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韩寒、陈丹青:茅盾、巴金、老舍和余华文笔很差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weili

#1  韩寒、陈丹青:茅盾、巴金、老舍和余华文笔很差

韩寒、陈丹青:茅盾、巴金、老舍和余华文笔很差

    来源:中新网
    6月15日晚24:00,因为湖南卫视新创办的大型文化高端类谈话节目《零点锋云》,号称从不上电视的韩寒这回破例,与另一位上海人、艺术家陈丹青就阅读、小说展开对话。在访谈中,韩寒和陈丹青大话文坛,更是剑指文豪巴金和当今畅销书作家余华等人,称“老舍茅盾巴金他们的文笔都很差”。
     
    陈丹青:现在大家都喜欢上网,能看的报纸没有几张。
   
    韩寒:我看过有好几千块钱的报纸、杂志。很多人对我说要不要从国外给带,或者寄一些报纸。然后上网,他们问我,要不要从那个通过代理上国外的网站,但这些我都不想看。我倒是喜欢看国内的报刊,因为国外的那些报刊网站,你都能想象得到,看一点你都能举一反三,包括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对中国的人权啊,或者政治啊,社会啊,那些态度其实都是在那明摆着的。我就看国内允许你看的东西,有时候看了都觉得很好玩。
   
    陈丹青:你把他当文本看。杂志你看什么杂志?
   
    韩寒:基本上看三联生活周刊、男人装、南方周末,好多杂志都看,每月都要花不少钱,买一些杂志。我主要看资讯嘛,因为我不看别人写的东西,因为我不需要看别人怎么写的。
   
    我需要咨讯,因为我基本上知道没有过虑的咨讯是什么样的,然后你在看会过过虑的咨讯,你会觉得很有意思。你就会知道原来这个国家,肚子在慢慢慢慢的放大,头脑在不断的缩小。这是挺有意思的事情。如果全放开了,你什么都能看,反而不好玩了,跟你想象的又是一回事。
   
    陈丹青:有一个艺术家,他公开承认他任何东西都要看,他说每个超级市场都是博物馆。通常传统艺术家会觉得这是低俗的东西、公众的东西,他是第一个拥抱这个,就他全都肯定,然后面对它,然后会转换成一种创作。但是你完全没有这个意识。
   
    韩寒:我不看人家正儿八经的创作的小说,写的文章。我觉得我是一个挺容易受人影响的人,就是我看到这个东西我觉得很喜欢,我很擅长模仿,我马上就可以写的跟他一模一样。因为我觉得这些是我不好的地方。不看别人的文章,免得看了之后,就借鉴别人的文章。
   
    这两年,国内好书很多,以前国内一些书、电影都是比较紧的。然后好多老师,告诉你这个书不能看,这个书不能看。以前我们在新华书店能买到的书,其实都是一些能看的,但是到了后来呢,现在图书馆反而放得很宽,对电影收得很紧。
   
    还有像这种电视节目,管得非常紧,但是图书很宽。我想可能是图书市场真的是太不景气了,所以也不会搭理,你随便写吧,可能不会什么问题。
   
    陈丹青:因为它审查也没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的时间全部去看。就像连续剧审查要比电影审查要好的多。因为他两个钟头完了他就可以出意见了,电视连续剧二三十集,四五十集,他能过的地方就过了,因为他没有时间。
   
    韩寒:我只是不读别人的小说而已,其他我什么都读书,因为我觉得阅读和学习肯定是必要的,但是我在初中高中的时候,已经做了大量的这些准备,你再更多变成一种宗教有的时候,阅读读的太多的话,所以反而还不如自己去想,如果你成为一个教徒还不如自己去想宗教来。
   
