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莫卧尔王朝
[打印本页]
作者:
thesunlover
时间:
2006-9-11 16:58
标题:
莫卧尔王朝
莫卧尔王朝
莫卧尔王朝是蒙古人建立的。
帖木儿攻占德里,主要是为了掠夺,并没有建立统治。建立统治的是他的第五代孙巴布尔。巴布尔机智、勇敢、力气过人,他的奶奶是成吉思汗的一个亲戚,这样,他继承了成吉思汗和帖木儿两方面的血统。相传他曾在5分钟内单独一人凭打斗并杀死5个敌人,两天之内骑马飞驰160英里,为了与人打赌曾两次游泳横渡恒河。巴布尔几次率兵征战,打败德里苏丹军队。1526年,即巴布尔22岁时,以一支12000人的精锐骑兵部队,击败了土尔其人依卜拉欣君王的10万大军,杀死数千名俘虏,占领德里,建立了莫卧尔王朝。在印度所有外来的统治者中,莫卧尔王朝可以说是最伟大的一个王朝,它的行政统治较完备,各宗教的关系以及中央与地方政权的关系较融洽,经济和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这个王朝给印度注入了伊斯兰教文化因素,使印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巴布尔是一个出色的文学家,留下一部文笔优美的回忆录,死时47岁。
莫卧尔帝国到了阿克巴大帝(1542——1605年)时代达到鼎盛。阿克巴雄才大略,可与古代的阿育王相媲美。“阿克巴”意即“最伟大的”,是印度对他的称呼。他的原名叫穆罕默德。他是巴布尔的孙子,有着顽皮、好动、勇敢、机智的天性,喜欢做各种危险的运动。他是一个优秀的骑士,喜欢玩马球,并发明了会发光的马球以便夜间也能进行这项运动。他学会了如何驾驭凶悍的象群,并随时准备外出猎取狮子与老虎。他14岁那年,被伊斯兰教教士请去,用弯刀砍掉一俘虏的首级,由此得到了伊斯兰教武士头衔——“异教徙的刽子手”。他不爱读书,宫廷请了许多有学问的教师来教他读书,但都遭到他的拒绝。
18岁时他已获得了全部的统治大权。他继承了他祖父的热忱与贪婪,向外扩展疆界,经历一连串的残忍苦战,征服了次大陆大部,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印度的历史长河流淌到16世纪中叶,又出现一个平静而宽阔的区段,这就是统一强盛的莫卧尔王朝时代。到阿克巴逝世时,莫卧尔帝国的版图已包括:北自克什米尔南至哥达瓦利河上游,西起喀尔东到布拉马普特拉河的广大地区。1566年,帝国首都迁至阿格拉。阿克巴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僚制度和法律制度,行政管理要比德里苏丹时期出色得多。在他统治时期,政府对全国的土地重新丈量和分类,并根据土地类型按新税制征税。这些作法增加了政府的税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帝国经济繁荣,宫廷生活豪华,此时的印度再次跻身于当时世界富强国家之列。在文化上,莫卧尔王朝虽推行伊斯兰教,但为了统治广大印度教徙,统治者也大量任用印度教徙,因而阿克巴的宗教政策是相当宽容的。他试图为他的帝国制订一种独立的意识形态,推行一种以皇帝为最高神明的新宗教。他有一句名言:“一切宗教都有光,而光总带有或多或少的阴影。”据说他还吸收各宗教的精华,创造了一个叫“神一教”的世界宗教。这个宗教虽没有流行开来,但他对宗教的宽容态度影响了他以后的统治者,也促进了两大宗教的融合。他虽然是个文盲皇帝,但后来他承认了书籍的价值。他治世时,注意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建立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图书馆。这些资料包括许多优秀文学作品的底稿和绘画作品。在他统治的时代,诗人、画家、建筑家、雕刻艺术家都享有很高的地位,常常被赠送大批皇家的物品。他亲自监督印度教史诗《摩诃婆罗多》的翻译。他自己不能读书,只能靠他人读给他听。他经常找那些深奥难懂的书卷来研究,由此获得了渊博的知识,最后,他竟成了一位爱好文学与艺术的文盲学者。在他的提倡和保护下,文学、艺术、绘画、音乐等,每一种艺术都出现了繁荣。
