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 余华小说《兄弟》遭质疑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eili

#1  [转载] 余华小说《兄弟》遭质疑

近日,凭借小说《兄弟》作家余华入围2008年度曼氏亚洲文学奖。实际上,这部题材极为严肃的小说在畅销的同时就遭遇质疑。最近,它的作者余华更是非不断。有人说他“力挺”韩寒,却“狂踩”被清华降分录取的蒋方舟;从上海文艺出版社“转会”作家出版社,又有人怀疑他在利益驱动下不惜违约……对于围绕着自己的种种批评和质疑,余华说,那是“生活对我的厚爱。”

1984年,余华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懵懵懂懂地开始了自己的文字生涯。

10年后,余华还只能跟妻子挤在北京一间小平房的单人床上,依靠微薄的稿费勉强度日。一个经典的“段子”是,当张艺谋把《活着》的改编费预先支付了2万元给他时,他竟然担心张艺谋要赖掉那剩下的5000元。

又过了十几年,余华已成了中国当代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不同的国家出版,获得各种名目的文学奖,被认为“达到了当代小说家难以逾越的高度”。一部《兄弟》更是畅销一时。出现在公众面前时,余华显得自信满满,坦陈年收入上百万元。

人红是非多。在《兄弟》创造“商业奇迹”的同时,余华也开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和质疑。不过,仍然是这部作品,2008年却又让他入围了曼氏亚洲文学奖;最近,有人说他“力挺”韩寒,却“狂踩”被清华降分录取的蒋方舟;从上海文艺出版社“转会”作家出版社,又有人怀疑他在利益驱动下不惜违约……对于围绕着自己的种种批评和质疑,余华说,那是“生活对我的厚爱。”

“大字报”让余华喜欢文学

在余华的“人生履历”上,写作之前,曾经有过5年的牙医生涯,这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有过相似的“弃医从文”经历的鲁迅、郭沫若。

事实上,那当然只是一种巧合。余华喜欢上文学跟牙医经历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倒是跟“大字报”有关。余华说,他念中学的时候,迷恋上了街道上的大字报,看着那些认识的人,怎样用恶毒的语言互相谩骂,互相造谣中伤对方。有追根寻源挖祖坟的,也有编造色情故事的,同时还会配上漫画,漫画的内容就更加广泛了,什么都有。“在大字报的时代,人的想象力被最大限度地发掘了出来,文学的一切手段都得到了发挥,什么虚构、夸张、比喻、讽刺……应有尽有。这是我最早接触到的文学。”

后来当他真正开始自己的“文字生涯”时,对生活经验的认识,则大部分来源于报纸、网站的社会新闻或者朋友的道听途说。这些“二手现实”构成了小说的基础,然后余华依靠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叙事技巧组织成文章。“有一件事情给我印象很深……”这是余华讲一个故事的惯常开场。他常常饶有兴味地讲述一些让他感到惊心动魄的事件,一些“荒诞的”、“不可思议”的“轶事”。评论界认为,正是那种“把对极端经验的精细分析发挥到了最大”的做法,成就了余华的小说世界。

对于写作,余华有句名言说,“写作就是这样奇妙,从狭窄开始往往写出宽广,从宽广开始反而写出狭窄。这和人生一模一样,从一条宽广大路出发的人常常走投无路,从一条羊肠小道出发的人却能够走到遥远的天边。”

余华一家三口都是“姚蜜”

成名之后的余华,曾经在意大利和中学生很文艺地讨论“活着”与“生存”的区别,曾经在随笔里无比深情地写下“人们如此迷恋往事,因为消失的一切都会获得归来的权利。” 但生活中的余华,吃饭时大快朵颐、大笑时十分快活,滔滔不绝地说着大白话,说到兴奋处还会下意识地爆出“粗口”。

余华是那种情感很丰富的男人。《活着》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剧本搬上银幕时,余华差不多阅读了10次剧本,也痛哭了10 次,而在写《兄弟》时,他也大哭了几场,甚至引来了几句外界的讥诮。写作之余,余华喜欢听古典音乐,喜欢看篮球比赛,生平最大的乐事就是看火箭队的比赛,查看有关姚明的任何信息。据说,他的妻子、儿子,在他的熏陶下都成了“姚蜜”,常常一家三口人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火箭队的比赛,俨然已经成了家中一景。

对话

余华:《兄弟》一上来就卖100多万册,有骂声很正常啊

广州日报:前一阵子流传的你“挺”韩寒、“踩”蒋方舟是怎么回事?

余华:那是一个误会,其实我既没有“挺”过谁,也没有“踩”过谁。我根本没读过韩寒的文章,谈不上“挺”他,就是有人问我怎么看待韩寒批评巴金文笔差那件事,我就说,任何一个作家包括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都可以被批评,这是很正常的。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还有不能批评的作家,那是这个社会的倒退。蒋方舟那个事情也类似,我很尊重蒋方舟,我只是认为,清华要降分录取蒋方舟那是清华的权利,但蒋方舟不上大学也无所谓,不是每个北大、清华毕业的都能像蒋方舟那样写出那么多东西来的。

广州日报:《兄弟》非常畅销,但在评论界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很大争议。

余华:前阵子我看到村上春树在谈到自己的畅销书《挪威的森林》时说,这本小说在日本卖到10万册时,评论界几乎是一面倒的好评,但卖到100万册后,就开始出现很多批评、质疑的声音。看到这个说法时我就笑了。《兄弟》一上来就卖了100多万册,有骂声很正常啊。

很多大作家说过,他们是为未来的读者而写作的。我很认同这个说法,希望自己也是为未来的读者写作的那种作家。因为只有未来的读者才会不卷入这个作家所处的时代的漩涡、复杂的人事关系,用更纯粹的眼光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来看待这个作家的作品。

广州日报:作家韩东说,现在国内写小说的平均智商不高,他从诗人转行写小说有“如入无人之境”之感。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余华:我不想评论别人的说法。我的理解是,就现阶段来说,真正意义上的好作品确实不多。但这很正常,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时代,优秀的、经典的作品都是不多的。现在我们每年大概会出版1000多部小说,我想10年之后能有5部流传下来,那已经很不错了。假如中国10年就出了1万部优秀作品,你不觉得那才是一件可怕的不可思议的事情?(记者 刘放)

http://book.huanqiu.com/news/2008-08/198218_3.html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9-3-9 11:0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2  

“很多大作家说过,他们是为未来的读者而写作的。我很认同这个说法,希望自己也是为未来的读者写作的那种作家。因为只有未来的读者才会不卷入这个作家所处的时代的漩涡、复杂的人事关系,用更纯粹的眼光而不是先入为主地来看待这个作家的作品。”

这段话很有意思。


2009-3-11 14:44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月满西楼

#3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eili at 2009-3-11 07:44 PM:
“很多大作家说过,他们是为未来的读者而写作的。我很认同这个说法,希望自己也是为未来的读者写作的那种作家。因为只有未来的读者才会不卷入这个作家所处的时代的漩涡、复杂的人事关系,用更纯粹的眼光而不是先入..

为力姐的理想好远大。我喜欢有理想的人。


2009-3-11 15:12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4  

西楼妹妹好!

我可不会说这种话。所以看到余华说了,才觉得有意思。:))


2009-3-11 20:13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月满西楼

#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weili at 2009-3-12 01:13 AM:
西楼妹妹好!

我可不会说这种话。所以看到余华说了,才觉得有意思。:))

余华的确很棒。


2009-3-12 09:53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