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向死而生的当今文学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冬雪儿

#1  [转载] 向死而生的当今文学

向死而生的当今文学

陈晓明


  2006年10月,诗人兼书商的叶匡政发表一篇文章《文学死了!一个互动的文本时代来了!》。惊呼:"文学死了!互动文本时代来了!没有了文学等级,没有了文学体裁,没有了诗人、作家的身份意识,没有了文学史……我们不再允许任何人把我们的文本,放在虚伪的、僵死的文学秩序中去角逐,这将为我们彻底抹去'文化控制者'这样一小撮精神特权阶层。文学死了!我唯一的遗憾是,历史给予中国现代文学的时间太短了,从1916到2006,只走了短短90年时间。"通篇文章用了12个"文学死了"作为口号,或段落大意。这是被媒体称为2006中国文坛重磅炸弹的一个命题,由诗人兼书商叶匡政投下,就发表在他称之为典型互动文本的博客上。那一段时间,文坛正在为"梨花体诗"事件闹得不可开交,那时讨论的是诗到底是什么,现在干脆说"文学死了"。

  不久,一位汉学家顾彬发表言论说"中国当代文学都是垃圾"。后来,顾彬正言说那不是他说的原意,他只是说卫慧棉棉是垃圾。媒体唯恐天下不乱,把卫慧棉棉当作中国文学的全称,这实在是误导公众。但文学圈里圈外对这一问题如此感兴趣,也足以说明文学所处的困境。直至我写作此文2007年6月18日,网上查阅"文学死了",这一条目下,竟然有912万条之多,看来这个问题是不得不谈谈了。

  文学已死,就我初步的理解而言,至少有三重含义:其一是文学的终结,这是历史终结、意识形态终结的同义语。文学从此往后就是这样。例如,在消费社会充当一个边缘化的角色;或者说文学从此以往就是一种消费性的文化类型,或者说就是全民皆文学,文学就成为超文本,或泛文本,存留于媒体的各个角落,或者存留于博客中,变成片断化的文体或文本。

  其二,是文学的枯竭,文学再也不能花样翻新。这一观点,其实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实验小说家们就感叹过,巴斯、巴塞尔姆、苏珊?桑塔格等人都表达过这样的看法。实验小说并不是一味把文学推高,或玩弄形式主义的花样,另一方面也在玩弄莱斯利说的填平鸿沟,越过界线,那就是走向大众化,与大众文化同流合污,变成群众性的可操作的文本。

  其三,真正是要死去,寿终正寝的那种死亡。叶匡政似乎是在这一意义上来说文学死亡。但这显然不是对文学在当今处境与未来命运的恰当阐释。他所呼唤的文学由此脱离少数人控制,也就是远离所谓的批评家、文学史家、大学教授等等,这些人怎么能控制文学呢?文学不只是一项个人的创作,同时也是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文学在其发展的历史中,一直就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为诗作文,不过是中国古代文人教育的基础课程。不管文学在创作方面出现何种征兆,文学作为中小学以及大学教育的内容都不会被废除,也就是说都不可能把专业研究者、职业或业余批评家、大学文学教授清除出文学队伍。从常识的角度,如果我们可以废除文学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或者全面废除教育的话,那么文学真的就可以从"作家、批评家、教授"手中解放出来。为什么一种解放总是要以一些人的驱除为代价?这还是红小兵的思维:要把皇帝拉下马。

  文学在今天并没有死亡,也不会在近期死亡,至于未来一百年,三百年那又当别论。至于说文学与人类同存亡那就没有意义了。

  确实,这是一个文学大众化的时代,文学彻底走向人民,成为人民狂欢、发泄与自我满足的一种工具。文学成为另一种工具,另一种商品,另一种事件。文学的现场比任何时候都热闹都盛大,数字化的时代,文学可以用天文数字来描述。例如,新浪网的读书频道每天的浏览量超过千万,徐静蕾的博客点击率上亿,韩寒郭敬明的书销量都超过几百万册,这些都可再度换算成人民币加以计算。一切都可变成可算计的事件,都可再度换算成经济学和资本价值利润。

  文学一方面比任何时候都盛大和华丽;另一方面比任何时候都疑难重重。"没有了文学等级,没有了文学体裁,没有了诗人、作家的身份意识,没有了文学史……"这并不是文学的死亡,甚至不是文学发生的新的事件,这样的事实,一直存在于文学内部,现代以来一直就有一种要摆脱既定秩序和文学史制度的文学,那是文学自我更新渴望的神话式的超越,那是在任何时候文学都不可磨灭的生命冲动。就是在今天,反倒没有多少理由去颂扬这样的一些事件,这些事件如今被掺杂太多的虚假意识,今天,不同的诗人、作家身份意识同样的要建构,文学史也是如此,庶民的胜利意味着另一种文学史要被书写。旧有的文学史也不会轻易崩溃,我说过,只要大学教育存在,瓦解旧有的历史秩序并不是那么容易,尽管大学体制中想瓦解旧有秩序的大有人在。这也同样是新生代与老一辈的冲突。没有什么稀奇的事件发生,更没有什么福音降临,也没有什么哈姆雷特式的人物,踱着方步说: 生存还是死亡?

