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 首页
作者:
标题: [转载]荣荣与映里的故事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梦冉

#1  [转载]荣荣与映里的故事

荣荣与映里的故事

萧春雷

(2006-02-26 13:12:48)(来源:厦门晚报)

荣荣是漳州人,中国观念摄影(或称新摄影)运动的重要艺术家,1999年邂逅日本女摄影家映里后,两人结为伴侣,合作拍摄作品,并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当代艺术展。今年春节,他们是在厦门度过的。日前,本报记者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2月14日下午,厦门国际会展酒店楼下的咖啡吧,我见到了这对艺术界著名的情侣——荣荣和映里。两人都是黑色装扮,荣荣穿一件黑色大衣,瘦而高,五官紧凑,长发扎成一束,拖在脑后;映里身穿黑皮外套,长发披肩,眉目疏朗,显得很精神。他们的动作十分默契。


咖啡溢出浓香,窗外则开始下雨。我听着他们的故事。


他在北京,她在东京


荣荣是漳州平和县人,老家在霞寨乡小坪村,1968年生。因为文化课太差,1988年,他第三次报考鼓浪屿工艺美术学校失败后回到了老家,情绪十分低落。他租了台“海鸥”相机给妹妹拍照,去冲洗,看着洁白的相纸上渐渐浮现出影像,他突然感到震惊:“我发现这些影像能够表现我内心的一些想法,打开了另外一种可能。”从此他和相机结下了缘分。父亲建议他在家打3年工,一年给他1万元,有了一点积蓄他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就这样,他用挣来的钱买了架相机,孤身去北京。


在中央工艺美院学了一段时间的摄影后,他就开始到处打工,在照相馆拍婚纱,为剧组拍剧照,给报纸拍名人。摄影是相当费钱的艺术,盘缠早花光了,只好不断往低房租的地区搬家。1993年,他住进了北京当时的一个城乡结合部东村,原因是那地方房租最便宜。


东村后来变得很有名气,部分有荣荣的功劳。当时贪图东村房租便宜的,还有一帮子外地来的落魄艺术家,被称为盲流。艺术家们凑在一起,有时搞些活动,做行为艺术,荣荣不但参与,还用相机做了详尽的记录。若干年后,作为艺术家聚落的东村消失了——房租太高,他们转而聚集在798工厂和其他地方。与此同时,艺术史学者发现,在叙述上世纪末当代艺术发展的脉络时,不得不提到东村——像张洹、马六明等东村艺术家时来运转,名扬天下。


荣荣搞过一个展览,就叫《荣荣的东村》。东村消失了,留下的,是他相机里的东村艺术生态。


事实上,那是一段很艰难的时期。荣荣说:“我在像馆里打了三个月的工,有次遇上客户要退货,说你拍的这个东西太难看了。我就发誓以后再也不拍这些东西了。后来给张元的电影拍剧照,报酬还可以,最痛苦的是每天要去,要呆在现场,早上出门,夜里才回到家,时间都浪费了。我挣一点钱不干了,自己搞创作。”那段时间他拍了《废墟》和《婚纱》系列,我觉得这些作品里充满了焦虑、孤独、死亡以及不确定感。


映里,1973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市,毕业于东京写真艺术专科学校,在《朝日新闻》任肖像摄影师,尽管她的名人照片很受称赞,可是在1997年的一天,她突然觉得再也不能这样拍下去了,就辞职做了自由摄影家。她拍摄了《灰色地带》和《1999:东京》等系列作品。在我看来,这些作品充满才气,焦躁不安,准确地传达了她对日常生活无聊感的绝望与挣扎。


映里称,她去一个大学研究室拍摄,看到塑料容器里无数的克隆老鼠在忙碌地跑来跑去,“这种光景,让我想起了自己的日常生命,不禁感到悲哀”。


“我的摄影,到没有出口的地方去并且在那里迎接了一个结束。”映里的感觉非常锐利,文字表达也很出色,她继续写道,“那时候的生活好像流进到大海的石油,松软地漂在海面,海鸟在那里被吞掉,就那样的感觉。”


