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载]壮心未与年俱老——冯其庸
[打印本页]
作者:
xzhao2
时间:
2008-7-31 08:31
标题:
[转载]壮心未与年俱老——冯其庸
冯其庸之轮廓酷似启功——面微圆、少棱角;然眼角偶露杀气,令人不寒而栗,故容易令人敬畏,不易让人亲近。冯其庸少年老成,识高低、善应对,喜旁敲侧击、发言吐气有藏有露,富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关键时刻有主意,每临大事有静气,"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不说狠话,不做软事,山崩于前地裂于后而面不改色。后经历练、洗涤,已臻随心所欲不逾矩之化境——不行而知,不见而明,潜行不窒,蹈火不热,无欣欣、无畏惧;厚重的镜片后,低垂的眼帘掩盖了眸子,说话不慌不忙,慢声细语,言语不多道理深,态度不卑又不亢。冯其庸的气质属黏液质——不随意反应低,外部表现少,情绪具有稳定性;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
刘梦溪说,冯其庸与周汝昌先生相左,但他们并不公开论战,只不过业内人士从他们文章的字里行间,不难发现彼此的芥蒂或者直接使用"史笔"的地方。他们的学问都很好,只不过执着而已。"
冯其庸曾经有极高的建树,道行了得,无坚不破;冯其庸曾经对正统红学而外的门派进行过冷酷的打击,顺顺逆逆,杀人无算;冯其庸曾是新时期红学的长老——曾任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冯其庸于其它学术领域也坐着显赫的交椅——曾经是中国汉画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等。
冯其庸1924年2月生,江苏无锡县前洲镇人。1948 年毕业于无锡国专。冯其庸小名三男,名迟,字其庸,号宽堂,以字行,曾用笔名起龙、季文、冯丰等,早年有"江南才子"之称,父母俱农民。冯其庸少时家贫,家里常断炊,祖母、母亲、大嫂常对着空锅哭泣,没有东西吃。每到秋冬,经常吃南瓜度日。为纪念这等经历,他命名现住所"瓜饭楼"。冯其庸晚年曾画一南瓜,在画上他题诗说:
老去种瓜只是痴,枝枝叶叶尽相思。
瓜红叶老人何在?六十年前乞食时。
17岁那年,在哥哥的支持下,冯其庸考取镇办中学。国文老师丁约斋见他读书多、悟性好,以为他乃"书香门第"。他答曰:我祖上还可以,曾祖父冯秬香,倒是读书的,中过举,我老屋厅堂柱上、屏门上贴满了报录;现在不行了,父亲仅能写信,是"稻香门第"、"饥寒门第"。他曾说,"我小学每个学期的学费是两块银元,母亲每次都要为了两块银元发愁,有时候偷偷哭,因为无处筹措。我那时不懂事,每次跟母亲讲,老师又催学费了,她总是说过几天就给你缴,实际上是毫无办法。最后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一块钱、两块钱,我高高兴兴拿去交了,其实母亲花了不少心血"。
冯其庸1949年5月在苏南行署工作。1950年任教于无锡市第一女中。 1954年调中国人民大学,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1980年、1981-1982年,两度赴美讲学。获富布赖特基金会荣誉学术证状。1984年 12月,受国务院、外交部、文化部委派,赴前苏联鉴定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达成两国联合出书协议。历访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作学术讲演,均获好评。 1986年调中国艺术研究院任副院长。1996年应邀访问德国、法国,并考察两国所藏敦煌、吐鲁番文献。1998年5月25日至5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冯其庸书画展"。
冯其庸以《红楼梦》研究著名于世。著有《曹雪芹家世新考》、《论庚辰本》、《梦边集》、《漱石集》、《秋风集》、《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等专著二十余种,主编《红楼梦》新校注本、《红楼梦大词典》、《中华艺术百科大辞典》等。在中国文化史研究、古代文学史研究、戏曲史研究、艺术史研究等方面,冯其庸俱有不俗的成就。近十多年,着重研究中国西部历史文化艺术,获得学术界高度评价。冯其庸擅书法和绘画,书法宗二王,画宗青藤白石。作品为国内外推重,被誉为真正的文人画。
冯其庸曾名华盖世,一度还是政治蝙蝠,后来也因此灰头土脸。
1、上世纪六十年代,冯其庸曾主编《历代文选》。毛泽东看过后,以为好得很,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号召高级干部都来读读。曾写一批评封建道德的文章,表达方法很独到,毛泽东也很欣赏,指示康生组织中苏论战时仿效。康生读过这文章后,也加过批注。
