住。最后请记住红楼人名谜可不是红楼人物谜哦。



是非是我非我
2009-1-7 12:0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11  红楼谜话(11)

其十一,红楼本事谜

红楼人名谜比较为大家喜欢猜灯谜者熟悉,以至谜目有简写为“红人”的。

此红人不是平常所说的在领导心目中的红人,而是红楼人物的简写。但是,我不喜欢用红楼人物谜这个名称——因为很容易误解为红楼人物之谜(这是红学界热门话题之一)。采用红楼人名谜那就一目了然。

在网上贴出“红楼谜话”系列后不少灯谜界网友来访,其中有一位龙斐网友,就制作了红楼人名谜——今夜月明人尽望,谜目红人,谜底是詹光。

谜制得不错,但看来尚有值得推敲的地方。——“詹”字扣得不紧,就算是谐音也难说周全。龙斐网友又有同一谜面不同谜目:四字常言,谜底是面上有光。也不错。不过仔细分析不如用脸上有光这四个字,较之面上有光更普遍更常用。反正在我们那一块是不说面上有光,虽然“脸”“面”在这儿的含义一样。

有灯谜前辈说过红楼梦一书,包罗万有,若借以制谜,大可专立一门。

通常想不到的是“红楼本事“也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至少是一个分支。

尝戏拟数条,如补画携蝗大嚼图,射上老老;

黛玉道铁锅一口,铁铲一把,射食色;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射环而攻之;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射赦小过;

娇杏门前见太守,射所过者化;

好了歌,射费而隐;

贾珍岳母,射则寡尤;

蓉儿转来,射王笑而不言;

宝玉你好,射左传,其以贾害也(解铃);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射窃负而逃;

史湘云醉眠芍药裀,射易经,困于石。若有意搜寻,用之不竭矣。

这些红楼本事谜也都不错。前人所作,都为四书五经的谜目。有的没有注明哪一本经书,今人根本不熟悉,只能望洋兴叹。

大致看过去,以“蓉儿转来”一谜最佳,也比较为大家熟悉。因为刘姥姥一进荣国府这一回目中贾蓉和王熙凤之间深有意味的这一互动被读者很容易记在心中。其次“娇杏门前见太守”也很好。“手足眈眈小动唇舌”再次之,余下的则不是不很贴切就是过于难猜。

今人作红楼本事谜也是少见。事有凑巧,同样是龙斐网友他最近也作了一条红楼本事谜。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谜目封神演义人物,谜底是殷破败。

虽然谜面是红楼曲文,实在也是红楼本事大概括。唯同样谜底中“殷”字着落得不够,就算是谐音为“应”也一样。

要我借题发挥,不如不用红楼本事做谜面,改用唐诗略作变动。新谜面是——

商女已知亡国恨,打封神演义人物名一,谜底殷破败。

这样的话,“殷”字就有着落。但是七字诗谜的缺点总也难免。



是非是我非我
2009-1-9 09:16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zhao2

#12  红楼谜话(12)

其十二,红楼戏曲中的谜语

这是红楼谜话系列最后一篇,也算是凑成十二这个红楼特色的专门数目。

红楼戏曲自有清一代以来,就见之于舞台书场。所谓“开讲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也可以理解为在说书场合开讲,并非是现在央视的那种百家论坛像煞是学术性质的。我想那时候决不会像后来的《红楼梦学刊》那样百家争鸣,只是娱乐性质居多。

不知道那些戏目中有否谜语,未及一一考证。

只是在这儿说说我在自己编写的《红楼新曲集锦》一书中安插进去的三条灯谜。

第一条灯谜是看了灯谜前辈的一段话引申出来编排进去。那原话是——

有时将古人之谜,为之更换面底,居然青出于蓝者。

如平旦之气一句,昔人以千不是,万不是,总是小生的不是扣之。人皆誉其有情有趣,余则嫌其太俗,乃以王亦未敢诮公易之。

实在不敢苟同。因为原来的谜面比较起来通俗——那本来就是一句才子佳人戏目中常用的道白。生旦误会,传统上说来就是小生赔罪。所以说“千不是,万不是,总是小生的不是”。而更换谜面为“王亦未敢诮公”,太过古典,也缺乏那种脑海中浮现小生角色打躬作揖的趣味。

我在新编红楼戏曲《曹雪芹议亲》第四场“私会”中就化用了这条谜语。

曹雪芹议亲过程中生旦之间发生误会。后来误会冰释,小生赔罪——这是生旦戏的老套子,本无足奇。引入灯谜的好处是一来舞台生动二来也贴合生旦才子才女的身份。

于是,一个一面借出谜赔罪同时又等于继续考试,一个迅即猜出谜底。

曹雪芹右足退后一步,做个戏中打躬的身段,口里念道:
都是小生的不是!

娟:哪个要你赔礼!

芹(恢复镇静,旋即调皮地):乌二小姐有所不知,此乃一个灯谜的谜面。

娟:请教是何谜目?

芹:打四书一句。

娟:可是“平旦之气”?

芹:正是。

将周公旦的“旦”转义花旦的“旦”,可谓巧思。

在这场戏中,为了贯彻“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原则,也为了再显才女的本色,又另外设置了一条灯谜——同样引自古人灯谜。

元(拍手称快):小姐猜对了!我说,小姐您也回敬一个灯谜。

娟:书中自有颜如玉,打五言唐诗一句。

芹:想是“文章多佳丽”。

元:好啦好啦,两位打个平手。应该是天作之合了吧。

两条灯谜应该说对剧情铺陈起了很好的作用。

另外一条谜语是出现在描写红楼第一贪官的新编戏目《贾雨村别传》第五场:谋扇夺命。

因为石呆子的十二把古扇是这一场戏的焦点,于是就编写进去扇子的谜语。那也是一条老掉牙的灯谜——

村:说了半天,是什么东西?

冷(念):
有风不动无风动,
不动无风动有风;
等到梧桐叶落时,
就被打发入冷宫。

村:哦,那是扇子。

可以说如此安排剧情进展饶有趣味。冷子兴来兜售消息,他也算是一个附庸风雅的古董商,用念白的形式出谜丝毫不会唐突。

写到这里,也请各位对红楼灯谜有兴趣的网友一起来回忆是否有其他红楼戏曲剧本里写进了灯谜内容。

因为出现在红楼戏曲之中,从而一样归入红楼谜话。



是非是我非我
2009-1-9 10:0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小说界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