    我也喜欢过画画,因为我看到杂志比较早,所以就都会有所了解,但是因为画画是属于我中断的梦想。虽然说我喜欢,但是我中断了,中断了我就刻意地把这个事情平一点。看到别人画的特别好,就有时候心理不舒服。不想要不是有可能因为我平时也有可能会,就是如果当时没有去学摄影,自己会去做这个,但是我没有做成,我那种不舒服不是妒忌的不舒服,这是觉得会有一些遗憾的不舒服,就像如果我当年没有出书,但自己又喜欢写东西,现在就是一个普通人的话,我就不会去关心一些书什么的。
   
    陈丹青:海明威说过这个话,他说我从来不读后来人东西,德国还有一个艺术家,我在《纽约琐记》里提到过他,人家就问他:你对当代艺术怎么看,他说我从来没有看法对他们,我从来不在乎他们,但是他们都在乎我。我不知道说真的还是假的,但是毫不思索就说出来了。
    你完全不看别人的小说?
   
    韩寒:以前上学的时候看的多,自己写小说还挺多的。五四那个时候人的文字好,他们写文章当时该很讲究这种文字的美丽,他们会把一个东西表达的很有意思,文笔会很好,不像现在小说。
   
    陈丹青:现在很多30岁以下的读者,看书的时候对共和国所有的作家跳过去,直接看民国的东西,我很注意这现象。80年代最牛逼的这些作家,对我们这代人当时还有很大的作用,对60年代出生有很大的作用,到你们这就没有用了,我特别高兴这件事情。
   
    韩寒:当时学校有图书馆看,我当时可能比较喜欢出风头,一篇文章1000个字,我想怎么把这个1000个字写的很精采,后来我发现共和国的作家不具备这个能力,后来以前梁实秋那批人他们文字非常活,所以看的比较多是他们的文字。包括老舍茅盾他们的文笔都很差。
   
    陈丹青:还有巴金,写得很差的。冰心完全没有办法看。老舍还好,但是不经读,读过就可以了。钱钟书当然学问好,见解也好,但是不是我喜欢的那类作家。
   
    五四那代人是开路的人,开路的人开始的东西比较幼稚,除鲁迅一上来就很老成,但是有天才,就像曹禺, 20几岁写的剧本,一辈子也知道没有办法超越,喝酒骂人,写不出来了。
   
    现在这种情况我可以很理解,现在大家都说我西藏组画得好我也承认,我现在画不过那个时候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这个跟做爱一样,勃起状态不一样,这个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能勉强。
   
    我喜欢鲁迅周作人,然后其他每个人都有好的东西,像老舍《骆驼祥子》还是很好,虽然还是没有读完;巴金小时候读过,《家春秋》几乎全忘了,晚年的东西完全没有办法读,什么《真话集》,完全是一个北京破坏掉的一个人在说话,他已经没有了才华。
   
    韩寒:他们最差的就是文笔,我一点都不能读下去,放在课文里面放的东西,我们的学生就觉得文章应该这么些的,我们应该很平实的写文章,平实的是说明书,设问,文章就是要有文才,课本里放那些东西,该放梁实秋那些东西。那因为政治的因素,我们的课本里没有这些东西,所以,从小给学生的一个包括背诵的那些内容,我们学生觉得你这个东西需要背诵,肯是很精彩,肯定是中国文化最精采的东西,在那里背诵。后来我发现,其实我们背诵都是描写的东西特别差的东西,然后再那里背诵,所以写文章一开始写成这样,如果当时放一些钱钟书的东西,中国的学生作文不至于象现在这样,肯定会更好,也会更加文学真正的东西,就是文字的学问。
   
    我比较庆幸的是并没有受到新中国的那些文字很罗嗦,描述一颗树,描写自己的心理,播放西方的那种文学的东西。我很庆幸自己不喜欢那些,所以可能现在写文章真要说有一点有一些什么样的影响,就是那一批人的影响。
   
    我觉得写文章,首先文学是文字的学位,一个人文笔好不好放在第一位,我觉得文笔很好的人各方面都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他聪明。一个文笔很差的人,你说过我看整本书很厚,长的真帅,人类社会的一个东西,但我都不会觉得好。
   
