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字繁体字. 两位学者如是说
(以下段落,转自
www.jiantizi.com,
该站点及以下内容,不代表我的个人观点。请耐心读完,谢谢。按提示,文章最初发表于北青网,未追溯到源头,作者/记者再次不详)
简化是文字发展总的趋势
“文字简化是一个总的趋势,文字由繁到简是个普遍规律。”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冯志伟对记者说。
据介绍,自文字产生之日起,简化就一直存在。除汉语外,国外许多文字也经历过由繁到简的变迁。“德国早先使用花体字,从艺术上看很不错,但是由于书写困难,就逐渐演变成跟英文形式接近的文字。日本以前学写中国字,后来简化成了汉字和字符的组合”。
冯志伟研究员认为:“中文简化字之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承认,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跟经济、文化的不断发达有关。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文化的繁荣,大量有关大陆的信息对外族人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吸引力,他们更多地选择了简体字作为学习的对象。不仅如此,对于操持繁体字中文的港、澳、台同胞,他们越来越希望了解大陆的信息,而阅读文献资料,就不得不学习简体字。”
人的行为更崇尚“省力原则”
在对外学术交流中,冯志伟研究员较为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软实力”。这位学者在欧洲开展学术交流时,曾向外国朋友传授过中文知识。在授课中,冯志伟发现,尽管这些外国人“学习、转换还是很快”,但是他们更愿意学写简体字。
事实上,简体字之所以“受宠”,跟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本能也有着根本联系。“人总是希望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总是有意无意地坚持着‘省力原则’,在繁体字和简体字之间,选择简体字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冯志伟说。
简化字也有弊端,繁体字不可偏废
既然文字简化是一个总的趋势,那么是否意味着汉字越简单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韩敬体研究员说:“现在简体字的书写比繁体字节约了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效果是显著的,但文字绝对不可以在短期之内一味追求简化。”
历史上曾出现过极端简化的例子。韩敬体研究员介绍,“文革”后期,有人推行所谓“第二代简化字”,简称“二简”。“二简”方案中,汉字简化过于极端,很多字只剩下二三画,比如说,“家”被简化成“切”,“寡”变成了“这”,这些字很多情况下出现混淆、混乱的情况,负面效果很快暴露,以至于“二简”尚未推广,便被叫停废除,这或许就是科学规律所体现的刚性的一面。
韩敬体研究员透露,事实上,现有的简体字,其中的偏旁用得太多,也有一些弊端出现。比如,“鸡”、“滩”、“邓”,都用“又”替代了以前的偏旁“奚”、“漢”,“登”,以达到简化的目的,而这些则掩盖了造字时所遵循的规律,割断了汉字的系统性。
韩敬体研究员强调,不应宣称“简体字打败了繁体字”,简体字和繁体字都不能偏废。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多是以繁体字记载的,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人们也应该学会认识繁体字。正如冯志伟研究员倡导的那样,“写简识繁”,做到二者很好的转换。(韩敬体,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冯志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