2、文革期间,冯先生属评红小组"洪广思"的成员。在《红楼梦》研究上,按钦定的范围与暗示,联系当时的"斗争实际",先于《北京日报》发表《〈红楼梦,是一部写阶级斗争的书〉,次年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册子《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评〈红楼梦〉》。此两部作品曾左右当时舆论导向,为"左"的路线推波助澜。另:其时署洪广思大名的荒谬之作还有,《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革命斗争需要马克思主义》、《加强对教育革命大辩论的领导》、《邓小平是天安门广场事件的罪魁祸首》、《四人帮扼杀〈创业〉说明什么》、《宋江和高俅是一丘之貉》。
冯其庸扬厉自负,诗与酒、剑与情,饱满人生路。
冯其庸四十岁始研红学,因红学而得阅沧桑无数,最后卓然而为一大家。从六十四岁开始,他重走玄奘路,六去甘肃、七去新彊,七十五岁高龄登上五千米的红其拉甫口岸和明铁盖达板。非常之景,对非常之人,越是人迹罕至之境,越能激发他的豪情!在大漠,他一次喝下白酒一斤,酒醉后狂毫挥笔,以意诠释泼豪人生之感慨,中国文化脉管里自来流淌着两种液体-诗和泪,在他那里,一变而为豪情与意气。有其诗为证:
七上昆仑亦壮哉,万山重叠雪莲开。
夕阳西下胭脂色,爽气东来白玉堆。
肃立千峰韩帅阵,奔腾万马奚官台。
问君曾到西天否?紫岫青峦逐眼来。
——81岁七上昆仑题画诗
看尽龟兹十万峰,始知五岳也平庸。
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
——看古龟兹国风光作
浊浪排天君莫怕,老夫见惯海潮生。
与生俱来人中首,唯吾与天齐同寿。
——为三月河《自画像诗》寄句
风雨相催八十年,艰难苦厄到华巅。
平生事业诗书画,一部红楼识大千。
七上昆仑情未了,三进大漠意弥坚。
何时重踏西征路,朔雪严冰也枉然。
——因纪峰作"冯其庸先生青铜像"抒情
冯其庸坚忍卓绝,勤于读书、乐于读书。
他说,"如果能加我一倍年寿的话,我一定从现在开始再从头学起,以前学的,实在太少太浅了!我感到中国的学问实在太深太广了,如果真的让我再从头学起的话,现在我可能知道该如何学习了!"少年时,他就读过《三国演义》、《水浒》、《西厢记》等,许多段落,许多人物对答,许多回目,他都能背得出来。后来借到了《古诗源》,连封皮都没有了,他特别爱读里面的《古诗十九首》,虽然半懂不懂,但觉得意味醇厚缠绵,可以味之又味。日本鬼子来了以后,没办法上学了,他与两个哥哥一起,天天起早落黑种地。家乡的农活,他件件能拿得起来,包括挑担、插秧。但一有空就读书,最好的时间是夜间,往往点着油灯或蜡烛,读到深更半夜,早晨还早起早读。
其中以抄《红楼梦》最著名。他说,"文革"初,自己被抄家。一九六九年,因担心珍爱的庚辰本《红楼梦》被抄走,就偷抄该书。情况特殊,有感发不得,就在装订线背后,用假语村言的方法记录感受。"今天夜里抄了十页,恰好我们学校武斗。有什么要紧的事了,我就在旁边写:几月几日、大寒、大风。不敢说文革怎么样......"大约坚持了一年多,一九七0年的一个雨夜,手抄本《红楼梦》完成了。他如释重负、感慨万端,并赋诗一首抒怀:
《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
千古文章多血泪, 伤心最此断肠辞。
冯其庸的红学贡献。
作为红学人物,冯其庸给人一种坚硬厚实的感觉,势大力沉,霸悍生风,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但他读《红楼梦》却很晚。开始不懂,中学有一位范先生叫他读,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觉得婆婆妈妈,没劲,比不得《水浒》、《三国》的惊心动魄。1954年批评俞平伯,别人都写文章,自己没有看怎么能写?于是觉得该读。但读过之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直到1974年,才在《文物》第九期,发表第一篇学术意义的论红之作——《曹雪芹的时代、家世和创作》。因为有这篇文章,加之"洪广思"而来的声名,从1975年开始,他接受国务院文化组(部)任命,主持重新校订《红楼梦》的工作,从此一路冲杀,穷形尽相,赫然而为一大家。
一是有关曹雪芹的研究。重校本完成前,出版社希望他写一篇前言。这当然要涉及到〈红楼梦〉作者的情况。当时这方面已经发表的文章很多,他完全可以省点力气,采用大家认可的说法。但是他感觉有点不放心。于是对曹雪芹的家世作重新调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别人用过的材料,都要重新核对原书。从《清实录》看起。那时工作很繁忙,白天不可能到图书馆看书,晚上图书馆又不开门。后来幸亏得到社科院一位朋友的帮忙,利用此人在图书馆工作的便利,帮他把整部《清实录》借回家,于是每天下班回家就看,一页一页地翻。看到天聪八年,发现了一条重要材料:"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属下旗鼓牛录章京曹振彦,因有功,加半个前程。" 曹振彦是曹雪芹高祖父,这里虽然只几十个字,但能记载到《清实录》里,说明它是很重要的。这时,他又找到已经"迷失"的《五庆堂重修辽东曹氏宗谱》,上有曹家的世系,有曹家六代人的名字,这给他的家世研究以更大的帮助。把谱上曹家人物,与《清史稿》对照查阅,查出二十多人,名字及经历都很一致。