    作为一个小说排第一位是文笔,第二位是里面的情绪情怀,那些所谓的我们很看重的那种东西,但是我们现在所不承认,不承认这些,如果在很幽默,他们会觉得你这个作品没有重量。
   
    陈丹青:我比较特别一点,因为我1982年出国了,当时我几乎没有看过中国新小说,但是很有意思我认识王安忆和阿城,后来我觉得他们确实是我们这一代作家里优秀的人,王安忆会说故事,尤其是女孩子的心理;阿城的文才很好,一上来有挺老成。传统的其实从《水浒传》那面过来的,明人小品,笔记小说这面过来的。
   
    此后新出来的坐着反正我都看不下去,像余华,苏童,我看一页我就放下了,然后我说不好意思,但是又放下了,就是这样,故事挺挺都满好,挺过就可以了,我没有想再去读那个小说,怎么用笔就是不对。但是这个是得罪人的事情,点了名事情不好,但是我只能说他没有骗住我,没有让我读下去。
   
    韩寒:我也是,余华的小说我现在是一本书都没有读下去,我家里有他的书,《活着》电影倒是看了,但是书就像你的翻开两页,我觉得文笔不是我喜欢的文笔。你能感受到他是用西方翻译小说的语言在写。我们在这里很坦率说的时候,当这个节目放出去了以后,那到头来大家都说我们炒作。
   
    陈丹青:狂妄,炒作,骂人。我觉得我们语文教育失败了,我以为语文教育很成功,但是至少在你身上没有成功。我们的语文是很糟糕的语文教育,什么主题思想,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发挥,据我知道就是这样,我们从小就痛恨这套,但是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说拒绝做。
   
    现在老师也很成问题,有时候课本差一点没有关系,但老师天天跟你说这个人非常重要。
   
    韩寒:如果说多了,像老师毒害青少年,
   
    陈丹青:这个帽子很大的,什么看不顺眼都可以扣上毒害青少年的帽子。
   
    韩寒:反正这念头你看一个人顺眼就可以说他是新锐,他在宣扬一些的新的东西,但是一旦看不得不顺眼,随便谁都可以看一个毒害青少年的帽子,那就不好了。



因为无能为力,所以尽力而为。
2008-6-13 09:08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青冈

#2  

评别人多没意思。
两个人坐在一起,应该相互评。:)


2008-6-13 09:19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xw

#3  

都是风光人物,哪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他们的话怎能作凭?

当然,说说话就能成文章,也是够级别的,至少中央委员一级。我说
还有一种人危险,就是只写不读的,最近咖啡很多。

青冈莫朝这个方向去。虽然是网络,虽然只是写几个字,想想一生事
,也不能太狗屁,不然,说起别人来也全是自个儿虚。

人有时还是要照一照镜子,就是反思一下。


2008-6-13 10:0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青冈

#4  

象兄好。
我这两天翻了翻尼采的《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他老人家倒是劝年轻人也别太给历史压住,否则没思想了。当然天才压不住,可是天才又太少了。
我最近也没多少时间读书,琐事缠身。心情也烦躁。
===========

2008年6月10日购书目录


晚上抱着女儿出去散步,目标又是村里的那家旧书店,女儿很重了,抱一会儿就累,街上车水马龙的,又不敢放下她来自己走,女儿还不懂飞速行驶的汽车的厉害。到了书店,放女儿下来,女儿自己玩了一会儿书,就要向外面跑,我得一面看书,一面用余光盯住女儿,这座城市,偷孩子的也不少。
下过多少次誓了,只看不买,只看不买,可是看到那些八卦书从里还有一些好书,就仿佛江洋大盗发现了阿里巴巴的金子一样,不入彀中怎么行?兜里本来就没带多少钱,都交给书店老板娘了。:)