阿克巴大帝死后,其子贾汉杰即位,继续推行阿克巴的政策。在从阿克巴大帝到其孙子沙贾汉的大约100年间内,帝国版图又有所扩大。但到了莫卧尔王朝的奥朗则布皇帝(1658——1707年)治世时期情况有了变化。奥朗则布生性拘谨,对伊斯兰教极为虔诚。他推行偏狭的宗教政策,毁坏印度教神庙来改建清真寺,致使各地怨声载道,战乱不断,各地独立势力增强,帝国出现衰落。1707年奥朗则布死,王朝又经历了几个君主,但时间都很短。这时的莫卧尔帝国实际控制的范围已经很小,后来仅限于德里王宫周围的一小片地区。最后,在马拉提人的打击下,帝国彻底瓦解了。
“东印度公司”与“普拉西之战”
近代以来,印度沧为英国的殖民地,殖民统治长达180年。
近代以来,印度沧为英国的殖民地,殖民统治长达180年。英国殖民者侵略印度,经历了一个漫长和血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著名的殖民机构——英国东印度公司扮演了重要的可耻角色。
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公司成立之初,还是一个单纯的海外殖民贸易机构。后来逐渐拥有各种特权。在英国的支持下,东印度公司拥有军队和军舰,并有向印度宣战、占领印度土地、向印度居民征税、在印度颁布法律等权力。18世纪后半期开始积极干预印度事务,一步步扩大势力。它在马德拉斯、加尔各答和孟买设立了商阜,从印度低价买进货物,然后在欧洲高价卖出,对印度进行疯狂的掠夺。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它运来了军队,修筑了工事,对那些不听话的土邦王公实行武力征服。东印度公司成了英国对印度实行殖民统治的工具。
1757年普拉西战役标志着英国征服印度的开始。普拉西是孟加拉地区一地名,这次战斗是东印度公司军队与孟加拉王公军队的较量,实际上也是英国殖民者与印度的第一次正式较量。这次战斗的起因是: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修筑了殖民城市——加尔各答,在该地区横征暴敛,除了收缴巨额贡赋外,还设立了100多个贸易站和10多个英国代理店,从事贸易和掠夺活动。这引起了孟加拉人民的反抗。1756年4月,孟加拉的王公西拉吉派兵占领了英国人的代理店,然后进军加尔各答并占领了该地。为了报复,东印度公司调集军队,于1757年6月23日在普拉西与孟加拉王公的军队交火。当时指挥英国军队的是罗伯特·克莱武。他利用收买手段,拉拢地方上的贵族与王公西拉吉争权夺利,分化瓦解了西拉吉的军队,仅以3000人的部队,打败了王公的5万之众。西拉吉战败后被处死,克莱武扶植了一个傀儡政权,自此,英国人实际上成了富饶的孟加拉的统治者,并为进一步侵略和控制印度全境作了准备。
詹西女王与反英大起义
19世纪初英国将法国等势力逐出印度,后来经过三次迈索尔战争、三次与马拉塔人的战争、两次与锡克人的战争,共打了大小一百多次仗,到19世纪中叶终于在印度确立了统治。
19世纪初英国将法国等势力逐出印度,后来经过三次迈索尔战争、三次与马拉塔人的战争、两次与锡克人的战争,共打了大小一百多次仗,到19世纪中叶终于在印度确立了统治。
但几乎是在英国人征服印度的同时,殖民主义者与印度人民之间的矛盾也达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1857年,也就是距克莱武发动的普拉西之战刚好100年,印度爆发了席卷全国的大起义。
大起义首先是从英国雇佣军的叛乱开始的。导火线是英国军队在子弹包皮上涂了动物油脂(猪油或牛油)。使用时,士兵需要用牙将包皮咬开。印度教徙尊牛为圣物,绝不食牛肉,穆斯林因宗教习惯不食猪肉,英国雇佣兵中大量是印度教徙和穆斯林,所以印度教徙和穆斯林都认为这是对自己宗教的侮辱。许多地方的士兵拒绝使用这种子弹而遭到镇压。镇压进一步激起了士兵的不满。印度教士手捧恒河水,穆斯林士兵面对古兰经,发誓要把英国人赶走。1857年5月10日,米拉特的印度士兵发生兵变,冲进监狱释放了被关押的伙伴,杀死了几名英国军官,烧毁了殖民官府。这个行动得到人民的响应。起义军遂向德里进发并占领了德里,拥立莫卧儿王朝皇帝为领袖。起义迅速扩延到整个北印度和中部印度。
在这个反抗英国殖民者的大起义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詹西女王就是一位。
