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骑士的兴衰
[打印本页]
作者:
青冈
时间:
2008-3-11 08:35
标题:
骑士的兴衰
颜之推的家训里写过邺下的古谚: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就是说博士买了头驴,写了三纸契约,还没见到一个“驴”字,意思无非是嫌文章写得长,写半天也不上正题儿。现代的学术著作也渐趋有这个特点,由博士论文扩展而来的作品这个特点更明显,读《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一共三百多页,前面用了接近一百页的篇幅来谈骑士的段限和内涵,又谈东西方都有些什么人在玩骑士制度这门学问,书都读了三分之一,到底骑士制度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还一无所知。当然,对内行人来说,这前三分之一不但重要,而且非常有趣,甚至比骑士制度本身还有意思,但对外行如我来说,就很枯燥,毕竟我最希望了解的是骑士制度都有哪些方面,至于谁在研究骑士制度,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通过纵横捭阖的对比分析,作者所倾向的结论就是骑士(knight)大约存续于8-17世纪之间。还谈到了骑士和贵族之间的区别,以往人们都把贵族和骑士混为一谈,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贵族包含面宽,骑士可以是贵族,但贵族不一定是骑士,因为骑士的主要目的是军事服役,贵族就不一定了,身体不好的贵族当然做不了骑士。
把骑士和贵族作了区分之后,骑士的特点一下子就鲜活起来,尤其对中国人来说,骑士是外来的东西,并不怎么太熟悉它。文化界新近对骑士这个词的熟悉得益于王小波,他逝世后,夫人李银河写了一篇《浪漫骑士》以纪念他,流播很广。
骑士总体上源自中世纪欧洲的分封采邑制度。打个比方,如1066年的“诺曼征服”之后,威廉一世作了英格兰的国王,夺得大片土地,这时候他就开始把土地分封给下属,分的这块地就叫“采邑”。国王下面的大封建主也把自己的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下属,而这些下属又把自己的土地作为采邑分封给下一层的骑士,这样层层分封,最后实在没法再分的那块采邑基本上就是一个骑士领地了。领主与下属之间通过采邑建立起相互关系,领主给了下属土地,当然下属的骑士一个最基本的义务就是得为领主作战。
做骑士绝对不那么容易,骑士开始出现的时候主要分封给那些能打仗的,时间一长,骑士阶层就形成一股自我封闭的保守势力,要想当骑士,就得先看你祖上有没有骑士血统,没有,那对不起,武功好也做不了骑士,顶多做个骑士的扈从跟班,帮骑士拎棒子拎枪。打仗是要死人的,做骑士得有时刻牺牲的心理准备,但那时候能做骑士上战场打仗是一项荣誉,为宗教为民族为土地而战,是无上的荣耀。当然,战败打死就不提了,如果打胜了,那可是土地珠宝美女大大的有,这也算是骑士职业的风险收益吧。做骑士的仪式是由简入繁,最基本的就是骑士把头放进领主的两个手中,然后宣誓说自己是领主的人。
读书除了了解历史知识以外,找乐子也是一个目的。看看骑士平时都做什么,为了打仗,势必得经常训练,像当下只会对着电脑上网的白领在中世纪根本做不了骑士,上战场也都是去送死的。骑士的训练很辛苦,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来假的,否则上战场吃亏的就是自己,闹不好就送命。早期的骑士装备简单,后来锁子甲、盾牌等重型装备加身后,骑士就不容易了,把整套行头穿好,连马都上不去了,因为太重,这时候还得有几个扈从帮忙,实在太重了,就算上了马,折腾一会儿,马也受不了,因为马身上也不少套盔甲。那个时代是越重越好,反正对方用刀砍不伤自己,骑士兵团横冲过去,能把对方连踩带挤弄成肉饼。
骑士在整个中世纪着实风光了几百年,后来随着分封制封建经济的解体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骑士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被削弱了。最大的冲击还是来自军事内部的变革,首先是对抗骑士的各种军事技术的发达。电影《勇敢的心》(brave heart)里有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William Wallace)率队伍对付英格兰骑士兵团的场景,他们把英格兰骑士兵团引至近处,然后突然用特制长矛挑中骑士兵团的马匹,骑士们纷纷落下马去,一旦落了马,浑身穿那么重,差不多就剩挨宰的份儿了。另外,弓箭技术的进步也对骑士兵团造成冲击,在兵团向前冲的时候,只要一进射程,飞矢如雨,骑士们就散架了。骑士兵团是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宠儿,随着大炮等热兵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骑士就必然失去存在的意义了,想想再厉害的骑士也抵不住一发炮弹的威力啊。货币经济激发了雇佣兵的发达,骑士慢慢就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骑士作为一个阶层虽然没了,但是骑士精神却对西方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比如勇敢,读《罗兰之歌》就知道骑士们有多勇敢了,宁可牺牲性命,也不能让人耻笑懦弱;比如忠诚,最极至的例子甚至提到有一位骑士的女儿被领主强暴了,骑士也仍旧对领主衷心不二;再比如骑士对女性的态度,为了保护女性,骑士完全可以舍生忘死,对女性只应有爱和尊重,在这一点上,同时代的中国古代士人可就弱了太多,除了武则天那样的女人之外,基本上是把女性当私家财产对待的,不要了甚至可以卖了;骑士文化对后来的文学影响也深,斯各特的《艾凡赫》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名作都是离不了骑士的。
以上是对《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一书阅读后留下的一点儿印象。作为国内第一本系统叙述骑士制度的书,通过对国外数十部骑士研究作品的梳理,最后把骑士制度的来龙去脉弄清楚,显然不很容易。
每天中午我都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因公司距离书店比较近,我就常常去逛。阅毕《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零零散散大约用了两周的时间。袁子才曾说“书非借不能读也”,我深有感触,要是把书买回了家,肯定扔到一边,慢慢就不读了。这样,每个中午跑去书店,书店也特别大,拿了那书,找个角落坐在地上,翻上几十页,大厅里钢琴声柔软,慢慢地读,算得上是一种享受了。有时候,一边读还能一边发梦,想象着自己金戈铁马回旋沙场的样子,当然,最令人神思的还是骑士们对贵胄女子之恋,读来读去又觉得可惜,因为骑士时代早都一去不复返了。
(倪世光:《中世纪骑士制度探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第一版)
2008/3/11。
作者:
xw
时间:
2008-3-14 09:54
这一篇蛮有趣,只是观点还值得商议。
我前两天又看了遍《罗恩格林》,瓦格纳的,是讲骑士精神的,老瓦
有中世纪情节,当然,中世纪传奇谱的曲子都很厚重。
骑士确实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如蒙田说的:命令与服从。
我现在也在考虑,交流与判断,命令与服从,分工与职责,都是极完
善的组织性的东西,值得我们借鉴。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yidianor/)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