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载] 读书笔记之《我们为什么生病 达尔文医学的新科学》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9-10-4 12:59
标题:
[转载] 读书笔记之《我们为什么生病 达尔文医学的新科学》
读书笔记之《我们为什么生病 达尔文医学的新科学》
作者:杜立佳
在此之前,似乎我从来没有问过自己人为什么会生病。在我头脑中,一直有
个想当然的念头,就像机器不能永远正常运转一样,人的身体难免会出故障。但
是现在想想,这种“想当然”实在算不上一种解答,不足以说服任何人,甚至让
我长期以来忽视了人类为什么生病这样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问题。
一、 阅读笔记
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自然选择会导致物种适应性的增加。但是很显然,人类
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并没有明显地摆脱疾病的困扰。毫无疑问,这也是自然
选择的结果,但并不能从适应性增加的角度来简单地理解,本书填补了自然选择
与疾病之间的逻辑空白,依据进化生物学的观点来理解人类疾病的起因,比较全
面的介绍了达尔文医学的思想,作为一个新的研究人类疾病的视角,对现代医学
做了有益的补充。
疾病有两类原因:近因和进化史原因。近因阐明的是机体构造和机制的问题。
进化史原因则阐明起源与功能的问题。作者认为,近因和进化史原因对于理解和
认识疾病都是必要的。然而现代医学大都是在寻找近因,缺乏对进化史原因的研
究,导致人们对很多疾病产生错误的解释,甚至采取不恰当的治疗方法。
在依据达尔文医学的思路,揭示疾病的进化史原因之前,有必要对自然选择
产生的进化做一些说明。首先,自然选择没有任何计划、目的、方向。其次,生
存本身并不具有重要意义,自然选择只保留能够增加生命期中繁殖力的基因。再
次,只有放在某个特定环境中的某个实际存在的物种之中去比较,“适者”的概
念才有具体意义,“适应”因环境而异,没有绝对的“适应”。自然选择过程中
充满了不确定性,是无目的、无方向的,并不会对每一种有价值的适应都加以选
择和创造,也不会使物种更加幸福。进化过程中经常需要采用折衷方案,这种折
衷方案并非随意的,而是精确地被选择定在净获益的最大值上。只有总的说来对
适应能力有好处的基因才被保留,即便这个基因也使得个体在某些疾病中更易受
到伤害。
在对自然选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之后,我们来看看作者提出的疾病的进化
史解释的六个范畴:
1、防御——敌我的分辨
防御并非对疾病原因的解释,但是防御反应常常与疾病的其它症状混淆(例
如肺炎引起的咳嗽)。作者例举了发热、铁的管制等来加以说明,病原体和宿主
之间是一场战斗,每一种感染的体征和症状都可以理解为这一方或那一方的战术。
作为宿主,我们具有保持卫生、皮肤、疼痛不适反应、身体“开口”处的驱逐
(如打喷嚏、呕吐、腹泻)等等防御机制。此外,我们还具有免疫系统作为专门
防御的化学武器系统,然而免疫系统有两种典型的失误:没有充分的反应,或者
错误地攻击了不应当攻击的对象,造成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
等)。我们应把这些防御机制从感染的表现中仔细区别出来,慎重地避免践踏、
破坏这些机制。
2、感染——自然选择的竞技场
我们不是自然选择保存下来的唯一具有产生适应性的物种。一些致病的细菌
和病毒是以我们为食物的,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演变出对付它们的防御手段,它们
也在进化过程中演变出克服防御的手段,甚至利用我们的防御手段进行攻击。这
也是为什么尽管具备上述各种防御机制,人类仍然受到传染病之害。所谓不进则
退,人类和这些病原之间,在自然选择的平台上,进行着无休止的军备竞赛。
3、新环境
人类的身体经过几百万年的自然选择才设计定型。随着人类文明的快速发展,
自然选择没有充分的时间使人体适应变化了的生存环境。由于这些设计定型与环
境变化之间的不匹配、不适应,引起了许多大都可以避免的现代文明病。例如石
器时代演变过来的味觉在食物丰富的今天,会引起营养过剩;缺乏运动的生活方
式引起的儿童发育问题。
历史上的大部分传染病流行正是出现了新的环境条件(如艾滋病、麻疹、天
花等等)。还有一些传染病直接与现代技术有关(如军团病与空调系统有关,流
感与国际空运有关等)。此外,一些疾病还可能因为生活条件改善,推迟发病年
龄,造成更严重的病情(如肠道病毒造成灰白质炎)。
4、基因
某些基因在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接近自然时是无害的,但在上述新环境中可
能引起疾病(例如:近视眼、肥胖等)。一些引起疾病的基因之所以被自然选择
保留下来,是因为它们的携带者会从中得到某些好处(例如引起镰状细胞贫血的
基因的杂合子可以抵抗疟疾的感染)。还有一些不到生命的晚期并不表现出妨碍
适应性的问题,自然选择无法清除它们。有些虽然使携带者不利,但能自我增加
其基因频率。
5、设计上的折衷方案
身体设计定型上存在的种种缺陷,并非都是失误,不过是折衷方案的产物。
自然选择总是保持总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在设计上显而易见的缺陷背后往往隐
藏着某些益处(例如人类直立体位的便利必须付出腰背痛的代价)。
6、进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
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革命,没有跃进,重大的改变是难以完成的。
如果生物设计可以从新开始,或者有可能进行重大的修改,是有可能找到防止疾
病的办法,然而每一代人都只能用父母赋予的身体生活下去。
基于上述六个范畴,作者们详细分析了包括传染病、创伤、毒素、衰老、变
态反应、癌症、性和生殖相关疾病、精神病等疾病的发生机制,引入达尔文医学
的视角,展示了这些疾病不为人知的一面。
作者们认为,现代医学中,对于一种疾病的认识,应该增加如下考虑:
1、体征中哪些是疾病的直接表现,哪些实际上是防御反应?