冯其庸有一朋友李华,是研究清代经济史的专家,李华每天都要去图书馆查抄清代的经济史料,冯其庸却每天都要上班,于是冯其庸要李华凡遇到有关曹雪芹的资料告诉自己。过了几天,李华来看他,闲聊时说:"我看到一篇《曹玺传》,估计这类材料你们早就看过了,所以没有抄。"这引起了冯其庸的注意。李华抄回一段《曹玺传》,冯其庸一看,是从未见过的史料。第二天,就与李华同到科学院图书馆查看原书,翻阅原文,是明确记载在康熙二十三年未刊稿本《江宁府志》中的《曹玺传》。这是曹家最兴盛的时期的情况,记载很可靠。后来李华在北京图书馆又帮冯其庸找到一篇康熙六十年的《曹玺传》,冯其庸又到北图去查看原书,这两篇传记中记载了很多前人从未见过的曹家的资料。这时又发现辽阳有三块后金时期留下的碑,碑上记有曹雪芹老祖宗的名字,冯其庸又连续去辽阳多次。根据这些新发现的资料,写了一篇文章《曹雪芹家世史料的新发现》,该文的发表在红学界引起了轰动。日本松之茂夫和伊藤漱平两位红学家,专门给冯其庸写来祝贺信,对他的发现感到高兴。
后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公布了大量曹家史料,许多当年曹寅写给康熙皇帝的奏折原文都发表了,还有大连图书馆发现的有关曹家奏折,这许多史料综合起来,冯其庸对曹雪芹的家世,以及他本人的情况,有了更多可靠的认识。特别是弄清了曹雪芹的祖籍不是河北丰润,而是辽宁的辽阳。这样,冯其庸研究《红楼梦》的第一步工作《曹雪芹家世新考》完成,20世纪80年代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90年代又增补了一倍的资料,由30万字增补到60万字,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
二是对乾隆时期《红楼梦》抄本的研究。新校《红楼梦》的时候,对于究竟以什么本子作为底本,人们争论得很厉害,冯其庸主张用庚辰本,有人主张用戚蓼生本,当年俞平伯先生用的就是戚蓼生本。冯其庸认为这个本子是经后人篡改过的,不能作为底本。反对他的人就说:"你拿出文章来!"于是冯其庸抓紧时间写《论庚辰本》一书,用将近十万字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连续刊载在香港的《大公报》上,引起了很大轰动,后来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研究庚辰本的时候,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库房中发现了三回又两个半回的《红楼梦》抄本。吴恩裕认为这可能是乾隆二十四年己卯本散失的部分。于是冯其庸和吴到北京图书馆核对,一是发现保存在北京图书馆的己卯本正缺这几回;二是北图己卯本抄书人的笔迹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残本的笔迹完全一样。这就证明了吴恩裕的判断。同时他们发现这两个本子上都有两个相同的避讳字"晓"和"祥",开始以为"晓"是避纪晓岚的讳,但"祥"避何人之讳则茫然。后来恍然大悟,这是避怡亲王允祥和弘晓的讳,遂认为这己卯本可能是出自怡亲王府。因为怡亲王府和曹家的关系非常好,曹家败落前后都是怡亲王允祥在照顾。他们到北京图书馆查阅怡亲王府藏书书目。发现书目中关于"晓"和"祥"的避讳和己卯本中避讳的写法完全一样,而且怡亲王府藏书书目上盖有怡亲王的很多图章,确是怡亲王府当年的原物。得到了确切无疑的证据以后,他们的兴奋是难以形容的,立刻写文章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当时造成了热烈的反响。
论证了己卯本是怡亲王府的藏本之后,冯其庸又发现庚辰本是按照己卯本抄写的。己卯本现在只存有四十一回又两个半回,庚辰本有七十八回,既然庚辰本是照己卯本抄的,其行款等也完全相同,那么己卯本已经丢失的部分就可以根据庚辰本得到认识。这样,庚辰本就具有了双重的价值,于是他才写出了上面提到的《论庚辰本》一书。当然,关于庚辰本与己卯本的关系问题,早在一九五四年,己卯本的原藏者陶心如(即陶洙)就曾告诉吴恩裕,以为己卯本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本子,其抄写格式很象庚辰本。
三是〈红楼梦〉思想内容艺术方面的体会。这些除序跋、论文外,主要体现在《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中,对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哪些地方有矛盾,哪些地方接不上,哪些地方比较好,都有所评说。
注:《“治”红学的那些人》是张义春从有无趣味的角度,为一些个性峥嵘的红学人物而作的评传。从2008年7月起,该稿将陆续在红楼艺苑发出。
关于作者:张义春,男,山西应县人,1988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山西电大大同分校教师,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欢迎光临 伊甸文苑 (http://yidian.org/~yidianor/)
Powered by Discuz!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