[英]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
[日]幸德秋水,基督何许人也,商务印书馆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
[法兰克]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商务印书馆
[法]梅特里,人是机器,商务印书馆
雪莱政治论文选,商务印书馆
[法]西耶斯,论特权,商务印书馆
[法]摩莱里,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
[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商务印书馆
[美]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
[英]密尔顿,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
[意]康帕内拉,太阳城,商务印书馆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商务印书馆
[英]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
[美]比尔德,美国宪法的经济观,商务印书馆
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
[英]洛克,论宗教宽容,商务印书馆
[法]德萨米,公有法典,商务印书馆
[法]罗伯斯比尔,革命法制和审判,商务印书馆
[德]尼采,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商务印书馆
冯友兰,人生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胡兰成,山河岁月,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8-6-13 10:1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月满西楼

#5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青冈 at 2008-6-13 02:19 PM:
评别人多没意思。
两个人坐在一起,应该相互评。:)

赞同。
故作高深的文字更差。


2008-6-13 11:47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6  

大师们,我等无条件臣服于您

韩寒

最近有记者问我,外面说我炮轰和侮辱很多文学大师,问我怎么看。
   我就开始回忆,哪里?大师在哪里?想我什么时候炮轰和侮辱李白苏轼他们来着?后来我终于想起了事情的原委,我觉得,所谓炮轰或者侮辱,是别人生怕不够劲爆少人看,自己加的标题。这就好比我一拍你的肩膀,说,哥们,你今天穿的衣服我不是很喜欢。最后就演变成我痛扁了别人一顿。

   事情是这样,我和陈丹青两人做一个电视节目,我说的大意是,新中国以后的中国文学很不注重文笔和文采,我们的课本选文章和要求背诵的那些文章的文采也都很差,老舍,矛盾等人的文笔很差。

   然后陈丹青补充到,还有巴金。

   我表示很同意。因为老舍是我一个口误,我就是想说巴金来着。

   我们也觉得冰心写的东西读不下去。



   最后我和陈丹青大致说,你看,我们俩说了这个,电视台就肯定很高兴,他们就等着我们说类似的话。就会拿这个来做文章了,因为这个招骂啊,然后最后大家说我们两个炒作,借这些作家来出名。可我们就是这么想的。真是没有办法说话啊。

   当然,这段话是肯定是会被剪掉的。







   这个里面我的唯一错就是,把老舍和巴金搞混了。老舍的文笔还是不错的,我本意是巴金和茅盾的文笔很差,但巴金老舍茅盾冰心这四位作家,在中国的政治文学体系里,往往是打包在一起的,所以我一时搞混了一个,在此要向老舍先生说声抱歉。

   但我很坚定的认为,巴金,冰心,茅盾三人的文笔和文采是非常一般的。

   至于余华和苏童,我则没有说过。

   我不大明白,评论三个作家的文笔很一般,我个人不喜欢这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会变成侮辱大师和毒害青年。今天在人民网上看见有评论说,文化名人不应该在媒介发表不负责言论,尤其是大嘴巴言论错误导向舆论,出言不逊的结果伤害整个民族的文学尊严。

   怎么几句话就把整个民族的文学尊严就伤害了呢?作者的名字叫民族么?为什么这个叫“不负责任的言论”呢?我当然为我说的话负责任了。这又不是我一时激动胡说的,我从小学看语文课本的时候就这么认为了。而这怎么就成了错误的舆论导向了呢?您的小名叫正确么?