詹西原是一个小王国,后与英国人签约,成为东印度公司的附属国。1853年王公去世无子,由收养的一个幼儿继承,但东印度公司不承认,将该王国兼并。詹西女王的本名叫拉克希米·拜依,幼年进宫,被封为皇后,詹西王公死时她才19岁,便成为该国的实际统治者。王后多次吁请东印度公司归还国土,均遭拒绝。大起义爆发后,詹西在女王的率领下也宣布起义。后受英军攻打,詹西陷落。女王身着男装,背负养子,率部突出重围,辗转来到爪廖尔,与另一位起义军领袖丹地耶会合,准备利用爪廖尔的有利地形迎击英军。詹西女王在守城的战斗中打得很英勇,最后壮烈牺牲,死时年仅23岁。詹西女王的壮举为印度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她的英勇事迹一直为印度人民所传颂。
起义虽然被残酷镇压下去了,但大起义大大打击了英国殖民主义者,英国人不得不从大起义中吸取教训,调整了对印度的政策。1858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印度政府的统治权直接由英国政府承担,向印度派遗了第一任总督,1877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印度女王,印度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统治下的印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直接统治地区,称“英属印度”,面积约占印度的三分之二;另一部分是受英国保护的几百个土邦,称“土邦印度”,占印度的三分之一。英国人的殖民统治给次大陆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它对印度传统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分多合少”的历史传统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似乎是许多国家历史的规律。具体到一个国家,情况很不一样,有的合多分少,有的则分多合少。印度属于后者。印度的历史犹如一长河,在它的大部分时段里,都是水流湍急而混乱,只在少数几个时段水面平静而宽阔。印度历史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这是印度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非常粗略地说,印度历史统一与分裂的时间之比大体是三比七。在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无论北印度或南印度都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政治实体,它们之间长期争战不已,相互吞并。印度历史上只有前述三个帝国的统治超过了次大陆半数的土地,其他王朝都只能称其为地方性政权。即使是这三个大的王朝,也从来没有完全统一过次大陆,仍有诸多小王国未归在帝国的版图内。号称统一了全印度的孔雀王朝,实际上也只不过是以宗主权加在原来的统治机构之上而已。阿育王从来没有自称过“印度之王”,而只称自己为“摩揭陀王”,并把其广大的领土称作“征服之地”。
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分裂的历史传统,使印度很难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直到英国人统治确立前夕,次大陆上只有许多小的王国。因此,统一的“民族”、“国家”之类的概念,在印度出现比在中国出现晚得多。“印度”(India印度)一词来自古语“Sindhu”(中国古代译作“身毒”),意即河流,尤指印度河,没有“国家”的意思。波斯人、希腊人以及罗马人称印度河流域的土地为“Hind”或“India印度”,但印度人直到穆斯林到来一直没使用这个词。穆斯林称他们征服的次大陆土地为“印度斯坦”。古代印度人使用“婆罗多的土地”来称呼他们居住的土地。“Bharat”是印度神中的一位雅利安国王,因此,这个词的含义更多的是文化上的而不是政治上的。今日印度宪法使用两个词来定义其国家,一个是“India印度”,一个是“Bharat”,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印度历史上的一些王国或地区的名字,通常是用当地居住民族的名称的复数形式命名,而不是以自然景观命名。如古代的阿利迦、羯陵伽、潘查拉等,都是民族的名字。这种情况今日依然。今日印度的许多地名,如古吉拉特、泰米尔纳德、喀拉拉、孟加拉、那迦兰等,实际上都代表着一个占多数的民族群体、一种语言、一种宗教信仰。这也是印度人缺乏超越宗教、超越地域和种族的国家、民族意识的一个例子。