这时候,荣荣在北京,映里在东京,他们不认识,各自陷入了精神上的危机。

两个人的富士山


1999年,荣荣到日本东京举办展览。映里去看了,从他的作品中,她看到了他内心深处不可救药的孤独。她被感动了,于是找到作者交谈,还拿出自己的摄影作品给他看。他非常欣赏那些照片,说来到日本,不过就为了看到这种照片。


荣荣与映里在东京相遇了。他们语言不通,但是通过照片,他们发现彼此是精神上的同伴,都为生活的空虚和无聊所困扰。在日本的5天,他们每天见面。2000年,映里到北京,两人开始合作做作品。


仿佛一个童话。两个孤独的个人相遇,孤独消失了。于是有了《富士山》一组作品。


荣荣拉着映里的手,说:“《富士山》那组作品,就是5年前拍的,5年前的今天。2001年2月14日。”


“今天是情人节。”我说。


“是情人节。我们刚结婚。那次去日本,我自己都没想到会在日本结婚,匆匆忙忙办手续,去富士山。很冷。”


“我读了映里的那段日记,说是零下十五六度。”


富士山下的冰湖上,空旷无人,他们把相机放在三脚架上自拍。他们脱光了衣服,全身赤裸,从不同的方向进入画面。他们走向对方,追随,牵手,拥抱,回旋,做爱……世界消失了,只有寒冷、体温和快门的声音。他们用对方的体温取暖。


2003年9月,著名艺术史家、策展人巫鸿先生在北京为荣荣和映里的作品举办了名叫《蜕》的展览,展览画册里,引用了映里关于富士山之行的几则日记,其中描绘道:


“冰面上升起的晨雾,很快被朦胧的山间吸收似的消失了。要追上这层雾和霞光,就在这几分钟。我们踏出了第一步,第二步……寒冷刺骨,先从脚底遍布我们的全身。感觉我们全身的血和神经都被冻结,每走一步都已是极限。惟一能有知觉的就是我们还能听到快门声。我们不约而同地拉着对方的手跑回来,只听到身后两个人消失的空间里,相机还在继续空拍着……”


《富士山》这组作品具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纯净品质。寂静寥廓的天地之间,白雪茫茫,富士山安详地伫立在远方,只有渺小而充满活力的人影在冰湖上奔跑,跳跃,一如创世之初。这组作品后来参加了2004年上海双年展,引起很大的反响。


荣荣说:“原来我在北京,她在东京,都是大城市。后来我们一起旅游,在大自然中做作品。人在自然中感觉很不一样。在嘉峪关的时候,我就感觉到生命很脆弱,像一片树叶,风一来,就飘走了。我对生命的认识发生了改变。”荣荣和映里,两个人终于在大自然中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他们在厦门


荣荣的摄影和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中国新摄影运动一同起步,并且是其中的重要成员。与传统注重客观纪实的新闻摄影、文献摄影不同,新摄影运动更注重个人的观念表达,有时也被人称为观念摄影,荣荣偶尔称之为艺术摄影。


荣荣说:“摄影是很直接的语言,可能性非常大。相机可以当画笔,不仅仅能够记录,还能表达,最重要的是相机后面的那个脑袋。现在谁都有相机,影像泛滥,但是人们没有充分利用相机的可能性,不是用心灵去拍。从这个角度说,中国搞艺术摄影的人还太少。”


“作为摄影家,你能不能说说,你们工作和作为旅游者拍摄有什么不同?比如都去鼓浪屿?”