   在中国早期的这些作家里,任何人都是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评价的。比如我,我个人比较欣赏梁实秋,林语堂,鲁迅,钱钟书这些文采和文字天赋比较好的,比较不喜欢巴金,冰心,茅盾等文采比较差的。

   我个人的认为是,作为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

1:作品的情怀

2:作品的文采

3:诚实说真话



   而对于我们一直强调的“文以载道”和“思想性”,我觉得是应该放在最后的。因为文学很容易变成政治的妓女,导致的结果就是,你跟对了人,你就是崇高和灵魂,你跟错了人,一模一样的文字,你就变成了反动和毒草。而我们一直说的“感情真挚”,我也不认同,你一个作家,仅仅只有感情真挚,那还不如去做午夜聊天节目的知心大姐。

   所以,我们单单说文字,我个人认为这冰心茅盾巴金三个人的文采的确不行。当然,因为每个人对文采的理解不一样,所以,大家自然可以觉得这三人不光思想非凡,而且文采也非凡。关于这个,大家各自说理就行了。

    小学课本选入他们的东西是有问题的,首先,如果是真正的大师级别的东西,我个人认为给刚识字的小学生看,是不合适的,这才是侮辱大师。当然,不要再拿白居易给老奶奶念诗来说事了。但因为政治和思想上的迫切需要,所以有必要在小学阶段收入教材,并且背诵。这些范本导致了小学生认为,文章就是应该这么些的。而这些人被后人所推崇的却是他们几十万个字堆成的整本书,可我们拼命学的是他们的一段话,这也是他们几个人最弱的地方,那就是在一个段落里的文采。

   如果我身为一个好的作家,我的写作手法被一群小学生给分析和模仿了,反正我觉得挺丢人的。

   人民网的评论继续说: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追念之心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涵养,是一位有责任文化人的基本修养,贬低大师甚至出言不逊已经超出文艺争鸣的范畴。

   这段话我很不认同。首先,这是你的大师,不是我的大师。其次,我不觉得我说茅盾冰心巴金文笔不好是对他们出言不逊。只要不是人身攻击,你再大的师,无论是人民封的大师或者政党封的大师,都是可以自由的评说的。在我们这个国家里,不能说政治,不能说官员,不能说制度,不能说腐败,难道连个写书的都说不得?况且我还没评说大家所看重的“思想和立意”,单纯说个文采而已。敢情在封建社会,评说个大诗人写的差,不合我意,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吧,别等到一千年以后……,当然,有人会觉得,没不让你说啊,你这不正说的欢么,我们只是都不认同你说的,他们就是文采好,或者那叫文笔朴实立意高,那我也没办法。但这些人要比那些危言耸听的评论家要可爱多了。

   其次,一位有责任的文化人的基本修养是有骨气,说真话,不献媚,不阿谀,绝对不是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追念之心。文化人不是来烧香的。我也不觉得这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涵养,如果一个民族的全部人都必须觉得有那么几个作家,写的必须是好的,所有的全好,没有一点不好,否则你就是没涵养,那这是个除了朝鲜以外的什么民族啊。

   而当时所谓的“冰心的书读不下去”,这也是陈丹青,包括我的真实想法。任何人都有权利觉得另外一个人的书不在自己的审美里,读不下去。如果大家读我的书读不下去,我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而为什么在某些评论家眼里,读不下去冰心就是人格和文学品格出了问题呢?你不能非得逼着我看冰心看得津津有味才行吧,我的确是不喜欢,我也只是把我内心真实想法说了出来。如果你非要逼着我读冰心的书,我对你的惩罚就是逼着你读冰心的书。看看你是真喜欢还是假喜欢。

   所以,看见很多在网上痛骂的人,他们的措辞之激烈,表现之激动,是要比玉米相对于李宇春更甚的。但是否巴金茅盾冰心三位老人在他们心中的位置要比李宇春在玉米心中的位置高呢,明显不是这样的,我甚至怀疑把老舍矛盾巴金三个人放他们面前,他们能否分的清楚谁是谁。当然,你们可以说,你们只认文字不认脸,但是我也怀疑,在那么多叫嚣着你胆敢不尊重文学大师的人们,你们中是否都完整的看过你们所“尊敬”的大师的书?是否还记得冰心老舍茅盾巴金原名叫什么?我想,如果李宇春原名叫李春波的话,所有玉米都是应该记得的。所以,其中很多人是巴金冰心茅盾的假粉丝。你们只是单纯的看我不顺眼,不喜欢我,就甘愿马上摇身变成你们的大师们的不忠实读者,这是不诚实的。至少在我念书的时候,似乎整个班级甚至学校都没听说过有多少人多么喜欢看这三个人的作品的。而现在突然冒出来这么多义正言辞的假读者,我感觉这些茅盾,冰心,巴金的假粉丝马上就要组成“盾牌”“心冰乐”“京巴”等粉丝团了。