宗教的凝聚作用
说印度社会极其杂多样,说印度历史“合少分多”,还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在复杂、多样、分裂的背后,的确还有一些起着统一和凝聚作用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赋予印度以统一的性质。否则,印度早就不成为印度,印度人也就不成为印度人了。
古代印度的凝聚力量主要是宗教,宗教以外的凝聚力是较微弱的。
尽管各宗教哲学派别的学说有很大的不同,但几乎所有的派别都接受业报轮回的学说,并都将摆脱轮回达到解脱树为人生最高的目的。知识分子都关心着相同的问题,即探讨纷繁世界背后的统一性和接近这个统一的途径。对印度教经典的理解不仅仅限于少数的哲学家和学者。印度教习俗和印度教精神在次大陆的广大乡村也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走到哪里,也不管哪个种族,操怎样的语言,吠陀知识以及掌握这些知识的知识分子婆罗门普遍受到尊敬,不可接触者受歧视的地位也都受到承认。印度教经典《吠陀》和《往事书》有许多地方版本,为多数人所了解。古老的宗教能给次大陆各地的人民以慰藉。不管是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山之巅,还是在克里希纳河与科佛里河平坦的三角洲上,崇奉湿婆和毗湿奴的庙宇的尖顶高耸着。就是那些在信仰上不崇拜这些神祗的宗教团体也不能不置身于印度教环境中。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被翻译成许多地方语言在次大陆广为流传,由这两部史诗改编的故事、戏剧传说在民众中更是普及。这样,两大史诗不仅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起着统一印度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操泰米尔语和卡纳拉语的地方的宫廷里,古代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就像在西旁遮普的旦叉始罗和恒河流域上游的奈米莎林(印度教一圣地,在今锡塔普尔县,相传是古代圣者撰写《往事书》的地方)的知识界中一样被虔诚地研读着。”印度教文化不仅影响了所有的印度教徙,甚至也影响了外来的基督教徙和伊斯兰教徙。
宗教的统一作用还表现在民族认同上。在印度,宗教不仅是一种信仰和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民族认同,我们中国人把国家、民族看得比较重,正像“国家”、“民族”这两个名词本身表明的那样,中国人把“国家”、“民族”与自己实际生活的圈子——家庭、宗族密切联系起来,“亡国”几乎是“亡种亡族”、“亡教”的同义语,而在印度,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主要在宗教。人们生活的重心不在国家政治上而在宗教。在这种情况下,亡国未必等于亡族亡教。印度人曾经容许无数民族统治者君临其上,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不大在意什么人来统治剥削他们——无论是本地人或异邦人。对他们而言要紧的是宗教而不是政治;是灵魂而非躯体;是无数的来生而非暂驻的今生。外来民族可以占领国土、掠夺财富、焚烧庙宇、屠戳人民,却无法改变印度教信仰。国家灭亡而印度教不会亡,印度教不亡民族就不会亡。甚至那些最强有力的统治者也领略了宗教的力量:旃陀罗笈多皈依了耆那教,阿育王成了圣者,希腊人国王弥南陀虚心地向佛教徙请教,残暴的游牧民族首领迦腻色伽王最后成了虔诚的佛教信徙,阿克巴大帝几乎皈依了印度教。在本世纪内史无前例地统一了印度全境的伟人甘地,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家毋宁说是一个圣者。古代印度没有使用武力,其文化却在亚洲广大地区内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宗教上的巨大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是印度屡被征服却未被同化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值得印度人引以骄傲的。