2、如果这种病有某种遗传因素存在,这种基因为什么会持续存在?
3、新的环境因素是否与发病有关?
4、如果是与感染有关的疾病,哪些方面有利于宿主,哪些方面有利于病原
体,哪些有利于双方?病原体对我们的防御有些什么对策,我们又有什么特异的
防御机制应付病原体的对策?
5、这种疾病的易感性与哪些历史上的遗留问题或者设计上的妥协方案有关?
前面提到的对几类疾病的讨论,正是作者们依照上述思路,应用进化论来解
释疾病的一种初步尝试。篇幅有限,在此不加详述。
这本书的初衷,在于对达尔文医学进行概述。因此在对疾病进行进化论解释
之后,作者对达尔文医学的发展做了思考和展望。
毫无疑问,达尔文医学的发展将增加人类的福祉。首先,它能够促使人们重
拾疾病研究中被忽略了的问题,对疾病产生新的、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研究出
更好的治疗方法。其次,它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使人们对人类的机体进行进化
史层次的认识,对我们的身体为什么如此产生更清晰地认知,从而有助于人们采
取更加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健方式。但是当前,达尔文医学还并不为
主流医学所接受。这本书可以说是两位作者对这一新领域的探索。
二、 思考
1、现代医学与达尔文医学——异曲同工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说,阅读本书,我的确在对身体的功能以及某些不正常
情况的进化论解释中享受到一种愉悦。但同时,也对现代医学产生了一些偏见。
就如同人类从石器时代快速发展,脱离单纯自然选择的进化轨道一样,现代医学
对近因的探索研究也发展迅速,忽视并超离了疾病的进化史逻辑。以对近因的解
释为基础,现代医学发展了很多针对各种症状的治疗方法。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发
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其治疗方式忽视了人类机体自身的运作系统,很可能治标
不治本,反而产生一些副作用。进化论视角的引入实在是医学发展中必要的一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论是现代医学还是达尔文医学,医学本身的功能似乎
都是“对抗”自然选择,拯救自然选择想要淘汰的个体。达尔文医学只不过提供
了新的视角,采用“知己知彼”的策略,以自然选择之道,来反抗自然选择的机
制。与现代医学针对机体构造和机制的策略相比,达尔文医学的策略对于医学发
展基本方向的正确与否似乎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二者异曲同工、殊途同归,需
加以结合运用。
2、人类与自然进化
人类从石器时代开始快速发展,自然选择没有充分的时间使人体适应变化了
的生存环境。按照这个逻辑,作者们认为,只要有充分的时间,在自然选择的作
用下,身体几乎可以适应所有的条件。
但是我们看到,人类似乎已经逐渐脱离了自然选择支配的发展轨道。尽管在
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认知和技术发生了极大地提高,却没有产生一种能够
与自然选择相匹敌的力量。到目前为止,只有自然选择具备强大的塑造、改变物
种的能力。与快速变化的环境相比,自然选择作用下的人类生物进化极为缓慢,
而且还要面临来自人类出于生存目的对自然选择的抗衡 (如医学技术、人道主
义理念等等,见注2)。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选择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速度差
异是否会一直存在?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的身体将永远是很久以前就定型的、脆弱
的半成品?人类是否注定要一直处于利用医学技术修补身体的努力当中?这些问
题似乎超出了达尔文医学致力于的问题领域,需要更多的思考。但是自然选择以
及人类的命运,实在是个庞大得难以把握的问题,答案也许永远也不能提前预知。
注1:《我们为什么生病 达尔文医学的新科学》,(美)R.M.尼斯(Randolph
M.Nesse),(美)G.C.威廉斯(George C. Williams)著,易凡,禹宽平译,湖南科
学技术出版社,1998
注2:在技术层面,人类不断营造迎合自身偏好的非自然的生存环境,并且
以迅速发展的现代医学来对抗疾病。在社会层面,存在着诸如社会保障等制度;
充满着伦理道德的规范(例如人们对见死不救者、缺乏同情心者的斥责)。另外,
区别于其他生物,人类个体间具有强烈的情感联系(例如一个家庭可以为了某个
患病的成员倾家荡产)。这些都可以看做与自然选择方向相反的机制。
◇◇新语丝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yidianor/)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