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兄对于传统国学的一些体会写在纸上, 我读了, 不敢苟同. 失之简单化. 又基本上是你自己的想象. 我原不想说些什么, 但是你来回我的帖, 语气很大, 声称中国文界和诗界都是三四流辈. 我想, 你是不是也该称一称自己的份量, 才去口吐莲花? 对于国学, 先要有一个比较真实的理解. 如你这般妄上加妄地发挥, 不是国学, 更应该称之为文学, 或者是"摆龙门阵".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转摘一篇, 供参考:
《老子》“小国寡民”章新释
今本《道德经》第八十章使得老子在近代中国背上了因循守旧、不图发展、复古主义的罪名,这大概也是老子思想在不少帝王心中的位置大都排在《论语》之后的原因之一。
笔者新近对该章内容进行了重新解读,发现这实在是一桩重大的历史冤案。历史上有不少帝王亲自参与《道德经》的解释工作,笔者在深圳大学图书馆就见到过两本有关这些帝王解经的书籍,但是,书名已经记不清了。然而,无论是古代学者还是帝王,其解读结果都是有限的,否则,我们今天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就会清晰得多。《道德经》之深奥,既有哲理上的深奥,也有文字上的深奥,多年来前者所显示出的神秘性,往往是由后者直接造成的,因为正确地释读文字是理解其中哲理的前提。
目前对于该章的理解,除了译文所描述的和平宁静气氛不符合春秋战国时期的小国时时有被吞并的危险现实之外,前后两部分的相关性也存在明显问题。本文从帛书甲本所谓“‘使’下脱‘有’字;‘器’下脱‘而’字”的差别入手,通过对某些重点文字通假关系的重新确定,对全文的句读进行了调整,得到了一个合理、连贯的释文。
一、今本的原文及典型译文
原文: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不相往来。
孙以楷译文:国家要小,人口要少,即使有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看重死葬之事而不远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乘坐;虽有铠甲兵器,却没有地方布阵打仗。使人民恢复结绳记事。[人们对]饮食觉得香甜,衣服觉得美丽,居处觉得安适,习俗觉得乐意。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犬吠之声相互都听得到,而人民从出生到老死,互相不往来。[1]
对于原文、译文的具体分析详见解读部分。
二、逐句解读
“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复合句中的两个“使”相当于英语当中的“so that”,后面的成分表示结果,而前面是原因。由此可见,作为原因的“小国寡民”是不能翻译为“国家要小,人口要少”的。译者将其误解为“即使”,与理难通,因为,越是人口要少,越要使用效率高的器具。何况,如果要表达这个意思,原文应该为“国小民寡为善”才是。译文当中的“要”字在原文当中无法落实。
“寡”:动词,意为“缺少”。
“什佰人”:传统上,通常将“什佰人之器”理解为“十倍百倍于人力的器具”,这是误解。笔者最初的理解也有些问题:“十”与“什”通,其意可为“多种的”、“杂样的”。《玉篇•人部》:“什,什物也。”《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七:“什,聚也,杂也,谓资生之物也。”《史记•五帝本纪》:“(舜)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同样,“佰”(百)也可以表示概数,表示众多。最容易误解的是“人”字,没有它就使得上述译法的基础丧失了。王弼本就没有这个“人”字,孙以楷先生在注中刻意指出其“脱‘人’字”。于省吾在《双剑誃诸子新证•墨子新证三》中指出:“‘人’、‘尸’古字通。‘尸’,古‘夷’字也。详《庄子新证•大宗师》。又《尚同下》‘百姓为人’,即百姓为夷。夷谓等夷,言止者以行之等夷为类别也。故云‘说在同’,亦即《易•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之义。”即,此“人”为“等夷”、“同类”的意思。根据这个分析,“什佰人”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意思。
然而,这样的解读并非没有问题:如果人口本来就少,何来多余的器具呢?