  不过确实有人在说:去死,去死吧,死去吧!这倒是一项紧迫的任务。这样的声音无法催促文学去死,那是外面的声音,那些外在的秩序、制度、人心、现场……都没有什么了不起,文学不会在这些事件死去,这些事件也构不成文学去死的现场。

  我绝不是要与诗人/商人叶匡政论辩,也无须反其道而行之。事实上,我只是说,他说的东西并不是什么新的发现;另外,他说的只是表面现象。文学在相当一段时期里不会死去,即使以幽灵化的形式,它也有其生长的空间。但文学要死,文学将死,这都是即将发生的事件,这样的事件总要到来,就像人之将死,就像鲁迅笔下那个富人家满月的孩子,因为只有人知道人之将死。人当然也知道文学终归要有一死。虽然不是在今天,但我们称之为"今天"的时间标记,总是"将死"的一个不可逆的出发点,文学"将死",这是文学在每一场变革时期都面临的问题,只是今天显得尤其紧迫而已。

  文学将死,不是旧有的制度、秩序即将崩溃,而是文学骨子里的创造性的枯竭。文学,小说与诗歌之类的文体,再也难以在创新性上花样翻新。文学处在各种图像和声音的超级文化符号的挤压之中,处在边缘化的状态,但也正是因为此,文学以其幽灵化的方式获得游击战的那种积极性和生动性。但文学面对自身硬碰硬的创新性,文学在这里真正是面临枯竭,或者说面临"绝境"了。

  文学可以说处在一个绝境,不认识到文学"将死",文学如何处于将死的绝境,那绝对不是正视现实的态度。也只有从将死的绝境出发,才能理解当今文学作出的种种努力,也才能认识那些"向死而生"具有"不死"意义的创新之举。所有的文学创新,在今天就是与"本已之死"作殊死搏斗,只有这种境遇,是文学自我意识的境遇,这才是文学面向未来的态度。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07-9-5 10:5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三川

#2  

文学死亡和读者也有关系。爱读小说、诗歌、散文的人不多。大家爱读新闻、名人趣事、健康保养之类的文章。我认识的人几乎没有爱读文学的,大家忙于生活。有些人为了增加知识,只读名人著作。

这次回国,特地到书店走走。多数小说是名人写的,新人也有,内容都是合乎中学生、大学生胃口的。主要是言情小说,幻想小说,武打小说。国内就是这么个情况。

我认识的人也有出书的,全赔。家里压着成堆的书,见人就送。出书不是什么喜事,而是一种悲哀。

国内喜欢一窝风,全民皆兵,全民皆商,全民皆看名著。编辑们也没办法,只有在书名方面下功夫,不敢出版无名之辈的书。各出版社也不富裕,所以没有钱去宣传一本书和一个新的作者。自费出书实在是一个悲哀的现象。

文学死亡也和作者有关系。小说的详细描写是传统写法,现在生活节奏快,谁还有功夫读你的详细?过去细腻的情感没了,目前讲究短平快!


2007-9-6 11:1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w

#3  

读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要学习的,终身受益。

可惜,我知道的朋友中真喜欢读书的没几个。

要说文学死了,我记得回国在幼儿园中听到一首儿歌:大米饭,香又
香,馋得宝宝口水淌。。。当即惊醒,可惜终结太差:先吃一碗,再
吃一碗吧。

又让我想起了“小燕子”,第一段可好,第二段以后就不行了。中国
新文化以来创作的儿歌,没几首有新文化气息的,比旧文化或民间的
差远去了。

相反的,英语中的儿歌:

Hot cross bun

Hot cross bun
Hot cross bun
One a penny, two a penny
Hot cross bun

If you have no daughter
Give them to your son
One a penny, two a penny
Hot cross bun.

还有上回在咖啡里贴过的Peace porridge:

Peace porridge hot
peace porridge cold
Peace porridge in the pot
Nine days old

Some like it hot
Some like it cold
Some like it in the pot
Nine days old

既传统,永恒,也有现代气息。

文学怎么能死了呢?中国绝大多数人怎么读书还不会呢。

如果是诗人,写两首上口的儿歌吧。


2007-9-6 13:1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三川

#4  

小小子,坐门墩儿,
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北京童谣)


2007-9-6 14:0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三川 at 2007-9-6 03:01 PM:
小小子,坐门墩儿,
哭着喊着要媳妇儿。
(北京童谣)

对!就得这么逗象罔、雪儿......他们就喜笑颜开了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7-9-6 14:0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6  

转去“文史哲”的“文学”专栏。

谢谢雪儿转贴!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7-11-6 10:2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冬雪儿

#7  

谢象罔土干为力章凝分享此文。
转去“文史哲”的“文学”专栏。——好的,谢章凝帮我转文。


2007-11-8 10:1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