   对于他们的真读者,对我留言说,其实巴金写的很好,并且告诉我为什么好,哪段的那里很好。那我对他们也很尊重,我也会尝试去再去看看。这是正常的文学观点的不同。而不是借着这三个“大师”的帽子给别人扣更高的帽子,顺便名正言顺的骂两句。但到现在,我依然认为,巴金,老舍,冰心,茅盾这四个人中,别的什么都不说,就说文采,除了老舍不错以外,其他三个人的文采从最差到较差的排名是——冰心,巴金,茅盾。作为一个作家,文笔和文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家必须要拥有独特和出色的文字技术和文字风格,这是所谓的思想性和感情真挚是不能代替的,这也是汉字的魅力所在,中国历来的作家都是很看重这点的,从诗经开始,到唐诗宋词,到四大名著,无不如此,再到后来的白话文中,钱钟书梁实秋林语堂胡适鲁迅沈从文包括张爱玲都做的都不错,但是因为到了新中国,文字的魅力被思想的正确和意识形体的需要所替代,很长一段时间里,政府和人民再没有运作出文采出众的真正文学大师。

   而现在,看着一些评论家们的意思,是不是面对老巴冰茅他们这些作家,我等必须觉得全部都很好?有异议就是我人格和涵养出了问题?也不用管个人的文学喜好如何,必须抛弃所有阅读口味,无条件臣服于他们?


2008-6-20 11:0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weili

#7  

刘晓波:韩寒评“大师”已经很客气了

韩寒和陈丹青的对话,论及中国现代作家,韩寒说:“茅盾、老舍文笔很差”,“冰心的完全没法看。”后来,韩寒承认提老舍是口误,他想说的是陈丹青提到的巴金。
     

    就这么几句大实话,居然惹怒了众多国人,加上媒体的炒作,变成了“韩寒再次语出惊人,炮轰众多文学大师!”接踵而来的是上纲上线的炮轰韩寒。
   
    严肃点儿的评论,指责韩寒“侮辱大师,颠覆大师,向大师泼污水。”但这些人却说不出“文笔很差”的评价错在哪儿,也说不出这几位大师的文笔好在哪儿。
   
    国人爱作诛心之论,自古皆然,当代尤甚。指责韩寒,也必定要用上,无非是“名利”二字。他们说:韩寒一贯标榜“特立独行”,经常“语出惊人”,实际上是自我炒作。他这次“站在文学大师的肩膀上撒泼,当然可以赚足眼球,甚至也完全可以赚来银子”。
   
    自从网评在中国风靡以来,其醒目的特点之一,便是文革式叫骂的泛滥。这半年来遭到这种叫骂的人,就有达赖喇嘛、CNN、家乐福、王石、莎朗?斯通、范跑跑等,现在炮轰韩寒,自然也少不了骂街:“泼妇”、“无赖”、“小丑”、“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力。”
   
    我不知道骂韩寒的人所据何在,但就我个人读过的中国当代作家而言,韩寒应该是极少数具有独立眼光的青年作家,不但写小说、赛车,还经常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我喜欢读他的时政短评,诚实地说出常识,智慧地运用文字,直白、朴素、幽默、辛辣,既轻松又过瘾。在他的时政短评中,我找不到故作惊人之语。
   
    众所周知,年少成名的韩寒,是知名度极高的80后作家,其博客的点击高达一亿五千四百万,中国个人博客点击率排名第二。这么高的知名度,如此多的粉丝,有必要靠“语出惊人”来自我炒作吗?再说了,如果从审美或文学批评的角度看,韩寒对巴、茅、冰的评价,也绝非特立独行的“语出惊人”,持这种看法的批评家,大有人在。
   