值得注意的是,帛书甲本当中第二短句为“使十百人之器毋用”,没有“有”和“而”字。孙先生的注认为这里“‘使’下脱‘有’字;‘器’下脱‘而’字”,其实从这个复合句来看,没有这两个字才是合理的。
“死”:此字在先秦文献当中多与“尸”通,但基本上都被误解了。笔者曾经在两篇短文当中指出现有书籍对《文子》当中“尸”字的误解,其他文献当中也有这个现象。经查,“死”通“尸”,为“主”、“掌管”之义。(《通假字汇释》,第383页)《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五》:“死三日毕。”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主管其事曰尸,犹今人言职务。”这样一来,本句话的意思就明了了:(结果)使得人民专注于本业(生计)而不远去他乡。《吕氏春秋•上农》对此作了最好的注解:“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的“重徙”和“轻徙”是指看重或看轻迁徙这件事,看重迁徙者便不轻易迁徙他乡,而看轻迁徙者便轻易迁徙他乡。本文的“远徙”其实就是“重徙”。
全句的意思为:“小国缺少民众,使得部队无法开炊(夸张写法,实际上,人手不足也可以开炊,只不过开炊的军旅太少而已),使得民众因专心务农而不愿远离家乡(从军)。”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里为上述论点举了两个具体例证。上述译文当中的“没有必要”和“没有地方布阵打仗”缺乏原文的支持。其实,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虽然有(作战用的)车船,但是没有人驾驶与乘坐;虽然有铠甲与武器,但是缺少兵士用来布阵”,强调的是兵员缺少。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笔者根据解读将“甘其食”前面的句号改为逗号;将“乐其俗”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只有这样,前后的意义才能够衔接。
“结绳”:这是最严重的误读。“绳”其实通“孕”,“结绳”就是“怀胎”,指生育。《周礼•秋官•薙氏》:“掌杀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秋绳而芟之,冬日之而耜之。”注:“含实曰绳。”释文:“绳音孕。”马王堆汉墓帛书《六十四卦•渐》:“妇三岁不绳,终莫之胜。”今本《易•渐》“绳”作“孕”。“复”,即多次。
“用”:与“甬”、“傭”互通。雇用。
这段话的意思是“(由于兵员缺乏,统治者)被迫鼓励民众多生子女,应征入伍,并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娱乐得好。”传统的理解讲不清“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与上文的关系。
“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不相往来”:“邻”,帛书乙本为“ ”,虽然笔者曾经对该字进行了较仔细的研究,但是,行文至此,笔者不得不对本人的一个疏忽进行纠正。在对含有“ ”字的系列楚简文字的研究中,笔者由于当时没有正确理解本章内容,将《老子》乙本中的这个字当作一个例外排除在外:
这句话是描写有敌意的邻国边境的情况:“有争议的国家互相虎视眈眈,(在边境)两侧鸡狗之声都听得见,人民却一生也不能相互往来。”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幅写真画。
三、先秦的道家继承人理解了《老子》的原意吗?
《老子》第八十章的部分内容在古文献当中多次被引用,我们不妨从几个有代表性的文献当中寻找道家一些继承人对本章内容的理解。
《庄子•胠箧》当中引用了比较多的内容,如果对其上下文进行研究,可以得出庄子的理解是否符合老子原意的结论,当然,对于该章的真伪还需要进一步探讨,鉴于笔者尚未对《庄子》进行系统研究,故本文暂时不予讨论。另外一种可能是,本研究对于鉴定《胠箧》篇的真伪也许有关键性的作用。
《胠箧》篇的引文如下:
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今遂至使民延颈举踵,曰:“某所有贤者,”赢粮而趣之,则内弃其亲,而外弃其主之事;足迹接乎诸侯之境,车轨结乎千里之外,则是上好知之过也。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
显然,这段文字不是在探讨国际关系问题,也与军事问题无关,而是讲上古帝王治国的一种结果。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现在,成为对于该章解读的主流观点。但是,把这种观点拿回到《老子》第八十章的全文当中,就出现了笔者前面分析的各种矛盾。这种现象到底是说明了庄子也误解了老子的思想呢?还是《胠箧》篇真的是后人的伪作?笔者暂时不下结论。