殖民统治带来的副产品
近年以来,印度出现了新的、跨地区、跨宗教的凝聚力量。西方殖民统治既给印度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在客观上也为印度各势力的联合起了一定的作用。与古代异民族的入侵不同,英国是同较先进的工业技术一起进入印度的。为掠夺印度而修建的铁路、公路以及邮电通讯等设施第一次把次大陆各个孤立闭塞的地区联系起来了。
印度本来部族众多,语言多种多样,殖民政府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使南印度操泰米尔语的婆罗门与北印度操印地语的婆罗门第一次有了交流思想的可能。
西方式现代军队的建立意义更为重大。这支军队与古代征服者土耳其人和莫卧尔人的军队不同:第一,征服印度之后不是根据作战功劳的大小分封土地,而是实行薪晌制。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受封者日后势力增大以致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的现象;第二,这个军队不是由单一种族、单一宗教信仰的人组成,军队中既有锡克人,也有泰米尔人。这实际上是在印度第一次建立了超越种族、种姓集团和宗教信仰的社会组织。军队的建立增强了英属印度政府控制社会的能力。它首先是用来镇压印度人民的反抗,对那些尚未在英国人直接统治之下的各个土邦起着很大的震慑作用,因而地方割据力量受到空前未有的强有力的抑制。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抑制反社会力量的作用:拦路抢劫、打家劫舍的盗匪受到围剿,以偷盗、抢劫、杀人为职业的“犯罪部落”受到打击。所以,如果说,英国人的征服与统治也像古代异民族对印度的征服与统治一样起到了系结各分裂势力的作用,那么这根系结的绳子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粗大更有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印度人才第一次有了“统一印度”、“印度民族”这样的概念。甚至可以说后来民族主义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出现和发展都是以英国人的征服所带来的统一结果为前提的。
以前政府力量弱小,政府的许多职能是由种姓集团和村落完成的。英国人建立统治后,采取了逐渐削弱种姓和地方集团的力量、强化政府作用的政策。现代印度人从英国那里继承了一套弹性较大的西方式政治制度。这种政治制度从整体上看符合印度社会复合、多元和分散的性质。这种民主是各阶层、各教派、各种姓集团的“狂欢节”,为他们提供了发泄不满的渠道或安全阀,从而维系着印度各种力量的平衡,达到了凝聚作用。一部无所不包的、世界上最长的宪法,为印度各民族、各宗教信仰、各地方力量提供了一个富有弹性的基本框架。印度现行的西方式政治制度有许多问题,但它的确起着将印度各种因素凝聚到一起的作用。首先,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体现的“权力分散”原则,适应了印度历史上长期地方分权、中央对地方控制能力相对弱小的特点;其次,西方政治制度体现的“权力分享”、“权力平衡”原则,与印度种姓制度形成的权力模式相近。第三,现代西方政治制度体现的多元价值观、言论信仰自由原则,符合印度社会宗教信仰多样性的特点。独立后,印度语言、教派、种姓、民族等各种分裂因素一直是对其统一的挑战,但印度一直没有分裂,很大原因在于有了这根带有弹性的绳子,这种政治体制为印度提供了一种“胶合板”式的凝聚,国家、民族的统一系于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制衡,从而保证了整个国家的统一。
【文章来源:转自春秋战国全球中文网上的转帖,起始来源不详。】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yidianor/)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