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談理論指導實踐的思維誤區(舊文)
所謂理論指導實踐﹐只要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其中有很大的變數﹐並不如想象的
那麼簡單。
理論可以分為二類。一類是憑空想象出來的﹐如革命理論。它所指導的實踐已由歷
史事實證明是錯誤的﹐行不通的。這已是眾所週知的。毋庸贅言。
一類是從實踐中得出的經驗而總結成的理論。按理說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但由於實
際情況是千變萬化的﹐所以由過去經驗而得出的理論並不一定能符合已變化了的實踐﹐
如硬要以此理論作為指導﹐恐怕其效果並不能盡如人意。
這裡又可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某理論和某實踐有著內涵上的相同處﹐則以之作為
指導﹐或有一定效果。另一種可能只有表面上的相似﹐而無內涵上的聯係﹐以之指導
實踐﹐諒無良好結果。
現在言歸正傳﹐談到文學理論與創作實踐的關係。文學理論常是前人創作經驗的總
結﹐因而理論上不無借鑒的價值。但理論常帶有條框的觀念﹐不形成條框﹐無以形成
某種理論性的述說﹐就像科學上的定律一樣。但創作實踐也和世上事物一樣﹐是千
變萬化的。連科學定律也會隨著事物的新發現而加以修正﹐何況文學理論能否恰如
其份地指導寫作實踐﹐大可質疑。
就一般情況說﹐作者要參考某理論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踐情況而加以變通運用﹐
才會有較好效果。但這時﹐某理論已不是原理論了﹐是通過作者融會修正後的新理
論。原理論沒有起指導作用﹐只是拋磚引玉而已。反之﹐作者如果不想通過自己的
消化過程而硬把這些理論運用到自己創作上來﹐他一定會受到條框的束縛而放不開
思想﹐因而不能創作出上乘作品來。他的作品常會流於人云亦云的情況。沒有自己
獨特個性的作品是最應該避免的﹐就是寫了暢銷﹐又有何文學意義﹐只不過成了快
餐文化的一部份。所以要想憑藉理論來亦步亦趨地創作出上乘作品來是行不通的。
一個有志的作者應該追求的是上乘的境界。請看世界第一流作家法國的大仲馬﹐他的
“三劍客”﹑“基度山恩仇記”和“鐵面人”等﹐雖出一人手筆﹐並無相似雷同之處。
此所以成為世界第一流作家﹐第一流作品。橫觀現代中文作品﹐特別是同一人的作品﹐
基本上是一個印模裡出來的﹐只是變動一下人物姓名﹑時代背景﹑故事情節而已。其
本質是相同的東西。這種作品有一部就足夠了。怎麼經得起出了又出。
至於創作是否一定要參考別人的理論﹐這是因人而異﹐見智見仁的。不過﹐如果是
一個有獨特見解的﹐有較高文學造詣的人﹐通常是不屑去遵循別人的理論﹐況且別人
的理論對他也未必有用﹐何必去浪費寶貴時光﹐倒不如多看點世界一流作品﹐還有
更大的借鑒作用。像這樣一個人﹐他自己就可以在創作的領域裡﹐像天馬行空般地
自由翱翔﹐不用借別人的翅膀。
這裡又要提到曹雪芹了。在他那個時代﹐當然沒有現在這些文學創作理論﹐而他能
創作出“紅樓夢”這部偉大而不朽的鉅著﹐就是文學創作不需要理論指導的明證。如
果一個人對自己的創作能力有信心的話﹐他就能擺脫任何窠臼﹐寫出不同一般的作
品來。
|