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拜谒石头村
[打印本页]
作者:
廖康
时间:
2013-6-21 17:51
标题:
拜谒石头村
拜谒石头村
廖康
千廻万转入深山,尘霾夹击若等闲;路窄颠簸浑不怕,石村此去祭于谦。
这几句歪诗,不用说,是改编《咏石灰》的信笔戏作,但也的确反映了我们从石家庄去石头村拜谒于谦后裔隐居之地的一路经历。石头村在河北省井陉县山区。那一带出产石灰,又接近山西,往外运煤的载重汽车卷起层层叠叠的尘土和铺天盖地的煤粉,加上漫天雾霾,让我感觉仿佛驶入了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的混沌世界。也是因为跨省的高速公路堵车,我们走的是县城间的公路,才流落风尘,见识到这无法想象的景象。但我们毕竟是过客,且在车里;路旁的居民、车外的行人长年累月呼吸着那种尘烟滚滚,扑面有声的空气,他们是怎样存活下来的,我简直无法想象。
公路据说是两年前才翻修的,但已露败象。去的路上虽有裂纹,还算平坦,但对面那一半已经龟裂斑驳、坑坑洼洼。那是因为从山西来的卡车都是满载而出,而回去时往往是空车。公路显然是偷工减料修建的,坑洼处露出泥土。那层水泥相对公路面积,显得比煎饼还薄。路旁的民宅墙上贴着红纸标语,墨写的大字“质量第一,百年大计”依稀可见。看来,现在又到修路之时,奸商污吏们可以再次大捞一把了。
下了县际公路,车速放慢,缓缓行驶在弯弯曲曲、颠簸不平的乡间小路上。我一心期盼着一旦进入石头村便会眼前一亮,沉浸在青山绿水、赭石黄岩之中。毕竟,那是保卫过北京城的良将于谦的后人避祸藏身之处;那是远离尘嚣,隐逸于太行深处的石头山寨,至今不过四百多户的小村;那是忠魂护佑的圣洁之地,那是遗世独立的石头王国。该不会遭到现代污染,商业侵袭吧?
现实既没有让我满意,也没有让我失望。尘烟渐渐落地伏平,雾霾仍旧笼罩四野。能见度很低,青山秀水是休想见到了。但石街石院、石屋石庙、石巷石桥都依然如故,除了一所小学校以外,这座村寨没有任何全新的现代建筑。唯一的商业气息来自学校对面的旅游站在停车场拉的几道如同经幡一般的彩旗绳索,招引游客前往买票参观。几户富裕人家翻新雕刻的墨石门脸掩藏在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黄石古屋之间,虽然有点扎眼,还不至于喧宾夺主。走在凹凸不平的石头路上,脚底如同在接受按摩。可惜,这些天未曾下雨。否则,这些树木、古屋和街巷就会脱去那层尘土的外罩,披上清洁的雨衣,已经磨亮的石路肯定会熠熠反光,犹如大师笔下的江南水乡——也许,那只是我的希望。
什么真武庙、观音阁、石头博物馆等等都不过尔尔。于谦纪念馆和于氏宗祠固然能够让怀念民族英雄的游客发一番思古之幽情,骂两句英宗的昏庸,感叹一阵于氏后裔逃难的艰辛和创业的顽强。然而,真正令人叹为观止的却是于谦后代于喜春独自一人苦干十六年修建的清凉阁。那是用石头堆砌出来的一座奇特建筑,没有地基,没有使用任何灰浆,却巍然屹立了四百多年。更有趣的是,这座石阁显然不是预先设计好,按部就班建造的,而是信马由缰搭出来的。乍一看仿佛歪斜,仔细瞧其实周正。石材大小不一,最大一块石方据说有六吨之重,也不知他一个人是怎么运上这山坡的?小石片轻不足一两,塞在墙缝里却也休想用手拽出。阁有三层,用石柱支撑,四面并不完全对称。边缘有狭窄石阶,可拾级而上。
阁内更是随意,需要之处便加根石柱顶上。横梁也是根据材料搭成,长短不齐、随心所欲。此阁本来是为纪念于谦所建;地处村东,面朝北京,表示于氏后裔虽隐居山林,仍思庙堂之高,社稷之福。可惜那里没有于谦雕像,却供奉着各路神仙,还有刘关张等人,五彩塑像做得拙劣之极,不伦不类。虽然香火不再,四周早已熏黑。顶层是近年翻修的砖木结构,与石阁不配。拱洞门券顶部刻有于喜春的建阁纪诗:“万历九年起根源;一人修筑其实难。二十五年完下节,思量何日得周全?阖村都说使木植,凭吾独立凿石山。经营暂停观此境,等待功成万古传。”看来这仅仅是阁之基座,并未竣工。可敬于喜春不睬村民建议,我行我素,造出这座阁不阁,塔不塔的独特石头建筑。导游说,因有好事者好心帮忙托梁,致使于喜春手指受伤并感染死亡。他的血浸透了梁下石块,难以磨灭,至今紫迹犹存。我觉得那是人们感念其功德而编造的传说。导游给我们讲解并指看血迹时的表情诚挚,但愿那不是忽悠游人的诳语。
登上清凉阁最高层,虽然我们仍然笼罩在雾霾之中,但石头村的景色还是能够尽收眼底。咪上眼睛,哄骗自己,似乎还有一种朦胧美。我想起在于谦陈列馆里看到的《咏石灰》诗,用词与我以前读到的略有不同:“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少保大人的清白早已长留人间,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归还于谦后人一个清白世界?
2013年5月25日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13-6-22 19:14
好文!
中国自古以来的问题是:为皇帝死,不值得;为百姓死,也不值得。
作者:
冬雪儿
时间:
2013-6-24 20:35
“那是用石头堆砌出来的一座奇特建筑,没有地基,没有使用任何灰浆,却巍然屹立了四百多年。更有趣的是,这座石阁显然不是预先设计好,按部就班建的,而是信马由缰搭出来的。乍一看仿佛歪斜,仔细瞧其实周正。……最大一块石据说有六吨之重”——真是叹为观止的建筑。那六吨之重的石头,于谦后裔是怎么弄上山的呢,真是千古之谜。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yidianor/)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