    在八十年代成名的文学研究者和作家之中,能够说巴、茅、冰“文笔优秀”的人,恐怕不多。专攻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从事文学批评的学者,更不可能把三位称为“巨匠”。比如,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先生认为:“巴金的文体不算精美圆熟,也许还不属于那种可供反复推敲咀嚼的创作。”专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李辉先生说:“巴金的好处在于他的激情,然而,这也正是他的大缺点,他的激情是一种缺乏节制的激情,这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大作家,也造成了他的作品思想深度的缺位。”九十年代成名的作家和批评家,我也没见过谁给予这三位以很高的审美评价。比如,文化批评家张闳先生和文学评论家葛红兵先生,也认为这三位徒有“文学大师”之名,作家朱文的评价更低:“巴金一钱不值。”比韩寒还韩寒!
   
    我这代读过中国大学中文系的人,中国现代文学史是必修课,都知道“现代文坛六大家”: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他们六人几乎占据了整部现代文学史,但这样的文学成就排序是政治性的,源于中共的钦定史学和统战策略。回归文学本身的审美评价,茅盾的代表作《子夜》是“政治图解”,只不过比“延安作家”图解得稍微高明点;冰心的早期“问题小说”大都是观念先行的产物,她最有名的《寄小读者》乃现代文学中肤浅抒情的代表,读不下去,很正常。三人中被捧得最高的巴金,也仅是一位有影响的作家而非文学巨匠。
   
    如果放开眼光,把中国现代文学放入整个世界现代文学中比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根本没有“文学巨匠”。仅就汉语文学圈来说,中国现代作家对汉语文学写作的贡献,巴金远不如鲁迅、沈从文、老舍、曹禺,甚至不如张爱玲和萧红。正如韩寒“文笔很差”的评价,巴金的最大缺陷是文学语言没有什么独创性。他创作了不少长篇小说,但只有代表作《家》还算差强人意,其他长篇大都写得很烂,拖沓、臃肿、矫情,起码我在大学时代就读不下去。即便是《家》的差强人意,也绝非文学语言上的贡献,而是时代潮流使然。《家》是“青春骚动”的粗糙抒发,迎合了当时新青年的反叛情绪,但表达无克制,文字无美感,只能作为特定时代的社会学文本,但无法作为传之久远的文学经典,也就无法给后人以审美的滋养。
   
    所以,在文学独创性及其传承的意义上,巴金很难为后人提供创作的借鉴。后毛时代成名的中国作家在谈及自己的文学传承时,更多提到是西方现代作家的影响。至于中国现代作家,经常被提起的是鲁迅、老舍、沈从文,却很少有人提到巴、茅、冰的影响。但在权力至高无上和政治需要优先的当代中国,作家的成就和名声由权杖来钦定,只要党国需要,平庸的作家就会变成文学巨匠。当权力造就“名家”变成国人的习惯性思维之后,价值畸形和审美混乱也就成为必然,致使国人对精神产品的低下识别力延续至今。以至于,在巴金去世时的谄媚高潮中,有文人帮助党国排出了革命文坛的各代旗手:现代旗手是鲁迅,毛时代的旗手是郭沫若,后毛时代的旗手是巴金。
   
    六四以来,由于巴金的沉默让官权满意,他便被官权选为文坛“造神运动”的主角。进入新世纪以来,久病的巴金逐渐变成了说不出话、认不清人、手不能动、足不能抬、食不能进、排泄失禁的植物人,但植物人照样被缺席选为中国政协副主席。巴金过百岁生日时,党国赐以最高规格的隆重纪念和“人民作家”的最高荣誉,党国总理温家宝前往病榻前祝贺,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地同时举行庆祝活动,各地作协派人专程前往上海祝贺。
   