“他们拍,只看光线好不好?角度是否合适?图像清楚吗?我们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去考察、感受,不拍东西。我们不仅要表现鼓浪屿,还要赋予它更多的功能。”


映里听懂了我的问题,用不很熟练的中文插话说:“他们是消费,我们是在生产。”


这回答很有意思,我请她再解释一下。她说:“观光者消费了时间、胶卷、心情,我们在创造,像古人在山水里写诗。”


我问:“可不可以这样理解?观光者主要还是在消费景观资源,是消耗性的;而艺术家的创造,事实上是增添景观的意义,所以是生产。”


映里点点头,好像听懂了。


我们又转到其他话题。他们这次在厦门过春节,呆了20多天,正好去过鼓浪屿,很喜欢,准备日后扛大机器用大底片拍。


他们对于厦门的文化氛围评价很低。荣荣说:“厦门在文化方面很落伍。广东、四川都有双年展,厦门没有。这次我们呆了这么久,没看到有什么艺术活动,没有多少展览,没有研讨会。我们去看了博物馆,空空的,没什么当代的东西。我们是21世纪,不能回到唐朝。北京这几年国际气氛火爆,国外很多画廊、基金会都来了……”


映里说:“以前是巴黎、纽约、东京,现在是北京,北京的机会比东京更多了。20年前东京也很热。厦门很好,环岛路很漂亮,但这是表面的感觉。好像没什么当代艺术活动。”


咖啡喝完了,外面雨还下得很大。这是厦门春节后的第一场雨。

第 1 幅
荣荣和映里 (萧春雷 摄)

第 2 幅
富士山 (荣荣和映里 摄)

第 3 幅
自摄像 (荣荣和映里 摄)


2008-9-6 21:39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梦冉

#2  

艺术家:荣荣和映里

策展人:巫鸿

开幕:2008年8月7日星期四下午3点

展期:2008年8月8日- 10月7日,10:00–18:00(每周一休息)



中国摄影艺术家荣荣与日本摄影艺术家映里是当代摄影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作为颇具传奇色彩的艺术家伉俪,他们自2000年开始合作,曾经创作过“富士山”、“我们在这儿”、“六里屯”等一系列深受国际学术界瞩目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是对从死亡和废墟到重生和超越的视觉叙事的充满诗意的沉思。人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他们经常关注的主题。同时,荣荣映里的摄影作品执着于对传统手工照片和暗房技术的探索,赋予传统黑白摄影以一种常人难企的高度和创造力。2007年初夏,荣荣和映里创办了作为国内新生事物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2008年初夏,荣荣和映里又将迎来一个新生命。于是,生命将成为此次荣荣映里新作展的主题。他们将以一种充满激情、感恩、诗意和美的方式,思考解构与建构,探索生命之环中的重生主题。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北京朝阳区草场地155号A(100015)

86-10-64322663 / 64319063 / 64319693

www.threeshadows.cn





New Works by RongRong & inri
Three Shadows 2008 Solo Exhibition Series

Artists: RongRong&inri
Curator: Wu Hung
Opening: Thursday, August 7, 2008, 3pm
Exhibition Duration: August 8 to October 7, 2008, 10am – 6pm (closed on Mondays)

Renowned photographers RongRong (China) and inri (Japan) have been working together since 2000. Their works reflect the intimate world that they have created together, while 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traditional black-and-white darkroom techniques. Their past critically acclaimed series of works, such as Mt. Fuji, In Nature, and Liulitun, focus on the beauty of the human being in nature and the urban environment.

In the 2007, RongRong and inri established the Three Shadows Photography Art Centre, bringing to life a dynamic new home for artists by artists. This summer, they will be welcoming a new life into their family. RongRong and inri's recent works are intricately ti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struction, reconstruction, and the rebirth of life that emerges from this cycle.




Three Shadows Photography Art Centre

No. 155-A Cao Changdi,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15

86-10-64322663 / 64319063 / 64319693

www.threeshadows.cn


2008-9-6 21:42
博客  资料  短信   编辑  引用

« 上一主题 散文天地 下一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