据说文子是老子的学生,但是是否是老子的亲传弟子,由于老子的生卒年代未定,而文子到底是哪一个文子也处于争论之中,故尚无定论。《文子》一书早在1000多年以前就被卷进了真伪之争,近年来,由于定州竹简《文子》的出土,争论似乎出现了转机,但是,由于竹书文本过于残破,对于许多具体问题的解决仍然不足以做出最终结论。我们只能说其成书年代可以提前到某一时段,还不能肯定其是文子的真书。《文子•符言》和《文子•自然》都引用了《老子》第八十章的部分文字,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某些蛛丝马迹,以利于我们对于其真伪的判断。
《文子•符言》:
老子曰:得万人之兵,不如闻一言之当,得隋侯之珠,不如得事之所由,得和氏之璧,不如得事之所适。天下虽大,好用兵者亡,国虽安,好战者危,故「小国寡民,使有阡陌之器而勿用。」
《文子•自然》:
老子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之所照,形殊性异,各有所安,乐所以为乐者,乃所以为悲也,安所以为安者,乃所以为危也。故圣人之牧民也,使各便其性,安其居,处为其所能,周其所适,施其所宜,如此即万物一齐,无由相过。天下之物,无贵无**,因其所贵而贵之,物无不贵,因其所**而**之,物无不**,故不尚贤者,言不放鱼于木,不沈鸟于渊。昔尧之治天下也,舜为司徒,契为司马,禹为司空,后稷为田畴,奚仲为工师,其导民也,水处者渔,林处者采,谷处者牧,陵处者田,地宜事,事宜其械,械宜其材,皋泽织网,陵坡耕田,如是外民得以所有易所无,以所工易所拙。是以离叛者寡,听从者众,若风之过萧,忽然而感之,各以清浊应,物莫不就其所利,避其所害。是以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而足迹不接于诸侯之境,车轨不结于千里之外,皆安其居也。故乱国若盛,治国若虚,亡国若不足,存国若有余。虚者,非无人也,各守其职也,盛者,非多人也,皆徼于末也,有余者,非多财也,欲节事寡也,不足者,非无货也,民鲜而费多也,故先王之法,非所作也,所因也,其禁诛,非所为也,所守也,上德之道也。
《文子•符言》将“小国寡民,使有阡陌之器而勿用”作为“天下虽大,好用兵者亡,国虽安,好战者危”的论据,显然其理解与庄子是相同的。《自然》也是一样。问题是,文子为什么没有全篇引用《老子》该章的内容?从两处引文来看,文子确实是见到了《老子》第八十章的全文的,那么,他也理解错了吗?定州竹简《文子》当中有“《……道》者,先圣人之传也”,如果该《文子》为真,则说明文子不是老子的直传弟子,那么,他理解出现失误也是可能的。笔者对《文子》作过一些初步研究,其文献价值是存在的,比如,对于《老子》第五十二章的“天下有始”一句,定州竹简《文子》有“原产有始”一句,笔者从甲骨文字形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证明该“始”不是指人们一般理解的“道”,而是其前面的“有(囿)”指“大地”,“以为天下母”即“其为天下母”,这就如同我们今天所谓的“大地——母亲!”所以,后面老子提到了税收问题。[5]《文子》对《老子》的理解总体来看比较深刻,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他能够百分之一百地理解老子的思想,即便是直传弟子,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
《淮南子•齐俗训》也引用了该章的内容,但是,由于我们现在几乎可以肯定《淮南子》产生于《文子》之后,其很难摆脱“抄袭”之咎:
物莫避其所利,而就其所害。是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而足迹不接诸侯之境,车轨不结千里之外者,皆各得其所安。
可见,人们对于《老子》误解之起源可谓早矣。
四、结论
本章应该归属于《道德经》当中有关军事和国家关系的相关论述之类,比如第六十一章和第六十九章。对于这两章的误读也很严重,尤其是后者,笔者将陆续形成文字,以期得到方家的指正。
今后,我们还有权利指责老子因循守旧,企图复古吗?
参考文献和注释
[1] 孙以楷:《〈老子〉注释三种》,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71页
[2] 徐锴:五代宋初文字学家。他对老子这句话的解释比较接近正确答案。
[3] 王连成:“也谈‘ → → → ’的造字进路”,武汉大学简帛研究网站《楚简专栏》(
http://www.bsm.org.cn)2006年11月7日
[4] 王连成:“关于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鼎、壶铭文释文的几点探讨”,简帛研究网站(
http://www.jianbo.org)2007/9/3
[5] 王连成:“《老子》中的税收思想与‘玄同’社会”,简帛研究网站(
http://www.jianbo.org)2007/9/29
[2007年9月30日星期日4:08AM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