    2005年巴金辞世,党国要员和一大批文化名流高调称颂巴金,使文坛“造神”达到高潮。可怜的是,巴金提倡“说真话”,但总是在党国划定的范围内说真话,而绝不说过线的真话。比如,他只在被当局定性为“十年浩劫”的文革上讲真话,但在八十年代“清污”和“反自由化”等意识形态整肃运动中,他并没有讲真话;六四后的恐怖政治造成万马齐喑,是最需要说真话的时刻,也是巴金这样的名流最该说真话的时刻,但巴金却选择了“沉默是金”,直到他去世,整整沉默了十六年!
   
    恶心的是,文坛名流们参与“造神”,但他们并不打算响应“神”的召唤。他们纷纷赞美巴金的“说真话”和“自我忏悔”的精神,王蒙等文人更给巴金戴上“一面旗帜”和“世纪良知”的高帽,但他们并不打算用“说真话”和“忏悔”的行动来继承巴金的遗志。比如,余秋雨称:巴金“说真话”的遗训“最重要”,是“这个世纪箴言”;舒乙说:“《随想录》是个纪念碑。”然而,余秋雨对自己在文革中的表演,舒乙对自己在文革中批判亲爹老舍的大义灭亲之举,至今都毫无忏悔之意,更谈不上说真话了,居然还好意思大言不惭。所以,对巴金的无限拔高的悼念,不过是又一次犬儒大表演。
   
    最近,就在社会各界纷纷问责大地震凸显的中小学豆腐渣工程之时,余秋雨倒是敢为党国顶雷,说出了轰动一时的“真话”《含泪劝告请愿家长》。但他的含泪之劝,是在说党国想说而未敢说之言,与其说是感同身受的劝说,不如说是居高临下的指责;与其说是体恤灾民的动容,不如说是文化戏子的“鳄鱼泪”,其底色不过是奴才式的聪明。
   
    针对巴金去世时中国文坛的犬儒大表演,我的曾写过《巴金:一面下垂的白旗》,不妨在这里自我重复一下:以自然生命而论,在党国钦定的六大文坛“巨匠”中,巴金乃最长寿者。他在党国的精心护理下,活成中国文坛上第一位百岁泰斗。然而,以文学生命和人格生命而论,六位中最幸运的,倒是死的最早(1936年)的鲁迅,他过早的肉体终结成全了其精神长驻。他幸运地没有赶上“伟大的毛泽东时代”,不必在强制性的思想改造中挣扎,也不必没完没了地写自我羞辱的检查,更不可能遭遇文革式的羞辱。尽管,鲁迅被毛皇帝钦定了“骨头最硬”之旗手,变成残酷斗争中的打人棍子,但鲁迅的亡灵不该为毛泽东的罪恶负责。
   
    其他的五人,郭沫若从“流氓加才子”堕落成最无耻的文人,茅盾由小资加左倾活成圆滑平庸的文坛不倒翁,曹禺由戏剧天才变成懦弱的御用捧艮,老舍作为京味小说大师,先是被奉为“人民作家”,继而在党国无义和妻儿无情的夹攻之下,变成了太平湖里的鱼食;最长寿、也享受了最多官方优惠的巴金,由多产作家变成文学上的准植物人。
   
    在此意义上,韩寒仅从审美上说出“文笔很差”的评价,已经是很客气的态度了。
   
    2008年6月22日于北京家中
   
    原载《观察》


2008-6-23 14:21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thesunlover

#8  

这篇明显谈文学的文章为何放在“社会政经”专栏里?

建议老板娘学习一点图书馆分类学。对不起,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眼睛里常常容不
得沙子,看到有人不考虑专栏主题随意乱放文章,气就不打一处来。



因为我和黑夜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我爱太阳
2008-9-1 00:15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小曼

#9  

呵呵,我也喜欢读韩寒的时政短评,这家伙有意思。聪明。


2008-9-1 01:51
博客  资料  信箱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文史哲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